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某市一所高中为个案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涵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改进等;部分教师存在消极心理、教师自身素质缺失、教师感觉工作负担加重等.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因素;教师评价体制因...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改进等;部分教师存在消极心理、教师自身素质缺失、教师感觉工作负担加重等.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因素;教师评价体制因素;教材因素;教师培训因素.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应增强自我调节意识,主动适应新课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完善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师 新课程 改革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军英 赵强 +1 位作者 张燕 朱爱玲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的中文修订版,对高师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体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正性但不明显,求知欲、思想开放等维度得分较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达不到正性;高考成绩与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 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测试》的中文修订版,对高师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体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为正性但不明显,求知欲、思想开放等维度得分较高,寻求真相得分最低达不到正性;高考成绩与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成广义单调正相关;师范类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非师范类;师范不同专业中,呈现理科好于文科、艺体学科的一般性,也有英语、美术专业不差于理科的特殊性;高年级得分显著低于低年级;中学或大学中任过学生干部的得分显著高于从未担任的,担任时间越长、越早得分越高.因此,对师范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亟待研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合到学科教学是一种有效途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高校师范生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 Kendall τ相关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及启示——以West Park Place Elementary School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于文华 蔡金法 +1 位作者 刘美玲 张凌云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考察美国小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如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这一问题,以美国特拉华州West Park Place Elementary School小学为例,观摩了一堂数学课和数学RTI(response to intervention)教学,并分析了作业与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模式... 为考察美国小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如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这一问题,以美国特拉华州West Park Place Elementary School小学为例,观摩了一堂数学课和数学RTI(response to intervention)教学,并分析了作业与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模式.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对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主要有4点启示:(1)融入课堂不是梦;(2)与问题解决相伴相形,相得益彰;(3)数学意义与实际情境的双向建构;(4)评价何须要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 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文宇 傅海伦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39,82,共5页
作为有着重要历史渊源的国家,新加坡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比较借鉴的基础。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我的朋友在这里!数学》MyPals are Here!Maths(第二版)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有着各自不... 作为有着重要历史渊源的国家,新加坡和中国在许多方面存在比较借鉴的基础。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我的朋友在这里!数学》MyPals are Here!Maths(第二版)与中国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弥补"双基"的不足、问题解决与数学教学相融合、教材的编写以综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等做法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中国 小学数学 教材比较 数学模型 数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利治的数学哲学思想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剑 武海蓬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徐利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和数学方法论专家.他的研究涉及分析数学、组合数学、计算方法、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学等众多领域.他从无限研究的数学哲学思考、数学本体论思想、数学方法论、数学真理观等方面都... 徐利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和数学方法论专家.他的研究涉及分析数学、组合数学、计算方法、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学等众多领域.他从无限研究的数学哲学思考、数学本体论思想、数学方法论、数学真理观等方面都为数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哲学 数学本体论 数学方法论 数学真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年级差异调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文宇 傅海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重要时期,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在3个年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 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重要时期,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是一个十分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在3个年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0),其中,在7年级与9年级、8年级与9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7、8年级间无显著性差异;(2)9年级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水平最低;(3)初中生整体上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水平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学习选择能力 年级差异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乡村教师消极情绪体验的社会学分析--以山东省域数据调查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傅海伦 张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中小学乡村教师群体中存在的消极情绪问题,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采用田野调研与大数据分析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社会学视角去分析研究山东省中小学乡村教师的消极情绪状态,深入探究影响其消极情绪的社会因素,即从宏观层面... 中小学乡村教师群体中存在的消极情绪问题,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采用田野调研与大数据分析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社会学视角去分析研究山东省中小学乡村教师的消极情绪状态,深入探究影响其消极情绪的社会因素,即从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地位、中观层面社会关系、微观层面个体社会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利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社会因素对乡村教师消极情绪的影响及关系。尝试构建乡村教师消极情绪社会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AMOS-21.0软件验证模型中的假设修正模型。根据模型结果提出改进策略,为乡村教师的情绪体验研究提供全新的分析向度,从而促进山东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乡村教师 消极情绪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关系 社会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教学设计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介花 闫宝强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存在如下问题:教材和学生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有机整合、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有效变通、教学过程的设计缺乏有效性和对教学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存在如下问题:教材和学生分析不到位、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有机整合、教学方法的应用缺乏有效变通、教学过程的设计缺乏有效性和对教学检查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差异教学 同题异构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数学学习中的学生数学信念研究——基于社会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文宇 傅海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近年来,在情境认知理论的影响下,信念被认为是个体与社会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信念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国际数学教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信念对认知过程及其行为的调节作用,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数学信... 近年来,在情境认知理论的影响下,信念被认为是个体与社会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信念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国际数学教育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信念对认知过程及其行为的调节作用,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数学信念也成为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信念的内涵、学生数学信念的模型及其成分、学生数学信念系统的性质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国际上学生数学信念研究所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数学信念 信念系统 情感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数学学习中情感及元情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宇 范文贵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了解学生的情感元素,是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情绪、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构成了情感的结构.情感也可以被看作个体内部的表征系统之一,具表征、交流功能,并且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元情感是对情感的监控,在很多情况下,... 了解学生的情感元素,是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情绪、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构成了情感的结构.情感也可以被看作个体内部的表征系统之一,具表征、交流功能,并且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元情感是对情感的监控,在很多情况下,元情感实际上是情感最重要的方面,被认为处于思维的核心地位.认知、信念和价值观对元情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 情感 元情感 四面体模型 自我表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学高考研究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洋 傅海伦 陈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79,共3页
新课改十年来,我国对数学高考的研究不断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更加注重现实性;分析视角的多元化与多维化;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数学高考研究的开放性成为必然;数学学科特征日趋明显。新课程数学高考研究理论层面的问题是:功利... 新课改十年来,我国对数学高考的研究不断推进,以新课程为导向,更加注重现实性;分析视角的多元化与多维化;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数学高考研究的开放性成为必然;数学学科特征日趋明显。新课程数学高考研究理论层面的问题是:功利主义太过明显;理论思辨多,实践研究少;研究方法单一,缺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未来新课程数学高考研究的方向是:研究将向专题化、系统化、理论化方向发展;研究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与多样化,更加注重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高考 数学 特点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研究述评 被引量:30
12
作者 于文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基于数学解题认知过程与解题策略角度、基于"归类"的视角、基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视角等,具体研究领域涉及几何解题中的视觉模式识别、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基于数学解题认知过程与解题策略角度、基于"归类"的视角、基于数学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的视角等,具体研究领域涉及几何解题中的视觉模式识别、几何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解代数应用题的认知模式、数学建模中的模式识别等.由于在知觉领域与问题解决领域"模式识别"的表述存在一定的混乱性,将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界定为:当主体接触到数学问题后,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的某数学问题图式相匹配的思维与认知过程.并进一步通过其与"归类"的区别与联系、与"化归"的区别与联系使"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的概念得以澄清.在范围上,把问题解决中的模式识别界定为一种思维过程的阶段或者思维策略,认为它是解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解题的全部.对于未来的展望,期望系统的理论研究、期望对学生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认知过程与机理的实质性的研究以及对学生问题解决中模式识别的教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式 模式识别 数学问题解决 归类 化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文宇 傅海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模型化方法的使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编排方式,注重数学活动,注重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这些特色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保持传统... 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模型化方法的使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编排方式,注重数学活动,注重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这些特色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保持传统优势,发展“双基”教学;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 模型化方法:数学活动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爱玲 傅海伦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课程资源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及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对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及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但直接制约着其开发、利用的程度和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系统的正常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高中数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目标 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学美感的产生看数学美教学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泽忠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共3页
研究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的美感理论出发,为了使数学美教学顺利展开,获得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中应在采取多给学生展示数学美的特征策略之外,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内容开始;多方面联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重视... 研究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学的美感理论出发,为了使数学美教学顺利展开,获得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中应在采取多给学生展示数学美的特征策略之外,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数学内容开始;多方面联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重视知识的“留白”作用,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重视情感的引导和带动;重视成功数学美感经验的回顾和总结等.另外,教师和学生还应当注意多了解数学美知识和美学知识,注意积累数学美感的体验,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环境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美 美感 数学教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理解过程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泽忠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3,共4页
将数学概念的定义、例子和图形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观察学生的理解过程并分析学生的言语行为,可以发现在学生的数学理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数学概念的定义和例子的形成方法.数学理解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新知识被个体认知之后通过积极地... 将数学概念的定义、例子和图形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观察学生的理解过程并分析学生的言语行为,可以发现在学生的数学理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数学概念的定义和例子的形成方法.数学理解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新知识被个体认知之后通过积极地派生类属学习活动和数学推演活动这两种“往”“返”不同的联系过程与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起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理解 数学概念 内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CAMI过程中数学美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泽忠 陈焕法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8,92,共4页
在中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CAMI)过程中开展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教学过程应遵循数学美感的产生规律,精选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凸显数学美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数学联想与想... 在中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CAMI)过程中开展数学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理想效果,教学过程应遵循数学美感的产生规律,精选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凸显数学美的特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数学联想与想象.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还需与传统数学教学技术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I 数学教学 数学美 美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邢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1,共2页
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问l题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 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育 学生 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数学公开课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海伦 徐丹 +1 位作者 葛倩 于洋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44,共4页
数学公开课对推进当前我国新课改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密切关注。然而,目前数学公开课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数学公开课以竞赛型为主,忽视了对日常数学课堂教学的示范、引领功... 数学公开课对推进当前我国新课改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密切关注。然而,目前数学公开课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数学公开课以竞赛型为主,忽视了对日常数学课堂教学的示范、引领功能;数学公开课的评价主体单一,造成评价结果使用率不高;数学公开课评价体系运用得不够灵活,缺乏与质性研究的有效结合;数学公开课在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日常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悖真实。本文将对数学公开课的类型、功能、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与结果使用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数学公开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公开课 数学公开课的功能 数学公开课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数学问题提出:是非与评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文华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
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视角,对美国数学认知领域内问题提出研究进行了述评.从宏观研究视角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关系、问题提出与数学理解、问题提出的认知策略、问题提出的能力培养及教学模式.从微观视角出发,... 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视角,对美国数学认知领域内问题提出研究进行了述评.从宏观研究视角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的关系、问题提出与数学理解、问题提出的认知策略、问题提出的能力培养及教学模式.从微观视角出发,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数学问题提出的类型、问题提出的情境、问题提出的策略、问题提出的干预手段、对所提问题的评估与分析等.对于国内的相关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期望每个方面都有进一步更为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问题提出 述评 是是非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