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颖 丁焕 +1 位作者 黎晓晴 黎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多西他赛(DTX)或卡铂(CB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探讨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是否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PARP抑制剂AG014699与DTX、CBP单... 目的研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多西他赛(DTX)或卡铂(CBP)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的影响,探讨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是否有协同抗肿瘤效应。方法PARP抑制剂AG014699与DTX、CBP单独或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实验法检测细胞增殖并用联合用药公式分析合用效应(q值0.85—1.15为单纯相加,〉1.15为协同,〈0.85为拮抗);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结果PARP抑制剂AG014699、DTX、CBP单独作用于MDA—MB-231细胞,均可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PARP抑制剂AG014699(10μmol/L)与DTX(10^-8、10^-7、10^-6、10^-5mol/L)、CBP(10^-5、10^-4mol/L)联合作用时,q值在0.85—1.15,显示相加效应;PARP抑制剂AG014699与CBP(10^-3mol/L)联合作用时,q值〉1.15,显示协同效应。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DTX或CBP能进一步促进凋亡,并使G2/M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PARP抑制剂AG014699联合化疗药物DTX或CBP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发挥相加或协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多西他赛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中肿瘤干细胞的分选与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孟祥姣 李明 +2 位作者 王秀问 王亚伟 马道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明确能否以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为干细胞标志物,使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MACS)法分离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方法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使用MACS方法分选H446细胞,比较CD133阳性(CD133+)... 目的明确能否以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为干细胞标志物,使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MACS)法分离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方法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使用MACS方法分选H446细胞,比较CD133阳性(CD133+)细胞与CD133阴性(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侵袭性、耐药性和成瘤性方面的不同。结果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分化能力、侵袭能力和耐药性方面基本相同。集落形成和成瘤性实验结果显示:CD133+或CD133-细胞中40%以上的细胞都能够形成含有100个细胞以上的大集落,增殖成为与未分选细胞相同的细胞群,并能在裸鼠身上成瘤。结论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不能作为分选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分选后的CD133+与CD133-细胞中含有相同的肿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H446细胞系 CD133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延国 王秀问 +3 位作者 魏军民 王亚伟 申洪昌 马道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H157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1~5 mRNA的表达;检测不同时间和浓度梯度...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对紫杉醇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效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RT-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H157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1~5 mRNA的表达;检测不同时间和浓度梯度的奥曲肽对两株细胞的抑制率,光镜下观测奥曲肽作用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奥曲肽与紫杉醇对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奥曲肽、紫杉醇以及两者联合作用时A549细胞的凋亡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奥曲肽作用后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A549细胞检测到SSTR1~SSTR5 mRNA的表达,而H157细胞只有SSTR1和SSTR4 mRNA的表达。奥曲肽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24、48、72 h)和浓度(1~1000 nmol/L)依赖性,在光镜下可观测到细胞细胞受损伤的形态学改变;而对H157细胞无抑制作用。对于A549细胞,125、250、500 nmol/L奥曲肽作用48 h可明显增加其对紫杉醇化疗的敏感性(P<0.01),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但未增加与紫杉醇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而对H157细胞,奥曲肽未发现化疗增敏作用。奥曲肽可下调A549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MRP-1的表达(P<0.05,P<0.01),而对H157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奥曲肽可提高SSTR受体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下调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 奥曲肽 紫杉醇 细胞凋亡 多药耐药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的处理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秀问 张文东 陈学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关键词 治疗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化疗 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肾癌皮肤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曙光 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1-892,共2页
关键词 肾癌 皮肤转移 临床分析 肿瘤转移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组解救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天郢 王永刚 +3 位作者 张昕 王秀问 黎莉 于学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43-94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乳腺癌蒽环类耐药患者的解救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DXL)+顺铂(DDP)、长春瑞滨(NVB)+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64例,比较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生存率... 目的比较两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乳腺癌蒽环类耐药患者的解救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DXL)+顺铂(DDP)、长春瑞滨(NVB)+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64例,比较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生存率。DXL+DDP方案DXL60mg/m2,持续1小时静脉滴注,d1;DDP30mg/m2d2~4。NVB+DDP方案NVB25mg/m2d1,8;DDP30mg/m2,d2~4,上述两个方案每3周为一个周期。结果DXL+DD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52.9%(18/34),其中CR5.9%(2/34),PR47.1%(16/3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年生存率62.9%。NVB+DDP方案的总有效率为43.3%(13/30),其中CR3.3%(1/30),PR40.0%(12/30);中位TTP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1年生存率54.8%。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两组方案对于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其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多西紫杉醇 长春瑞滨 顺铂 蒽环类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黎莉 于学军 +1 位作者 王永刚 魏军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62-562,564,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黎莉 刘亚民 +2 位作者 于学军 王永刚 张文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治和复治(SCLC)40例,可评价疗效35例,可评价不良反应40例。拓扑替康1.2mg·m-1·d-1,静脉滴注30分钟,每日1次连用5日,21天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CR、PR者继...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初治和复治(SCLC)40例,可评价疗效35例,可评价不良反应40例。拓扑替康1.2mg·m-1·d-1,静脉滴注30分钟,每日1次连用5日,21天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CR、PR者继续第3周期治疗。结果:在35例可评价疗效病例中,CR3例,PR13例,有效率45.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一般均可耐受。结论:拓扑替康是治疗SCLC的有效药物,初治疗效似优于复治,可作为SCLC一线或二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替康 小细胞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曙光 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0.8%(10/93)。性别、体质状况、有无肝脏转移、转... 目的:探讨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93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0.8%(10/93)。性别、体质状况、有无肝脏转移、转移部位数目、血清LDH水平、白蛋白水平以及转移灶是否切除对患者的2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年龄患者的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体质状况较好、无肝脏转移、单一部位转移、LDH或白蛋白水平正常以及孤立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是预后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因素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转移方法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曙光 黎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1-792,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早期乳腺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最早发生复发转移的部位及其发现方法(症状、自查、医生查体和血液学、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63.5%)在常规随诊...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早期乳腺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最早发生复发转移的部位及其发现方法(症状、自查、医生查体和血液学、影像学检查)。结果:80例(63.5%)在常规随诊时发现复发转移,其中影像学或血液学检查发现65例(51.6%),查体发现15例(11.9%);28例(22.2%)经自查发现病变;仅18例(14.3%)因症状而就诊。结论:乳腺癌术后常规随诊是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的主要方法,其中影像和血液学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随诊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8和sApo-1/Fas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天郢 王永刚 张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IL-8和sFas在不同绝经状态、不同雌激素受体状态(ER)、不同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94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IL-8和sFas水... 目的:探讨外周血IL-8和sFas在不同绝经状态、不同雌激素受体状态(ER)、不同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94例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IL-8和sFas水平,并比较它们与绝经状态、ER状态、不同转移情况的关系以及化疗对其影响。结果:1)乳腺癌患者血清IL-8及s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2)血清IL-8与雌激素受体(ER)状态和骨转移关系密切:ER(-)者高于ER(+)者(P<0.05);有骨转移者高于局部复发及/或区域淋巴结转移(P<0.01)以及肝、肺转移者(P<0.05)。3)血清sFas水平与绝经状态及肝、肺转移关系密切:绝经后患者高于绝经前患者(P<0.05);有肝、肺转移者高于局部复发及/或区域淋巴结转移(P<0.01)以及骨转移者(P<0.05)。4)化疗后血清sFas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而血清IL-8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IL-8和sFas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IL-8 SAPO-1/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