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晶Ni_(53)Si_(47)合金的液-固态结构相关性
1
作者 孙建俊 田学雷 +1 位作者 郑洪亮 詹成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8-670,682,共4页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晶Ni53Si47合金的液态结构。在衍射强度曲线的小角部分发现"预峰",且"预峰"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研究表明,熔体中原子团簇结构稳定,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通过"纳米晶...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晶Ni53Si47合金的液态结构。在衍射强度曲线的小角部分发现"预峰",且"预峰"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研究表明,熔体中原子团簇结构稳定,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通过"纳米晶粒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该合金的液-固态结构相关性,指出熔体衍射强度曲线上的"预峰"是化合物NiSi液态结构的一种体现,该合金液态结构与固态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结构 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 纳米晶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辅助微孔发泡注塑技术及其产品内外泡孔结构演变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桂伟 赵国群 +3 位作者 李帅 王桂龙 张磊 侯俊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8,共10页
建立了一种变模温和型腔气体反压协同控制的微孔发泡注塑技术,研制了相应的变模温控制系统与型腔气体反压控制系统,构建了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辅助微孔发泡注塑试验线,并对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作用下的产品内外泡孔结构演变进行了研... 建立了一种变模温和型腔气体反压协同控制的微孔发泡注塑技术,研制了相应的变模温控制系统与型腔气体反压控制系统,构建了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辅助微孔发泡注塑试验线,并对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作用下的产品内外泡孔结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辅助工艺单独施加于微孔发泡注塑技术时,对其产品内外泡孔结构均具有双重影响:变模温可以改善产品大部分的表面形貌,但其对填充过程中的熔体发泡影响不大;型腔气体反压可以基本抑制填充过程中的熔体发泡,但却对产品内部泡孔密度有比较明显的降低影响。通过变模温与型腔气体反压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微孔发泡注塑产品表面气泡形貌和内部泡孔结构的良好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 型腔气体反压 微孔发泡注塑 内外泡孔结构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渗透率及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董抒华 王成国 +1 位作者 贾玉玺 焦学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00,共7页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预制件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渗透率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助于揭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缺陷形成机理,进而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液体模塑成型 渗透率 结构相关性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林雪 于美杰 +4 位作者 王成国 林治涛 徐勇 吴益民 张春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9,143,共5页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 介绍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在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碳材料、金属材料等不同类型材料结构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原子径向分布函数相对于传统结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展望了该方法在碳纤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该方法能够从原子级别揭示整个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结构的演变规律,这对制备高性能碳纤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D的径向分布函数法研究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 被引量:2
5
作者 林雪 王成国 +3 位作者 于美杰 徐勇 林治涛 张姗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采用X射线和径向分布函数研究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PAN原丝中存在着与石墨类似的结构,该结构是石墨微晶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PAN大分子链最近邻链间间距为0.688nm;碳化温度在500~1250℃范围内的... 采用X射线和径向分布函数研究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PAN原丝中存在着与石墨类似的结构,该结构是石墨微晶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PAN大分子链最近邻链间间距为0.688nm;碳化温度在500~1250℃范围内的碳化纤维中的第三近邻距离均大于石墨晶体的第三近邻距离,表明碳纤维中没有形成平面构型的六元环石墨烯层片;在整个碳纤维的制备过程中,纤维结构经历了长程有序-长程无序、短程有序-长程有序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丙烯腈 X射线衍射(XRD) 径向分布函数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材料配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文博 王成国 +2 位作者 袁华 胡秀颖 于美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确定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基体的最佳物料配比,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试验方案,并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碳纤维、石墨、硅灰石纤维、铜粉和铜纤维的比例对受电弓滑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石墨、硅灰石、铜粉和铜纤维的质量... 为确定层状结构受电弓滑板基体的最佳物料配比,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试验方案,并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分析碳纤维、石墨、硅灰石纤维、铜粉和铜纤维的比例对受电弓滑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石墨、硅灰石、铜粉和铜纤维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6%,11.2%,11.2%,2.4%和8%时,受电弓滑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且符合TB/T 1842.2—2002标准,其电阻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为6.28μΩ.m和16.04 kJ.m-2,比标准规定的限值分别降低了47%和提高了5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滑板 层状结构 配方优化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加工技术在某新型微叠层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亚江 魏守征 U.A.Puchkov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51-55,共5页
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采用的微叠层复合材料主要集中在Fe、Ni、Ti和Al的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上。这类金属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熔点高、密度低、热导率好及抗高温性能好等优点,可被用作航空飞行器或航空发动机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这类金属间... 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采用的微叠层复合材料主要集中在Fe、Ni、Ti和Al的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上。这类金属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熔点高、密度低、热导率好及抗高温性能好等优点,可被用作航空飞行器或航空发动机的高温结构材料。但是这类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其本征脆性,导致其室温下的断裂韧性很差,因而应用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特种加工技术制备出具备微叠层结构的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是理想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复合材料 AL TI 特种加工技术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互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体液浸泡法评价生物材料的研究与问题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圣淋 吕宇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96-99,共4页
介绍了生物材料领域中常用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重点分析了SBF的代表组成和特性,并从生物活性、生物惰性以及支架、涂层等角度,总结现阶段国内外对于SBF的研究和应用。强调SBF浸泡法评价生物材料在静态角度上(如成分... 介绍了生物材料领域中常用的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重点分析了SBF的代表组成和特性,并从生物活性、生物惰性以及支架、涂层等角度,总结现阶段国内外对于SBF的研究和应用。强调SBF浸泡法评价生物材料在静态角度上(如成分、形核机理等)和动态角度上(如应力、温度及流动性等)存在的不足,以期对其改进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生物材料 生物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搅拌摩擦的金属固相增材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石磊 李阳 +2 位作者 肖亦辰 武传松 刘会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是大型轻质合金构件成形制造的新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先进成形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基于搅拌摩擦的金属固相增材制造技术及其相关工艺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常见的基于搅拌摩... 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是大型轻质合金构件成形制造的新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先进成形制造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基于搅拌摩擦的金属固相增材制造技术及其相关工艺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常见的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技术可分为三类:基于搅拌摩擦搭接焊原理,使板材逐层堆积,从而获得增材构件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riction stir additive manufacturing,FSAM)技术;采用中空搅拌头,通过添加剂(粉末或丝材)进行固相搅拌摩擦沉积的增材制造(additive friction stir deposition,AFSD)技术;采用消耗型棒材,通过棒材的摩擦表面处理,形成增材层的摩擦表面沉积增材制造(friction surfacing deposit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FSD-AM)技术。重点分析了金属材料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比了三类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技术的特征及其工艺优缺点。最后指出增材工艺机理、形性协同控制、外场辅助工艺改型、新材料应用和人工智能优化是基于搅拌摩擦的固相增材制造技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固相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 摩擦表面沉积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斌鹏 王成国 王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4,共6页
传统吸波材料由于密度大、吸收频带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新型吸波材料的探索和研究将会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一直备受关注。先进碳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发展重点。碳材料是最早用来吸收电磁... 传统吸波材料由于密度大、吸收频带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新型吸波材料的探索和研究将会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一直备受关注。先进碳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发展重点。碳材料是最早用来吸收电磁波的材料之一,近年来碳基吸波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并应用于更多领域。介绍了碳基(石墨、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吸波材料的性能,分析了各种吸波材料的主要特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碳基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展望了碳基吸波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石墨 炭黑 碳纤维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固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简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霞 王成国 +1 位作者 贾玉玺 罗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时间-温度-转变(TTT)图是分析和设计固化过程的有用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TTT图中等固化曲线族的绘制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温度-时间-固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固化动力学方程控制的,因此从固化动力学方... 时间-温度-转变(TTT)图是分析和设计固化过程的有用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TTT图中等固化曲线族的绘制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温度-时间-固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固化动力学方程控制的,因此从固化动力学方程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等固化曲线族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新方法。针对两种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树脂的固化度,并对计算方案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做出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等固化曲线图,探讨了温度-时间-固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等固化条件下温度和时间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温度-时间-固化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较为简单的关系式,简化了原先复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能够方便地用于工程实际,避免了繁琐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模型 固化度 TTT转变 数据拟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制备ZK60高强镁合金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振亚 于化顺 +2 位作者 王少卿 王海涛 闵光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7,共6页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RS/PM)制备块体ZK60(Mg-5.52Zn-0.33Zr,质量分数/%)镁合金,研究了挤压态合金在200,300℃退火1h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挤压致密化过程中,合金粉末颗粒在剪切力作用下被拉长,内部晶粒碎化成小角...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法(RS/PM)制备块体ZK60(Mg-5.52Zn-0.33Zr,质量分数/%)镁合金,研究了挤压态合金在200,300℃退火1h后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挤压致密化过程中,合金粉末颗粒在剪切力作用下被拉长,内部晶粒碎化成小角度亚晶粒、位错胞和条带状亚晶,第二相纳米颗粒沿亚晶界随机分布;随后200℃退火后,组织发生不完全再结晶,位错密度有所降低;而在300℃退火后,合金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形成平均尺寸约2.5μm的等轴晶,同时晶内析出大量β2′相。挤压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94 MPa,15.2%;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强度略有下降,塑性提高,合金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 ZK60镁合金 退火处理 组织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钕铁硼永磁合金在不同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霞 薛龙飞 +3 位作者 丁开鸿 崔胜利 孙永聪 李木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5-1110,共6页
对烧结钕铁硼永磁合金在盐酸、硝酸和磷酸3种不同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和测试样品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质量分数,用磁性测量仪测试样品侵蚀前后的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烧结钕铁硼永磁合金在盐酸... 对烧结钕铁硼永磁合金在盐酸、硝酸和磷酸3种不同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和测试样品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和元素质量分数,用磁性测量仪测试样品侵蚀前后的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烧结钕铁硼永磁合金在盐酸和磷酸溶液中呈现均匀腐蚀特征,而在硝酸溶液中其边缘腐蚀严重;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在磷酸溶液中腐蚀速率最小。盐酸溶液明显腐蚀晶界富钕相,并且会在侵蚀过程中渗入基体孔隙中,造成磁体近表面的进一步腐蚀;硝酸溶液主要腐蚀主晶相,对晶界相影响不大;磷酸溶液会在烧结钕铁硼表面形成一层块状磷酸盐产物。盐酸溶液腐蚀会造成磁体剩磁和最大磁能积的明显降低,而磷酸溶液腐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磁体的内禀矫顽力,硝酸溶液腐蚀对磁体磁性能的综合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酸溶液 腐蚀 组织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建华 张玉军 +1 位作者 李木森 宋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172,17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iO2/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该方法选用廉价的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用模拟体液(SBF)溶液对含有SiO2的PLGA支架材料进行体外模拟浸泡实...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SiO2/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该方法选用廉价的硅溶胶作为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凝胶,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成本。用模拟体液(SBF)溶液对含有SiO2的PLGA支架材料进行体外模拟浸泡实验。从电子探针照片上可以看到制得的含有SiO2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有着良好的微孔性,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支架材料在SBF溶液中浸泡72 h后:电子探针元素分析发现支架材料表面沉积物中有大量钙、磷等元素;XRD图谱在2θ=32°处出现的结晶峰,证实了支架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的形成。研究表明,所制得的含有SiO2的PLGA多孔支架材料具备良好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组织工程支架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 SiO2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EG-PLA/PL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128,132,共4页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有升有降,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并且PLA-PEG-PLA共聚物降解速度比PLA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组织工程 降解 生物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1,125,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漫反射仪,以及对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和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测试,系统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β-磷酸三钙/聚乳酸...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漫反射仪,以及对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和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测试,系统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且沉积物与β-磷酸三钙的晶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聚乳酸 组织工程支架 降解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相粒子对低碳铝镇静钢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栋栋 王作成 +3 位作者 张建强 陈坤 刘金元 谷国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49,共5页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检测力学性能,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化学成分不同的两种低碳铝镇静钢的析出相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钢中各种织构的含量。经73%的压下率冷轧和700℃×4h退火处理,2#试样比1#试样屈服强度高28MPa,抗拉强度高19MPa,r值... 通过单向拉伸实验检测力学性能,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化学成分不同的两种低碳铝镇静钢的析出相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钢中各种织构的含量。经73%的压下率冷轧和700℃×4h退火处理,2#试样比1#试样屈服强度高28MPa,抗拉强度高19MPa,r值低0.24。结果表明:1#试样的{111}织构含量在冷轧、退火过程中都增加,Goss织构含量都减少,{100}织构含量冷轧后增加,退火后又明显减少;2#试样退火过程中析出大量Al2O3粒子抑制AlN粒子的析出,且其作为新的形核质点改变了形核机制,退火后Goss织构和{100}织构含量增加,而{111}织构含量减少,r值降低,不利于深冲性能;细小的Al2O3粒子的析出形成了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 二相粒子 织构 深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下率低碳铝镇静钢板再结晶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栋栋 王作成 +4 位作者 张建强 陈陪敦 陈坤 马正伟 谷国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3,共6页
将不同冷轧压下率的低碳铝镇静钢进行不同保温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再结晶实验研究,利用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退火后试样的硬度、金相显微组织及织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退火工艺制度条件下,随着冷轧压下率... 将不同冷轧压下率的低碳铝镇静钢进行不同保温温度和时间的退火再结晶实验研究,利用维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退火后试样的硬度、金相显微组织及织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退火工艺制度条件下,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再结晶开始和结束温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当冷轧压下率升高到68%后,冷轧压下率的增加对再结晶晶粒细化的作用减弱,甚至没有细化作用;680℃保温退火时,一开始就发生了再结晶,基本不需要孕育期。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均匀长大,晶粒饼形程度增加;退火温度由660℃升高到720℃时,{111}面有利织构增加,{100}面不利织构减少,720℃退火温度较为适宜。冷轧压下率为58%的试样在760℃退火时发生了二次再结晶对实验钢板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铝镇静钢板 再结晶 硬度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特征模压成形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伟 宋立彬 +2 位作者 王广春 吴涛 冯超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微孔模具,改变润滑条件和微孔尺寸,通过万能试验机对不同厚度的纯铜试件进行了微细特征模压成形的实验研究,同时对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给出了微细特征模压成形时的主要变形区域以及成形力的变化特点.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微孔模具,改变润滑条件和微孔尺寸,通过万能试验机对不同厚度的纯铜试件进行了微细特征模压成形的实验研究,同时对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给出了微细特征模压成形时的主要变形区域以及成形力的变化特点.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微细特征尺寸越大,润滑状态越好,成形越容易;适当的坯料厚度可以降低成形的难度;微细特征成形在坯料较薄时存在尺寸效应.本研究揭示了微细特征模压的成形规律及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成形 模压 成形规律 变形机理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SBF溶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共4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红外漫反射仪,并通过对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模拟体液pH值变化的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在模拟体液中,随...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红外漫反射仪,并通过对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失重率、分子量以及模拟体液pH值变化的测试,系统地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在模拟体液中,随着时间的增长,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的分子量不断下降;但是其重量并不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而是有升有降。X-射线衍射图谱和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在模拟体液中,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的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组织工程支架 SBF溶液 降解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