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多车环境智能车辆换道轨迹规划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宇龙 王鹏伟 +2 位作者 王天宇 张榕 房玉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针对动态交通场景存在多车干扰引发的智能车辆换道轨迹规划算法适用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多车环境的智能车辆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引入中转状态对五次多项式算法进行改进,结合基于自车与他车交互信息的安全约束与车辆动力学约... 针对动态交通场景存在多车干扰引发的智能车辆换道轨迹规划算法适用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多车环境的智能车辆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引入中转状态对五次多项式算法进行改进,结合基于自车与他车交互信息的安全约束与车辆动力学约束优化可行区间,得到可行的合理轨迹簇。综合换道安全性与舒适性建立评价函数,完成综合性能最优轨迹求解。开展联合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实验中智能车辆与他车无碰撞现象发生,且车辆前轮转角、横摆角与横向加速度波动范围分别为±2.4°、±7.2°与±2.9 m/s^(2),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车交通环境中能够生成合理换道轨迹,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保证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五次多项式 智能车辆 多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型全液压工程车辆实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广德 韩长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4,147,共3页
以滑移转向工程机为例说明了全液压工程车辆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利用电磁换向阀将电磁比例减压阀模块并联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的方式实现全液压工程车辆的电液控制的改造过程,并且说明了此种改造方式的优点,同时介绍了采用发动机直接控制... 以滑移转向工程机为例说明了全液压工程车辆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利用电磁换向阀将电磁比例减压阀模块并联于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的方式实现全液压工程车辆的电液控制的改造过程,并且说明了此种改造方式的优点,同时介绍了采用发动机直接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发动机转速的远程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液压 工程车辆 电液控制 比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车辆振动响应均方根值计算公式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曰伟 赵雷雷 周长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8-1095,共8页
为有效解决现有车辆振动响应均方根值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过高估计问题,以滤波白噪声路面谱作为车辆系统的路面输入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复变函数积分求解方法,推导得到了基于1/4车辆模型的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挠... 为有效解决现有车辆振动响应均方根值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过高估计问题,以滤波白噪声路面谱作为车辆系统的路面输入模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和复变函数积分求解方法,推导得到了基于1/4车辆模型的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车轮动载荷均方根值计算公式,并通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与传统白噪声路面谱输入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计算公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车辆的实际振动情况,而传统计算模型对高速运行时的车辆振动响应存在高估现象。该公式可有效应用于车辆行驶振动响应的估计、路面等级的预测和车辆初始设计时悬架系统阻尼比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振动响应 滤波白噪声 均方根值 计算公式 过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车辆行为决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恒恒 高松 +2 位作者 王鹏伟 崔凯晨 张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94-5203,共10页
自动驾驶车辆决策系统直接影响车辆综合行驶性能,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驾驶行为决策模型。首先,结合驾驶员模型选取... 自动驾驶车辆决策系统直接影响车辆综合行驶性能,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驾驶行为决策模型。首先,结合驾驶员模型选取自车、道路、干扰车辆等共64维度状态空间信息作为输入数据集对决策模型进行训练,决策模型输出合理的驾驶行为以及控制量,为解决训练测试中的奖励和控制量突变问题,改进DDPG决策模型对决策控制效果进行优化,并在TORCS(the open racing car simulator)平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决策模型可以根据车辆和环境实时状态信息输出合理的驾驶行为以及控制量,与DDPG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且车辆横向速度显著减小,车辆舒适性以及车辆稳定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行为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性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星 赵金宝 +2 位作者 刘文静 姜嘉伟 徐月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231,共10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纳入功能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站点地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在青岛市的实证研究中,以扩展模型3项价...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纳入功能指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站点地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在青岛市的实证研究中,以扩展模型3项价值得分为输入,采用层次K-Means聚类法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5类:从属型、场所滞后型、平衡发展型、节点滞后型和压力型。其中压力型和节点滞后型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较高水平,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区,但节点滞后型的节点价值低于平均水平;平衡发展型站点的指标价值适中,而场所滞后型的场所价值相对较低,表明该类站点地区的土地开发滞后于轨道交通建设;从属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片区,各项指标普遍较低。通过分析典型站点,得到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和土地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站点分类 土地利用 协同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解耦悬架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亓伟东 徐家川 +1 位作者 王宗起 崔雪敏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1,共6页
文中以FSAE赛车悬架为研究对象,确定悬架类型并合理设计车轮定位参数,设计了一种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将车辆纵倾运动与侧倾运动解除耦合的解耦悬架装置,通过ADAMS∕Car软件搭建解耦悬架的模型,对解耦量和传递比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响应面... 文中以FSAE赛车悬架为研究对象,确定悬架类型并合理设计车轮定位参数,设计了一种通过机械结构实现将车辆纵倾运动与侧倾运动解除耦合的解耦悬架装置,通过ADAMS∕Car软件搭建解耦悬架的模型,对解耦量和传递比进行仿真分析,并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基本实现解耦,且传递比波动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赛车 解耦悬架 ADAMS∕Car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雷雷 张浩 +4 位作者 于曰伟 甄冉 丁钒 单溪玉 丁家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1,共13页
为解决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减振效果与控制能耗间的矛盾,基于“数字孪生、以虚控实、节能减振”理念,提出了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首先,以车辆座椅主动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利用准零刚度系统构建了真实空气悬架系统... 为解决车辆主动悬架系统减振效果与控制能耗间的矛盾,基于“数字孪生、以虚控实、节能减振”理念,提出了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孪生动挠度跟踪控制策略。首先,以车辆座椅主动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利用准零刚度系统构建了真实空气悬架系统的理想数字孪生体,同时建立了该孪生体的参数匹配设计方法;然后,以空气弹簧气体压力控制为节点,设计了外环位置模糊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以及考虑空气弹簧充放气过程中电磁阀非线性流量特性的内环气压控制器,进而实现真实悬架系统对实际激励下孪生体动挠度的跟踪;最后,通过台架模拟实验与整车平顺性仿真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先进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以降低加速度为控制目标的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在随机路况下的座椅垂向振动加速度均方根更小且控制能耗均方根最小降幅达65.0%,冲击路况下座椅垂向振动剂量也更小且主动控制力最大降幅高达45.5%。所提策略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策略,能在有效提高悬架系统减振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主动控制能耗,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可推广应用于各类主动悬架系统,为节能减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空气悬架 节能减振 理想孪生动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onv-CGLU与重参数检测头的轻量化膜下棉苗实时检测算法
8
作者 赵静 李京谦 +5 位作者 杨蕾 崔文豪 韩国涛 周琦 鲁力群 兰玉彬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51-162,共12页
膜下棉苗的高效精准检测是实现智能化破膜作业的核心技术。针对复杂背景下膜下棉苗检测中常见的错检和漏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检测模型YOLOv11n-PRML。该模型在YOLOv11n基础上进行以下优化:1)提出PConvCGLU混合模块,结合FasterNe... 膜下棉苗的高效精准检测是实现智能化破膜作业的核心技术。针对复杂背景下膜下棉苗检测中常见的错检和漏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检测模型YOLOv11n-PRML。该模型在YOLOv11n基础上进行以下优化:1)提出PConvCGLU混合模块,结合FasterNet的PConv(partial convolution)和TransNext的CGLU(convolutional gated linear unit)的优势,重构C3k2模块,降低模型复杂度并增强特征提取能力;2)引入具有共享重参数策略的RSCD(rep shared convolutional detection)检测头,提高模型在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的精度与速度;3)优化损失函数为MPDIoU(minimum points distanc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以提高密集场景下的检测性能;4)采用LAMP(layer-adaptive magnitude-based pruning)策略进行模型轻量化。为了全面评估模型性能,该文引入了TIDE(toolkit for identifying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 errors)评价指标,并通过消融试验和与不同模型的对比试验验证了YOLOv11n-PRML模型在膜下棉苗检测中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YOLOv11n-PRML模型的准确率和平均精度均值mAP_(0.5)分别为90.1%和89.6%,较原始YOLOv11n模型分别提高了1.8和1.0个百分点,检测速度提升至114.4帧/s,定位错误、漏检错误及模型大小分别为0.83、0.92和4.0 MB,较原模型分别降低了0.32、0.85和1.5 MB。与YOLOv5s-S(YOLOv5s-ShuffleNetV2)、YOLOv7-tiny-M(YOLOv7-tiny-MobileNetV3)、YOLOv8n-G(YOLOv8n-GhostNetV2)、YOLOv9t、YOLOv10n、YOLOv12n轻量化目标检测网络相比,改进模型在轻量化和检测精度方面均表现出优势,将改进模型部署于NVIDIA GeForce RTX 2070Ti移动端上进行测试,检测精度和速度分别为89.1%和80.3帧/s,能够满足膜下棉苗检测实时性与精准性的平衡。研究结果可为智能棉苗破膜机的视觉检测系统提供算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苗 检测 覆膜 YOLOv11n模型 轻量化网络 剪枝策略 模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PO算法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
9
作者 马超 孙统 +2 位作者 曹磊 杨坤 胡文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7-247,共11页
为了提高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的经济性,建立了HEV整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熵优化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energy management st... 为了提高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的经济性,建立了HEV整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熵优化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 PPO)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EMS)。在一般PPO算法基础上,通过采用经验池机制简化算法框架,只使用1个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交互训练和更新,以减少策略网络参数同步的复杂性;为了有效探索环境并学习更高效的策略,在损失函数中增加策略熵,以促进智能体在探索与利用之间达到平衡,避免策略过早收敛至局部最优解。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单策略网络改进PPO算法的EMS相比于基于双策略网络PPO的EMS,在UDDS工况和NEDC工况下,均能更好地维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同时等效燃油消耗分别降低了8.5%和1.4%,并取得了与基于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算法的EMS相近的节能效果。所提改进PPO算法能有效提高HEV的燃油经济性,可为HEV的EMS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混合动力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 深度强化学习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度A柱加强板热冲压质量自适应MOEA/D优化
10
作者 裴宝浩 肖振 +1 位作者 周娟 于蓬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5-259,265,共6页
为了提高超高强度A柱加强板热冲压成形质量,提出了基于自适应MOEA/D算法的冲压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使用数值模拟法分析了超高强度A柱加强板热冲压质量问题,并针对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仿真数据基础上,使用Kr... 为了提高超高强度A柱加强板热冲压成形质量,提出了基于自适应MOEA/D算法的冲压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使用数值模拟法分析了超高强度A柱加强板热冲压质量问题,并针对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仿真数据基础上,使用Kriging模型拟合了质量参数与工艺参数间模型。将优化变量编码为基因,从而将冲压优化问题转化为算法寻优问题。为了提高MOEA/D算法的优化能力,在算法中引入了自适应差异性惩罚方案,进而提出了基于自适应MOEA/D算法的优化方法。经生产优化,优化后产品的金相组织实现了预期变化,最大减薄率均值由17.1%减小为14.5%,最大增厚率均值由18.1%减小为15.7%,实验结果证明了自适应MOEA/D优化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A柱加强板 冲压优化 MOEA/D算法 自适应差异性惩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式无线通信的矿用单体液压支柱数字身份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璨 鲁力群 +2 位作者 耿文鹏 付姗姗 谢欣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6,162,共8页
传统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维护模式效率低、追溯困难、安全性低,但在煤矿井下环境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管理系统易受金属干扰而影响识别效果,且数据通信高度依赖单一网络,难以保障通信的稳定性与实时性。针对... 传统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管理维护模式效率低、追溯困难、安全性低,但在煤矿井下环境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管理系统易受金属干扰而影响识别效果,且数据通信高度依赖单一网络,难以保障通信的稳定性与实时性。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模式无线通信的RFID矿用单体液压支柱数字身份管理系统,并采用PCB超高频抗金属标签降低金属环境对RFID的干扰。通过RFID手持阅读器APP一键上传功能,将液压支柱状态数据无线发送至服务器端的管理软件,实现对液压支柱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和管理。为适应井下复杂的无线环境,提出了双模式无线通信方式,通过公共WiFi和AP热点的智能切换,有效解决了井下网络覆盖不足的难题,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引入了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动态数据价值评估模型,实现了基于数据价值的动态分级传输策略。测试结果表明:PCB超高频抗金属标签在无障碍条件下的有效识别距离为2.2 m,识别稳定性达98%;在WiFi模式下,系统有效数据传输距离为5.2 m,且传输成功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 数字身份识别 双模式无线通信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PCB超高频抗金属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鲸鱼优化算法的车用传动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义港 尹红彬 +3 位作者 李国昊 张哲 毕向军 胡文静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657,共11页
针对某纯电动商用车的传动系统在动力性能和能量效率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鲸鱼优化算法(NSWOA)的两挡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整车基本参数及性能要求,为其匹配了合理的两挡变速器,并搭建了整车仿真模型... 针对某纯电动商用车的传动系统在动力性能和能量效率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鲸鱼优化算法(NSWOA)的两挡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整车基本参数及性能要求,为其匹配了合理的两挡变速器,并搭建了整车仿真模型;其次,以能量消耗最小化和动力性能最大化为目标,运用了NSWOA算法,对传动系统传动比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处理;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整车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对多目标优化后的传动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对仿真结果及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SWOA算法对传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能保证整车动力性,并提高整车的经济性;与传统算法相比,NSWOA算法的Pareto解集更均匀,寻优时间缩短至18.248 s;动力性方面,最高车速增加至107.3 km/h,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分别维持在10.9 s和43.3%;经济性方面,CHTC-LT工况单次循环电池荷电状态(SOC)消耗降至5.51%,同工况下续驶里程增至286.66 km,延长了7.67 km。该研究可以为电动商用车传动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传动系统 非支配排序鲸鱼优化算法(NSWOA) 参数优化匹配 电池荷电状态 硬件在环实验 传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无人驾驶车辆轨迹跟踪和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玉琼 高松 +3 位作者 王玉海 徐艺 郭栋 周英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22-1929,1947,共9页
针对高速无人驾驶车辆运动控制过程中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难以同时保障的问题,提出综合前馈-反馈及自抗扰控制(ADRC)补偿相结合的横向控制算法.通过车速和道路曲率信息计算前馈稳态前轮转向角,将质心侧偏角引入航向偏差,以车辆航向角... 针对高速无人驾驶车辆运动控制过程中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难以同时保障的问题,提出综合前馈-反馈及自抗扰控制(ADRC)补偿相结合的横向控制算法.通过车速和道路曲率信息计算前馈稳态前轮转向角,将质心侧偏角引入航向偏差,以车辆航向角偏差和侧向偏差作为参考量进行反馈控制,通过前馈-反馈控制提升瞬态轨迹跟踪性能.设计自抗扰控制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未建模动态和内外界干扰进行估计,通过将后轮侧偏角控制在参考值附近来补偿前轮转角,提升无人驾驶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和控制器的鲁棒性.不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保证高速无人驾驶车辆稳定地跟踪期望路径行驶,轨迹跟踪偏差较小,对车辆参数变化和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无人驾驶车辆 轨迹跟踪 转向稳定性 后轮侧偏角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流数据清洗规则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晓原 张敬磊 吴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91-193,共3页
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存在无效、冗余、错误、时间点漂移及丢失等质量问题。为此,在分析影响数据质量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交通流数据清洗的概念,研究"脏数据"的清洗规则与清洗步骤,并对环形线圈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验证... 交通检测器获得的数据存在无效、冗余、错误、时间点漂移及丢失等质量问题。为此,在分析影响数据质量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交通流数据清洗的概念,研究"脏数据"的清洗规则与清洗步骤,并对环形线圈检测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清洗规则对错误、丢失、冗余等"脏数据"的识别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智能运输系统 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交通流状态辨识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敬磊 王晓原 +1 位作者 马立云 谭德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准确地对交通流状态进行辨识,进而支持交通流实时诱导系统有效运行,结合速度、流量与车道占有率3种交通流参数,将贝叶斯网络用于交通流状态辨识,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交通流状态辨识方法.利用英国南安普敦市的实际数据对上述方... 为准确地对交通流状态进行辨识,进而支持交通流实时诱导系统有效运行,结合速度、流量与车道占有率3种交通流参数,将贝叶斯网络用于交通流状态辨识,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交通流状态辨识方法.利用英国南安普敦市的实际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贝叶斯交通流状态辨识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判别出交通流所处的运行状态,这为智能交通系统,特别是交通流实时诱导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状态 动态贝叶斯网络 先验概率 转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集的自主车辆安全性验证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秀芳 曹凯 +1 位作者 杨旭 沈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8-497,共10页
针对自主车辆安全性验证在理论的完备性上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哈密尔顿—雅克比(Hamilton-Jacobi)方程求解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空间方法。定义车辆运行不安全状态集合为目标集,逆时间求解目标集对应的车辆运行安全状态边界(可... 针对自主车辆安全性验证在理论的完备性上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哈密尔顿—雅克比(Hamilton-Jacobi)方程求解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空间方法。定义车辆运行不安全状态集合为目标集,逆时间求解目标集对应的车辆运行安全状态边界(可达集边界),并采用具有界面追踪和形状建模数值技术的水平集方法表示目标集和可达集。为了确定目标集在向量场作用下的后向可达集,提出采用求解Hamilton-Jacobi偏微分方程的粘性解的方法。自主车辆追逃安全预警范围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自主车辆安全决策验证的置信水平,增强自主车辆安全性验证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车辆 安全性验证 哈密尔顿-雅克比方程 粘性解 可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前后的环境效益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栋 高松 +2 位作者 谭德荣 邵金菊 王晓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2,共6页
传统的单向交通研究大多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而缺乏实施前后的效果评价.在选取长春市城市典型拥堵区域晚高峰进行车载排放测试、道路结构调查和交通流调查的基础上,基于顺时针组织单向交通,并结合区域公共交通实际设置逆向公交车道,采用... 传统的单向交通研究大多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而缺乏实施前后的效果评价.在选取长春市城市典型拥堵区域晚高峰进行车载排放测试、道路结构调查和交通流调查的基础上,基于顺时针组织单向交通,并结合区域公共交通实际设置逆向公交车道,采用交通仿真软件Q-Paramics进行单向改造前后的交通仿真,将基于比功率的排放模型和交通仿真模型通过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输入输出参数结合,从而定量评价单向改造前后区域的机动车3种排放污染物的瞬态排放率及排放总量.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合理组织单向改造、设置逆向公交车道及交叉口时空资源的优化设计,区域机动车3种排放污染物的瞬态排放率均有所减少,3种排放污染物的小时排放量和排放总量均有降低,区域内机动车每小时排放总量降低了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载排放测试 交通仿真 比功率 质量排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钢板弹簧悬架的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柴山 郭明 +2 位作者 徐上海 张强 刚宪约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基于钢板弹簧悬架的结构与工作特点,研究了钢板弹簧有限元模型应满足的4个基本条件,通过钢板弹簧的刚度试验测得钢板弹簧的刚度,依据此结果设置仿真试验中钢板弹簧的刚度参数.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5种不同的钢板弹簧悬架简化模型,利... 基于钢板弹簧悬架的结构与工作特点,研究了钢板弹簧有限元模型应满足的4个基本条件,通过钢板弹簧的刚度试验测得钢板弹簧的刚度,依据此结果设置仿真试验中钢板弹簧的刚度参数.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5种不同的钢板弹簧悬架简化模型,利用ANSYS中板壳单元建立了1个完整的载货车边梁式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应用不同的钢板弹簧悬架模型进行只承受竖直载荷的弯曲工况和既承受竖直载荷又承受纵向载荷的制动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了5种模型的优缺点及对4个基本条件的满足情况.结果表明:方案3中等效弧形薄板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无副簧的钢板弹簧悬架,而有副簧的模型采用方案5比较适合,二者都能够满足各项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悬架 刚性梁 螺旋弹簧 等效弧形薄板弹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被引量:38
19
作者 范东凯 曹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为客观地评价城市不同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改善交通安全。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指标,并结合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不同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道路的安全状况。实证... 为客观地评价城市不同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改善交通安全。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筛选出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指标,并结合统计软件SPSS计算出不同道路安全水平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道路的安全状况。实证结果表明:从微观角度用PCA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可行的,且评价过程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在相关指标较多,且不易区分优劣的情况下,能够突现出部分指标因素对道路整体安全水平的影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PCA) 安全评价 城市道路 评价指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极偏移的内置永磁同步电机优化分析
20
作者 刘世强 张学义 +3 位作者 朱辉 耿慧慧 刘易鑫 刘艺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8,共8页
为削弱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针对3相8极36槽内置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提出4种不同磁极偏移方式。推导出含有磁极偏移角度变量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数学表达式。通过仿真分析磁极偏移方式、角度和转矩初始位置角对电机电... 为削弱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针对3相8极36槽内置双“V”型永磁同步电机,提出4种不同磁极偏移方式。推导出含有磁极偏移角度变量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数学表达式。通过仿真分析磁极偏移方式、角度和转矩初始位置角对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目标联合仿真的优化算法选取最优解,并通过转子偏心的方式构造非均匀气隙,提高气隙磁密曲线的正弦性,最后制作样机验证。结果表明,方式四对电机电磁性能的优化效果最好,优化后的电机齿槽转矩降低36.6%,转矩脉动下降21.1%,平均输出转矩略有上升,电机的输出性能显著提升,可为同类型电机电磁性能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磁极偏移 转矩初始位置角 非均匀气隙 齿槽转矩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