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穿戴传感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睿宁 陈太菊 +2 位作者 刘宏杰 张洪 罗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7-882,共6页
可穿戴传感技术因其无创、便携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对检验医学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可穿戴传感技术从传统刚性结构到柔性贴片的发展,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实用性等性能获得极大提升。本文就可穿戴... 可穿戴传感技术因其无创、便携等特征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对检验医学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可穿戴传感技术从传统刚性结构到柔性贴片的发展,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实用性等性能获得极大提升。本文就可穿戴传感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与挑战进行综述,分析其在葡萄糖、电解质等小分子监测中的优势与不足,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检验医学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监测 葡萄糖 小分子 即时检验 微针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2
作者 孙金元 杨毅 +2 位作者 罗文浩 张洪 罗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4-632,共9页
精准输血对疾病治疗、急诊抢救意义重大。开展输血前多项标志物检测是保障精准治疗的关键,是降低输血风险的前提。输血前检测主要是指为保证输血安全、预防交叉感染,从而对血型、凝血、感染等进行检测。其常规检测指标包括血型、交叉配... 精准输血对疾病治疗、急诊抢救意义重大。开展输血前多项标志物检测是保障精准治疗的关键,是降低输血风险的前提。输血前检测主要是指为保证输血安全、预防交叉感染,从而对血型、凝血、感染等进行检测。其常规检测指标包括血型、交叉配血、纤维蛋白原、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等。传统的临床输血前检测技术以免疫分析为主。随着临床救治需求由院内向现场救治拓展,电化学传感技术、微流控技术、光谱技术等新技术也逐步发展用于输血前快速检测。基于此,本文综述了不同输血前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分析了系列新技术在输血前检测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输血前检测乃至疾病标志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安全 检测技术 便携式 化学传感 即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诱导的单核细胞THP-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聂兆超 石星 毛海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0-1436,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对单核细胞THP-1的活化作用以及IL-18激活诱导的THP-1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IL-18体外诱导THP-1模拟激活体内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 目的:探讨外源性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对单核细胞THP-1的活化作用以及IL-18激活诱导的THP-1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IL-18体外诱导THP-1模拟激活体内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的作用。Transwell法检测IL-18对单核细胞THP-1的趋化作用;外源性IL-18刺激THP-1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型TAM的比例;IL-18激活诱导的THP-1和肺癌细胞A549共培养,分别以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共培养后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共培养后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后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Snail以及Slug的表达。结果:IL-18对THP-1细胞具有显著的趋化作用;外源性IL-18刺激THP-1细胞表型向M2 TAM方向分化;IL-18诱导THP-1促进了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扫描电镜结果显示IL-18诱导THP-1促进A549细胞伪足生长;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IL-18诱导的THP-1抑制A549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促进N-cadherin、Snail以及Slug的表达,说明IL-18诱导THP-1激活A549细胞发生EMT。结论:IL-18可以诱导THP-1并促进其活化,活化后的THP-1通过激活EMT机制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THP-1 IL-18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世慧 齐秋晨 +2 位作者 李培龙 杜鲁涛 王传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调控因子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构建OXA耐药细胞株HCT116/OXA,CCK-8分析其耐...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调控因子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在结直肠癌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构建OXA耐药细胞株HCT116/OXA,CCK-8分析其耐药性;采用Dot blot及m6A RNA甲基化定量ELISA实验检测细胞RNA m^(6)A水平,RNA-seq及qRT-PCR筛选差异m6A调控因子,Western blot验证METTL3表达水平;利用腺病毒感染技术在HCT116细胞过表达METTL3,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对GEO数据库中HCT116细胞敲除METTL3的MeRIP-seq和RNA-seq数据与耐药细胞RNA-seq联合分析,筛选耐药相关的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及信号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METTL3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CT116/OXA细胞对OXA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亲代细胞(P<0.01);与HCT116相比,耐药细胞的RNA m^(6)A水平异常上调(P<0.01),且伴随METTL3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过表达METTL3明显增强HCT116细胞对OXA的耐药性(P<0.01);多组学数据联合分析筛选的METTL3介导m6A修饰调控的与耐药相关的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干细胞多能性调节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METTL3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0.01)。结论: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可能通过调节ABC转运蛋白、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的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等经典耐药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OXA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化疗耐药 m^(6)A甲基化 METT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纸基微流控的核酸分子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毅 孙金元 +4 位作者 陈嘉瑞 杨滨瑞 丁柯 罗阳 张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9-896,共8页
核酸分子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对疾病诊断具有关键价值。传统核酸检测技术受限于耗时长、需大型仪器设备等局限,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突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纸基微流控具有便携、自驱动等优势,在整合等温扩增技术后,为核酸分子快速... 核酸分子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对疾病诊断具有关键价值。传统核酸检测技术受限于耗时长、需大型仪器设备等局限,严重制约了其在大规模、突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纸基微流控具有便携、自驱动等优势,在整合等温扩增技术后,为核酸分子快速、准确的检测提供可能。本文从纸基微流控的设计出发,综述纸基微流控在核酸分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影响其检测灵敏度、稳定性等的干扰因素,为推动纸基微流控向临床转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核酸检测 等温扩增 即时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08721802位点异常甲基化对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苏红 李培龙 +2 位作者 谢艳 杜鲁涛 王传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3-94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DNA差异甲基化修饰位点在肺良恶性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20例良性肺结节和3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PBMCs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 目的:探讨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DNA差异甲基化修饰位点在肺良恶性结节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850k甲基化芯片检测20例良性肺结节和3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PBMCs的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初步构建PBMCs来源的良恶性肺结节特异性甲基化图谱并获得差异甲基化位点(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positions,DMPs),对DMPs所在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利用LASSO回归分析方法对DMPs进行统计筛选。将36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和8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随机分成2组队列(测试队列和验证队列),通过焦磷酸测序方法对所选的位点进行分析验证,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其对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队列的良恶性肺结节患者PBMCs差异甲基化图谱具有明显差异。以Δβ>0.06,adjust P<0.01作为预筛选条件共得到421个DPMs。使用LASSO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得到6个CpG位点。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进一步去除具有引物错配风险及引物合成困难的位点,得到cg05460181(AUC=0.793,P<0.0001)和cg08721802(AUC=0.893,P<0.0001)2个位点。测试阶段,通过焦磷酸测序测试2个位点在16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及3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中的甲基化水平,发现cg08721802位点对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778,敏感度=85.29%,特异度=56.25%,P<0.01)。验证阶段,在另一个包含2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及50例恶性肺结节患者的独立样本集中对cg08721802的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其对区分良恶性肺结节仍具有临床价值(AUC=0.768,敏感度=84%,特异度=50%,P<0.01),cg08721802位点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cg08721802位点与CEA结合明显提高了对大小为6~20 mm的结节诊断价值。结论:cg08721802甲基化水平在良恶性结节患者中具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肺结节 DNA甲基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鉴别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12a系统反式切割活性的凝血酶检测技术研究
7
作者 涂伟 刘芸悠 +4 位作者 赵贤贤 邓文平 黄廷 张洪 罗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7-962,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快速、灵敏的凝血酶检测技术,为多种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利用所筛选的高特异性凝血酶适配体设计发夹结构变构探针,用于高特异... 目的:通过构建快速、灵敏的凝血酶检测技术,为多种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利用所筛选的高特异性凝血酶适配体设计发夹结构变构探针,用于高特异性识别凝血酶并将凝血酶信号转化为核酸信号。在变构探针识别凝血酶后,适配体结合凝血酶引发变构探针变构,暴露Cas12a活性部分。CRISPR-Cas12a系统识别活性部分后,其反式切割特性被触发,开始无序切割周围存在的单链DNA荧光探针,导致标记在荧光探针两端的荧光基团(Cy3)和淬灭基团(BHQ)分离,使处于被淬灭状态的Cy3荧光重新出现。所产生的荧光信号的强度与体系中存在的凝血酶浓度呈正相关。结果:通过荧光实验证实所设计的变构探针对凝血酶表现出极高的识别特异性和稳定性;在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检测限为0.23 pmol/L。结论:该方法结合了高灵敏度、低成本和良好的便携性等优点,为凝血酶相关疾病的检测与精准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2a 凝血酶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RNA在衰老相关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文静 黎恒 +3 位作者 彭海 吴静芝 张洪 罗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0期90-100,I0001,共12页
环状核糖核酸(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由外显子和/或内含子组成共价闭合环结构,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中。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ircRNA已经成为衰老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circRN... 环状核糖核酸(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由外显子和/或内含子组成共价闭合环结构,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中。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ircRNA已经成为衰老相关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circRNA可以通过参与RNA-RNA调控网络或RNA-蛋白质复合体的形成,在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circRNA还具有作为衰老相关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因此,本文就circRNA的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阐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早期诊治提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核糖核酸 衰老 作用机制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