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蚓粪减轻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的土壤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潘凤兵 王海燕 +4 位作者 王晓芳 陈学森 沈向 尹承苗 毛志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5-932,共8页
[目的]有害真菌数量的增加是造成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蚓粪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以及作用机理。[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usis Rehd.)为试材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棕壤,取自山东省泰安市25年的... [目的]有害真菌数量的增加是造成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蚓粪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以及作用机理。[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usis Rehd.)为试材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土壤为棕壤,取自山东省泰安市25年的红富士老果园。以连作土壤为对照(CK),设灭菌连作土壤(TM)、连作土壤施用蚓粪(YF)、连作土壤施用灭菌蚓粪(MYF)共4个处理。幼苗生长一年后,测定平邑甜茶生物量、根系相关指标,分析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及土壤酶活性。[结果]与连作土壤CK相比,蚓粪(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的平邑甜茶植株干重显著提高了351.1%和348.2%;蚓粪处理(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都显著促进了平邑甜茶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植株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呼吸速率,两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YF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7.8%和97.7%,真菌数量减少了17.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施入蚓粪后(YF)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了51.0%,MYF处理的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57.6%,YF和MYF两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YF处理的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了97.9%、540.9%、213.1%和109.4%。[结论]在连作土壤上添加蚓粪或灭菌蚓粪,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特别是尖孢镰刀菌数量,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进而减轻苹果连作障碍带来的危害,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植株根系健康生长,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蚓粪 土壤生物环境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VB_6、C_OB对苹果幼树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付凤 于文章 +6 位作者 张佳腾 杨恒峰 毛云飞 王增辉 陈学森 毛志泉 沈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2-271,共10页
以富士/平邑甜茶(M.hupehensis)二年生幼树为试材,研究盆栽条件下土壤中施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_6(VB_6)和复合维生素B(C_OB)对苹果幼树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果树根系实验室进行富士苹... 以富士/平邑甜茶(M.hupehensis)二年生幼树为试材,研究盆栽条件下土壤中施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B_6(VB_6)和复合维生素B(C_OB)对苹果幼树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于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果树根系实验室进行富士苹果盆栽试验。5月26对富士苹果土施VB_6、C_OB,剂量分别为0,0.02,0.03,0.04g/株。6—10月测定外源维生素条件下苹果幼树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荧光参数以及根系的生长分布状况。研究表明,不同剂量VB_6和C_OB对苹果幼树株高、茎粗,植株生物量,叶面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荧光参数和根系分布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盆施不同剂量VB_6、C_OB显著改善了植株生长势,叶面积以VB_6 0.03g增加最显著为22%,植株地上部分以C_OB 0.04g处理对植株株高、茎粗和新梢长度增加最显著,株高、茎粗和新梢长度在10月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4%,34%和45%,VB_6 0.03g与C_OB 0.04g两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地下部分,VB_6 0.03g与C_O B 0.04g两处理对根系干鲜重、总长度、总体积和总表面积增加尤为显著,根尖数和根系分叉数也显著增加。VB_6 0.02g和C_OB 0.02g剂量下苹果幼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相比对照无显著性差异,VB_6 0.03g与C_OB 0.04g植株抗性得到显著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此外,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光合荧光特性也得到显著性改善,且VB_6 0.03g与C_OB 0.04g两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研究结果,VB_60.03g/株和C_OB 0.04g/株对苹果幼树的生物学性状和理化性质影响最显著,鉴于C_OB的有效施用剂量和市场价格均高于VB_6,推荐施用VB_6来改善土壤营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6 COB 苹果幼树 光合作用 荧光参数 抗氧化酶 根系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环境并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玫 徐少卓 +5 位作者 刘宇松 张素素 张红 陈学森 王艳芳 毛志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0-227,共8页
【目的】苹果连作障碍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生物炭复合有机肥混合处理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根系指标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探讨生物炭复合有机肥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为老果园改造... 【目的】苹果连作障碍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生物炭复合有机肥混合处理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根系指标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探讨生物炭复合有机肥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为老果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设计了连作土壤(CK)、连作土用溴甲烷熏蒸处理(F)、连作土+2%有机肥(OF)、连作土+2%生物炭(B)、连作土+2%有机肥+2%生物炭(BOF)5个处理。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根系指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用Illumina Mi Seq 2 x 300 bp平台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生物炭、有机肥以及二者复合施用,均可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三种处理的根系呼吸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3、1.2和1.5倍;经生物炭、有机肥或二者复合处理后,幼苗总根长、根体积以及表面积虽然不如F处理的效果好,但是也明显高于连作土对照,其中BOF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是对照的2.3、4.8和3.4倍;三种处理还可增强土壤酶活性,其中以生物炭复合有机肥效果最佳,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1、2.9和2.9倍;三种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善了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生物炭复合有机肥对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与其他三个处理差别明显;溴甲烷灭菌、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基因拷贝数均显著低于连作土,说明连作土壤中以尖孢镰刀菌为主的有害真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施用生物炭复合有机肥相比于单施生物炭或者有机肥,能更好地提高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发育,增强土壤酶活性,二者配施明显优化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基因拷贝数。因此,施用生物炭复合有机肥这一综合措施能更好地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幼苗 生物炭 有机肥 真菌群落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发酵流体和堆肥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国栋 展星 +4 位作者 李园园 沈向 陈学森 吴树敬 毛志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63-3673,共11页
为探讨不同有机物料的发酵流体(厌氧发酵产物)和堆肥(有氧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猪粪+秸秆、鸡粪+秸秆、羊粪+秸秆、猪粪+鸡粪+羊粪+秸秆4个不同有机物料组合并进行厌氧发酵和有氧发... 为探讨不同有机物料的发酵流体(厌氧发酵产物)和堆肥(有氧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猪粪+秸秆、鸡粪+秸秆、羊粪+秸秆、猪粪+鸡粪+羊粪+秸秆4个不同有机物料组合并进行厌氧发酵和有氧发酵,并将发酵产物分别施入连作土中,研究其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连作土壤中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酚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物料堆肥相比,各有机物料发酵流体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干重、鲜重较高,其中猪粪发酵流体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干、鲜重,7月份为对照的1.57、1.26倍,9月份为CK的1.55、1.86倍;两类发酵产物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且发酵流体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其中羊粪发酵流体效果最明显,分别为CK的2.95倍和2.37倍,在堆肥处理中,真菌数量显著增高;两类发酵产物也影响了土壤中酚酸总量,表现为猪粪、鸡粪发酵流体和猪粪堆肥处理含量下降,至9月份分别下降到CK的0.45、0.39倍和0.3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流体 堆肥 连作 平邑甜茶 微生物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并促进苹果植株氮素吸收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会 朱占玲 +4 位作者 彭玲 陈倩 刘相阳 葛顺峰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4-460,共7页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苹果植株生长、土壤理化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生产上苹果园合理应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以400℃亚高温热解木材产生的生物质炭为供试肥料,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苹果植株生长、土壤理化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为生产上苹果园合理应用生物质炭提供依据。【方法】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以400℃亚高温热解木材产生的生物质炭为供试肥料,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了盆栽试验。设底施生物质炭0、15、30、45和60 g/kg,分别以CK、T1、T2、T3和T4表示。调查了苹果植株生长发育、土壤理化性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氮素的吸收、利用和损失。【结果】添加生物质炭的所有处理植株株高、茎粗和总干重均显著高于CK;T2、T3和T4处理的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但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降低,T3和T4处理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22和1.20 g/cm3,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T1和T2处理;T3和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根际土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植株对肥料^(15)N的吸收,T4和T3处理植株^(15)N利用率分别为15.18%和15.63%,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15)N残留率以T4处理最高,为38.16%,T3次之,T1最低,为30.02%;氮素损失以T1处理最高,为58.54%,T4处理最低,为45.66%,且T4与T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生物质炭施用量进行拟合分析,两者出现最大值时的生物质炭施用量分别为64 g/kg和55 g/kg。【结论】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促进了苹果植株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及对肥料氮的吸收,增加了土壤对氮的固定,减少了氮的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生物质炭施用量为55~64 g/kg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苹果 植株生长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氮素利用和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和生物炭对苹果根系生长、土壤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芬 刘会 +4 位作者 冯敬涛 田歌 刘相阳 葛顺峰 姜远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5-1801,共7页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牛粪与生物炭不同配比对苹果根系生长、土壤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苹果生产中合理施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试验共设6个处理:对照(CK)、100%牛粪(T1)、75%牛粪+25... 以两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牛粪与生物炭不同配比对苹果根系生长、土壤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苹果生产中合理施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试验共设6个处理:对照(CK)、100%牛粪(T1)、75%牛粪+25%生物炭(T2)、50%牛粪+50%生物炭(T3)、25%牛粪+75%生物炭(T4)和100%生物炭(T5)。结果表明,牛粪和生物炭混施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苹果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含量最少;添加牛粪和生物炭均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其中T2处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达到最高。牛粪和生物炭混施还可促进苹果根系生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等指标均在T2处理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47.90%、33.47%、44.67%。表明T2处理可显著促进苹果根系的生长和根系活力的提高。与对照相比,牛粪和生物炭混合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各器官的Ndff值、全氮量和15N吸收量,提高了15N利用率和15N残留率,降低了15N损失率。各处理15N利用率和15N残留率趋势为牛粪和生物炭混合处理最高,单施牛粪或生物炭处理次之,对照最低; 15N损失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T2处理效果最好,15N利用率和15N残留率最高, 15N损失率最低, 15N利用率较对照提高5.51%, 15N损失率较对照降低14.52%。综合分析认为, 75%牛粪+25%生物炭处理(T2)对苹果根系生长、土壤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牛粪 生物炭 根系 氮素利用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对老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段亚楠 刘恩太 +3 位作者 陈学森 沈向 尹承苗 毛志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以山东蒙阴、莱州和栖霞3地老龄苹果园土壤为材料,分别在冬前和冬后采集0~30 cm(上层)与30~60 cm(下层)土层土样,探讨了冻融作用对老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地苹果园0~30 cm土层各理化性状均显著高于30~60 c... 以山东蒙阴、莱州和栖霞3地老龄苹果园土壤为材料,分别在冬前和冬后采集0~30 cm(上层)与30~60 cm(下层)土层土样,探讨了冻融作用对老龄苹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地苹果园0~30 cm土层各理化性状均显著高于30~60 cm土层,其中速效钾含量差异最显著;冻融处理后,3地上下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性降低,且上层土壤降低最显著,其中蒙阴苹果园上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别降低了40.6%、43.6%和55.7%,3地上下层土壤细菌/真菌比值显著提高、尖孢镰孢菌基因拷贝数大幅下降;冻融处理后,3地上下层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所降低,且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三地上下层土壤CEC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蒙阴苹果园上层CEC降低了41.7%,下层CEC提高了19.2%,栖霞苹果园则相反。综上,3地老龄苹果园土壤经过冻融处理后,显著降低了上下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了上下层土壤细菌/真菌比值,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缓解苹果园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苹果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促进苹果花脸病植株氮素吸收和果实增产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建明 葛顺峰 +2 位作者 沙建川 丰艳广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96-1302,共7页
【目的】探究微生物菌肥对减少苹果花脸病发生,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2015~2016年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设3个处理:花脸病树施化肥(CK)、健康树施化肥(T1)... 【目的】探究微生物菌肥对减少苹果花脸病发生,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2015~2016年进行了2年田间试验。设3个处理:花脸病树施化肥(CK)、健康树施化肥(T1)、花脸病树施化肥+微生物菌肥(T2)。分别于2015年10月12日和2016年10月15日,每个处理随机采集100个果实,统计花脸病病情指数,并于2016年10月15日对整树进行破坏性取样,测定^(15)N吸收利用情况。【结果】施化肥+微生物菌肥花脸病苹果树(T2)根系生物量及新梢长度显著高于施化肥花脸病树(CK)和健康树施化肥(T1)处理;施加微生物菌肥,花脸病苹果植株粗根干重、细根干重以及新梢长度比未施加的CK处理分别提高了39.4%、157.0%和42.0%。无论是否施加微生物肥,花脸病苹果植株各器官的Ndff值均显著低于健康苹果树。与CK处理相比,T2处理的果实、新梢、叶片、细根、粗根、多年生枝和中心干的Ndff值分别提高了93.4%、75.6%、63.7%、96.1%、80.2%、103.4%和95.0%;T2处理的^(15)N利用率最高,为14.4%,显著高于T1处理(10.4%)和CK处理(6.7%);T2处理的叶片、果实和新梢的^(15)N分配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第一年施用微生物菌肥(T2)对花脸病的防控效果仅为7.1%,第二年显著提高至20.9%,此时T2处理的果实的产量(6.3 kg/株)、单果质量(208.2 g)、可溶性糖(14.3%)、可滴定酸(0.5%)及糖酸比(27.6)均显著高于CK,但仍低于T1处理。【结论】施用微生物菌肥显著促进了花脸病苹果植株根系的生长,增强了根系对氮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运输,从而提高了植株对氮肥的吸收利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花脸病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花脸病 微生物菌肥 氮素利用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氮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功帅 马子清 +6 位作者 潘凤兵 田长平 陈杰 王金政 陈学森 尹承苗 毛志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88,共8页
【目的】苹果连作障碍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果树生长。研究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为阐明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和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 【目的】苹果连作障碍发生普遍,严重影响果树生长。研究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为阐明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和防控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平邑甜茶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试验处理分为连作土溴甲烷熏蒸(T1)、连作土高温灭菌(T2)、麦田土(T3)和连作土(CK)四个处理。分别在8月和9月份进行两次取样,测定了不同处理间生物量、根系、氮素和土壤微生物的差异。【结果】连作显著抑制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和根系构型。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土处理9月份幼苗的鲜重分别减少了46.77%、46.50%和27.38%;株高分别减少了41.97%、41.95%和23.51%;根系面积分别减少了56.21%、55.72%和48.04%。与麦田土相比,连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了有害真菌数量,减少了细菌数量,降低了细菌/真菌比值。9月份连作土壤真菌数量是麦田土处理的1.76倍,细菌占麦田土的78.77%。连作减少了氮素对各器官的贡献率(NDff),显著低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土处理9月份叶片组织的NDff分别减少了61.34%、58.65%、57.36%。同时,连作还影响氮素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连作平邑甜茶根系分配了更多的^(15)N,9月份达到42.11%。而叶片组织的^(15)N分配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处理,并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叶片组织的^(15)N分配率越少,9月份仅占29.25%。连作还减少了氮肥的利用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9月份连作土氮肥的利用率为13.33%,与连作土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67.19%、67.68%、60.39%。连作还影响了根系功能,与溴甲烷熏蒸、高温灭菌和麦田土处理相比,连作条件下幼苗的根系活力分别降低了39.71%、40.64%和26.80%;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分别减少了41.44%、38.24%、25.78%。【结论】土壤微生物是引起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连作不仅抑制了植株生长和根系构型,还抑制了根系功能,减少对土壤氮素的吸收,降低氮肥的利用率,影响各器官氮素的分配。连作使根系消耗过多的营养,减少了对地上部分的供应,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连作障碍 根系功能 氮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时间对有机物料发酵流体成分含量变化及对连作苹果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海兵 胡艳丽 +1 位作者 陈学森 毛志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66-1474,共9页
为探明不同季节不同发酵时间有机物料发酵流体成分含量变化及其对连作苹果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富士/八棱海棠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置季节(春、夏、秋)和发酵时间(30 d、45 d、60 d)两个因素,共9个处理,盆栽条件下对发酵流体成分含... 为探明不同季节不同发酵时间有机物料发酵流体成分含量变化及其对连作苹果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富士/八棱海棠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置季节(春、夏、秋)和发酵时间(30 d、45 d、60 d)两个因素,共9个处理,盆栽条件下对发酵流体成分含量与连作苹果幼树生长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发酵流体可以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与对照相比,施入春、夏、秋分别发酵60 d、45 d、45 d的发酵流体的植株干重分别增加了22.42%、22.82%和19.63%。从总体上看,测定范围内夏、秋季处理发酵流体相关成分平均含量大于春季处理,同时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流体相关成分含量有增大的趋势。其中春季发酵60 d、夏季和秋季发酵45 d发酵流体相关成分含量最高,且对促进连作苹果幼树株高、地茎、鲜重及干重增加的影响最大。在发酵流体相关成分中与苹果幼树生长相关性最大的为细胞分裂素(6BA)、维生素B12(VB12)、苹果酸、氨基酸和乙酸,与植株干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81、0.53、0.51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流体 发酵时间 连作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植酸酶对土壤磷酸酶、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萍萍 杨洪强 +4 位作者 毕润霞 范伟国 冉昆 吴瑞刚 樊树雷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81-85,共5页
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向盆土浇灌液体植酸酶,探讨了外源植酸酶对根区土壤植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入外源植酸酶制剂后,根区土壤植酸酶活... 以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向盆土浇灌液体植酸酶,探讨了外源植酸酶对根区土壤植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入外源植酸酶制剂后,根区土壤植酸酶活性、磷酸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且提高幅度随着外源植酸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土壤植酸酶活性迅速下降后趋于平稳,磷酸酶活性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速效磷含量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外源植酸酶也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在植酸酶浓度为40000U/kg时,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比对照增加30.98%-69.00%、35.78%-249.18%和11.14%-271.28%。施人外源植酸酶第50天,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叶面积、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平邑甜茶 根区土壤 微生物 磷酸酶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苹果园肥料施用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12
作者 魏绍冲 姜远茂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77-79,共3页
对山东省胶东半岛、鲁中南地区和黄河故道地区苹果主产区的肥料施用现状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苹果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户经营规模较小,果园立地条件差,苹果品种组成过于单一,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等。山东... 对山东省胶东半岛、鲁中南地区和黄河故道地区苹果主产区的肥料施用现状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苹果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户经营规模较小,果园立地条件差,苹果品种组成过于单一,果园有机肥投入不足等。山东不同苹果产区的区域间氮、磷、钾肥施用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山东省苹果施肥现状提出了合理施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苹果 施肥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小营 欧阳石光 张丽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29-32,共4页
研究了间作花生、春玉米对新建茶园生态环境、茶籽萌发、茶苗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春玉米的茶园夏季空气温度、茶苗叶面温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间作花生,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幅显著高于... 研究了间作花生、春玉米对新建茶园生态环境、茶籽萌发、茶苗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春玉米的茶园夏季空气温度、茶苗叶面温度、土壤温度、光照强度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大于间作花生,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幅显著高于间作花生,茶苗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有效避免了间作花生和对照出现的"午休"现象,茶苗成活率、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也均显著好于间作花生。表明间作春玉米较适合山东新建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间作 春玉米 花生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棕壤茶园专用解磷微生物菌剂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玉惠 张丽霞 +2 位作者 韩晓阳 黄晓琴 周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56-61,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棕壤茶园专用解磷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试验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获得了影响茶园微生物菌剂制备的3个关键因素:水与载体比值(X1)、发酵温度(X4)、烘干温度(X7)。然后利用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试验以及... 采用响应面法对棕壤茶园专用解磷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选择。试验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获得了影响茶园微生物菌剂制备的3个关键因素:水与载体比值(X1)、发酵温度(X4)、烘干温度(X7)。然后利用最陡爬坡试验、中心组合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以菌剂有效活菌数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的菌剂最大有效活菌数为5.01×10^(10)个/g,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水/载体(体积比)=1.8,菌液接种量为载体量的12.5%,发酵温度和烘干温度分别为30℃和41℃。采用上述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菌剂,其有效活菌数达到5.19×10^(10)个/g,与模型预测的最大值基本相符,说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解磷微生物菌剂 制备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消毒后增施木霉菌肥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及再植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少卓 王晓芳 +3 位作者 陈学森 沈向 尹承苗 毛志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5-1293,共9页
【目的】研究了连作苹果园土壤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增施木霉菌肥对连作土壤再植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以盆栽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以27年老龄苹果园土壤为对... 【目的】研究了连作苹果园土壤经高锰酸钾处理后增施木霉菌肥对连作土壤再植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以盆栽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以27年老龄苹果园土壤为对照(CK),设置木霉菌肥处理(T1)、高锰酸钾消毒处理(T2)以及高锰酸钾和木霉菌肥联用处理(T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等技术研究了各处理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理特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相关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木霉菌肥处理(T1)、高锰酸钾处理(T2)以及两者的联用处理(T3)均能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其中以两者联用处理(T3)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9月份取样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T1处理提高了34.0%、30.9%、34.9%、33.7%,比T2处理提高了22.5%、23.0%、21.7%、17.3%。同时T3处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呼吸速率、SOD、POD、CAT活性、光合作用强度相比T1、T2处理也有了显著提高。此外,T3处理还更好地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环境,具体表现为T3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基因拷贝数分别较CK降低了69.7%、64.4%,明显优于T2处理的50.0%、49.7%以及T1处理的29.8%、29.3%。T-RFLP图谱的主成分分析(PCA)发现,T3处理最大程度地改变了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更有利于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结论】高锰酸钾与木霉菌肥联用能更好地降低苹果连作土壤中致病真菌数量,改变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平邑甜茶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连作障碍 高锰酸钾 木霉菌肥 微生物环境 平邑甜茶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生草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酶活性及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业萍 毛云飞 +6 位作者 胡艳丽 张璐璐 尹伊君 庞会灵 宿夏菲 杨露 沈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92-1805,共14页
【目的】果园种植生草能够改善土壤肥力与土壤结构。研究种植不同生草对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为果园高效绿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马庄试验基地多年生苹果行间进行生草试验,供试草种... 【目的】果园种植生草能够改善土壤肥力与土壤结构。研究种植不同生草对果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为果园高效绿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马庄试验基地多年生苹果行间进行生草试验,供试草种为白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垂穗草(Bouteloua gracilis)、沙画眉草(Eragrostis trichodes)、弯叶画眉草(Eragrostis curvula)和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以清耕自然生草为对照(ACK),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在连续3年内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1)从6个土壤样品中共得到31459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和5021个真菌操作分类单元,6个土壤样品中共有1019个相同细菌群落(OTUs)和108个相同真菌群落(OTUs)。Alpha多样性分析可知,弯叶画眉草处理后的土壤中细菌的Shannon、Simpson和Chao1指数高于Ack处理,比Ack分别增加了4.61%、7.01%和27.44%,尤其加拿大披碱草处理后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是对照的1.31倍(P<0.05)。在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优势细菌,这8个细菌门在各自处理中占比超过95%,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优势真菌,这4个优势真菌门在各自处理中占比超过80%。弯叶画眉草处理可提高土壤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沙画眉草处理土壤中的细菌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绿弯菌门相对丰度降低;5个生草处理提高了土壤中真菌群落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垂穗草子囊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明显,垂穗草、弯叶画眉草和加拿大披碱草提高了土壤中的球囊菌门相对丰度。(2)果园生草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且随着生草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增加明显,2020年9月份的弯叶画眉草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清耕处理。(3)生草提高了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弯叶画眉草、加拿大披碱草和沙画眉草处理效果显著好于清耕,弯叶画眉草的效果尤为突出,而三叶草的效果不显著。相应地,沙画眉草、弯叶画眉草和加拿大披碱草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清耕处理。(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园生草处理土壤的碳组分(除DOC外)、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结论】种植沙画眉草、弯叶画眉草和加拿大披碱草均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总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提高幅度也在增加,进而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并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弯叶画眉草和加拿大披碱草对土壤影响效应优良,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草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隆对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刘恩太 李园园 +2 位作者 胡艳丽 孙传香 毛志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7-852,共6页
以生产上常用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棉隆微粒剂对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重茬(对照CK)相比,棉隆处理极显著(P<0.01)降低了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降幅达58.8%,细菌和放线菌数... 以生产上常用苹果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棉隆微粒剂对苹果连作土壤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重茬(对照CK)相比,棉隆处理极显著(P<0.01)降低了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降幅达58.8%,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显著(P<0.05)降低15.3%、8.5%,细菌/真菌增加108.8%,放线菌/真菌增加124.2%;棉隆使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单株幼苗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421.4%、426.5%、171.7%、48.8%。平邑甜茶植株叶面积以及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净光合速率均极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62.6%、14.9%、15.0%、24.0%,叶片同化能力增强;植株长势增强,株高和地径均极显著提高,植株地上干鲜重和地下干鲜重也得到了极显著性增加,最高增加幅度达2.2倍。综上,棉隆处理后苹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降低,而细菌与真菌比值、放线菌与真菌比值增加,平邑甜茶幼苗植株长势增强,棉隆可有效减轻苹果连作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隆 连作 平邑甜茶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MPK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宁 冀美玲 +2 位作者 张泽杰 李玲 高东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8-476,共9页
为探究MPK3响应GA信号调控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以中油四号油桃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GA诱导下MAPKs家族基因在桃芽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PpMPK3响应GA正调控表现最强烈。利用MEGA6.0、MEME、GSDS、DNAMAN 6.0等软件对桃P... 为探究MPK3响应GA信号调控休眠解除的分子机理,以中油四号油桃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发现GA诱导下MAPKs家族基因在桃芽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PpMPK3响应GA正调控表现最强烈。利用MEGA6.0、MEME、GSDS、DNAMAN 6.0等软件对桃PpMPK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pMPK3的cDNA全长1 11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42.6 kD,理论等电点为5.62,属于亲水性不稳定蛋白。预测PpMPK3蛋白发生磷酸化修饰的位点有45个,不存在糖基化位点。PpMPK3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1.35%,延伸链占10.54%,无规则卷曲为48.11%。进化树分析表明,PpMPK3氨基酸序列与甜樱桃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73%。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PpMPK3定位于细胞核。RT-PCR结果表明,PpMPK3的表达模式与休眠解除过程相一致,推测PpMPK3能够响应GA信号,促进休眠解除。本研究结果为桃设施栽培的休眠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MPK3 基因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蘸根对茄子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希港 李静 +5 位作者 宋健丽 魏珉 周波 高中强 孟伦 杨凤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1-776,共6页
本试验以‘大红袍’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蘸根处理对茄子幼苗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定植期该微生物菌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蘸根(CK1)及清水蘸根(CK2)、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稀释300倍(T1)、400倍... 本试验以‘大红袍’茄子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蘸根处理对茄子幼苗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定植期该微生物菌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7个处理:不蘸根(CK1)及清水蘸根(CK2)、不同浓度微生物菌剂[稀释300倍(T1)、400倍(T2)、500倍(T3)、600倍(T4)、1000倍液(T5)]蘸根。结果表明,随蘸根微生物菌剂稀释倍数增加,茄子幼苗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说明蘸根菌剂存在浓度效应。当蘸根菌剂稀释600倍(T4)时,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壮苗指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活力分别较CK1提高29.51%、14.13%、42.33%、53.15%、20.58%、44.12%、28.44%、12.34%、36.47%、53.19%和20.40%,比CK2分别提高41.02%、17.20%、103.16%、80.99%、78.88%、48.48%、45.83%、41.84%、38.05%、46.35和21.50%;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1和CK2提高78.44%和139.16%。综上可知,用稀释600倍的微生物菌剂蘸根有利于促进茄子幼苗生长。故在茄子幼苗定植前12 h,用该浓度微生物菌剂蘸根30min,有利于定植后的茄子幼苗缓苗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茄子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茶园土壤几丁质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嘉敏 刘腾飞 韩晓阳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80-84,共5页
为了筛选到适合山东茶园土壤环境的几丁质降解菌,以提高土壤几丁质的降解速率,本试验以胶状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山东省泰安市茶园土壤中筛选出两株高活性几丁质降解菌,命名为J4、J17。通过生理生化、形态观测和分子鉴定,确定J4属于鞘氨... 为了筛选到适合山东茶园土壤环境的几丁质降解菌,以提高土壤几丁质的降解速率,本试验以胶状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从山东省泰安市茶园土壤中筛选出两株高活性几丁质降解菌,命名为J4、J17。通过生理生化、形态观测和分子鉴定,确定J4属于鞘氨醇杆菌属,J17属于芽孢杆菌属。产酶特性研究表明,最优产酶条件菌株J4为培养温度30℃、pH值7.0、转速200 r/min,J17为培养温度25~30℃、pH值7.0、转速180 r/min;混合菌株J4+J17的产酶能力比J4、J17单一菌株的产酶能力高,分别高出9%和23%。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菌剂的制备及工厂化发酵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降解菌 筛选 鉴定 产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