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环境和干细胞调控的牙周组织再生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马保金 李建华 +8 位作者 桑元华 于洋 仇吉川 邵金龙 李凯 刘世岳 杜密 商玲玲 葛少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1-846,共6页
牙周炎在我国患病率高达74.2%,是成人失牙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着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牙周炎治疗和牙周组织再生是世界关注的难题,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团队围绕“牙周炎症微环境重塑和组织修复再生优化”的关键... 牙周炎在我国患病率高达74.2%,是成人失牙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着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牙周炎治疗和牙周组织再生是世界关注的难题,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团队围绕“牙周炎症微环境重塑和组织修复再生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阐明牙周炎顽固存在机制、创制生物活性材料调控干细胞再生性能、构建系列引导组织再生膜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从而创立了牙周炎治疗技术体系,具体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1)阐明了牙周炎关键致病菌逃避抗菌自噬从而导致炎症损伤的机制,研发了智能抗菌水凝胶和纳米抗菌体系,创制了金属多酚网络微球胶囊,以重塑牙周炎症微环境;(2)解释了材料纳米结构和电活性界面调控干细胞的行为机制,研发了优化纳米结构和电活性生物材料,从而有效提升干细胞再生修复能力;(3)创建系列双相异质屏障膜,完善引导组织再生和原位组织工程技术,激发机体自身修复潜能,促进牙周组织结构再生和功能重建。本课题组研究成果创新了牙周组织再生基础理论,打破了国外产品技术壁垒和专利封锁,建立了牙周再生级联修复策略,提高了我国在牙周组织再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微环境 干细胞 生物活性材料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在口腔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2
作者 孙兆泽 刘双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80-686,共7页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导向分子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引导轴突沿特定的路径生长延伸。随着对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神经导向分子不仅能引导轴突生长,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血管生成、骨再生甚至是口腔组织...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导向分子以非常精确的方式引导轴突沿特定的路径生长延伸。随着对神经导向分子及其受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神经导向分子不仅能引导轴突生长,而且还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血管生成、骨再生甚至是口腔组织的发育和再生。这为研究和发展口腔疾病的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发现的4类主要的神经导向分子(Slit、Semaphorin、Netrin和Ephrin)在组织再生尤其口腔组织再生中的相关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向分子 组织再生 口腔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牙合)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文倩 李晓茜 +2 位作者 马丽 马晓妮 徐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 目的探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咬合及肌电特点,为无牙颌固定种植修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的患者,其中A组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B组上颌为天然牙列,C组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每组20例患者。使用T-scan记录4种颌位的咬合特点,采用肌电仪记录静息状态及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和咬肌的电位变化,探讨咬合与肌电之间的联系。结果咬合分析结果:C组的咬合接触时间、最大咬合力时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及咬合力中心左右向偏移度、咬合力中心位移、前伸颌及侧方颌的咬合分离时间均大于A、B两组(P<0.05),3组最大咬合力时咬合力中心前后向偏移度及前牙区咬合力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分析结果:C组的静息状态下肌电幅值、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咀嚼肌不对称指数大于A、B两组(P<0.05),A、B组的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肌电幅值大于C组(P<0.05)。结论在下颌牙列缺失固定种植修复中,当上颌为可摘局部义齿时,咬合不稳定程度及咬合力中心偏移大于上颌为固定种植修复和天然牙列的患者。咬合与肌电息息相关,上颌可摘局部义齿可造成肌电活动增加,降低咀嚼肌的潜力,双侧肌电的不对称与咬合不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患者 固定种植修复 咬合分析系统 T-scan 肌电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