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及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景焕 王晓玲 +1 位作者 常淑敏 张承芬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该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和鲁东大学7个不同专业的1000名大四学生为被试,运用师范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正式测试,采用Amos 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合理的结构应是一阶九因素二阶三因素的结构,数据... 该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和鲁东大学7个不同专业的1000名大四学生为被试,运用师范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正式测试,采用Amos 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师范生心理素质的合理的结构应是一阶九因素二阶三因素的结构,数据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结果还表明,男女生在非权势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责任心和客观性因素的得分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心理素质 结构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1 位作者 王小荣 常淑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山东省6地市的3240名城乡初、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男生的性认知和性适应...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山东省6地市的3240名城乡初、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男生的性认知和性适应得分高于女生(27.91±7.21 vs 26.42±6.10,P<0.001),女生的性价值观得分高于男生(32.68±4.95 vs 31.94±5.44,P<0.001)。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性认知得分为(26.34±6.66)、(28.68±6.51)分,性价值观得分为(32.06±5.22)、(32.88±5.06)分,性适应得分为(68.01±9.52)、(72.43±8.51)分,且3个维度得分高中生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01)。农村和城市的中学生的性认知得分为(26.34±6.06)、(27.93±7.21)分,性价值观得分为(32.09±5.12)、(32.60±5.24)分,性适应得分为(68.44±8.86)、(70.75±9.86)分,且3个维度得分城市中学生均显著高于农村中学生(P<0.05)。结论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性心理健康 性认知 性价值观 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桂清 张景焕 徐希铮 《高校教育管理》 2011年第3期81-85,共5页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8名大学优秀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初步编码、主题编码、特征确认等几个步骤的分析发现了大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大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主要由6个特征类别组成,分别...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8名大学优秀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初步编码、主题编码、特征确认等几个步骤的分析发现了大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大学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主要由6个特征类别组成,分别为:敬业精神、教学能力、关爱学生、科研能力、人格魅力、学识素养,这6个特征类别代表了教师教学的动力系统、能力系统和性格特征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优秀教师 心理特征 质性研究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系统基因调节青少年同伴拒绝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平行潜增长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曦 纪林芹 +3 位作者 迟晓慧 王舒冉 张文新 曹衍淼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4-598,I0001,I0002,共17页
基于动态发展视角和多基因研究范式,对1044名青少年(初测年龄13.32±0.48岁,50.1%女生)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考察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的发展变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亲社... 基于动态发展视角和多基因研究范式,对1044名青少年(初测年龄13.32±0.48岁,50.1%女生)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考察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的发展变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拒绝均呈线性上升趋势;(2)同伴拒绝的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均能预测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较高的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较低的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有关,也与更快的亲社会行为上升趋势有关,但是较高的同伴拒绝增长速度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增长速度;(3)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加分调节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增长速度间的关系。相比携带较多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携带较少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同伴拒绝初始水平越高,其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更低、增长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同伴拒绝 多巴胺系统基因×环境 发展轨迹 平行潜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纪林芹 陈亮 +2 位作者 徐夫真 赵守盈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51-1162,共12页
采用间隔两年的纵向设计,通过对1767名儿童的同伴侵害以及孤独、抑郁、攻击、行为不良、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等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调查,综合运用变量定向的方法和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结果模式,以及... 采用间隔两年的纵向设计,通过对1767名儿童的同伴侵害以及孤独、抑郁、攻击、行为不良、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等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调查,综合运用变量定向的方法和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结果模式,以及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各指标存在显著的即时与纵向相关关系。(2)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结果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正常发展4种模式。(3)判别分析显示,9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身体侵害)能预测同伴拒绝、外化问题适应结果模式,11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关系侵害)能预测内化问题、同伴拒绝适应结果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具有异质性,并且先前和当前的侵害经历以及不同类型的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因适应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侵害 身体侵害 关系侵害 心理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复学震区中小学生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2
6
作者 范一鸣 孙源泉 +2 位作者 宫瑞莹 王鹏 高峰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7-531,共5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创伤后...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异地复学的震区中小学生进行测量,了解他们的PTSD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震区中小学生PTSD和SCL-90的检出率都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受地震的负性影响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复学 中小学生 PTSD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差异——来自ERP的电生理学证据 被引量:17
7
作者 韩磊 马娟 +3 位作者 焦亭 高峰强 郭永玉 王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羞怯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而面孔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关于羞怯的电生理学研究大多关注表情的效价效应和面孔的新旧效应对羞怯个体面孔加工的影响,却忽视了羞怯个体在基本的面孔识别能力——面孔-物体识... 羞怯与社会认知密切相关,而面孔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关于羞怯的电生理学研究大多关注表情的效价效应和面孔的新旧效应对羞怯个体面孔加工的影响,却忽视了羞怯个体在基本的面孔识别能力——面孔-物体识别中可能存在的认知神经差异。因此,本研究采用ERP技术,使用GO/Nogo范式的面孔-物体识别任务,对17名羞怯大学生和17名非羞怯大学生在面孔结构编码中的N170成分进行考察,以期发现不同羞怯水平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认知神经差异。本研究发现,非羞怯大学生对面孔结构具有加工优势,识别面孔时,非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羞怯大学生的N170波幅,识别物体时则不存在组间差异;N170是面孔识别的特异性成分,面孔诱发的N170波幅显著大于物体诱发的N170波幅;识别面孔时,N170表现出大脑右半球的加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怯 面孔识别 N170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海垒 张文新 宫燕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9,共6页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996名大学生(男生420人,女生576人),通过2(男生、女生)×4(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两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发现:男生的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别、性别角色与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了996名大学生(男生420人,女生576人),通过2(男生、女生)×4(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两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发现:男生的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显著高于女生;双性化被试的创业目标意向和创业执行意向在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中是最高的;对于创业目标意向来讲,性别和性别角色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 性别角色 创业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高峰强 耿靖宇 +2 位作者 任跃强 杨华勇 韩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校413例大学生(男200例,女213例,年龄16~21岁),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RD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 目的:探索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某高校413例大学生(男200例,女213例,年龄16~21岁),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RDQ)、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网络成瘾量表(CIAS-R)分别对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水平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BollenStine解靴带法和Bootstrap法对领悟社会支持和相对剥夺感在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相关分析显示,PSSS得分与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分别呈负相关(r=-0.11^-0.36,Ps<0.05),ASLEC得分、RDQ得分和CIAS-R得分之间呈两两正相关(r=0.14~0.23,Ps<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ASLEC得分对CIAS-R得分的直接通径无统计学意义(β=0.11,P>0.05),PSSS与RDQ得分在ASLEC与CIAS-R得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模型的Bollen-Stine Bootstrap P值为0.003,PSSS和RDQ得分的中介作用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的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10,0.103)、(0.002,0.032)和(0.005,0.061)。结论:本研究提示生活事件可能会降低个体领悟社会支持,增强相对剥夺感,间接促进个体网络成瘾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领悟社会支持 相对剥夺感 网络成瘾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玲玲 张文新 +1 位作者 陈光辉 陈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5,共7页
个体关于未来的目标和担忧对其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研究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了700余名大学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目标和担忧的具体内容,以及目标和担忧的年级与性别特征。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主要体现... 个体关于未来的目标和担忧对其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研究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了700余名大学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目标和担忧的具体内容,以及目标和担忧的年级与性别特征。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职业或工作以及个人婚姻/家庭方面,同时大学生还较多地担忧家庭安康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且这些目标和担忧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文章在对大学生的个人未来目标和担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目标 担忧 生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 被引量:173
11
作者 赵景欣 刘霞 张文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7-810,共14页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儿童的学业违纪与孤独感,亲子亲合、积极的逆境信念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2)亲子亲合对同伴拒绝与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双亲外出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差异:高亲合条件下,同伴拒绝与非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是在双亲外出儿童中,这些关联不再显著;(3)亲子亲合能够调节同伴接纳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在低亲合条件下,同伴接纳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但是二者在高亲合条件下不再存在关联。结果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紧密情感联结对于促进其心理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亲情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同伴 亲子亲合 逆境信念 心理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结主义神经网络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益文 张文新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75,共8页
现代联结主义是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心理科学融合生成的产物,神经网络是依据联结主义理论设计的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模型。该文章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及其特性,在对生物神经元和人工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神经... 现代联结主义是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心理科学融合生成的产物,神经网络是依据联结主义理论设计的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模型。该文章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及其特性,在对生物神经元和人工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分类、激活规则以及学习规则。最后简要讨论了联结主义神经网络模型在心理学中的一些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主义 心理科学 存在 义理 首先 心理学 人脑 生成 依据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莉 王美芳 邢晓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8-335,共8页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方式,父母心理攻击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国外研究表明,父母严厉管教表现出代际传递效应。选取793名小学生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 作为一种常见的父母严厉管教方式,父母心理攻击是指父母通过言语的或象征性的攻击行为对儿童实施的心理上或情感上的拒绝。国外研究表明,父母严厉管教表现出代际传递效应。选取793名小学生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效应以及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母亲对男孩实施心理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显著高于女孩。(2)父母的心理攻击均具有显著的代际传递效应。(3)父亲对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对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具有调节作用,母亲心理攻击的代际传递性随着父亲心理攻击水平的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攻击 代际传递 配偶心理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 被引量:95
14
作者 李海垒 张文新 张金宝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98-102,111,共6页
心理韧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有利于国内心理韧性研究的开展,选定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进行中文版修订。以初中二年级学生884人(男生468人,女生416人)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 心理韧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有利于国内心理韧性研究的开展,选定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进行中文版修订。以初中二年级学生884人(男生468人,女生416人)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取11个因子,其中外部保护因子7个,心理韧性特质因子4个,各个题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在0.34-0.88之间,各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62-0.84之间,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5.77%。结果表明,量表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心理韧性的工具在国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1
15
作者 平凡 韩磊 周宗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9-714,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IIQUS),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296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抽取711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 目的:编制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IIQUS),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296名大学生进行预测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抽取711名大学生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及考察同质性信度和结构效度。以网络成瘾类型问卷中的网络关系成瘾维度为效标。结果: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共有26题,包括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关系以及网络交往依赖4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47.8%。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6.61,CFI=0.95,IFI=0.95,RM SEA=0.08),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得分与网络交往依赖得分正相关(r=0.56,P<0.01)。总量表和4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0.90,重测信度为0.70~0.88。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用来测量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交往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白文 王美芳 闫秀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3-989,共7页
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被称为心理时间之旅。心理时间之旅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目... 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被称为心理时间之旅。心理时间之旅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研究表明,心理时间之旅大约出现在儿童3~5岁时。未来有关个体心理时间之旅的发展性研究应从研究范式、研究技术、认知机制、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时间之旅 情景记忆 未来情景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杰 王美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以整群抽样法从两所普通幼儿园中抽取306名3~6岁幼儿,以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母亲报告)的中文修订版、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对... 目的:探讨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研究设计,以整群抽样法从两所普通幼儿园中抽取306名3~6岁幼儿,以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母亲报告)的中文修订版、症状自评量表和父母教养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幼儿的母亲进行测查。结果:(1)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正相关(r=0.45,P<0.01);(2)母亲的权威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负相关(r=-0.23),专制和放任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正相关(r=0.29,0.19)(均P<0.01);(3)母亲心理健康与权威教养行为负相关(r=-0.32),与专制和放任教养行为正相关(r=0.36,0.26;均P<0.01);(4)专制教养行为在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11.82%)。结论: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对幼儿的焦虑存在影响,并且专制教养行为在母亲心理健康与幼儿焦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母亲 心理健康 焦虑 教养行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心理结构的区辨效度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月 李寿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14个条目的 D型人格量表(DS-14)使用的合理性,并证明D型人格是区别于抑郁和焦虑的独特心理结构。方法:选取某医院心内科78位心绞痛和69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DS-14(包含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 目的: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14个条目的 D型人格量表(DS-14)使用的合理性,并证明D型人格是区别于抑郁和焦虑的独特心理结构。方法:选取某医院心内科78位心绞痛和69位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DS-14(包含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两个分量表)测查患者的D型人格结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并对3个量表的共54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探讨DS-14的结构合理性及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区辨效度。结果:D型人格患者77人,非D型人格患者70人。DS-NA得分与SDS、SAS得分正相关(r=0.40、0.46,P<0.01);DS-SI得分与SDS得分正相关(r=0.21,P<0.01)。D型人格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发生多于非D型人格患者(62.8%vs.37.2%,66.1%vs.33.9%;均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出7个公共因子,消极情感因子包含DS-NA的7个项目和SAS的2个项目,社交抑制因子仅包含7个DS-SI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与SD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9,CFI=0.91,IFI=0.91,GFI=0.83,RM SEA=0.04;DS-14与SAS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df=1.28,CFI=0.90,IFI=0.90,GFI=0.82,RM SEA=0.04。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D型人格量表是合理的,中国冠心病患者的D型人格不是抑郁情绪的重复,而是不同于抑郁的特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人格 抑郁 焦虑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3-1571,共9页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旨在确...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旨在确定有意义的同质性个体类别或亚组。个体定向的方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原则,具体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聚类分析、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以及配置频次分析等。发展心理学研究需综合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与变量定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定向 个体定向 理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田录梅 张建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6-199,216,共5页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 目的:综合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方法: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随机整群选取山东某大学大一和大二学生437名,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系测验(IAT)、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PANAS-R)进行测验。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外显自尊(26.46±3.93)及外倾性(7.21±2.58)与积极情感(28.21±5.44)均呈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r=0.29,0.43;均P<0.001),与消极情感(16.96±4.51)均呈负相关(r=-0.20、-0.23;均P<0.001),神经质(5.59±3.08)与积极情感负相关(r=-0.35,P<0.001),与消极情感正相关(r=0.51,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外显自尊、外倾性、神经质能预测积极情感(β=0.15、0.33、-0.20),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β=0.51)(均P<0.001)。结论:当同时考虑两种自尊和人格特质时,外显自尊和某些人格特质均能预测积极情感,但只有神经质能预测消极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人格特质 情感 相关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