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期望一种什么样的中国诠释学 |
傅永军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2
|
2007:诠释学与中国 |
陈治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3
|
2008:诠释学与中国 |
陈治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2006:诠释学与中国 |
陈治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2009-2010:诠释学与中国 |
陈治国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作为诠释学基本问题的应用 |
傅永军
刘岱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7
|
作为想象艺术的诠释学(上)——伽达默尔思想晚年定论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8
|
诠释学与修辞学 |
洪汉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9
|
作为想象艺术的诠释学(下)——伽达默尔思想晚年定论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0
|
伽达默尔论诠释学经验 |
傅永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宽容、善意与共在——诠释学的善意原则及其实践维度 |
傅永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一个诠释学经典范例: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解释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理解的历史性何以可能?--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对近代历史哲学的超越 |
宋凯丞
傅永军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4
|
强制阐释、公共阐释与中国阐释学的创造性建构 |
傅永军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儒家经典诠释史建构的路径及其意义 |
王慧茹
傅永军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6
|
极性与折叠:论谢林“同一哲学”的辩证结构 |
王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实体、真无限与剩余的人--斯宾诺莎与谢林的真无限概念 |
王丁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上)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8
|
|
19
|
伽达默尔的前理解学说(下) |
洪汉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20
|
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 |
洪汉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