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性T细胞1和2与牙周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婷 孙钦峰 杨丕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CD4+T细胞是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根据其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1和2(Th1和Th2)2种亚型,Th1和Th2可相互调节,影响免疫应答。在一个正常的免疫应答中,Th1和Th2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牙周破坏常发生于... CD4+T细胞是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根据其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1和2(Th1和Th2)2种亚型,Th1和Th2可相互调节,影响免疫应答。在一个正常的免疫应答中,Th1和Th2是处于动态平衡的。牙周破坏常发生于局部环境中Th1和Th2应答的失衡。任何以Th2主导的保护性应答和以Th1主导的破坏性应答的平衡转变,都可成为牙周病始发和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牙周病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宗霞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牙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 三维重建 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多糖Decorin在牙齿发育及牙周病中的作用
3
作者 潘克清 杨丕山 李纾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75-278,共4页
Decorin是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家族中的一员。它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表达,在各种类型的牙周病中亦存在特异性的变化。Decorin能调节胶原合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生、迁移等,对器官形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Decorin在... Decorin是细胞外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多糖家族中的一员。它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表达,在各种类型的牙周病中亦存在特异性的变化。Decorin能调节胶原合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生、迁移等,对器官形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Decorin在牙齿发育及牙周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ORIN 蛋白多糖 牙齿 牙周病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牙周病性龈病损
4
作者 闫凯娴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牙龈是众多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首发及好发部位,多数患者因牙周病损就诊,却忽略了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为牙周病学专科医生应有全局观念,针对患者出现的牙周病损,既要做到对症治疗,也要做到对因治疗,纠正引起牙周病损的全身系统... 牙龈是众多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首发及好发部位,多数患者因牙周病损就诊,却忽略了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为牙周病学专科医生应有全局观念,针对患者出现的牙周病损,既要做到对症治疗,也要做到对因治疗,纠正引起牙周病损的全身系统性因素,使牙周病损得以彻底解决。本文将全身系统性疾病所伴发的非牙周病性龈病损,按照常见的"增生、出血、溃疡/糜烂"三大临床表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牙周病性龈病损 全身系统性疾病 牙龈增生 牙龈出血 溃疡/糜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慢性牙周炎病变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华强 穆萍萍 +4 位作者 魏玲玲 侯萌 孙钦峰 宋晖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病变牙龈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1μg.mL-1的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细胞,24 h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MGB1的表达,48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病变牙龈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以1μg.mL-1的细菌脂多糖(LPS)刺激细胞,24 h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MGB1的表达,48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MGB1的表达;分别以50 ng.m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100 ng.mL-1HMGB1刺激PBMC,48 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MGB1和TNF-α的表达。另外收集健康者和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和龈沟液,分别检测牙龈组织和龈沟液内HMGB1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PBMC 24 h后,HMGB1自细胞核移出至细胞质中;刺激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HMGB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F-α和HMGB1分别刺激PBMC 48 h后,上清液中HMGB1和TNF-α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亦有明显增强(P<0.01)。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上皮钉突下方浸润的细胞中,HMGB1自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和细胞外;其龈沟液内HMGB1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HMGB1可能在牙周炎病理进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 牙周炎 龈沟液 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钠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美娇 杨丕山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PHT)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用于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能性。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PHT(1、5、20、100、500、2500mg/L)加入体外培养的第4代hPDLF,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蛋...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PHT)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用于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能性。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PHT(1、5、20、100、500、2500mg/L)加入体外培养的第4代hPDLF,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蛋白合成、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Von Kossa染色法检测PHT(20、100、500mg/L)对第4代hPDLF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ELISA法测定PHT(20、100mg/L)对第3代hPDLF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结果在20、100mg/L的质量浓度时,PHT可显著促进hPDLF的增殖及分化(P<0.01);在质量浓度100mg/L时,PHT可增强hPDLF的蛋白合成(P<0.05);同时,PHT在质量浓度100mg/L可显著促进hPDLF的矿化能力及BMP-2的表达(P<0.01)。但高质量浓度(2500mg/L)的PHT则严重抑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PHT对hPDLF的增殖和分化有促进作用,但过高质量浓度的PHT具有细胞毒性,不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和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闫香珍 杨丕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16-518,522,共4页
肥胖是一种患病率越来越高的系统性疾病,它也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近来许多研究表明,肥胖与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也具有相关性。本文就肥胖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和它们之间联系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肥胖 牙周炎 相关性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神经支配对牙周组织中P物质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 李纾 吕琳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组(0 d)和术后第3、7、14、21、28天组。在下颌孔处切断大鼠左侧下牙槽神经,分别在相应的观测时... 目的探讨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为正常组(0 d)和术后第3、7、14、21、28天组。在下颌孔处切断大鼠左侧下牙槽神经,分别在相应的观测时点取材,常规制备大鼠牙周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物质的表达情况,同时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布,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破骨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的P物质在第3天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第7天达到最低值,第21天恢复到正常水平;破骨细胞的变化趋势与P物质的变化具有一致性。结论切断大鼠下牙槽神经后,牙周组织中P物质与破骨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P物质可能具有刺激并调节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参与牙槽骨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破骨细胞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 孙钦峰 杨丕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牙周病是由牙周病原菌和宿主防御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组织损害的炎性疾病。8-羟基脱氧鸟苷是DNA氧化损伤的修饰产物之一,通常作为评估包括慢性炎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综述唾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 牙周病是由牙周病原菌和宿主防御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组织损害的炎性疾病。8-羟基脱氧鸟苷是DNA氧化损伤的修饰产物之一,通常作为评估包括慢性炎症在内的一些疾病的氧化损伤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综述唾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与牙周炎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相关性研究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氧化损伤 8-羟基脱氧乌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增强因子-1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宗霞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80-282,共3页
淋巴增强因子-1是Wnt信号路径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由上皮和间充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器官如牙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面就其在调控牙发育、维持牙上皮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终极分化和在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 淋巴增强因子-1是Wnt信号路径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由上皮和间充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器官如牙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面就其在调控牙发育、维持牙上皮细胞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终极分化和在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强因子-1 牙发育 信号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长杰 李纾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单一目标细胞/组织的分离与获取是分子水平上进行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关键。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以从复杂组织中快速准确地分离目标细胞,从而获取均一性的样品组分,解决了组织细胞的异质性问题,使各种研究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尤其在肿瘤... 单一目标细胞/组织的分离与获取是分子水平上进行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关键。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以从复杂组织中快速准确地分离目标细胞,从而获取均一性的样品组分,解决了组织细胞的异质性问题,使各种研究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尤其在肿瘤生物学等学科中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口腔癌 基因表达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现况
12
作者 于兰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刺激细胞迁移、介导细胞粘附、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产生和积聚等功能。在牙齿发育、拔牙后牙槽窝愈合及牙龈增生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刺激细胞迁移、介导细胞粘附、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产生和积聚等功能。在牙齿发育、拔牙后牙槽窝愈合及牙龈增生等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牙齿发育 牙龈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瑞阅 杨丕山 李纾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传统认为RAN在遗传过程中只起着信息传递作用。但最近研究发现,小RNA也有基因调控作用。小RNA能关闭基因的表达或改变基因表达的水平,从而指导细胞的定向分化。本文从目前研究较多的RNA干扰的作用机制、siRNAs的制备方法及RNA干扰技术... 传统认为RAN在遗传过程中只起着信息传递作用。但最近研究发现,小RNA也有基因调控作用。小RNA能关闭基因的表达或改变基因表达的水平,从而指导细胞的定向分化。本文从目前研究较多的RNA干扰的作用机制、siRNAs的制备方法及RNA干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基因表达 小分子干扰RNA SIRNAS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共同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华强 魏玲玲 +4 位作者 侯萌 穆萍萍 魏奉才 宋晖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7,313,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对炎性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0 ng.mL-1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10 ng.mL-1的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加入或不加入500μmol.L-1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 blo...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对炎性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0 ng.mL-1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10 ng.mL-1的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加入或不加入500μmol.L-1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黏附分子的mRNA表达,用瞬时转染和报告基因测定法分析NF-κB的活性。结果TNF-α和IL-1β共同刺激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CORM的加入可显著抑制ICAM-1和VCAM-1的表达。CORM可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诱导的NF-κB的活性。结论一氧化碳有可能成为牙周病治疗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新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牙周炎 黏附分子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华强 侯萌 +3 位作者 魏玲玲 穆萍萍 宋晖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黏附分子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F,以50 ng.mL-1的TNF-α和10 ng.mL-1的IL-1β刺激加入或不加入500μmol.L-1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ORM-3)的HGF;分别在刺激10、20 min后...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对炎症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黏附分子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GF,以50 ng.mL-1的TNF-α和10 ng.mL-1的IL-1β刺激加入或不加入500μmol.L-1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ORM-3)的HGF;分别在刺激10、20 min后收集部分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在刺激4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核内表达;在部分实验中,HGF在TNF-α、IL-1β及CORM-3刺激前以鸟苷酸环化酶特异性抑制剂1H-[1,2,4]噁二唑[4,3-α]喹喔啉-1-酮(ODQ)预处理8 h,刺激24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在TNF-α和IL-1β刺激细胞10min后,MAPK通路中p38、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即有明显升高,CORM-3能够明显抑制p38的磷酸化,而对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4 h后,CORM-3可明显抑制NF-κB-p65的核内表达。ODQ不能改变CORM-3对TNF-α和IL-1β共同刺激下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说明CORM-3的作用并非通过鸟苷酸环化酶系统实现。结论一氧化碳对炎症环境下HGF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NF-κB的活性抑制和对MAPK p38磷酸化水平的抑制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法促进外源性基因在小鼠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钦峰 刘玉 +1 位作者 杨丕山 杜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0,20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法对目的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转染靶细胞NIH3T3效率的影响。方法复苏NIH3T3细胞并传至3~4代,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后接种至六孔培养板;将六孔板中细胞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质粒DNA和脂质体法(脂... 目的观察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法对目的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转染靶细胞NIH3T3效率的影响。方法复苏NIH3T3细胞并传至3~4代,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后接种至六孔培养板;将六孔板中细胞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质粒DNA和脂质体法(脂质体组),质粒DNA、超声和微泡法(超声介导微泡破裂组)转染目的基因;转染24~48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对各组细胞分别计数以计算转染效率,并采用ELISA实验测定转染后hBMP-2蛋白质量浓度;使用SPSS11.5软件包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脂质体组的转染效率为(7.30±1.58)%,超声介导微泡破裂组为(11.77±3.16)%(P<0.05);脂质体组转染后hBMP-2蛋白质量浓度为(1164.35±724.67)pg/mL,超声介导微泡破裂组为(2932.70±656.27)pg/mL(P<0.05)。结论超声介导微泡破裂法可以明显提高外源性基因hBMP-2在体外NIH3T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和蛋白质量浓度,可以为牙周再生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基因转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牙囊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表型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少华 杨丕山 +1 位作者 赵宁 李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牙囊细胞(DFC)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牙囊细胞的表型特征。方法用1%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9 d龄Balb/c小鼠的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牙囊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表面形貌,SP免疫组化法... 目的建立小鼠牙囊细胞(DFC)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牙囊细胞的表型特征。方法用1%的胰蛋白酶消化分离9 d龄Balb/c小鼠的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牙囊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表面形貌,SP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有3种类型:立方形或多角形;长梭形;非常细长的细胞形状。扫描电镜下细胞具有多形性,有大量的线状胞浆突和微绒毛;根据细胞表面有无纤维细丝覆盖,可将细胞分为有纤维细丝、无纤维细丝两个亚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牙囊细胞的ALP、BSP、OPN的表达阳性。结论牙囊细胞具有多种细胞的表型特征,有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 碱性磷酸酶 骨桥蛋白 骨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龈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其趋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令倩 杨丕山 葛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在人牙龈干细胞(GMSCs)上的表达及SDF-1对人G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并培养人GMSCs,检测其表面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测试其克隆形成率及多向分化能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人GMSCs上SDF-1受体CXCR4的表达,用Transwell细胞培养室检测不同质量浓度SDF-1对人GMSCs的趋化反应,光镜下计数迁移至滤膜下侧面的不同视野的细胞数。结果人GMSCs具有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在体外呈克隆状生长,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而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CD34和CD45的表达为阴性。体外诱导培养的人GMSCs能够向成骨细胞及成脂细胞分化,其克隆形成率为21.4%±2.8%。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GMSCs表达SDF-1受体CXCR4。SDF-1的质量浓度为100、200 ng·m L-1时,Transwell细胞培养室中迁移的细胞数目(每高倍视野分别为189.3±4.4和164.6±4.9)显著多于空白对照组(每高倍视野47.8±2.5)(P<0.01);使用CXCR4中和抗体处理后,人GMSCs的迁移效应明显受到抑制(每高倍视野降低为29.0±2.4,P<0.01)。结论人GMSCs表达趋化因子SDF-1受体CXCR4,SDF-1对人GMSCs有趋化效应,这种趋化效应可能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CXCR4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牙龈干细胞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Cbfa1在出生后小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克清 李纾 +1 位作者 杨丕山 赵艳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Runx2/Cbfa1在出生后小鼠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牙本质形成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Runx2/Cbfa1在出生后BALB/c小鼠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及特点。结果Runx2/Cbfa... 目的探讨Runx2/Cbfa1在出生后小鼠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牙本质形成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Runx2/Cbfa1在出生后BALB/c小鼠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及特点。结果Runx2/Cbfa1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性,在牙根尚未发育之前的牙胚钟状晚期,Runx2/Cbfa1只在前期牙本质中有表达,在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皆为阴性;约从第11天开始,随着牙根的发育,Runx2/Cbfa1在根部成牙本质细胞、牙髓细胞中表达为阳性,在冠部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为阴性。结论Runx2/Cbfa1参与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及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细胞的发育,可能对它们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mx2/Cbfa1 免疫组织化学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期上皮剩余的形态学和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西佼 李纾 +2 位作者 于兰 肖长杰 刘宗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追踪观察上皮剩余在牙齿萌出和建!过程中的形态分布和细胞活性改变。方法细胞角蛋白14(CK14)标记小鼠上皮剩余细胞,光镜观察其分布和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上皮剩余细胞的超微结构。PV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K1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目的追踪观察上皮剩余在牙齿萌出和建!过程中的形态分布和细胞活性改变。方法细胞角蛋白14(CK14)标记小鼠上皮剩余细胞,光镜观察其分布和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上皮剩余细胞的超微结构。PV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CK1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上皮剩余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自牙齿萌出前到建后期上皮剩余的外形和分布改变明显,建后期上皮细胞簇更为规则,分布由牙根表面的较广泛分布向根分叉和牙颈等部位局限,与成熟期上皮剩余相似。建阶段,上皮剩余沿牙根表面呈现类网格样布局,细胞数量较萌出前期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此时上皮剩余特别是根分叉水平细胞增殖活跃。建后期上皮剩余细胞数量开始减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簇内出现细胞凋亡征象。结论上皮剩余不是仅仅作为无功能的剩余物,其可能是上皮根鞘功能的延伸或持续,在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完成牙周组织的发育和维持牙周内环境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剩余 上皮根鞘 建[牙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