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扫描确定胸中段食管癌手术入路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福杰 王洲 +3 位作者 邢怀华 刘相燕 刘凡英 陈景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确定胸中段食管癌手术入路的意义。方法:选择8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术前胸部强化CT扫描检查(观察组),根据CT结果确定手术路径:若肿瘤与主动脉关系密切选择经左胸手术;若肿瘤侵犯奇静脉,选择Ivor-Lewis路径;其余患...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确定胸中段食管癌手术入路的意义。方法:选择87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术前胸部强化CT扫描检查(观察组),根据CT结果确定手术路径:若肿瘤与主动脉关系密切选择经左胸手术;若肿瘤侵犯奇静脉,选择Ivor-Lewis路径;其余患者根据纵隔淋巴结转移确定手术路径。另选择同期术前未行CT扫描检查、常规行Ivor-Lewis手术的118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率及阳性淋巴结率的差别。结果:CT扫描对N分期的敏感度为74.7%(65/87),特异度为60%(39/65)。CT诊断肿瘤侵犯主动脉的敏感度为21.8%(19/87),特异度为26.3%(5/19)。观察组的肿瘤切除率为92%,对照组为81.4%,两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清扫淋巴结15±2.46个,对照组清扫12±1.75个,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的淋巴结中,观察组的阳性淋巴结占63.2%,对照组占52.6%,两者差别显著(P<0.05)。结论: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可采用Ivor-Lewis手术,但若术前CT扫描有明显主动脉受侵犯或(和)左侧淋巴结转移为主时,应经左胸路径施行手术,以期提高肿瘤根治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T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受累程度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福杰 王洲 +1 位作者 刘凡英 刘相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受侵的程度及转移的范围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关系及Ⅲ期NSCLC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 1988年~ 1998年间 ,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转移 (pN2 )的 13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术前... 目的 :探讨淋巴结受侵的程度及转移的范围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关系及Ⅲ期NSCLC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 1988年~ 1998年间 ,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淋巴结转移 (pN2 )的 13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术前的淋巴结分期、淋巴结受侵的程度及转移的范围分组。Kaplan Meier计算生存率 ,绘出生存曲线、用Log 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差别。结果 :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中 ,淋巴结受侵的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最大。淋巴结结外转移组的五年生存率低于结内转移组 ,分别为 9.8%和 18.8%。Log rank检验显示两组间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淋巴结结外转移的N2 患者预后不良。对手术中纵隔淋巴结活检冰冻病理证实转移灶局限在淋巴结内者 ,可采取根治性切除 ;对于淋巴结转移已突破外膜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 纵隔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雪飞 孟龙 +1 位作者 王磊 陈景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44-544,共1页
关键词 纵隔占位 化学感受器瘤 圆形肿块 上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P53蛋白表达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东波 陈景寒 彭忠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7-4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率,其主要体现在有效化疗的患者身上,P53在其中的临床意义未见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Ⅲ期NSCLC患者中P53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P53蛋...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率,其主要体现在有效化疗的患者身上,P53在其中的临床意义未见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Ⅲ期NSCLC患者中P53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P53蛋白表达与CT检查在判断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51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为试验组,49例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P53蛋白表达。试验组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1)对照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48.98%,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试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49.02%,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二者无显著差别(P>0.05)。(2)试验组中P53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阴性者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二者有显著差别(P<0.05)。(3)胸部CT检查示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43.14%(22/51),同时CT为有效同时P53蛋白表达为阴性者18例,CT为无效同时P53表达为阳性者2例,P53表达与CT所示有效率具有相关性(r=0.537,P<0.01)。结论(1)检测P53蛋白表达有助于预测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2)P53蛋白表达与胸部CT检查的化疗有效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组织HLA-ABC的意义
5
作者 宋福杰 王洲 +1 位作者 刘相燕 范全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HLA—ABC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放疗在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Mariano PROVENCIO Antonio SANCHEZ +3 位作者 Pilar GARRIDO Francisco VALCARCEL 丁燕 李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41-849,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病例数的80%-85%,对于Ⅲ期患者来说,NSCLC约占肺癌总病例数的40%。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治疗为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胸部放疗。本文将综述正在研发中且有可能用于联合治疗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病例数的80%-85%,对于Ⅲ期患者来说,NSCLC约占肺癌总病例数的40%。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治疗为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胸部放疗。本文将综述正在研发中且有可能用于联合治疗的新型靶向制剂。其中最具前景的策略之一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的抑制。放疗可激活EGFR信号,通过诱导细胞增殖并增强DNA修复而导致放疗抵抗。几项临床前模型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与放疗联合具有协同效应。几项Ⅱ期试验评估了西妥昔单抗与放疗同步使用的安全性与疗效,结果喜人。吉非替尼对多种细胞系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与放疗的联合已被试验用于不可切除Ⅲ期NSCLC的治疗。然而,放化疗后使用吉非替尼作为维持治疗的结果不容乐观。一项Ⅰ期试验评估了厄洛替尼与放化疗联合的疗效。放疗可通过损伤细胞膜、DNA以及微血管内皮细胞而诱导肿瘤死亡,而这反过来可增加促血管生成生长因子的产生。抗血管生长制剂可降低血管密度,但可改善肿瘤的含氧量。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抑制剂可通过阻断亚致死量辐射损伤的修复而增强放疗对人NSCLC的疗效。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与胸部放疗联合试验正在进行中。该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新策略尚需制订。由于放疗可增强HSP90分子伴侣的功能从而引起肺癌细胞的放疗抵抗,此通路的阻断剂可通过抑制HIF-1a和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存和血管生成,因而可能用于减少放疗抵抗。在NSCLC和间皮瘤的临床前模型中,Aurora激酶抑制剂似乎对放疗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放化疗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HSP90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价体质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敏 王翠 +3 位作者 张楠 殷秀敏 聂立婷 王功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89-594,共6页
目的:应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价体质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533例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应用倾向值匹配法评价体质指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533例接受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值匹配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存率。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倾向值匹配后,N-BMI组(18.5~25.0 kg/m2)和H-BMI组(BMI≥25 kg/m2)各14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NBMI组相比,H-BMI组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MI是伤口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H-BMI组和N-BMI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7.8%,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212)。两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9.0%和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病理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中,H-BMI组患者5生存率显著高于N-BMI组(47.3%vs.29.0%,P=0.032),但在病理分期Ⅲ~Ⅳ期的患者中,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vs.16.7%,P=0.393)。结论:H-BMI不会降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因此H-BMI患者可安全地行手术治疗,但应加强术中预防和术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体质指数 倾向值匹配 并发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