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山东省缺水类型定量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1
作者 岳书平 张林泉 +2 位作者 张树文 田红 闫业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前有关山东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主流意见认为山东省属于资源性缺水,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不利于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在此从水资源的特性、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均年可更新... 目前有关山东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主流意见认为山东省属于资源性缺水,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不利于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在此从水资源的特性、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均年可更新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开采潜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否定了山东省是资源型缺水的说法,指出山东省水资源短缺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失衡造成的发展型缺水,并选取一定指标,如:缺水率、地下水超采率、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等,建立了缺水类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山东省各地区的缺水类型,分析了水资源短缺的空间特征,以期为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战略提供依据。图6,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 缺水类型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典型案例区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研究
2
作者 王兴杰 谷树忠 +3 位作者 董德坤 张新华 武红 周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5,共5页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能产生高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建设占用是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持耕地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构建了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模型研究表明,为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对耕...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能产生高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建设占用是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持耕地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构建了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模型研究表明,为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必须将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山东省典型案例区耕地保护实证表明,在耕地变化驱动因素保持不变、提高5%和降低5%的3种情景下,为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增值收益惠及农民、政府(地方政府、省级和中央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受损、土地使用者承担相应耕地保护责任,典型案例区单位面积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年变化率至少应保持在1.09%-8.75%之间;单位面积土地出让收益与粮食收益比年变化率应至少保持在4.24%-10.78%之间。上述结果可以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合理性 利益相关方 土地出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新里程:问题与探索——参加“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之思考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贤刚 李琪 +1 位作者 孙瑛 魏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1-47,共7页
"里约+20"峰会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决定建立更加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敦促发达国家履... "里约+20"峰会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决定启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肯定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决定建立更加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这是"里约+20"峰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这项成果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里程,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将是学术界不懈努力的方向。在《我们憧憬的未来》的框架下,整合现有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考虑各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特殊性,认为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在以下6个方面做出努力:①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模式与政策创新研究,主要包含了绿色经济的内涵;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绿色经济与就业、脱贫等之间的关系;衡量绿色经济的具体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经济发展绿化程度的测度;绿色壁垒的形式以及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发展绿色经济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政策创新研究等。②自然资本核算、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本的内涵;自然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各种生态服务之间的耦合关系;如何建立基于自然资本核算方法体系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投融资及其运行机制和生态补偿方式;如何从法律、体制、机制、政策等多层面构建一套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等。③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机制研究,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冲突机制及有效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管理体制的研究;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应该如何应对在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压力和责任及经济全球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等。④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包含了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各类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或者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等)的识别、评价和预测;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创新机制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可持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⑤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主要包含了提高可持续发展中转移支付、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基金)、生态税、税收差异化等财政手段效率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如何推进投融资渠道和方式多元化,实现资金供给与资本结构优化的协调互动和资金配置与运作效率的高效互动等。⑥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方的有效参与机制研究,主要包含了系统研究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分析框架;研究与设计能够在宏观(或共性)层面和微观(或个性)层面有效运行的参与机制;研究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创新的制度相容性和实践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约+20 联合国 峰会 可持续发展 问题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的林业数表及其应用建议
4
作者 李琪 王彦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林业数表是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价的基础计量工具。山东省已编制了系列林业数表,但存在新的数表编制滞后、对已有数表修订不及时、数表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基于山东林业数表编制和应用情况提出建议:开展山东省林业数表... 林业数表是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价的基础计量工具。山东省已编制了系列林业数表,但存在新的数表编制滞后、对已有数表修订不及时、数表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基于山东林业数表编制和应用情况提出建议:开展山东省林业数表结构体系研究;优先编制服务于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面的数表;对已有数表必须检验修订后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数表 编制 应用 计量工具 检验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振波 于杰 刘晓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2,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相生相制,相补相长,其博弈之源是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大地伦理思想对人类行为的交替影响。对二者进行内涵解构,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有服务过程不可逆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服务价值外部性、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相生相制,相补相长,其博弈之源是长久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与大地伦理思想对人类行为的交替影响。对二者进行内涵解构,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体有服务过程不可逆性、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服务价值外部性、服务行为非市场性、服务资本社会性、服务空间连续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生态补偿具有补偿要素的片面性、补偿范围的局限性、补偿时序的滞后性、补偿方式的表层性、补偿效果的短期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是矛盾的统一体,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补偿产生的基础,生态补偿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的根本保证;第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生态补偿根本依据;第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外部性导致了生态补偿的低效性;第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与不可逆性决定了生态补偿的紧迫性;第五,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影响着生态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补偿 人类中心主义 大地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增强现实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常勇 薛立明 姜淑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9-71,共3页
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上,实现增强现实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会大大拓展和深化增强现实系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对于智能手机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一般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即视频检测)的注册方式。首次提出了在智能手机上采用... 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上,实现增强现实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会大大拓展和深化增强现实系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当前对于智能手机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一般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即视频检测)的注册方式。首次提出了在智能手机上采用GPS/三维电子罗盘的注册方法,研究微型三维电子罗盘与智能手机的软、硬件接口,从底层开发并实现具有增强现实功能的软件模块,建立基于智能手机的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模型算法,并以三维管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空间信息的智能手机增强现实构建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空间信息 智能手机 全球定位系统 三维电子罗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89
7
作者 刘文政 朱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6,共12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连接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矛盾统一体的关键所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方向。综合性与区域性、人地关系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连接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纽带,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又彼此相对独立的矛盾统一体的关键所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方向。综合性与区域性、人地关系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经近百年发展,从最初的单一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甚至农业资源承载力发展到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近几十年,生态足迹、虚拟水、能值分析等综合研究理论与方法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和模式化。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基础、学科范式和方法体系尚需继续完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尺度效应、关键阈值、变化机制等)亟待解答;基础研究需要与实践应用加强联系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地理学综合视角重新审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今后研究的优先主题。通过建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地理学综合研究范式,能够拓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本研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应围绕以下优先主题开展:(1)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键要素的变化及驱动机制;(2)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4)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土功能区划与管控;(5)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恢复与提升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研究进展 地理学 综合视角 优先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oolKit的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勇 何宗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196-199,共4页
增强现实是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或其它信息叠加到用户所看到的真实世界中的一种技术,是虚拟现实领域的一个难点热点。ARToolKit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开发工具,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注册方式,不... 增强现实是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或其它信息叠加到用户所看到的真实世界中的一种技术,是虚拟现实领域的一个难点热点。ARToolKit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开发工具,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它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注册方式,不适合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开发,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论文利用ARToolKit在室内实现了管网三维可视化的增强显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根据户外的实际,提出了以全球定位系统载波相位差分(GPSRTK)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相结合进行精确定位、以电子罗盘和倾角计相结合测定视线方向的混合注册方法;对利用ARToolKit建立户外地下管网增强现实系统的框架及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可视化 三维管网 ARTOOL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旅游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杰 孙瑛 王兴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2,共4页
在分析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构建了济南市旅游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框架结构。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是济南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如果济南市旅游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识别和... 在分析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构建了济南市旅游产业核心竞争能力框架结构。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是济南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如果济南市旅游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识别和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分别从企业家型的政府、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人力资源的积累和培养、旅游企业的品牌建立、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危机管理的能力等因素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就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能力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高危区预防性移民迁移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定西地区4村落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呈庆 魏玮 李萱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9,167,共8页
预防性移民是解决生态高危区居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对甘肃省定西地区四个村落发放实地调查问卷,建立预防性移民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在模型中着重考察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资本、家庭决策类型、受教育水平、... 预防性移民是解决生态高危区居民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对甘肃省定西地区四个村落发放实地调查问卷,建立预防性移民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在模型中着重考察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资本、家庭决策类型、受教育水平、风险认知等对移民迁移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风险行为、家庭社会资本、受教育水平对移民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风险态度、环境风险认知对移民意愿呈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家庭经济收入、家庭决策类型对移民意愿无影响。为促进生态高危区的预防性移民,特建议:加大当地居民受教育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根据风险认知因素对移民分类,针对性地开展迁移宣传动员和安置工作;发挥高社会资本人群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大政府财政和相关政策上的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危区 预防性移民 迁移意愿 风险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途径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海丽 尹建中 《经济与管理》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文化产业是经济建设的新干线,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并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应加快文化体制 改革,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优势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品牌企业,促使文化产业走集团化、规 模化经营... 文化产业是经济建设的新干线,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并为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应加快文化体制 改革,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优势特色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科技含量,培育品牌企业,促使文化产业走集团化、规 模化经营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 战略地位 发展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巍 刘贤赵 杨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8-994,共7页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利用1986年、1992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TM数据,定量分析了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转化频繁...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利用1986年、1992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TM数据,定量分析了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转化频繁。水域、果园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加335.61%、70.43%和134.48%,而耕地、林地分别减少18.63%和20.75%。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变化显著,耕地、果园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水域、林地和建设用地则趋于集中,连通性增强,景观类型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表明,从2008年至平稳期,水域、耕地和林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果园将逐年增加。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马尔可夫模型 烟台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市县关系调整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中杰 杨鸿章 尹建中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2年第3期156-160,F0003,共6页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义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从市领导县体制、地区体制到市管县体制,我国省市县关系的历次调整都没能从根本上扭转"三农"的被动局面。省管县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次有益探索,随着其在财政、经...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义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从市领导县体制、地区体制到市管县体制,我国省市县关系的历次调整都没能从根本上扭转"三农"的被动局面。省管县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次有益探索,随着其在财政、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改革的渐次推进,我国以县域为重心的统筹城乡发展已然破题。但要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策略的选择最为重要。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可以率先从能人策略、洼地策略、育才策略、拉手策略、放活策略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省市县关系 省管县 统筹城乡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ARToolKit的户外增强现实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勇 薛立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73-2276,共4页
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提出基于改进的ARToolKit的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构建方案和技术路线,即通过对ARToolKit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接收GPS/三维电子罗盘的数据,使其在保留视频检测三维注册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G... 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提出基于改进的ARToolKit的户外增强现实系统的构建方案和技术路线,即通过对ARToolKit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接收GPS/三维电子罗盘的数据,使其在保留视频检测三维注册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GPS/三维电子罗盘的三维注册的功能,通过三维管线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案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ARTOOLKIT 户外 三维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的持续补偿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瑛 李琪 +2 位作者 刘晓雯 徐庚 武京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阻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补偿的主要问题分为3个方面。政府政策干预方面的不足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法律化、制度化。市场机制方面的障碍:在供给方面,森林经营者的环境意识较差... 阻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补偿的主要问题分为3个方面。政府政策干预方面的不足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法律化、制度化。市场机制方面的障碍:在供给方面,森林经营者的环境意识较差,供给意愿不强,供给能力低,政府有寻租行为;在需求方面,环境意识淡薄,支付能力过低,缺少受益者参与机制,免费搭车等等。在社会支持途径方面:公众的环境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和维权缺乏保障。建议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补偿中应坚持公共财政支付和市场补偿机制相结合、保护性政策和扶持鼓励性政策相结合、传统产业和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 政府 市场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本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程钰 尹建中 王建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自然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必要保障,其可持续利用与核算评估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估区域自然资本占用与核算的重要模型之一,本研究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探索生态脆弱型地区"黄河三角洲... 自然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必要保障,其可持续利用与核算评估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是评估区域自然资本占用与核算的重要模型之一,本研究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探索生态脆弱型地区"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本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足迹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2000—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由2. 96 hm^2提升至11. 23 hm^2,年均增长率达到9. 30%。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较小,由2000年0. 65 hm^2降低至2015年0. 58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2. 32 hm^2扩大至2015年10. 65 hm^2,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越来越强。②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大致呈现先下降后相对稳定态势,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4. 95上升至2015年19. 37,需要近20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本流量才能满足区域发展需求,需动用本区域自然资本存量或者引入区域外的资本存量以弥补本区域资本流量的不足。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的反向作用趋势明显,剪刀差指数均大于2. 72。各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存量和流量状况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水域、耕地和草地的存量流量利用比均呈增加趋势,林地生态足迹一直处于自然原长状态。③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和土地利用等因素与自然资本的变动呈正相关。其中,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减缓生态足迹增长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国土空间管理、提升空间集聚效益、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强化生态补偿修复、提高资源承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本 三维生态足迹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DDT的微生物修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淑颖 马光辉 +2 位作者 常勇 胥慧真 马玉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为了解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DDT降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方法]采取从土壤中分离培养土著微生物的办法,筛选出耐受DDT的菌株,进行强化培养。在提供共代谢底物的条件下,研究它们与白腐真菌对土壤中DDT的降解效果。[结果]在... [目的]为了解土壤中有机氯类农药DDT降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方法]采取从土壤中分离培养土著微生物的办法,筛选出耐受DDT的菌株,进行强化培养。在提供共代谢底物的条件下,研究它们与白腐真菌对土壤中DDT的降解效果。[结果]在DDT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加入有机质作为共代谢底物,可以使它们的降解效果大幅提高,而从土壤中筛选出的鞘氨醇杆菌属细菌(Sphingobacterium sp.)DB02,即使不加入有机质作为共代谢底物,对DDT仍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结论]与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土著微生物相比,白腐真菌对土壤中的DDT有更加显著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DDT 微生物 降解 共代谢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作物对土壤中DDT降解的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淑颖 马光辉 +2 位作者 宋建民 常勇 李静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6期53-56,62,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喜氯的特异性植物芹菜和一般作物油菜对有机氯农药DDT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50d的温室盆栽试验,观察土壤中DDT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中DDT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土壤自身具有修复农药... [目的]对比研究喜氯的特异性植物芹菜和一般作物油菜对有机氯农药DDT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50d的温室盆栽试验,观察土壤中DDT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中DDT的含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土壤自身具有修复农药污染的自然能力,种植作物具有强化土壤修复DDT污染的作用,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对土壤中DDT的降解率。空白试验中,土壤中DDT的残留率为79.21%;种植作物后,土壤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逐渐向小分子过渡,有效降低了有机物的污染。[结论]选择种植喜氯的特异性作物,可提高修复DDT污染土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DDT 特异性作物 诱导作用 植物修复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有效性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玲珍 徐庚 刘呈庆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217-220,共4页
指出了市场有效性理论是目前各大市场中争议最大最多的话题,而且也是一个市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鉴于此,对这个理论做了重点评述,并且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角度分析了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发现排放权市场有效性存在着定义不明确和测... 指出了市场有效性理论是目前各大市场中争议最大最多的话题,而且也是一个市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鉴于此,对这个理论做了重点评述,并且从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角度分析了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发现排放权市场有效性存在着定义不明确和测度方法缺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有效性 资本市场、排放权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林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9期135-136,213,共3页
城市林业是对树木和森林进行培育和管理,"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意义重大,有利于城市空气净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满足居民回归自然的需要,更好地建设和谐城市。其建设原则有:生态效益优先、重视乡土树种、形... 城市林业是对树木和森林进行培育和管理,"把森林引入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意义重大,有利于城市空气净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满足居民回归自然的需要,更好地建设和谐城市。其建设原则有:生态效益优先、重视乡土树种、形成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城乡造林一体化、以人为本等。在建设城市林业的过程中,要在城区见缝插绿,加大园林投入,重视城市林业发展的法律等制度建设,扶持郊区林业发展,提倡绿色环保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 乡土树种 乔灌草配植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