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鑫 李大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2,共8页
合理膳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风险的基础。通过高效、精准分析食品中的营养与功能成分,进而提供个性化营养指导是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合理膳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风险的基础。通过高效、精准分析食品中的营养与功能成分,进而提供个性化营养指导是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功能成分分析与筛选及个性化营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食品营养 个性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认证背景下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小燕 杨悦 +1 位作者 陈义伦 李大鹏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整合...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分析该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革新、形成性评价机制的建立与综合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实践表明,改进后的课程提升了任课教师的工程素养,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实验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食同源物质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安小雯 李帅 +2 位作者 王玲玲 孙沛 吴澎 《中国果菜》 2024年第5期15-19,72,共6页
近年来,在社会节奏加快、高压工作模式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功能食品市场受众群体年龄范围逐步扩大,聚焦保健食品开发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为了解我国主要药食同源物质保健食品发展现状,本文就药食同源物质应用于保... 近年来,在社会节奏加快、高压工作模式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功能食品市场受众群体年龄范围逐步扩大,聚焦保健食品开发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为了解我国主要药食同源物质保健食品发展现状,本文就药食同源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功能因子提取应用等方面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为药食同源类保健食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功能因子 多酚 多糖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蕾 孙海磊 +4 位作者 毛衍伟 王梦雪 韩永胜 马伟东 张一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3-404,共12页
肌原纤维蛋白是决定肌肉品质的一种盐溶性蛋白,其热诱导凝胶特性直接影响乳化和肉糜类制品的品质,探究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因素是目前国内外肉品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技术改良,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可提高肌原纤维蛋... 肌原纤维蛋白是决定肌肉品质的一种盐溶性蛋白,其热诱导凝胶特性直接影响乳化和肉糜类制品的品质,探究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因素是目前国内外肉品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技术改良,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可提高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功能特性。目前研究对肌原纤维蛋白进行修饰的策略主要包括外源性添加物质和物理技术处理。然而不同处理方式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功能的影响缺乏全面的总结。因此,本文重点从蛋白所处的环境、物理技术和外源添加物方面论述影响和改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各类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明晰了蛋白所处环境的不同和物理技术处理会通过改变蛋白自身构象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而外源添加物通过与蛋白结合形成聚集体影响凝胶特性。本文可为改善凝胶类肉制品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外源添加物 物理处理技术 蛋白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玛咖改善大鼠中枢疲劳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姚文环 周雯 +4 位作者 李亚轩 李子尧 张静 吕实波 李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共8页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 目的探讨玛咖对中枢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玛咖低、中、高剂量(0.6、1.2、2.4 g/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冷水游泳、剥夺睡眠、束缚、夹尾等多种方式反复刺激大鼠制造中枢疲劳大鼠模型。玛咖连续灌胃35 d后,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和大鼠海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并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能够增加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P<0.05或P<0.01),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能够缩短中枢疲劳大鼠逃逸潜伏期(P<0.05)、增加站台穿越次数(P<0.05)、升高糖水偏好度(P<0.05),减少大鼠悬尾挣扎时间(P<0.05),同时能升高CAT活性(P<0.01)、增加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玛咖低、中、高剂量组(0.6、1.2、2.4 g/kg)AMPK和核呼吸因子1(NRF1)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剂量组(1.2、2.4 g/kg)PGC-1α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2.4 g/kg)SIRT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玛咖可以改善中枢疲劳大鼠的行为学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SIRT1/PGC-1α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中枢疲劳 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超 郭星 +5 位作者 王金娥 董平轩 高倩倩 王晓玥 戚晓杰 田金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组学技术在动物模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质量控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耕文化中饮食文化的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
7
作者 吴澎 杨瑞 《古今农业》 2025年第2期96-101,共6页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记忆场域的研究成果,文章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农耕文化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记忆场域的内涵,阐释了以饮食文化记忆场域唤醒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确定情感归属、完成情感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探索提出了梳理符号载体、重塑仪式载体及建设数字载体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记忆场域 共同历史记忆 价值诠释 实践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粉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勇 刘慧卿 +2 位作者 刘金光 李晓彤 曹欣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11-13,共3页
通过探讨鹰嘴豆粉对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面包焙烤品质的影响,拓宽鹰嘴豆的食用范围,提高面包的营养保健价值。结果表明,添加鹰嘴豆粉可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弱化度和面包的硬度、含水量,降低混合粉面团吸水率、稳定时间、面团的拉伸面积、... 通过探讨鹰嘴豆粉对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面包焙烤品质的影响,拓宽鹰嘴豆的食用范围,提高面包的营养保健价值。结果表明,添加鹰嘴豆粉可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弱化度和面包的硬度、含水量,降低混合粉面团吸水率、稳定时间、面团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延伸性,鹰嘴豆粉添加量低于10%时面包的比容、感官品质得到提高,但添加量为10%~20%时对面团的特性和焙烤品质影响并不明显,添加量超过20%时影响较显著。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最终确定在试验条件下鹰嘴豆粉适宜添加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粉 面包 面团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丹丹 姜琳琳 +4 位作者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郝剑刚 梁荣蓉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总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健康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型肉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食用菌因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型肉制品的又一良好原...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总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健康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型肉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食用菌因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型肉制品的又一良好原料。目前食用菌已经作为蛋白替代物、脂肪替代物等添加到肉制品中,起到改善产品质构特性、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等作用,显示出其在新型肉制品开发中的广阔市场前景。但食用菌的添加不可避免地会使产品具有菌类本身的味道,引起肉品品质的改变。此外,肉制品中掺入食用菌存在食用菌敏感人群的过敏风险,这是肉品加工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其近年来在肉制品中的应用,以期为其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肉制品 营养价值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高氧气调包装猪肉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
10
作者 张悦 于江 +3 位作者 刘飞 张玉玉 张一敏 毛衍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其余背最长肌样品进行高氧气调包装,4℃冷库贮藏,分别在0、5、10、15、20?d测定肉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羰基和巯基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增强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改善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肉色(P<0.05);在低温贮藏期间,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脂肪氧化;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蛋白质氧化、羰基的生成和巯基损失(P<0.05),同时显著提高猪肉打开包装前的颜色和打开包装后的总体喜爱度评分(P<0.05)。综上,在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猪肉在高氧气调包装中的肉色、抑制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提高猪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猪肉 抗氧化能力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贮藏特性
11
作者 逄帆 宋恩峤 +6 位作者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梁荣蓉 朱立贤 董鹏程 牛乐宝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2-31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的贮藏特性,以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两种方式对低亚硝发酵香肠进行包装并贮藏,分别在贮藏第0、7、14、2...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的贮藏特性,以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两种方式对低亚硝发酵香肠进行包装并贮藏,分别在贮藏第0、7、14、21天时对发酵香肠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色泽、p 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乳酸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热杀环丝菌的数量及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包装方式均能较好维持发酵香肠的低pH值环境;MAP组能够显著延缓TVB-N含量的上升速率(P<0.05),并显著抑制微生物数量的增长(P<0.05);VSP组更有利于维持香肠良好的色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感官品评得分也显著高于MAP组(P<0.05)。综上所述,VSP更有利于维持发酵香肠良好的色泽及风味,MAP更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贴体包装 气调包装 发酵香肠 低亚硝酸盐含量 木糖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Akt/FoxO信号通路促进牛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
12
作者 孙静 左惠心 +6 位作者 刘昀阁 宫本芝 梁荣蓉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朱立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该研究探究了日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牛肌纤维类型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进一步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分子机制。结果表... 该研究探究了日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牛肌纤维类型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进一步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肉牛日粮添加450 mg/kg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和腰大肌Ⅰ型纤维基因表达(P<0.05),降低了Ⅱ型纤维基因表达(P<0.05)。进一步分析其分子机制,发现,白藜芦醇显著上调肉牛背最长肌中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Akt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FoxO 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PI3K、p-Akt/Akt和p-FoxO1/FoxO1蛋白表达(P<0.05);显著上调肉牛腰大肌PI 3 K和Akt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FoxO 1和FoxO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了FoxO1和FoxO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PI3K、p-Akt、p-FoxO1/FoxO1和p-FoxO3/FoxO3蛋白表达(P<0.05),表明肉牛日粮添加白藜芦醇激活了Akt/FoxO通路。添加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阻断Akt/FoxO信号通路后,白藜芦醇对牛肌管细胞中肌纤维类型的转化作用和对Akt/FoxO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被减弱。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Akt/FoxO通路促进牛肌纤维类型从Ⅱ型到Ⅰ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肉牛 牛肌管细胞 肌纤维类型 Akt/Fox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微生物条件下高氧气调包装牛排贮藏期间肉色和关键脂质氧化产物的关系
13
作者 孙亚男 李丹 +6 位作者 杨啸吟 孟宪勇 孙煜坤 毛衍伟 张一敏 郝剑刚 梁荣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69-278,共10页
以育肥牛的背最长肌牛排为研究对象,在排除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探讨其在高氧气调包装冷藏条件下的肉色及关键脂质氧化产物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产物与肉色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氧气调包装后的牛排其肉色稳定性随贮藏时间... 以育肥牛的背最长肌牛排为研究对象,在排除微生物生长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探讨其在高氧气调包装冷藏条件下的肉色及关键脂质氧化产物变化规律,并分析这些产物与肉色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氧气调包装后的牛排其肉色稳定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高铁肌红蛋白还原能力和氧气消耗率显著下降;牛排样品的脂质氧化程度和产物种类及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共检测到27种脂质氧化产物,主要包括以己醛、壬醛、庚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为代表的醛类物质和以3-羟基丁酮、2,3-辛二酮为代表的酮类物质等。贮藏过程中脂质氧化产物含量的增加与肉色稳定性的下降有极强的相关性(P<0.001),其中,2,3-辛二酮、1-己醇、苯甲醛、3-己烯-2-酮、(E,E)-2,4-壬二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6种物质与a*值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高达0.95及以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建立了a*值与脂质氧化产物的关系模型。本研究排除了微生物生长对肉色的影响,明晰了脂质氧化产物与肉色变化的关系,可为生鲜牛肉肉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牛肉 肉色 高氧气调包装 肌红蛋白 脂质氧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连翘对几种常见食品污染菌的体外协同抑菌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婷婷 李大鹏 +2 位作者 徐晓燕 徐燕 韩址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2,共3页
测定了黄连、连翘对6种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协同抑菌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2个指标判定黄连、连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汉逊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能力大小,并利... 测定了黄连、连翘对6种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并对其协同抑菌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2个指标判定黄连、连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汉逊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能力大小,并利用FIC值判定黄连、连翘的体外联合抑菌能力。以藤黄微球菌为例,通过配方试验对黄连-连翘体外抑菌协同效应最佳配比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黄连、连翘配伍后对6种菌的抑制能力均有一定的协同或相加效果;对藤黄微球菌的体外联合抑菌配方试验得出黄连、连翘的最佳配比为4.523∶5.477,此时具有最大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连翘 食品污染菌 抑菌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过氧化物还原酶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调控牛肉嫩化机制
15
作者 刘际通 王新怡 +3 位作者 张一敏 朱立贤 梁荣蓉 毛衍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28,共9页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后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粒径以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并通过串联质量标签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其内在差异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Prdx6的iPLA2活性抑制剂MJ33孵育牛肉24 h可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在Con vs G0组(0 h未经孵育)、MJ33 vs G0组和MJ33 vs Con组中共鉴定出336个差异蛋白质,其中表达差异核心蛋白质为PRDX6、SOD1、GPX1和PARK7,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骨架蛋白质上,且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但是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差异蛋白质之间存在互作机制,互作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细胞抗氧化、核糖体调节蛋白质合成和磷脂功能上。表明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可能通过介导膜功能、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生影响,最终加速牛肉的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过氧化物还原酶6 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肠发酵过程中酸胁迫对英诺克李斯特菌抗逆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富强 毛衍伟 +5 位作者 梁荣蓉 杨啸吟 张一敏 赵煜炜 宫俊杰 董鹏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0-127,共8页
选用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的替代菌株,在pH 5.4的酸性环境诱导18 h作为酸适应菌株,测定不同酸适应状态英诺克李斯特菌在香肠发酵过程中的存活数以及耐酸、耐热和耐渗能力的变化,... 选用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nocytogenes)的替代菌株,在pH 5.4的酸性环境诱导18 h作为酸适应菌株,测定不同酸适应状态英诺克李斯特菌在香肠发酵过程中的存活数以及耐酸、耐热和耐渗能力的变化,探究酸适应和非酸适应菌株在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产生诱导耐酸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现象以及交叉保护作用的产生规律。结果表明,非酸适应菌株和酸适应菌株在香肠生产结束后分别降低了1.33(lg(CFU/g))和1.06(lg(CFU/g)),酸适应菌株菌落下降数显著低于非酸适应菌株(P<0.05),且酸适应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对酸、热、高渗环境下的D值显著高于非酸适应菌株(P<0.05),表明原料肉中酸胁迫可显著提高李斯特菌在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的生存能力,并显著增强其耐酸、耐热和耐渗性。非酸适应菌株在发酵后耐酸、耐热、耐渗性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李斯特菌在香肠生产过程中产生了ATR现象并引发了耐热、耐渗的交叉保护作用。尽管酸适应和非酸适应的菌株在香肠生产过程中均受到显著抑制,但在生产结束后仍有大量残留(生产过程中菌落下降数<5(lg(CFU/g))),同时生产过程中耐酸、耐热、耐渗性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在发酵工艺的改进中应充分考虑致病菌诱导耐酸所产生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英诺克李斯特菌 存活 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对肉嫩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安宇凡 毛衍伟 +6 位作者 杨啸吟 朱立贤 李继强 郝剑刚 谷月 成海建 张一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318,共9页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是宰后糖酵解的重要上游调控因子,本文重点概括了AMPK/SIRT1信号通路对糖酵解及宰后内源酶系的影响,并解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AMPK/SIRT1信号通路调控肉的嫩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糖酵解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内源蛋白酶系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在国内外食品加工中的利用现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郭萌萌 赵建德 +3 位作者 杜金华 刘玉红 刘成 张开利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
啤酒糟是啤酒酿造的最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非淀粉多糖。随着啤酒原料中小麦芽使用量的增加(≥40%),啤酒糟中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目前啤酒糟主要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出售,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 啤酒糟是啤酒酿造的最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非淀粉多糖。随着啤酒原料中小麦芽使用量的增加(≥40%),啤酒糟中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目前啤酒糟主要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出售,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概述啤酒糟的营养、加工处理方法及其在国内外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利用情况,为高蛋白膳食纤维啤酒糟食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营养 食品加工 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品豆腥味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代养勇 曹健 +2 位作者 董海洲 刘传富 李向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大豆食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但是大豆食品中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豆腥味,许多人难以接受,从而限制了大豆食品的发展和广泛食用。本文就大豆食品中豆腥味的来源以及豆腥味的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豆腥味 来源 消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二氧化氯处理对仔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曹子铭 王文亮 +7 位作者 贾卫亮 谢霞 张剑 弓志青 宋莎莎 史君彦 甲承立 王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3-240,共8页
仔姜是重要的调味食品,但贮运过程中容易失水萎蔫、组织褐变、腐烂变质。为了探究二氧化氯(ClO_(2))对仔姜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前期研发的ClO_(2)缓释剂处理仔姜,定期测定其色泽、失重率及相对电导率,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进行代... 仔姜是重要的调味食品,但贮运过程中容易失水萎蔫、组织褐变、腐烂变质。为了探究二氧化氯(ClO_(2))对仔姜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前期研发的ClO_(2)缓释剂处理仔姜,定期测定其色泽、失重率及相对电导率,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进行代谢物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5℃贮藏条件下,ClO_(2)显著延缓失重率、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增加和白度指数的下降(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确定了875个与仔姜色泽和质地等品质相关的代谢物,表明ClO_(2)通过调控甘油磷酸胆碱、花生四烯酸和花生酮等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稳定细胞膜结构,从而减少仔姜物质消耗和水分流失;此外,ClO_(2)还通过增加圣草酚、表儿茶素和松柏苷等酚类物质含量缓解膜脂过氧化,抑制褐变。代谢组学显示ClO_(2)处理更有利于保持仔姜采后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货架期,为仔姜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推进ClO_(2)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_(2) 仔姜 非靶向代谢组学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