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站锅炉屏式过热器夹持管爆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鸿武 杨东旭 +1 位作者 岳增武 邵明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某电站锅炉屏式过热器夹持管发生了爆管。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检测、金相分析、冲击试验及显微硬度检测对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管原因是对TP347H管冷弯加工后没有进行固溶处理,产生了加工硬化,晶间贫铬产生的裂纹导致了... 某电站锅炉屏式过热器夹持管发生了爆管。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检测、金相分析、冲击试验及显微硬度检测对爆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管原因是对TP347H管冷弯加工后没有进行固溶处理,产生了加工硬化,晶间贫铬产生的裂纹导致了强度下降,材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最终发生脆性断裂。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建议对TP347H管在冷加工变形后进行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屏式过热器夹持管 TP347H 固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烟气再循环对锅炉深度调峰能力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信光 孔庆雨 +2 位作者 孙健 张利孟 刘豪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2,共7页
某电厂5号锅炉为670 t/h超高压自然循环锅炉,为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安装冷烟气再循环系统,以满足机组深度调峰期间锅炉运行安全经济、环保排放合格。经过对一次冷烟气再循环量、二次冷烟气再循环量的调整优化,机组最低负荷由50%降至34... 某电厂5号锅炉为670 t/h超高压自然循环锅炉,为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安装冷烟气再循环系统,以满足机组深度调峰期间锅炉运行安全经济、环保排放合格。经过对一次冷烟气再循环量、二次冷烟气再循环量的调整优化,机组最低负荷由50%降至34%额定负荷,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入口烟温达到316℃,再热蒸汽温度为519℃,一次冷烟气再循环量为2.0×10~4 m^3/h,二次冷烟气再循环量为2.5×10~4 m^3/h,机组运行稳定,SCR系统工作正常,深度调峰能力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自然循环锅炉 深度调峰 冷烟气再循环 SCR系统入口烟温 再热汽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电杆加固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忠文 杜宝帅 +2 位作者 邓化凌 李新梅 李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1,共5页
依据热弹塑性理论,建立了混凝土电杆Q235钢加固结构对接接头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电杆Q235钢加固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焊缝及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相较于横... 依据热弹塑性理论,建立了混凝土电杆Q235钢加固结构对接接头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电杆Q235钢加固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其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焊缝及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相较于横截面的x、y方向应力,z向(焊接方向)的残余应力峰值较大,其拉应力峰值高于屈服强度。焊缝中心内外表面残余应力沿平行于焊缝方向的分布均为起弧端和熄弧端位置波动比较明显,中间部分变化平缓,且外表面的z向等效应力较大,达到材料屈服强度,内表面应力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电杆 对接接头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与风雨组合系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华恺 菅明健 +4 位作者 张都清 张广成 冀新波 毕文哲 田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1,共11页
极端气象灾害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相对低电压等级的角钢输电塔出现了较高频次的倒塌破坏事故。基于现象学非线性滞回模型,开展了输电塔-线体系在强对流天气下的倒塌破坏研究,总结了雨荷载对输电塔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 极端气象灾害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相对低电压等级的角钢输电塔出现了较高频次的倒塌破坏事故。基于现象学非线性滞回模型,开展了输电塔-线体系在强对流天气下的倒塌破坏研究,总结了雨荷载对输电塔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风雨气象记录,进行了风雨组合分析并提出了风雨组合系数。结果表明,在极端强对流天气中,所研究输电塔的薄弱部位主要为第3、4节段,该部位的大量斜材和少量主材陆续屈曲是造成输电塔倒塌的主要原因,极端风雨气象条件下有必要考虑雨荷载对输电塔-线体系响应的影响。不同重现期下风速和雨量的组合值均小于其相应的标准值,该地区50 a重现期下风速和雨量的组合系数建议值分别为1.0和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荷载 角钢非线性滞回模型 倒塌破坏 动力分析 组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等离子弧熔覆原位自生镍基耐磨涂层的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宝帅 胥国祥 +2 位作者 张忠文 李新梅 邓化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4-219,共6页
目的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陶瓷相增强复合耐磨涂层。方法采用等离子弧熔覆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原位自生TiB2、TiC、CrB陶瓷相增强镍基耐磨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检测了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组织以及微区化学成... 目的在钛合金表面制备陶瓷相增强复合耐磨涂层。方法采用等离子弧熔覆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原位自生TiB2、TiC、CrB陶瓷相增强镍基耐磨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检测了涂层的物相组成、组织组织以及微区化学成分,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涂层的硬度。结果涂层靠近熔合线区域由Ni-Ti树枝晶及枝晶间的共晶组成,在涂层的中上部,大量原位增强相分布于镍基固溶体基体之中。在熔覆过程中,钛合金基材中的Ti元素同熔覆粉末中的B、C元素发生原位冶金反应形成TiB2、TiC增强相,CrB增强相为Ni基熔覆粉末中Cr、B元素反应形成,增强相的形态由各自的晶体结构及熔池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决定。涂层的显微硬度得到显著提高,最高达1037HV0.2。结论采用等离子弧熔覆技术,利用熔池内Ni-Cr-Ti-B-C合金体系的原位冶金反应,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原位自生TiB2、TiC、CrB增强镍基复合耐磨涂层。同Ti6Al4V基材相比,由于涂层具有大量增强相分布于镍基固溶体的组织特征,其显微硬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熔覆 钛合金 耐磨涂层 TIB2 TIC C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对纯铜的细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新芳 邵明星 +1 位作者 韩潇潇 武玉英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究微量硼对纯铜晶粒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高倍视频显微镜对细化前后纯铜的铸锭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细化前后纯铜的样品进行组织和成分分析。利用高分辨透射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的... 目的探究微量硼对纯铜晶粒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高倍视频显微镜对细化前后纯铜的铸锭组织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细化前后纯铜的样品进行组织和成分分析。利用高分辨透射显微镜对样品进行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的分析。结果随着硼含量的增加,纯铜的晶粒明显细化。微量硼在纯铜中以单质形式存在,主要分布于晶界上。结论硼对纯铜有明显的细化效果,可显著细化纯铜的晶粒,将其晶粒细化至100μm左右。硼对纯铜晶粒细化的机制主要是限制生长机制,在凝固过程中硼被铜晶粒排斥到晶界处,从而限制了铜晶粒的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晶粒细化 共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服役5万h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新梅 张忠文 +3 位作者 杜宝帅 李文 魏玉忠 尹志轶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4,共4页
对比研究了供货态和高温服役5万h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服役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供货态组织相比,服役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仍由奥氏体基体+析出相组成,但析出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奥氏体晶界和晶内... 对比研究了供货态和高温服役5万h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服役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供货态组织相比,服役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仍由奥氏体基体+析出相组成,但析出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均主要析出了M23C6碳化物;服役后HR3C钢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塑性下降,在弯曲过程中该钢在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后发生脆断;服役后HR3C钢的冲击功降低,冲击断口呈现典型的沿晶断裂特征;M23C6碳化物的沿晶析出与长大是HR3C钢塑性和韧性下降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服役 HR3C钢 抗拉强度 冲击韧性 M23C6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氰电刷镀银镀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索帅 李文 +4 位作者 杜宝帅 张忠文 李新梅 步衍江 张鲁宁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1,共5页
分别采用以丁二酰亚胺和亚氨基二磺酸铵为主配位剂的两种无氰镀银液,通过电刷镀工艺成功在紫铜基体表面制备出了镀银层。通过X射线光谱法、SEM、EDS、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实验等分析方法,对镀银层外观、厚度、微观形貌、硬度以及摩擦磨... 分别采用以丁二酰亚胺和亚氨基二磺酸铵为主配位剂的两种无氰镀银液,通过电刷镀工艺成功在紫铜基体表面制备出了镀银层。通过X射线光谱法、SEM、EDS、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实验等分析方法,对镀银层外观、厚度、微观形貌、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体系制备出的镀银层外观均平整光亮,厚度及硬度均满足Q/GDW 11718.1-2017标准中的要求,磨损机制均为黏着磨损及磨粒磨损,其中丁二酰亚胺体系镀液制备出的镀银层性能要优于亚氨基二磺酸铵体系,其微观表面更加平整,颗粒排列更加致密,镀层厚度均值达28.24μm,硬度均值达135.4 HV,磨损速率为0.1375 m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酰亚胺 亚氨基二磺酸铵 电刷镀银 外观 厚度 硬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服役超超临界机组Super304H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杜宝帅 张忠文 +2 位作者 刘奇林 李新梅 邓化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7-150,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服役42000 h后超超临界机组用Super304H钢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服役后Super304H钢在奥氏体基体晶界处和晶粒内部形成大量析出相,包括M_(23)C_6... 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服役42000 h后超超临界机组用Super304H钢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高温服役后Super304H钢在奥氏体基体晶界处和晶粒内部形成大量析出相,包括M_(23)C_6、MX和富铜相。受热力学驱动和生长动力学特性影响,Super304H钢高温服役过程中形成的析出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尺寸和分布特征。高温服役后的Super304H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塑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304H 奥氏体耐热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后HR3C钢高温持久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新梅 张忠文 +3 位作者 李文 谢清宽 杜宝帅 魏玉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3,共3页
通过高温持久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服役5万小时后HR3C钢在650℃条件下的高温持久组织。结果表明,服役后HR3C钢的高温持久断口主要为沿晶断裂,断口区域处的组织已经处于严重脆化状态。服役后HR3C钢... 通过高温持久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服役5万小时后HR3C钢在650℃条件下的高温持久组织。结果表明,服役后HR3C钢的高温持久断口主要为沿晶断裂,断口区域处的组织已经处于严重脆化状态。服役后HR3C钢持久过程中的析出相主要有NbCrN、Nb(C,N)和M_(23)C_6。细小弥散分布的NbCrN和Nb(C,N)有利于提高高温强度,而沿晶呈链条状分布的M_(23)C_6可严重削弱HR3C钢的高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HR3C钢 持久 组织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高强钢脉冲MAG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宝帅 索帅 +2 位作者 张忠文 李新梅 邓化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8-51,共4页
选择ER69-G焊丝,采用脉冲MAG焊制备了Q690焊接接头。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测试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为针状铁素体,热影响区粗晶区为粒状贝氏体,相变重结晶... 选择ER69-G焊丝,采用脉冲MAG焊制备了Q690焊接接头。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测试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为针状铁素体,热影响区粗晶区为粒状贝氏体,相变重结晶区及不完全重结晶区中原贝氏体组织转变为多边形铁素体。采用脉冲MAG焊制备的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塑韧性。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受热循环作用发生软化现象,是整个接头中强度及韧性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 脉冲MAG焊 焊接接头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主变压器设备线夹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鸿武 冯楠楠 +1 位作者 刘蕊 陈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106,共6页
某核电站主变压器的多个设备线夹发生了断裂。对断裂的设备线夹以及同批次的备品设备线夹取样,通过宏观检验、渗透检测、金相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压接质量检测、导电率检测和XRD检测,对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断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某核电站主变压器的多个设备线夹发生了断裂。对断裂的设备线夹以及同批次的备品设备线夹取样,通过宏观检验、渗透检测、金相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压接质量检测、导电率检测和XRD检测,对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断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线夹在强度不足且性能下降的情况下承受了各方面应力,最终在焊缝最薄弱处产生裂纹,形成断裂。为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建议加强金属监督,严把设备质量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线夹 强度不足 性能下降 最薄弱处 断裂 金属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纵横波声时比法测螺栓轴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广兴 崔伟坛 +3 位作者 张瑞峰 张丙法 刘楚达 席传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0-1206,共7页
用纵横波测量螺栓轴力的技术已取得较大发展。该文介绍了纵横波比值法原理,通过理论推导,获得比值法计算的简易公式。建立试验平台,用现场用螺栓进行标定和测量,得出比值法在工程实践状态下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基本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 用纵横波测量螺栓轴力的技术已取得较大发展。该文介绍了纵横波比值法原理,通过理论推导,获得比值法计算的简易公式。建立试验平台,用现场用螺栓进行标定和测量,得出比值法在工程实践状态下的测量误差在10%以内,基本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此外,针对试验结果,该文还初步探讨了误差出现的原因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该文介绍的比值法,无需精确测量标定螺栓长度和纵横波声速,现场应用更加简洁,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波 螺栓 轴力测量 超声波 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封闭式电气设备铝合金壳体焊接修复区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宝帅 张忠文 +2 位作者 李新梅 邓化凌 谢清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11-213,217,共4页
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进行了气体绝缘封闭式电气设备壳体用5083铝合金焊接修复,研究了Al-Si、Al-Mg、Al-Mg-Si、Al-Zn-Mg-Cu焊接材料制备的修复区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基体为α-Al过饱和固溶体,其中Al-Mg、Al-Zn-Mg-Cu由于较高的... 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进行了气体绝缘封闭式电气设备壳体用5083铝合金焊接修复,研究了Al-Si、Al-Mg、Al-Mg-Si、Al-Zn-Mg-Cu焊接材料制备的修复区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基体为α-Al过饱和固溶体,其中Al-Mg、Al-Zn-Mg-Cu由于较高的合金元素含量使得焊缝金属点阵常数较大。铝合金焊缝金属为树枝晶形貌,在熔合区形成外延生长形态。Al-Zn-Mg-Cu焊缝金属由于多组元固溶强化,具有最高的显微硬度,更加适用于气体绝缘封闭式电气设备壳体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封闭式设备 铝合金 焊接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管型母线用6063铝合金焊缝金属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宝帅 张忠文 +2 位作者 刘奇林 李新梅 邓化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41-243,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导电率测试仪、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前后采用ER4043焊材制备的6063铝合金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焊缝金属物相组成为α-Al固溶体和Si相,显微组织为α-Al枝晶和Al-Si...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导电率测试仪、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热处理前后采用ER4043焊材制备的6063铝合金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焊缝金属物相组成为α-Al固溶体和Si相,显微组织为α-Al枝晶和Al-Si共晶。由于热处理过程中Si的脱溶析出,α-Al晶格常数变大。热处理后焊缝金属的导电率明显提高。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降低,但热处理未对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ER4043 焊缝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畸变特性的整流器开路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惠杰 乔凯 +1 位作者 赵杨 刘妮娜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半导体开关是影响电压源整流器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系统整体故障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畸变特性的三相开路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诊断模块、寄存器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诊断模块使用滞环比较器来判断电流的变... 半导体开关是影响电压源整流器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系统整体故障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畸变特性的三相开路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诊断模块、寄存器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诊断模块使用滞环比较器来判断电流的变化趋势,从而诊断开路OC(open-circuit)故障;寄存器模块用于实现多开关OC故障诊断;决策模块用于输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实现包括6种单开关故障和15种不同的双开关故障在内的故障诊断,故障诊断准确性好。此外,所提方法在负载突变、不同功率因数、电网电压不平衡和畸变以及不同的交流滤波器结构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平均诊断时间仅为3.6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整流器 在线故障诊断 多开关开路故障 电流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金相检测化学抛光液的研制
17
作者 张鸿武 杨东旭 +3 位作者 岳增武 金树生 马永泉 高明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解决电站锅炉金属监督检验中金相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现场检测效率,本文研制了一种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金相检测化学抛光液,该抛光液主要由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磷酸、分析纯氢氟酸等复配而成。将该化学抛光液用于锅炉受热面管... 为解决电站锅炉金属监督检验中金相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现场检测效率,本文研制了一种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金相检测化学抛光液,该抛光液主要由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磷酸、分析纯氢氟酸等复配而成。将该化学抛光液用于锅炉受热面管金相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以及现场检测的结果发现,该化学抛光液的抛光效果好,抛光速度容易控制,且配置工艺简单,安全无污染,不易变质,携带方便,适合在实验室及生产现场进行金相检测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检测 18Cr-8Ni型奥氏体不锈钢 化学抛光液 配置工艺 抛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