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制备及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丛斌斌 孙晓 +6 位作者 宋现让 曹晓珊 刘雁冰 赵桐 田崇麟 于金明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分期、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利妥昔单抗与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偶联,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确定最佳偶联比例,并对其生物学特...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标准。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对分期、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利妥昔单抗与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偶联,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确定最佳偶联比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安全限度及定位性能进行研究。方法:直接偶联法制备新型前哨淋巴结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双层析快速薄层层析-硅胶层析纸法测定标记率,非还原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新型示踪剂中单抗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按中华药典要求检测新型示踪剂的安全限度及在小鼠体内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性能。结果:新型示踪剂中利妥昔单抗分子完整且保持了单抗的免疫活性,利妥昔单抗大分子上吲哚菁绿的标记率为100%,新型示踪剂为无菌、无致热原的溶液且局部注射不会产生危害。利妥昔单抗与吲哚菁绿质量比例为4∶1、6∶1偶联形成的新型示踪剂,前哨淋巴结显像效果最佳。前哨淋巴结定位与核素法一致。结论: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偶联的新型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制备工艺简单且无放射性危害,其中单抗的分子完整性和免疫活性无破坏,为无菌、无致热原、无急性毒性的示踪剂,能够用于前哨淋巴结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显像剂 利妥昔单抗 吲哚菁绿 淋巴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PD1/PD-L1免疫检查点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冠璇 宋现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702,共6页
程序化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化死亡受体的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但目前尚无明确... 程序化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化死亡受体的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者期望找到明确的标志物来筛选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最大程度地让患者获益。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有关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本综述整理分析本次大会上关于肺癌免疫治疗标志物的内容,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及基因突变修复能力、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免疫效应标志物、血细胞计数、综合分析模型,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能够获益的患者和对治疗疗效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D1/PD-L1 标志物 世界肺癌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