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及蛋白激酶Cε膜转位增加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思颉 谢娜 +5 位作者 邵国 张伟 胡冬梅 杨明峰 袁慧 张颜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4-608,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对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250 g雄性SD大鼠共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C组)、偏头痛模型组(M组)、氯仿组(L组)和PKC...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ε,PKCε)对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250 g雄性SD大鼠共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C组)、偏头痛模型组(M组)、氯仿组(L组)和PKCε抑制剂H-7组(H-7组),每组大鼠12只。进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放电记录和PKCε膜转位水平检测。结果:(1)放电频率变化百分比:造模后,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外放电频率增加,造模后2 h为造模前的(325.88±47.32)%;M放电频率变化百分比高于N组和C组。L组放电频率变化百分比与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组放电频率变化百分比低于M和L组。(2)膜转位水平:M组、L组PKCε膜转位水平高于N组和C组;L组与M组相比,PKCε膜转位水平无明显变化;H-7组膜转位水平低于其余四组。结论:偏头痛中枢敏感化过程中,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兴奋性和PKCε膜转位增加,PKCε抑制剂H-7能减少神经元兴奋性和PKCε膜转位,说明PKCε可能参与大鼠偏头痛中枢敏感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Ε 偏头痛 中枢敏感化 神经元兴奋性 膜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对大鼠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及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思颉 谢娜 +5 位作者 邵国 张伟 胡冬梅 杨明峰 袁慧 张颜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大鼠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及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50 g雄性SD大鼠共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C组)、偏头痛模型组(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加巴喷丁组(G组);每组12只。进行三叉神经脊...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对大鼠偏头痛中枢敏感化及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50 g雄性SD大鼠共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C组)、偏头痛模型组(M组)、生理盐水组(NS组)和加巴喷丁组(G组);每组12只。进行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放电记录和脑脊液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造模后,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外放电频率增加,造模后2 h为造模前的321.81±47.43%;C组和N组放电频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组与NS组放电频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G组与M组相比,放电频率显著性下降(P<0.01)。与N组相比,M、G组兴奋性氨基酸显著性增加(P<0.01);G组与M组相比,兴奋性氨基酸显著性减少(P<0.01);M组、G组与N组相比,抑制性氨基酸显著性减少(P<0.01);G组和M组相比,氨基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巴喷丁可能通过兴奋性氨基酸信号通路抑制偏头痛中枢敏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偏头痛 痛觉敏感化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治的晚期食管癌胃癌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斌 刘继红 +5 位作者 郭其森 宋丽华 张燕 张保轩 孙亚红 湛玉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卡培他滨 顺铂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复发性胃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修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晚期复发性胃癌通过奥沙利铂、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DSOX)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两种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 目的分析晚期复发性胃癌通过奥沙利铂、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DSOX)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两种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常规组患者通过SOX治疗,试验组通过DSOX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综合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QOL评分为(68.8±2.9)分,低于试验组的(88.8±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有效率(90.63%)低于试验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通过DSOX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多西他赛 替吉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