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36
1
作者 郑超 宋立彬 +2 位作者 王新洪 栾贻国 赵国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了模具虚拟装配和模具虚拟制造两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完成实验预习、实验学习、实验练习、实验考核、实验报告等教...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立了模具虚拟装配和模具虚拟制造两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能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完成实验预习、实验学习、实验练习、实验考核、实验报告等教学内容,教师能够进行实验教务管理。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有更多有效时间参与实验过程。实行"虚拟仿真实验+真实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真实实验教学中的诸多局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虚拟仿真 模具虚拟装配 模具虚拟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异种材料真空扩散焊及界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亚江 S.A.Gerasimov +2 位作者 王娟 马海军 任江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采用钛板表面渗铝工艺成功地实现了Ti/Al的扩散连接,通过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等,对Ti/Al扩散焊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i/Al扩散焊接头区由钛侧界面、扩散过渡区、铝侧界面组成;在Ti/Al扩... 采用钛板表面渗铝工艺成功地实现了Ti/Al的扩散连接,通过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等,对Ti/Al扩散焊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i/Al扩散焊接头区由钛侧界面、扩散过渡区、铝侧界面组成;在Ti/Al扩散焊界面附近的过渡区中可能形成Ti3Al、TiAl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控制工艺参数能够减小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距扩散焊界面较远铝基体一侧的显微硬度为30-40HM,钛基体和过渡区界面附近没有明显的脆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接 显微组织 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异种材料脉冲TIG焊接头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亚江 刘鹏 +1 位作者 王娟 夏春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9-42,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用脉冲钨极氩弧焊(EMP-TIG)获得的Mg/Al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的Mg/Al接头组织性能良好,焊缝组织形态为细小的... 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方法,对用脉冲钨极氩弧焊(EMP-TIG)获得的Mg/Al异种材料焊接接头区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的Mg/Al接头组织性能良好,焊缝组织形态为细小的树枝状晶,熔合区存在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状晶和柱状晶三个明显的结晶过渡区。Mg/Al熔合区附近的显微硬度变化不大,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无明显高硬度脆性相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异种材料 钨极氩弧焊 显微组织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渗透率及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董抒华 王成国 +1 位作者 贾玉玺 焦学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00,共7页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预制件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渗透率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助于揭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缺陷形成机理,进而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液体模塑成型 渗透率 结构相关性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金升 尹衍升 +3 位作者 李嘉 张银燕 马来鹏 张淑卿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1-45,5,共6页
本文综述了智能材料结构及系统的相关问题。阐述了智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基本功能;描述了智能材料的生物拟态学特征、功能特征和智能特征。智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智能材... 本文综述了智能材料结构及系统的相关问题。阐述了智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基本功能;描述了智能材料的生物拟态学特征、功能特征和智能特征。智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前沿学科和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智能材料结构系统的研究应用必将把人类社会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结构 性能 综述 感知 反馈 响应 生物拟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Al异种材料扩散焊界面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鹏 李亚江 王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8,共4页
Mg/Al扩散焊接头界面区由铝板侧过渡层(Mg2Al3相)、中间扩散层(MgAl相)、镁板侧过渡层(Mg3Al2相)组成。SEM观察分析表明,在界面铝板侧扩散层与中间扩散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扩散空洞,不利于获得接头性能优良的扩散焊接头。随着加... Mg/Al扩散焊接头界面区由铝板侧过渡层(Mg2Al3相)、中间扩散层(MgAl相)、镁板侧过渡层(Mg3Al2相)组成。SEM观察分析表明,在界面铝板侧扩散层与中间扩散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扩散空洞,不利于获得接头性能优良的扩散焊接头。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界面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当加热温度475℃,保温时间60min及压力0.081MPa时,接头可达到最大抗剪强度18.94MPa。接头界面扩散区的显微硬度范围为260~350HM,明显存在三个不同硬度分布区,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扩散区的显微硬度及扩散区宽度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异种材料 真空扩散焊 显微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爱民 孙康宁 +2 位作者 董维芳 尹衍升 王昕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4-628,共5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对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在真空气氛下烧结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总体上要高于Ar或N2 气氛保护下烧结所得复合材料 ,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最大 ,其最高值达到了 2 .2MPa·m1/ 2 ,远高于纯羟基磷灰石。XRD及IR研究发现 ,所制备复合材料纯度高 ,无其它杂质。SEM观察发现 ,110 0℃ ,真空下所得复合材料的致密性高 ,晶粒细 ,但碳纳米管管径增大 ;而Ar或N2 气氛保护下所得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容易以原始形态保存 ,但孔隙率高 ,晶粒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工艺 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林雪 于美杰 +4 位作者 王成国 林治涛 徐勇 吴益民 张春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9,143,共5页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该方法能够从原子级别揭示整个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结构的演变规律,这对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阴强 李爱菊 +2 位作者 孙康宁 邵磊 姜程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11,共5页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弯曲强度影响显著,其次为固化时间与固化温度,但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显著;影响复合材料导电率的三个因素最佳组合为为A3B5C1,此时电导率为171.2 s/cm。影响弯曲强度的最优组合为A2B3C2,弯曲强度为62.9 MPa。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单因素试验中,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正交实验中,却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网络结构陶瓷增强体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守仁 耿浩然 +1 位作者 王英姿 孙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52,共4页
介绍了网络陶瓷增强体的多种制备工艺和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有机前驱体浸渍法是最方便、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展望了网络陶瓷增强体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网络陶瓷增强体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微米复合HAp-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爱民 孙康宁 +2 位作者 尹衍升 卢志华 毕见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本文主要对纳米氧化锆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制备纳微米复合HAp-Zr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RD分析了原料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IR研究了HAp粉体的结构,发现所制备HAp纯度高,羟基稳定存在。用TEM观察了HAp粉... 本文主要对纳米氧化锆与羟基磷灰石(HAp)复合制备纳微米复合HAp-Zr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用XRD分析了原料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用IR研究了HAp粉体的结构,发现所制备HAp纯度高,羟基稳定存在。用TEM观察了HAp粉体以及HAp与ZrO_2复合粉体的形貌与颗粒大小,发现HAp粉体呈颗粒状,粒径在60~70nm,这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可制备出纳米级的HAp粒子,但在后续过程中往往发生团聚而达到微米级;纳米ZrO_2粒子加入后在HAp基体中分散均匀。SEM观察发现,纳米ZrO_2粒子的加入可以起到抑制羟基磷灰石晶粒长大、改善材料微观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羟基磷灰石 生物复合材料 纳微米复合 制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盘式制动闸片材料的装车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庆 王成国 +3 位作者 庄光山 孙毅 姚永强 郑树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60,共5页
采用混杂纤维作增强材料生产列车客车车辆闸片,依据TB/T3118—2005进行了"现车运用试验"。实际测量了闸片的磨耗和表面状况,在线测量了制动盘厚度变化并对制动盘表面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闸片线磨损率低,表面平整无龟裂... 采用混杂纤维作增强材料生产列车客车车辆闸片,依据TB/T3118—2005进行了"现车运用试验"。实际测量了闸片的磨耗和表面状况,在线测量了制动盘厚度变化并对制动盘表面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闸片线磨损率低,表面平整无龟裂、塌边和掉渣等,制动盘面光洁,无集中产生热斑和微裂纹等异常状况。摩擦学机理分析指出,混杂纤维闸片摩擦工作面的成膜成分直接影响盘-片对磨偶的摩擦形貌,其成分的相对稳定化是改善盘-片匹配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闸片 混杂纤维 摩擦磨损性能 制动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建华 张玉军 +1 位作者 李木森 宋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172,17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iO2/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该方法选用廉价的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用模拟体液(SBF)溶液对含有SiO2的PLGA支架材料进行体外模拟浸泡实...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iO2/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该方法选用廉价的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用模拟体液(SBF)溶液对含有SiO2的PLGA支架材料进行体外模拟浸泡实验。从电子探针照片上可以看到制得的含有SiO2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有着良好的微孔性,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支架材料在SBF溶液中浸泡72 h后:电子探针元素分析发现支架材料表面沉积物中有大量钙、磷等元素;XRD图谱在2θ=32°处出现的结晶峰,证实了支架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的形成。研究表明,所制得的含有SiO2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具备良好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组织工程支架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 SiO2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Fe_3Al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计算及材料制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1 位作者 谭训彦 范润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 (3Y) /Fe3 Al复合材料 ,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 132 1MPa、39MPa·m1/ 2 、86 .7,临界热震温差 (ΔT)由单相ZrO2 (3Y)的 2 5 0℃提高至 5 0 0℃。在此基础上 ,用EET理论 (经验电子理...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 (3Y) /Fe3 Al复合材料 ,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 132 1MPa、39MPa·m1/ 2 、86 .7,临界热震温差 (ΔT)由单相ZrO2 (3Y)的 2 5 0℃提高至 5 0 0℃。在此基础上 ,用EET理论 (经验电子理论 )计算了ZrO2 与Fe3 Al的价电子结构及其部分晶面的电子密度 ,并对两相的晶体学取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Fe3Al复合材料 界面 电子结构 计算 电子密度 增韧 抗热震性能 氧化锆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SBF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葛建华 吕宇鹏 +2 位作者 李木森 张玉军 马晓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4-687,共4页
本文采用pH值测量、特性粘度、失重、DSC和电子探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增长,PLGA支架材料的分子量不断下降;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 本文采用pH值测量、特性粘度、失重、DSC和电子探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PLG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在SBF中浸泡时间的增长,PLGA支架材料的分子量不断下降;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重量由沉积进程和降解进程共同决定;DSC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羟基乙酸单元(GA)相对于乳酸单元(LA)更易降解;电子探针测试显示,浸泡在SBF中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有磷酸盐沉积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支架 PLGA 降解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3Y)/Fe_3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谭训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9-195,共7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3Y)/Fe3Al复合材料,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1321MPa、36MPa·m1/2、86.7,临界热震温差(ΔT)由单相ZrO2(3Y)的250℃提高至500℃.显微结构研究表明,裂纹桥联、裂纹偏转及相变增韧的协同...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rO2(3Y)/Fe3Al复合材料,材料的室温抗弯强度、断裂韧性、HRA硬度分别为1321MPa、36MPa·m1/2、86.7,临界热震温差(ΔT)由单相ZrO2(3Y)的250℃提高至500℃.显微结构研究表明,裂纹桥联、裂纹偏转及相变增韧的协同作用,及位错对裂纹扩展的扰动作用是断裂韧性成倍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 增韧 抗热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HAp-(β-Ca_3(PO_4)_2)-Si_3N_4生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爱红 李爱民 孙康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17,共4页
利用有机泡沫浸渍结合无压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孔径、高孔隙率,不同氮化硅含量的HAp-(-βCa3(PO4)2)-Si3N4生物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发现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孔隙率较高,均超过45... 利用有机泡沫浸渍结合无压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大孔径、高孔隙率,不同氮化硅含量的HAp-(-βCa3(PO4)2)-Si3N4生物复合材料。测定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等性能。发现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孔隙率较高,均超过45%。随着复合材料中氮化硅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其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则先升高后降低。利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发现复合材料中孔径从几十微米到500μm左右,孔隙相互贯通,可满足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p) β-TCP(β-Ca3(PO4)2) 氮化硅(Si3N4)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包覆纳米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界面电子结构计算及材料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师瑞霞 尹衍升 +1 位作者 李嘉 龚红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8-394,共7页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Co包覆纳米A l2O3/TiC复合材料。当热压烧结温度为1650℃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782MPa、7.81MPa.m1/2和HRA92.7。A l2O3和A l2O3/TiC的断口以沿晶断裂为主,Co包覆A l2O3/TiC复合材料的断口...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Co包覆纳米A l2O3/TiC复合材料。当热压烧结温度为1650℃时,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为782MPa、7.81MPa.m1/2和HRA92.7。A l2O3和A l2O3/TiC的断口以沿晶断裂为主,Co包覆A l2O3/TiC复合材料的断口则为沿晶和穿晶混合断口。利用经验电子理论计算了Co、TiC与α-A l2O3三者的价电子结构及其部分晶面的电子密度,并对三相的晶体学取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Co包覆 Al2O3/TiC复合材料 电子密度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材料配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文博 王成国 +2 位作者 袁华 胡秀颖 于美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确定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基体的最佳物料配比,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试验方案,并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碳纤维、石墨、硅灰石纤维、铜粉和铜纤维的比例对受电弓滑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石墨、硅灰石、铜粉和铜纤维的质量... 为确定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基体的最佳物料配比,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试验方案,并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碳纤维、石墨、硅灰石纤维、铜粉和铜纤维的比例对受电弓滑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石墨、硅灰石、铜粉和铜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6%,11.2%,11.2%,2.4%和8%时,受电弓滑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且符合TB/T 1842.2—2002标准,其电阻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为6.28μΩ.m和16.04 kJ.m-2,比标准规定的限值分别降低了47%和提高了5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滑板 层状结构 配方优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基摩擦材料的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静 尹衍升 马洪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6,11,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重载高速工况下的新型 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 ,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 ,强度高 ,摩擦系数高而稳定 ,...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重载高速工况下的新型 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 ,并对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Fe3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密度低 ,强度高 ,摩擦系数高而稳定 ,高温耐磨性好。不同条件下摩擦磨损机制不同 ,轻载荷下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表现为微犁沟和凹坑 ;重载荷下摩擦初中期表现为严重塑性变形、裂纹扩展和疲劳断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 金属间化合物 微观结构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