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芙蓉 刘任重 +3 位作者 刘勤红 张晓洁 李素英 张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棉花种质资源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育种者提供亲本材料。长期以来 ,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保存 ,用于种质资源研究的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根据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要 ,及时调整种质资源工... 棉花种质资源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育种者提供亲本材料。长期以来 ,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保存 ,用于种质资源研究的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根据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要 ,及时调整种质资源工作重点和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 ,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将现代技术成果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是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近年来我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棉花 研究现状 种质创新 核心种质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棉花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辛承松 董合忠 +4 位作者 罗振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孔祥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合,尤其是N、P、K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了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吸收量,减少了Na+吸收积累量。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氮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0、1.95和2.07kg皮棉kg-1N,磷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87、8.35和8.71kg皮棉kg-1P,钾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6、2.89和3.77kg皮棉kg-1K。N、P、K肥配合施用还维持了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低、中、高盐田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53%、28.67%和30.47%。中、高盐棉田的施肥效应明显好于低盐棉田。表明根据盐碱程度分类合理施肥是减轻盐渍土营养障碍、改善棉花营养、提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盐渍土 N P K肥 养分农学利用效率 施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菌与多菌灵混用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素英 刘冬青 牛赡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盆栽试验多菌灵与多种生物防治菌混用防治棉花黄萎病结果表明 ,大部分混用防治效果优于单用效果 ,而供试芽孢菌“B90 8”与多菌灵混用效果大于单用多菌灵但小于单用生物防治菌“B90 8”。
关键词 生物防治菌 多菌灵 混用 棉花 黄萎病 防治效果 盆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作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化霜 翟明涛 +3 位作者 王开运 许辉 唐剑锋 王红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5-411,共7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LH-2010A)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同时研究了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无性繁殖过程、菌丝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对10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比结构相似的...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LH-2010A)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同时研究了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无性繁殖过程、菌丝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对10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比结构相似的选择性杀菌剂氟吡菌胺具有更广的杀菌谱。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50值均小于1.00μg/mL,对其他8种病原菌的EC50值则在1.10~4.63μg/mL之间;而氟吡菌胺只对辣椒疫霉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0.61和0.72μg/mL。在100.0μg/mL下,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抑菌作用明显,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生和菌丝生长量,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变粗;以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处理棉花立枯丝核菌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520 min时最高处理浓度下的相对渗率为77.01%。表明氟醚菌酰胺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能明显抑制棉花立枯丝核菌的多项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菌酰胺 抑菌活性 立枯丝核菌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冬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就棉花转Bt基因、Bt+CPTI双价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及品质改良基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BT基因 Bt+CPTI双价基因 抗除草剂基因 品质基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与激素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调节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辛承松 唐薇 魏乐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2,共2页
应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微量元素与激素浸种处理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适宜的微量元素与激素浸种处理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和棉花保护酶 ( POD、SOD)活性 ,促进棉花对磷的吸收利用和棉苗生长 ,具有... 应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微量元素与激素浸种处理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适宜的微量元素与激素浸种处理提高棉花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和棉花保护酶 ( POD、SOD)活性 ,促进棉花对磷的吸收利用和棉苗生长 ,具有增强棉花耐盐性的作用。浸种调节效应以 Mo10 0 0 mg/ L、Mn 10 0 0 mg/ L、GA35 0 mg/ L浸种 2 4h处理较好 ,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激素 盐渍土 棉花 生长 生化变化 调节效应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高俊平 韩广津 +1 位作者 宫永超 王芙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棉花 雄性不育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区棉花N、P、K肥效应研究
8
作者 辛承松 唐薇 魏乐海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应用盆栽和田间试验对盐渍土棉花N、P、K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合理施用P、K肥能提高棉花体内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减少丙二醛 (MDA)含量 ,改善P、K营养 ,维持K+ 、Na+ 平衡 ,显著增强棉花耐盐性 ;合理增施N、P肥 ,可显著提高... 应用盆栽和田间试验对盐渍土棉花N、P、K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合理施用P、K肥能提高棉花体内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 ,减少丙二醛 (MDA)含量 ,改善P、K营养 ,维持K+ 、Na+ 平衡 ,显著增强棉花耐盐性 ;合理增施N、P肥 ,可显著提高盐渍土棉花产量 ,有利于改善棉纤维品质 ,以N用量 1 95kg/hm2 、P2 O5用量 1 65kg/hm2(N1 95P1 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棉花 N P K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磊 李文清 +7 位作者 刘丹 于梅 赵之峰 解孝满 韩晨静 吴丹 包志刚 赵永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146-151,201,共7页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木本油料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种类和推广面积相对较少,整体效益不高,采后处理、加工技术滞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山东木本油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山... 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丰富,木本油料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种类和推广面积相对较少,整体效益不高,采后处理、加工技术滞后,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山东木本油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山东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科学有序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立足资源优势、优化栽培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科技在木本油料资源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中的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加快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山东木本油料产业化的提升转变,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 油脂植物 生物能源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芽分化时期茎尖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41
10
作者 任桂杰 董合忠 +3 位作者 陈永喆 庄云龙 邵凤之 刘志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实验结果表明 ,从子叶展平后到肉眼可见花芽 (现蕾 ) ,所测几种激素 (ABA、IAA、GA3 、i PA、ZR)的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 ,而且在花芽分化临界期表现出最显著的变化 (出现高峰或出现低峰 )。推测所测几种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 实验结果表明 ,从子叶展平后到肉眼可见花芽 (现蕾 ) ,所测几种激素 (ABA、IAA、GA3 、i PA、ZR)的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 ,而且在花芽分化临界期表现出最显著的变化 (出现高峰或出现低峰 )。推测所测几种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其中 ABA、GA3 和CTK(i PA、ZR)在花芽分化临界期时 ,其含量变化均呈现出一个高峰 ;而 IAA则在花芽分化临界期时出现一个低峰。经比较分析得知 ,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 ,ABA/IAA、GA3 /IAA、CTK/IAA均表现一个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即从子叶展平时起 ,其比值开始上升 ,到花芽开始分化时达到一个峰值 ,之后逐渐下降 ,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显然 ,ABA/IAA、GA3 /IAA、CTK/IAA在棉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此推测 ,增加植物体内的 ABA、GA3 、CTK的含量或降低 IAA的含量 ,都可以促进棉花的花芽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茎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盐害的控制技术及其机理 被引量:51
11
作者 代建龙 董合忠 段留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4,共9页
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土壤耕层中积累过多的盐离子会通过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引起营养失衡等机制导致盐害。控制棉花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棉花自身的耐盐性,另一方面是躲避或减轻盐胁迫。本文评述了提高棉花耐盐性和躲避或减轻... 棉花是耐盐作物,但土壤耕层中积累过多的盐离子会通过离子毒害、渗透胁迫和引起营养失衡等机制导致盐害。控制棉花盐害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提高棉花自身的耐盐性,另一方面是躲避或减轻盐胁迫。本文评述了提高棉花耐盐性和躲避或减轻盐胁迫的途径、原理和方法,提出在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适宜品种、水肥运筹、种子处理及地膜覆盖和诱导根区盐分差异分布等农艺措施是现阶段控制盐碱地棉花盐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AhCMO基因棉花苗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玉庆 罗振 +4 位作者 张慧军 孔祥强 陈受宜 董合忠 孙学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3-447,共5页
以转AhCMO基因的2个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研究了转AhCMO基因棉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以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45%作为干旱处理,以正常供水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 以转AhCMO基因的2个棉花品系L1和L2及其转化受体泗棉3号(SM3)为材料,研究了转AhCMO基因棉花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试验采用盆栽方式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以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45%作为干旱处理,以正常供水维持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5%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与SM3生长表现一致。但是干旱胁迫下,转基因品系L1和L2的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叶绿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SM3;而且L1和L2叶片中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SM3,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较SM3显著提高。说明2个转AhCMO基因品系的耐旱性得到明显提高,耐旱性的提高与甜菜碱积累量的增加、POD和SOD活性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AhCMO基因 干旱胁迫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滨海盐渍土棉花生理生化变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辛承松 唐薇 魏乐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在自然条件下,安排了以灌水为主区、盖膜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研究了灌水与盖膜处理对滨海盐渍土水分、盐分含量变化、棉花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盖膜与盖膜两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含盐量... 在自然条件下,安排了以灌水为主区、盖膜为副区的裂区试验,研究了灌水与盖膜处理对滨海盐渍土水分、盐分含量变化、棉花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盖膜与盖膜两种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含盐量随之降低,由此形成了"土壤脱盐淡化层";棉花生理生化和生长发育均受水、盐胁迫的影响,但灌水量1500m3·hm 2与2250m3·hm 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从节水和高效角度考虑,以地膜覆盖度50%、灌水量1500m3·hm 2处理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节水灌溉 滨海盐渍土 土壤脱盐淡化层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滨海盐碱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承松 唐薇 翟志席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施肥 滨海盐碱地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玉米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庆华 赵逢涛 +1 位作者 王凤梅 宋成秀 《耕作与栽培》 2017年第6期72-74,共3页
山东省棉花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3.3万hm^2和200万hm^2以上,争地矛盾突出,两者空间互补性强,轮作优势明显,但存在难以机械化和作物间轮作倒茬等问题。通过压缩棉花株距,保障单位面积内间作棉花株数与常规纯作棉花株数基本一致,留... 山东省棉花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3.3万hm^2和200万hm^2以上,争地矛盾突出,两者空间互补性强,轮作优势明显,但存在难以机械化和作物间轮作倒茬等问题。通过压缩棉花株距,保障单位面积内间作棉花株数与常规纯作棉花株数基本一致,留出带宽间种玉米。此棉花玉米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棉花玉米宽幅间作高产高效生产环境、品种搭配、播前准备、播种与覆膜、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秸秆还田与残膜清除等技术措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玉米 宽幅间作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的分子辅助育种 被引量:1
16
作者 宫永超 宋建浩 +2 位作者 张传云 张玉芹 徐珍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棉纤维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提高棉花纤维品质对纺织工业有重要意义。对最近10年来棉花纤维品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细胞壁果胶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璐 丁琦 +4 位作者 曾俊 樊守金 王芙蓉 张军 贺新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陆地棉鲁7619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胚珠表皮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壁果胶质的免疫荧光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果胶组分在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高甲酯... 利用半薄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陆地棉鲁7619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胚珠表皮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壁果胶质的免疫荧光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果胶组分在纤维发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高甲酯化的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广泛存在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纤维细胞壁中,且在发育初期集中在细胞前端,而未甲酯化的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在不发育成纤维的表皮细胞中含量很低,在伸长的棉纤维细胞中大量分布。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在纤维发育初期几乎不存在,随着棉纤维伸长才有少量的积累,(1→5)-α-L-阿拉伯聚糖侧链则存在于纤维细胞壁中且含量较高。未甲酯化果胶可能影响细胞壁结构并促进棉纤维细胞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细胞壁 发育 形态 果胶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董合忠 李振怀 +5 位作者 罗振 卢合全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辛承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2-798,共7页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留叶枝... 在山东临清、夏津和惠民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整枝处理下棉花产量分布、库源比例和熟相,探讨种植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棉株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去叶枝棉株的产量全部来自果枝,留叶枝棉株的产量主要来自果枝(85%),叶枝所占份额较低(15%);无论去叶枝还是留叶枝,产量主要分布在下中层(72%)和内围(74%),上层(28%)和外围(26%)产量分布较少。密度和整枝对棉花产量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密度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内外分布,随密度升高,产量向内围集中;而整枝则主要影响产量在棉株上的垂直分布,留叶枝使产量上下分布更加分散。整枝对棉花熟相影响不大;但密度显著影响熟相和库源比例,低密度下库源比例大、轻度早衰,高密度下库源比例小、轻度晚熟,中等密度(5.25株·m-2)下库源比例适宜,熟相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整枝 叶枝 果枝 果节 产量分布 熟相 库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吡虫啉棉蚜对其他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及相关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22
19
作者 史晓斌 石绪根 +2 位作者 王红艳 夏晓明 王开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7-1033,共7页
为明确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对其他新烟碱药剂交互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室内筛选的棉蚜吡虫啉抗性种群、山东夏津县田间多抗种群和敏感种群为材料,采用生测法测定了这3种不同抗性种群棉蚜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 为明确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对其他新烟碱药剂交互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室内筛选的棉蚜吡虫啉抗性种群、山东夏津县田间多抗种群和敏感种群为材料,采用生测法测定了这3种不同抗性种群棉蚜对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以及3种解毒酶抑制剂对吡虫啉等药剂的增效作用,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了这3个种群棉蚜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和药剂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抗性种群、夏津田间多抗种群的棉蚜对呋虫胺均无交互抗性,但对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分别达5.28和4.89倍。呋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烯啶虫胺对抗吡虫啉棉蚜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抑制作用较小。羧酸酯酶抑制剂TPP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对吡虫啉和烯啶虫胺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对呋虫胺的增效作用不明显;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3种药剂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呋虫胺和烯啶虫胺都可以抑制抗吡虫啉棉蚜的解毒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其中以呋虫胺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结果显示呋虫胺在抗吡虫啉棉蚜治理中的应用价值较大,其结构可为今后新烟碱类药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呋虫胺 烯啶虫胺 交互抗性 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吡虫啉棉蚜种群对吡蚜酮等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施药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焕青 王开运 +2 位作者 王红艳 史晓斌 牛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为了明确吡蚜酮对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的防治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利用抗吡虫啉棉蚜种群(RF_(27))、敏感种群(SS)和夏津田间种群(XJ),分别采用浸渍法、微量点滴法、生化测定法和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棉蚜无翅成蚜对... 为了明确吡蚜酮对抗吡虫啉棉蚜Aphis gossypii种群的防治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利用抗吡虫啉棉蚜种群(RF_(27))、敏感种群(SS)和夏津田间种群(XJ),分别采用浸渍法、微量点滴法、生化测定法和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棉蚜无翅成蚜对吡蚜酮等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施药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蚜酮对RF_(27),XJ和SS的LD_(50)分别为1.213×10^(-5),8.506×10^(-5)和5.140×10^(-5)μg/头,RF_(27)对吡蚜酮表现出明显的负交互抗性现象。RF_(27)对啶虫脒、烯啶虫胺和噻嗪酮分别产生2.35,2.98和1.71倍的抗性。RF_(27)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较SS分别高2.73和1.57倍,说明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的提高是引起棉蚜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吡蚜酮分别处理RF_(27),XJ和SS,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受到显著抑制。吡蚜酮以低剂量处理RF_(27)成蚜,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不利影响,表现为若蚜存活率降低(64.60%),净生殖率降低(10.39),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显著降低(分别为0.21和1.23),世代历期延长(10.87 d),相对适合度较小(仅为0.70)。这些结果表明吡蚜酮在棉蚜防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吡虫啉 吡蚜酮 交互抗药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