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掺杂GaN/ZnO/GaN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薛丽丽 李洪亮 +4 位作者 窦慧 卢金铎 高静 信天 王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为了减小GaN/ZnO/GaN异质结的带隙宽度,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In掺杂对GaN/ZnO/GaN异质结形成能、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带边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In掺杂GaN/ZnO/GaN异质结界面处的形成能更低,因此容易在界面处形... 为了减小GaN/ZnO/GaN异质结的带隙宽度,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In掺杂对GaN/ZnO/GaN异质结形成能、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带边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In掺杂GaN/ZnO/GaN异质结界面处的形成能更低,因此容易在界面处形成;In置换Zn和Ga使得带隙宽度由3.03 eV分别减小到2.02 eV和2.88 eV;掺杂后的吸收系数和光导产生红移,且吸收系数在2.1 eV处有吸收峰,与带隙的变化规律一致;掺杂后在可见光区间的折射率实部增大,虚部产生红移;最后In取代Ga和Zn的导带边位置分别为-0.47 eV、-0.58 eV,价带边位置为2.41 eV、1.44 eV,满足光催化制氢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瓦尔斯异质结 结构稳定性 光催化特性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触觉编码和声音为视力障碍者提供远程虚拟陪伴 被引量:1
2
作者 葛松 黄轩拓 +6 位作者 林衍旎 李沿橙 董问天 党卫民 徐晶晶 伊鸣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6,共19页
目的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 目的现有的人工视觉装置分为植入式装置和体外辅助装置两种,但它们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植入式装置需要手术植入、会造成不可恢复创伤;体外辅助装置指令相对简单、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过于依赖人工智能(AI)的判断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周边环境信息转化成头颈部触觉指令、并辅助以语音交互的系统,其有效性、安全性、信息量等均优于现有体外辅助技术,同时也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适合多种生活和工作场景等优势。方法该系统借助最新的远程无线网络通讯技术、芯片技术,利用前方人员随身佩戴的微小型电子设备、摄像头和感应器,以及云端庞大的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后台人员可以实时、充分地远程(比如跨越城市)了解前方的现场景象、环境参数和人员状态等信息,通过对比云端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AI辅助识别和人工综合分析,快速获得最合理的行动方案,并将行动指令及时传给前方人员,实现盲人导航功能。同时,也用语音互动对话提供人文关怀、情感寄托。结果本文首次提出了“远程虚拟陪伴概念”,并演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多种生活场景下的测试效果。除了可以实现基础的导航功能,比如帮助视觉障碍人群完成在超市购物、咖啡厅寻座、街道行走,以及完成更加复杂的拼图、日常娱乐打牌功能,还可以满足骑行等速度相对快的移动指令要求。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远程虚拟陪伴”装置适用大量场景和需求,不仅可以用于视觉障碍人群出行、购物、娱乐,也可用于陪伴老人出行、辅助野外探险或旅行等,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觉辅助 远程虚拟伴侣 触觉代码 盲人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杂低位错p型GaN材料生长研究
3
作者 高楠 房玉龙 +4 位作者 王波 韩颖 张志荣 尹甲运 刘超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2-707,共6页
对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在SiC衬底上生长的p型GaN材料进行了研究。p型GaN材料通常采用Mg掺杂来实现,但Mg有效掺杂量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空穴浓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变大、位错密度增加。采用Delta掺杂方式,在Cp_(2)Mg通入量一... 对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在SiC衬底上生长的p型GaN材料进行了研究。p型GaN材料通常采用Mg掺杂来实现,但Mg有效掺杂量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空穴浓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变大、位错密度增加。采用Delta掺杂方式,在Cp_(2)Mg通入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温度、压力以及Delta掺杂过程中TMGa通入时间的调控实现了对p型GaN材料掺杂浓度与表面粗糙度和位错密度之间的平衡优化。结果显示,生长温度1150℃、生长压力400 mbar(1 mbar=100 Pa)、TMGa通入时间40 s的样品均方根表面粗糙度为0.643 nm,(002)晶面半高宽(FWHM)为176.8 arcsec,空穴迁移率为11.8 cm^(2)/(V·s),空穴浓度为1.02×10^(18)cm^(-3),实现了电学性能与晶体质量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Delta掺杂 P型GAN 空穴浓度 半高宽(FW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知识重用的制造知识图谱生产问题查询方法
4
作者 邹帅 鲁博 +3 位作者 余长江 钱涛 王肖丛 孙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93-3200,F0003,共9页
针对制造企业多样化需求对复杂生产设计的表示,提出一种面向知识重用的知识图谱生产问题查询方法。利用统一的知识过滤器和元知识模型,构建基于本体的制造知识图谱;结合结构化本体查询语言和时态查询模式,研究知识-问题驱动的导航策略,... 针对制造企业多样化需求对复杂生产设计的表示,提出一种面向知识重用的知识图谱生产问题查询方法。利用统一的知识过滤器和元知识模型,构建基于本体的制造知识图谱;结合结构化本体查询语言和时态查询模式,研究知识-问题驱动的导航策略,提出一种语义相似度匹配方法。经实验验证,作为改进企业制造实际案例,通过该方法提高了问题查询精确性,得出了由知识术语和实例描述组成的有效解决措施,相比现有查询方法的评价指标精度平均高出15%以上,为知识重用回答生产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重用 制造知识图谱 时态查询 知识-问题驱动导航 语义匹配 本体 知识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幅值方向调整的心电信号多任务分类算法
5
作者 张雪 田岚 +2 位作者 曾鸣 刘俊晖 宗绍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180,共7页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通过心电信号可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分类。现有的心电分类算法大多采用单任务学习模型,无法综合利用多个任务中的互补特征,而多任务学习模型可同时学习多个相关任务,共享相关任务特征,有助... 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通过心电信号可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分类。现有的心电分类算法大多采用单任务学习模型,无法综合利用多个任务中的互补特征,而多任务学习模型可同时学习多个相关任务,共享相关任务特征,有助于提高多任务的分类表现。结合深度学习和多任务学习两种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损失优化的心电信号多任务分类算法,将心电信号的多分类任务分解为多个二分类任务,从任务梯度的幅值和方向两方面进行损失优化,避免手动设置任务损失权重以及任务损失相互抵消而产生的负迁移,从而提升心电信号多分类任务的性能。在PTB-XL数据库上将心电信号23类分类任务分解为23个二分类任务来评估所提出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宏观曲线下平均面积(AUC)达到0.950,准确率达到96.50%,基于标签的宏观F1分数达到0.583,基于样本的F1分数达到0.777。与单任务学习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心电信号的多分类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分类 多任务学习 损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5G观测量融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森 王腾飞 +1 位作者 姚铮 邢建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71-79,共9页
针对随着泛在位置服务的需求扩增,卫星导航系统在城市峡谷等环境下的定位效果不连续、定位精度低,无法满足服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观测量融合定位算法:给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NSS/5G观测... 针对随着泛在位置服务的需求扩增,卫星导航系统在城市峡谷等环境下的定位效果不连续、定位精度低,无法满足服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观测量融合定位算法:给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NSS/5G观测量融合定位算法模型;并对比分析GNSS/5G融合定位与GNSS单系统定位效果,通过增加5G到达时间差(TDOA)观测量,配合GNSS观测量参与定位解算,给出定位性能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GNSS信号观测数据与5G信号TDOA观测量融合定位相比GNSS单系统定位在水平方向、三维(3D)方向定位误差优化精度分别约为64.6%、58.21%,可有效提升定位性能,为可扩展定位需求的可行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到达时间差(TDOA) 融合定位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元多尺度加权排列熵的齿轮箱故障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家浩 廖晓娟 唐锡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52,共5页
齿轮箱振动存在多个传递路径,而典型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一般使用单个路径的单通道振动信号,易造成其它通道信息的遗漏。为充分利用不同路径振动信号故障信息,增强故障特征的质量,引入了多元多尺度加权排列熵,对其粗粒化方式进行了完善,... 齿轮箱振动存在多个传递路径,而典型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一般使用单个路径的单通道振动信号,易造成其它通道信息的遗漏。为充分利用不同路径振动信号故障信息,增强故障特征的质量,引入了多元多尺度加权排列熵,对其粗粒化方式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改进多元多尺度加权排列熵(IMMWPE),实现齿轮箱多通道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结合IMMWPE、成对邻近特征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齿轮箱多通道数据分析,将其与多元多尺度样本熵、多元多尺度排列熵和多元多尺度模糊熵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齿轮箱的各类故障,而且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改进多元多尺度加权排列熵 成对邻近特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AR电极和压电薄膜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渊 宋洁晶 +3 位作者 李亮 赵洋 吕鑫 冀子武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3-1107,共5页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制备工艺中,压电薄膜及金属电极的质量和形貌直接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如品质因数、插入损耗及带宽等。研究了决定FBAR性能的关键工艺,包括Mo电极的刻蚀、AlN压电薄膜的溅射和腐蚀,从而实现高质量电极及压电薄膜结构...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制备工艺中,压电薄膜及金属电极的质量和形貌直接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如品质因数、插入损耗及带宽等。研究了决定FBAR性能的关键工艺,包括Mo电极的刻蚀、AlN压电薄膜的溅射和腐蚀,从而实现高质量电极及压电薄膜结构。同步调节光刻胶掩膜侧壁角度和刻蚀选择比,得到了平缓的底电极侧壁角度,实现了有利于AlN溅射连续性的底电极形貌,通过调节溅射工艺中N_(2)流量组分和温度等参数得到高质量的AlN薄膜,对比不同质量分数和温度的腐蚀溶液对AlN腐蚀工艺的影响,对AlN腐蚀不净及钻蚀问题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AlN腐蚀条件。最终工艺优化后制备出的FBAR经测试具有良好的滤波器特性,该研究对FBAR制备工艺和性能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 溅射 刻蚀 选择比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可穿戴器件触觉感知信息的盲人虚拟视觉导航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葛松 林衍旎 +5 位作者 赖舜男 徐晶晶 何宇力 赵琦 张弘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43-1554,共12页
目的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人数已超2亿,长期以来各类人工视觉系统被广泛研究。人工视觉系统的研发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第一种是各类植入式人工视觉装置,第二种是各类非植入式、可穿戴装置。本文展示了一种非植入式、基于可穿戴头部触觉激... 目的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人数已超2亿,长期以来各类人工视觉系统被广泛研究。人工视觉系统的研发主要有两种技术路径,第一种是各类植入式人工视觉装置,第二种是各类非植入式、可穿戴装置。本文展示了一种非植入式、基于可穿戴头部触觉激发装置的系统原型,能够帮助盲人和视觉障碍者完成行走等复杂任务。方法该系统采集受试者周边环境图像信息并无线传输到后台,操作人员分析处理图像信息后,将指令以触觉编码形式无线传输到头套等可穿戴装置,由驱动电路激发多点位头部触觉,从而为受试者提供准确的行动指令。系统并辅助以语音信息,让其了解更多道路状况和环境信息。结果用原型系统对5名(2男3女)在读大学生健康志愿者和1名年轻盲症患者(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原型系统充分利用了头部对前后左右的天然区分能力和对触觉的快速反应,具备直行、左右调整、转弯等明确指令功能。受试者对指令的响应时间约0.5 s,直线行走约7 m距离的偏差量标准差平均值相比未佩戴装置的情况下降低到(16±10)cm。结论该系统可隐蔽、准确地提供环境图像信息,有效帮助视觉障碍人士完成行走、避让障碍物、上台阶、进入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桌上取物等日常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后对原型系统作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小型化、智能芯片化,把触觉装置制成颈环、腰带、手环、脚环等,将能够广泛应用于盲人出行辅助、夜间野外旅行、深海潜水等多种工作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人 人工视觉系统 头部触觉 触觉编码 无线传输 语音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接收机晶振频率稳定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培培 王腾飞 +1 位作者 姚铮 邢建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90-96,共7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提供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及授时(PNT)服务以精密测量的传输时间为基础,然而GNSS接收机中普遍采用的频率源为稳定度较差的晶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对GNSS接收机晶振频率稳定度进行分析和建模的方法:根据GNSS接收机...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提供的高精度定位、导航及授时(PNT)服务以精密测量的传输时间为基础,然而GNSS接收机中普遍采用的频率源为稳定度较差的晶振的问题,提出一种对GNSS接收机晶振频率稳定度进行分析和建模的方法:根据GNSS接收机晶振频率稳定度受随机频率误差及老化率的影响的原理,给出晶振随机频率误差及老化率的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随机频率误差成分仿真相应的各项晶振随机频率误差序列;同时基于LAG1自相关法辨识不同时期主导的随机频率误差类型,定性分析其对晶振频率稳定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为GNSS接收机晶振设计及频率稳定度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 晶振 随机频率误差 老化率 阿伦(Allan)方差 LAG1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稀疏投影数据的CT图像重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丽君 孙丰荣 +2 位作者 杨江飞 于倩蕾 贺芳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66-2373,共8页
从稀疏投影数据足够精确地重建断层图像,从而能够在显著降低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X-射线辐射剂量的前提下,提供充分适宜影像学临床诊断需求的重建图像。针对圆周扫描扇束投影的二维CT图像重建,提出了投影驱动的系统模型,并将CT迭代图... 从稀疏投影数据足够精确地重建断层图像,从而能够在显著降低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X-射线辐射剂量的前提下,提供充分适宜影像学临床诊断需求的重建图像。针对圆周扫描扇束投影的二维CT图像重建,提出了投影驱动的系统模型,并将CT迭代图像重建与压缩感知(CS)理论相结合,设计了一种CT迭代图像重建算法,且将算法扩展到圆周扫描锥束投影的三维CT图像重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极稀疏投影数据的条件下([0,2π]范围内扇束/锥束扫描不超过20个投影角度),算法数值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内存开销少,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图像重建 稀疏投影 投影驱动 压缩感知(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IF和TMFDE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家浩 罗娜 梁永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5,共7页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的故障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LIF)和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TMFDE)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ALIF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一组IMF分量。其次,为了获得更集成的IMF分量,基于能量法评估各... 为了提高滚动轴承的故障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ALIF)和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TMFDE)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ALIF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一组IMF分量。其次,为了获得更集成的IMF分量,基于能量法评估各IMF分量的重要性,将前3阶分量视为有效分量。接着,利用TMFDE量化有效分量中的特征信息,构建故障特征向量。最后,将故障特征输入至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中进行故障识别。利用东南大学的滚动轴承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故障的类型,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数据量较少时仍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局部迭代滤波 时移多尺度波动散布熵 能量法 滚动轴承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衍旎 葛松 +3 位作者 杨娜娜徐 晶晶 韩鸿宾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16-1336,共21页
通过视觉获取图像信息是人类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功能,失明则会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因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疾病而造成后天失明者,以及由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眼部创伤者,有可能通过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的帮助恢复部分视觉,或... 通过视觉获取图像信息是人类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功能,失明则会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因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等疾病而造成后天失明者,以及由意外事故、战争等造成眼部创伤者,有可能通过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的帮助恢复部分视觉,或者完成复杂的生活任务.一些盲症患者视觉通路的神经传导剩余部分依然有功能,因此可以借助电极阵列刺激视神经向大脑传递视觉信息,也可在大脑视觉皮层贴敷电极阵列的方法输入视觉信息.此外,还能借助体外装置,如通过人工智能将视觉转换成语音指令、触觉阵列编码等,帮助盲症患者获得环境信息.本文综述各类人工视觉辅助系统的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的植入器件与随身体外装置的新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视觉辅助系统 视网膜假体 视皮质假体 体外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44
14
作者 葛松 徐晶晶 +3 位作者 赖舜男 杨娜娜 林衍旎 许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7-1249,共23页
本文综述现有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并讨论这些脑机接口技术的局限和存在的问题,如高估人类个体大脑的功能、对大脑信息存储方式缺乏了解等.基于大脑信息存储的"二维码"模型,我们认为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方案仅适用于一些简... 本文综述现有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并讨论这些脑机接口技术的局限和存在的问题,如高估人类个体大脑的功能、对大脑信息存储方式缺乏了解等.基于大脑信息存储的"二维码"模型,我们认为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方案仅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场景,如了解受测者的情绪变化、生命活动的状态,以及控制体外器械等,而无法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获取脑内诸如记忆与思考等信息的精准细节.我们也提出,向大脑输入信息的脑机接口技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发展具有多种调控效果、物理和生化技术结合的深脑刺激装置,有可能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癫痫等脑疾病的治疗,以及应用于短期脑力的增强.本文对于目前的脑机接口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大脑 脑机接口 脑电极 脑探针 大脑记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频域抽样定理实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栗学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4-138,共5页
利用Lab VIEW设计了频域抽样定理仿真实验。输入信号可以是参数可调的正弦信号或用户公式输入信号,频域抽样定理采用直接抽样法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法两种方法编程实现,实验虚拟仪器界面具有交互性好、通用性强、方便比较、验证结果... 利用Lab VIEW设计了频域抽样定理仿真实验。输入信号可以是参数可调的正弦信号或用户公式输入信号,频域抽样定理采用直接抽样法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法两种方法编程实现,实验虚拟仪器界面具有交互性好、通用性强、方便比较、验证结果正确等特点。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编程过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之间的关系和正确应用频域抽样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抽样定理 仿真实验 直接抽样法 DFT法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磁内检测技术在原油管道腐蚀评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苏志华 欧阳小虎 王成园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6,共7页
某原油管道的漏磁内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多异常点。针对其中最严重的9个金属损失异常点,依据国内管道内腐蚀评价标准规范,进行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结果作为理论筛选依据,最终优先选择了8个内检测异常点进行开挖验... 某原油管道的漏磁内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多异常点。针对其中最严重的9个金属损失异常点,依据国内管道内腐蚀评价标准规范,进行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将腐蚀评价和压力分析结果作为理论筛选依据,最终优先选择了8个内检测异常点进行开挖验证和缺陷修复。通过开挖验证证实了漏磁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证明了漏磁内检测技术可在管道腐蚀评价分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磁内检测 腐蚀评价 完整性管理 金属损失异常 失效压力 开挖验证 缺陷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栗学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8-242,共5页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偏软件仿真、少硬件实现、缺乏集成电路专业特色的问题,根据集成电路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了教学内容,设计了基础型、开放型、项目式综合型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提出了以Matlab Simulink为编程工具,快速将图形算法...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偏软件仿真、少硬件实现、缺乏集成电路专业特色的问题,根据集成电路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了教学内容,设计了基础型、开放型、项目式综合型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提出了以Matlab Simulink为编程工具,快速将图形算法直接转化为硬件描述语言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硬件资源分析。这种软硬件相结合方式凸显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集成电路专业特色。经过教学改革探索,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集成电路专业特色 Matlab Simulink编程工具 多层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的障碍物环境WSN节点覆盖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永 韩睿 +4 位作者 徐华荣 王文浩 王肖丛 孙田弋 孙御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2,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易造成覆盖冗余和覆盖盲区的不足,提出一种障碍物环境中多策略融合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WSN节点覆盖优化策略。为了提高樽海鞘群算法的寻优性能,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种群角色调整机制,对优势领导者种群规模动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易造成覆盖冗余和覆盖盲区的不足,提出一种障碍物环境中多策略融合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WSN节点覆盖优化策略。为了提高樽海鞘群算法的寻优性能,设计基于模糊逻辑的种群角色调整机制,对优势领导者种群规模动态调整,平衡算法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引入多项式变异对跟随者个体扰动,增强跟随者局部随机搜索能力;设计拓扑对立学习生成领导者个体的拓扑对立解,充分挖掘区域内精英位置信息。将改进樽海鞘群算法应用于求解障碍物环境中WSN节点覆盖优化问题,以节点覆盖率最大为目标,迭代搜索节点部署的最优位置。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覆盖率,减少节点冗余,优化节点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优化 障碍物 樽海鞘群算法 拓扑对立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线红外探测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亚楠 刘东 +2 位作者 苗成成 孙嘉敏 杨再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近年来,红外探测器由于其在军民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实现室温宽谱段、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以及低功耗的红外探测器,低维半导体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沟道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纳米线有着独特的... 近年来,红外探测器由于其在军民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实现室温宽谱段、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以及低功耗的红外探测器,低维半导体作为极具潜力的新型沟道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纳米线有着独特的电学与光电特性,当被应用到红外光电探测器中时,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例如尺寸小、功耗低、光吸收效率高、表面态丰富、易于光电子分离与收集以及与传统硅基工艺兼容等等。当前,对于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并不断取得突破。文中主要概述了纳米线在红外光电探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半导体纳米线的基本特性、材料选择和制备方法,展示了多种二元与三元化合物半导体中已实现红外探测的纳米线材料及其当前研究达到的探测水平,并且分类总结了多种进一步提高光电探测性能的方法,包括异质结合、外场调控、器件集成等,随后针对不同构型纳米线红外探测器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对比与说明,最后基于该领域仍然面临的挑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为其技术发展路线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电探测 纳米线 可控生长 异质结构 外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紫外AlGaN基多量子阱结构中载流子辐射复合的局域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建阳 贺龙飞 +5 位作者 武智波 李睿 徐明升 王成新 徐现刚 冀子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4-1980,共7页
利用磁控溅射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深紫外Al_(0.38)Ga_(0.62)N/Al_(0.55)Ga_(0.45)N多量子阱结构,并对其荧光(PL)谱进行了测量。其PL谱的激发密度依赖性测量结果表明,该量子阱的辐射过程包含了局域载流子... 利用磁控溅射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c面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深紫外Al_(0.38)Ga_(0.62)N/Al_(0.55)Ga_(0.45)N多量子阱结构,并对其荧光(PL)谱进行了测量。其PL谱的激发密度依赖性测量结果表明,该量子阱的辐射过程包含了局域载流子的散射、极化场的屏蔽和局域态的填充效应;其PL谱的温度依赖性测量结果则表明,该量子阱的辐射过程包含了局域载流子的弛豫、局域载流子的热激发和自由载流子的常规热化效应。这个现象(即多种辐射复合过程的存在)在低温和弱激发测试条件下尤为显著,并且表现出该量子阱结构具有显著的局域深度非均一性和载流子的局域效果,是浅局域载流子的散射效应和深局域态的载流子填充效应共同作用所致。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该量子阱的辐射过程是由浅局域载流子的弛豫效应和深局域载流子的热激发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行为被归因于阱宽起伏所诱发的局域深度的非均一性和载流子的局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LED AlGaN多量子阱 光致发光 载流子局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