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营养组成、功能活性及加工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建胜 杨正友 +8 位作者 王延圣 弓志青 王文亮 贾凤娟 崔文甲 张剑 侯福荣 李永生 宋莎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366,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日益深入,食用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对其加工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用菌营养、活性物质及加工产品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功能活性 食用菌产品 营养组成 食用菌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工艺条件优化的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研究
2
作者 张雪丽 许成举 +3 位作者 李宁阳 刘超 郭溆 胡雯雯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8期38-42,共5页
本研究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加入黑芝麻、石榴粉、葛根淀粉、枸杞和白砂糖作为辅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开发出一款新型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以感官评分为依据,综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试验结... 本研究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加入黑芝麻、石榴粉、葛根淀粉、枸杞和白砂糖作为辅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开发出一款新型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以感官评分为依据,综合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最终确定了产品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葛根淀粉含量6%、石榴粉含量7%、白砂糖的添加比例为4%时,液体物料的感官评分达到峰值;在每份样品中,若包含核桃仁1.5g、黑芝麻1.0g、枸杞2粒以及液体物料12g,则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感官评价等级最高。本研究开发的石榴风味核桃冻干食品,以其独特的香气、酥脆的口感和适宜的甜度,不仅为核桃的开发和利用拓展了新的方向,也为核桃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石榴风味 冻干休闲食品 加工工艺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弓志青 张永琥 +3 位作者 沈小刚 陆秀香 贾凤娟 王文亮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8-12,37,共6页
为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扫描添加0.5%~10%的香菇面粉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含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定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取含香菇的面粉样本120余份,将96个样品作为定标集,24个作为验证集,进行10000 cm^(... 为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扫描添加0.5%~10%的香菇面粉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含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定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取含香菇的面粉样本120余份,将96个样品作为定标集,24个作为验证集,进行10000 cm^(-1)~4000 cm^(-1)近红外全波长扫描,得到添加含香菇面粉的近红外原始光谱,通过Spectrum Quant软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将光谱预处理后与香菇含量建立近红外模型,并进行模型的验证与预测。结果表明,最优的预处理方法为MSC+平滑点2+二阶导数降噪2预处理,主因子数10,校正集方程与验证集方程的相关性良好(R2>99%),预测性较好(偏差<5%),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为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香菇 面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粕多糖抗炎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分析
4
作者 张奇志 刘亚 +5 位作者 齐杰 李延琪 王秀秀 徐同成 杜方岭 宗爱珍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2,22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H2O2-Vc法降解处理不同时间花生粕多糖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用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测定其单糖组成和结构特征;利用LPS诱导建立炎症细胞模型来评估花生粕多糖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花生粕多糖中的单糖主要由甘露糖、核糖、鼠... 本研究旨在探讨H2O2-Vc法降解处理不同时间花生粕多糖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用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测定其单糖组成和结构特征;利用LPS诱导建立炎症细胞模型来评估花生粕多糖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花生粕多糖中的单糖主要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等组成。与未降解组相比,降解组中葡萄糖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单糖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炎症模型中,使用LPS刺激RAW 264.7细胞后,IL-6、IL-4和TNF-α的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降解1.25 h的花生粕多糖可使IL-6、TNF-α水平分别降低(37.82±1.65)%和(37.32±2.06)%,这可能与甘露糖和木糖含量相对增多有关;而降解2.5 h的花生粕多糖可使IL-4水平降低(39.68±1.98)%,这可能与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含量相对增多有关。本研究证明降解后的花生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能够满足慢性炎症人群的需求,同时对提高花生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多糖 降解 单糖组成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宇 赵前程 +2 位作者 李莹 邱斌 刘佳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0-377,共8页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功能下降疾病,极大增加了老年人骨折、摔伤和死亡风险。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运动神经元缺失、激素失衡和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补充蛋白质、氨基酸、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功能下降疾病,极大增加了老年人骨折、摔伤和死亡风险。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运动神经元缺失、激素失衡和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补充蛋白质、氨基酸、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可以有效防治肌少症。文章着重对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营养干预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老年肌少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肌少症 营养干预 蛋白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热泵干燥条件优化及产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龙 霍秀娜 +7 位作者 李兴凯 李凡宾 王文亮 弓志青 王延圣 张剑 苏晨 贾凤娟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2期32-39,共8页
为研究不同热泵干燥条件对生姜品质的影响,以大姜块为原料,以干燥速率、姜粉色泽、复水性和姜辣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干燥后生姜的品质和姜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姜热... 为研究不同热泵干燥条件对生姜品质的影响,以大姜块为原料,以干燥速率、姜粉色泽、复水性和姜辣素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干燥后生姜的品质和姜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姜热泵干燥的最优条件为温度74℃,切片厚度5 mm,装载量4.85 kg/m2,在这个条件下的干姜片姜辣素含量最高,姜片复水性较好,姜粉色泽鲜亮,干燥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热泵干燥 姜辣素 复水性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支小麦淀粉对面条品质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先知 战林洁 +5 位作者 李宏雁 李彩富 李曼 徐同成 姬娜 徐龙朝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以高筋小麦粉、脱支小麦淀粉(脱支上清液和脱支沉淀)和谷朊粉为原料,研究脱支小麦淀粉对压延小麦面条消化、蒸煮、热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脱支小麦淀粉能够降低小麦面条的硬度和咀嚼性。面条的相对结晶度从9.37%(对照)增加到18.2... 以高筋小麦粉、脱支小麦淀粉(脱支上清液和脱支沉淀)和谷朊粉为原料,研究脱支小麦淀粉对压延小麦面条消化、蒸煮、热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脱支小麦淀粉能够降低小麦面条的硬度和咀嚼性。面条的相对结晶度从9.37%(对照)增加到18.25%(50%脱支上清)。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脱支沉淀时,面条热稳定性提高,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值温度(Tc)和糊化焓值(ΔH)增加,面条的抗性淀粉(RS)含量由11.37%增加至22.19%,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由87.71降低至78.57,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消化结果。因此,添加脱支小麦淀粉可以降低面条的体外消化速率,为慢性血糖性疾病患者主食产品的研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支小麦淀粉 面条 蒸煮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封装微胶囊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金凤 孟伦 +3 位作者 王文亮 弓志青 王延圣 陈敬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2-350,共9页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芯材包埋起来形成微小粒子的固定化技术,能够保护芯材物质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稳定性。酵母菌是最常用的食品级工业微生物之一,其细胞壁和细胞膜构成的双层囊腔结构可实现亲水、疏水性...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芯材包埋起来形成微小粒子的固定化技术,能够保护芯材物质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稳定性。酵母菌是最常用的食品级工业微生物之一,其细胞壁和细胞膜构成的双层囊腔结构可实现亲水、疏水性化合物的有效封装,以酵母细胞为包埋壁材制得的微胶囊产品大小均一、生物相容性好且易生物降解,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天然封装基质。该文主要从酵母细胞的结构及封装特性、酵母封装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酵母封装微胶囊在油脂、营养添加剂、抗菌剂、贮藏保鲜等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酵母封装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 微胶囊 壁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膜过程中腐竹营养品质和嘌呤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9
作者 郭宇 王文昊 +5 位作者 邱斌 田启景 赵前程 康德云 孙娜娜 齐沙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腐竹是我国传统非发酵豆制品的典型产品之一。目前腐竹生产多以经验控制为主,缺少量化的工艺参数和营养品质评判标准。本试验以揭膜过程中所得腐竹及对应的豆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营养物质、灰分、嘌呤含量、质构特性和色度的变化。结果... 腐竹是我国传统非发酵豆制品的典型产品之一。目前腐竹生产多以经验控制为主,缺少量化的工艺参数和营养品质评判标准。本试验以揭膜过程中所得腐竹及对应的豆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营养物质、灰分、嘌呤含量、质构特性和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揭膜次数的增加,腐竹中水分含量以及腐竹和豆浆中的灰分、总糖和嘌呤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总脂肪含量以及硬度、咀嚼度、内聚性和胶着性均显著下降(P<0.05)。由此建议:①可将F3(第7次揭膜)作为腐竹品质优劣的分界点;②第10次及之前揭膜次数对应的豆浆余浆具有一定食用价值,并可将D2(第4次余浆)之前和D2~D4(第10次余浆)的豆浆品质划分为优和良。本试验结果可直观量化不同揭膜过程中腐竹和豆浆中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提出了两者的品质划分标准,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并指导相关产品合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竹 揭膜 营养成分 嘌呤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酰的制备、分析方法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莫丽媛 王文亮 +5 位作者 张剑 侯福荣 宋莎莎 弓志青 乔丽萍 王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0-368,共9页
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发酵产品和水果香气中。双乙酰因其特有的黄油气味和良好的抑菌功效,常作为合成香料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该文系统地阐述了双乙酰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制备及其分析方法;总... 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发酵产品和水果香气中。双乙酰因其特有的黄油气味和良好的抑菌功效,常作为合成香料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该文系统地阐述了双乙酰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制备及其分析方法;总结了双乙酰在乳制品、酒类和调味品、肉及肉制品和采后果蔬等行业的应用研究,旨在推动双乙酰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并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机制和相关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酰 制备 分析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的抑菌机制及其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存琨 周庆新 +3 位作者 陈蕾蕾 宫俊杰 杨薇 王军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3-180,共8页
植物精油是一种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和防腐保鲜等生物活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推动了绿色高效防腐保鲜剂研究日益发展,植物精油的种类和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在... 植物精油是一种植物源次生代谢物质,具有良好的抑菌、抗氧化和防腐保鲜等生物活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人们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推动了绿色高效防腐保鲜剂研究日益发展,植物精油的种类和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系统阐述了植物精油的种类、抑菌机制及其在果蔬采后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植物精油在防腐保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在果蔬防腐保鲜领域的应用前景,可为开发新型植物精油防腐保鲜剂和保鲜技术、促进植物精油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精油种类 抑菌机制 果蔬防腐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型DHA制备、检测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广琦 贾敏 +2 位作者 宗爱珍 徐同成 苗颖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5,100,共6页
磷脂型DHA因具有较高的DHA吸收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磷脂型DHA在功能性脂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从磷脂型DHA的酶法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酶法制备磷脂型DHA具有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分为酶... 磷脂型DHA因具有较高的DHA吸收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磷脂型DHA在功能性脂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从磷脂型DHA的酶法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酶法制备磷脂型DHA具有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分为酶催化酸解法、酶催化酯交换法和酶催化酯化法等。磷脂型DHA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磷脂型DHA具有抗癌、改善脂质代谢、抗炎和增强神经营养活性等功能特性。磷脂型DHA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检测方法的改进对于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型DHA 制备 检测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制备低GI全营养复合粉工艺优化
13
作者 郝倩 周鹏程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8期52-57,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因素及水平,利用响应面法对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全营养复合粉加工工艺中的3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即物料干物质质量分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喷雾干燥进料速度。以提高产品的冲泡性能作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因素及水平,利用响应面法对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全营养复合粉加工工艺中的3个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即物料干物质质量分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和喷雾干燥进料速度。以提高产品的冲泡性能作为开发目标,以水溶性指数(Water solubility index,WSI)作为评判产品冲泡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是物料干物质质量分数11%,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7℃,喷雾干燥进料速度180 mL/h。按此工艺制得的全营养复合粉GI值为54.98,属于“低GI”水平(GI值<55),适合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GI 喷雾干燥 全营养复合粉 响应面法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油率真空油炸金针菇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弓志青 王雪玲 +1 位作者 孔令宝 王文亮 《中国果菜》 2023年第3期14-17,30,共5页
为降低真空油炸金针菇的含油率,本试验以金针菇为原料,以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涂膜液种类和浓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低含油率真空油炸金针菇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油炸温度90℃、油炸时间100 min、涂膜液为浓度1.3%的... 为降低真空油炸金针菇的含油率,本试验以金针菇为原料,以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涂膜液种类和浓度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低含油率真空油炸金针菇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油炸温度90℃、油炸时间100 min、涂膜液为浓度1.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该工艺所得真空油炸金针菇色泽金黄,口感酥脆,含油率低,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真空油炸 可食性膜 低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呈味物质及其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于梓芃 李宁阳 +6 位作者 弓志青 王文亮 贾凤娟 崔文甲 徐宗海 宋莎莎 李永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79,共7页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类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受欢迎。食用菌富含丰富的风味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构成其风味体系的主要呈味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主要呈鲜甜风味的非挥发性...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类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受欢迎。食用菌富含丰富的风味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构成其风味体系的主要呈味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主要呈鲜甜风味的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包括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呈味核苷酸等,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呈蘑菇风味的含硫化合物及醇、酮类化合物,呈清香风味的醛类、酯类等的研究现状,并对电子鼻、电子舌、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等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综述了食用菌在风味物质方向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更好的研究食用菌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呈味物质 风味特性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乳液的制备、乳化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书会 王延圣 +3 位作者 王文亮 贾凤娟 李永生 侯福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98-407,共10页
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种类丰富且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等多种功能特性,其制备的乳液在各加工领域以独特的优势展现出巨大的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多糖乳液的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多糖乳液的两种常用制备方... 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种类丰富且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乳化、增稠等多种功能特性,其制备的乳液在各加工领域以独特的优势展现出巨大的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多糖乳液的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多糖乳液的两种常用制备方法;介绍了多糖的乳化机理及乳化特性,包括多糖乳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流变特性和稳定性,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多糖乳化特性的内部(包括疏水基团的数量及分布、蛋白质残基、分子量等)、外部(多糖浓度、pH、离子浓度等)因素,以实现通过调控多糖结构和环境因素改善多糖乳化性;最后总结了目前多糖乳液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拓宽多糖乳液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乳液 乳化特性 影响因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预处理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阮函钰 宋莎莎 +5 位作者 王文亮 王延圣 弓志青 崔文甲 侯福荣 王利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2-400,共9页
超声波是一种由声波产生的能量,该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阈值。它的机械和物理效应能够增强传质过程,有利于去除附着较强的水分。作为一种新兴非热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已经用于果蔬干燥,它的应用有效缩减了果蔬的干燥时间,提升了... 超声波是一种由声波产生的能量,该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阈值。它的机械和物理效应能够增强传质过程,有利于去除附着较强的水分。作为一种新兴非热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已经用于果蔬干燥,它的应用有效缩减了果蔬的干燥时间,提升了果蔬的干燥速率,同时还改善了产品的品质。该文主要介绍了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超声波作为预处理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应用,与未处理组相比,它明显提高了传质速率和干燥效率,并且由于其是一种非热预处理技术,因此,一般来说,超声处理后果蔬的颜色、复水特性、抗坏血酸含量与新鲜果蔬相比变化不大,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质地和营养价值。此外,该文还简述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参数对果蔬干燥效率、干燥时间以及产品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预处理 干燥技术 果蔬 干燥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循环法从玉米蛋白粉制备蛋白纳米颗粒的研究及其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欣悦 徐同成 +2 位作者 周颖 黄国清 肖军霞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采用pH循环法直接从玉米蛋白粉(CGM)制备蛋白纳米颗粒(CNPs),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与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ZNP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pH循环法可以成功从CGM中制备CNPs,且其最优... 采用pH循环法直接从玉米蛋白粉(CGM)制备蛋白纳米颗粒(CNPs),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与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ZNP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pH循环法可以成功从CGM中制备CNPs,且其最优条件为碱溶pH 13.0、碱溶温度60℃、碱提料液比1∶25、回调pH 7.0,在此条件下CNPs的得率相对于CGM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了69.20%。与ZNPs相比,CNPs具有相近的粒径(282.37 nm)且也携带负电荷,但是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其聚集程度更低;CNPs的疏水性氨基酸质量分数稍低(50.05%),但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稍高。另外,CNPs的持水力和润湿性均显著优于ZNPs,且其接触角仅为45.5°,并表现出了更好的Pickering乳液稳定能力。因此,CGM可取代玉米醇溶蛋白作为pH循环法制备蛋白纳米颗粒的原料,这一过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于丰富CGM的综合利用途径、推动玉米蛋白纳米颗粒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蛋白纳米颗粒 pH循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龙 李丹丹 +4 位作者 王文亮 王延圣 弓志青 贾凤娟 林冬梅 《中国果菜》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干燥是生姜的一种加工方式,也是生姜的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方法。目前,生姜的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种生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既有单一的干燥方式,如对流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辐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是生姜的一种加工方式,也是生姜的一种重要的预处理方法。目前,生姜的干燥技术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种生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既有单一的干燥方式,如对流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辐射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又有多种方法联合的干燥方式,如微波-热风、红外-热风、真空-微波联合干燥;并分析了不同的干燥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为生姜干燥新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单一干燥技术 联合干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的硫酸化与磷酸化修饰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艳艳 宗爱珍 +2 位作者 周鹏程 范颖 李昀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硫酸化及磷酸化修饰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类常用的修饰方法,阐述了改性后的酸性多糖在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展望了硫酸化与磷酸化修饰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挑战,以期为... 综述了近年来硫酸化及磷酸化修饰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类常用的修饰方法,阐述了改性后的酸性多糖在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展望了硫酸化与磷酸化修饰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及挑战,以期为改性多糖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改性 酸性多糖 硫酸化修饰 磷酸化修饰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