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康复方案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素芳 冯晓东 +3 位作者 李丽 吴劲松 饶婷 江一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优化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8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接受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周期,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评定...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优化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8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接受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周期,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评定方法测量2组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感觉功能=0.045,P运动功能=0.038、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025)。结论:该研究表明综合性及规范化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案 胸腰段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马甜甜 秦芳 +1 位作者 于子夫 刘西花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16-823,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适应性饲喂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喂养1...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适应性饲喂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喂养12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有氧运动组同时进行有氧训练。12周后TUNEL染色检测小鼠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各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IL-1β和TGF-β1的蛋白水平。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ELISA检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水平。结果:TUNEL染色显示3组小鼠在心肌细胞凋亡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P<0.05)。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中NLRP3、IL-1β和TGF-β1蛋白水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中NLRP3、IL-1β和TGF-β1蛋白水平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三组在LDH、CK和cTnⅠ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抑制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及降低心肌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酶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同步言语训练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魏婧怡 王潇婧 +3 位作者 王冉 卫晨 马赛 刘西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 观察针刺同步常规言语训练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8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同步组(n=30)。两组均接受针刺和常规言语训练,对照组针... 目的 观察针刺同步常规言语训练对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8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同步组(n=30)。两组均接受针刺和常规言语训练,对照组针刺和言语训练分别于同一天上、下午进行,同步组则在针刺的同时进行言语训练,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非言语认知功能评定(NLCA)、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测试(CADL)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CRRCAE各维度分、NLCA各维度分和CADL评分均提高(|t|> 2.081, P <0.05),且同步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 2.680, P <0.05)。结论 相比序列治疗模式,针刺同步言语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运动性失语 针刺 言语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康复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甜甜 于子夫 +2 位作者 秦芳 冷晓轩 刘西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2-832,共11页
目的了解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在康复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于CIMT在康复领域应用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突现词等知识... 目的了解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在康复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关于CIMT在康复领域应用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3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突现词等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16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359篇,英文文献806篇。中英文文献年度发文趋势总体一致,经过快速增长后,呈现波动趋势。英文文献中,各机构间合作较多,但地域有局限性。中文文献中,各机构存在合作不足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CIMT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CIMT对运动功能的改善,CIMT联合其他疗法的应用以及CIMT的相关机制研究。近年中文文献突现关键词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英文文献突现关键词有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unilateral cerebral palsy。结论CIMT在康复领域的研究处于稳定发展期,该疗法联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或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运动疗法 康复 功能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ICU后综合征及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苓 于少泓 杨彬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综述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ICU后综合征及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包括ICU后综合征概述与症状、康复措施等,旨在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全面康复并融入社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ICU后综合征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炎症反应改善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秦芳 马甜甜 +1 位作者 于子夫 刘西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2,共6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S)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等心血管病变,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重,发病人群逐渐增多。炎症反应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炎症保护心肌功能。但有氧运动对AS心肌纤维化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AS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机制。方法2022年2—8月选取27只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有氧运动组,每组9只。制备AS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运动训练,Masson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NOD受体3(NLRP3)、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量。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有氧运动组心肌组织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改善。HE染色结果示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较错乱,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增大,存在炎性细胞浸润;有氧运动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尚整齐,细胞形态、大小异常,细胞间隙基本正常。模型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NLRP3、IL-1β、TGF-β1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SOD、GSH-Px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SOD、GSH-Px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明显改善ApoE^(-/-)AS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炎性反应、激活抗氧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化 有氧运动 炎症 ApoE^(-/-)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嘉伟 柳琳 +4 位作者 刘瑞 高永娥 李春玉 曹孟娇 沈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2月17日收录的关于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章。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2月17日收录的关于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章。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10项脑卒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开发研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2~0.955;10项研究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适用性较好,性能不一,各有优缺点。结论:脑卒中患者30天非计划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预测性能有待提高。同时,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高龄、住院时间长、留置管道及存在多种慢性合并症者,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再入院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俞凯华 尉昆 +3 位作者 张杰 衣雪梅 王刚 庞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9-535,共7页
目的:报道1例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NMS)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治过程,为此类患者诊断、麻醉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并发MNMS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方法和围术期管理,并进行相... 目的:报道1例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并发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MNMS)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治过程,为此类患者诊断、麻醉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并发MNMS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方法和围术期管理,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6岁,于2017年3月25日因突发左下肢疼痛、麻木伴感觉运动障碍入院,入院35 min后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左股浅动脉末段至腘动脉全段继发血栓。入院77 min后实验室检查显示肌红蛋白(MB)698.7μg·L^(-1)、肌钙蛋白I(TnI)0.092μg·L^(-1)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78μg·L^(-1)。入院63 min后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心房颤动和房室传导阻滞。初诊为急性左下肢动脉栓塞,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患者拟于入院3 h后在全麻下行急诊左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8 min患者突发室颤,考虑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MNMS,经过积极的抢救处理,仍未能挽救患者生命。结论:对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及时恢复肢体的血液供应是治疗的关键,适当补液扩容,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护心肾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性动脉栓塞 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西花 李晓旭 +1 位作者 毕鸿雁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5-919,927,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在冠心病康复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招募的10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抗阻—耐力组、常规耐力运动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35例。三组均给予生活方式的指导,常规耐力运动组... 目的:探讨联合抗阻-耐力运动在冠心病康复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招募的10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抗阻—耐力组、常规耐力运动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35例。三组均给予生活方式的指导,常规耐力运动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力运动训练,而抗阻—耐力组则在常规耐力运动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训练12周后,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康复训练后,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显示,三组在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峰值氧摄取量和VE/VCO_2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抗阻—耐力组的AT、峰值氧脉搏、峰值氧摄取量和VE/V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常规耐力运动组的VE/VCO_2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抗阻—耐力组的AT、峰值氧脉搏和峰值氧摄取量均显著优于常规耐力运动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抗阻—耐力组和常规耐力运动组的FVC和FEV1两指标均显著改善,康复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FVC、FEV1,以及FEF25%、FEF50%、FEF75%等小气道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抗阻—耐力组和常规耐力运动组的FVC、FEV1、FEF25%、FEF50%、FEF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上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三组患者在屈肘、伸膝和屈膝等三方面的肌肉力量间差异也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抗阻—耐力组的屈肘、伸膝和屈膝力量均高于对照组,单纯耐力运动组的屈肘和屈膝力量优于对照组,并且抗阻—耐力组的伸膝和屈膝力量也优于单纯耐力运动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耐力运动相比,对冠心病术后患者给予抗阻—耐力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但对静息肺功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抗阻 耐力运动 心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技术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高宝龙 荣湘江 +1 位作者 梁丹丹 李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并与传统推拿治疗比较,为推广新的物理疗法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因运动引起腰痛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SET组15例,推拿组14例,分别进行SET治疗和推拿治疗,疗程共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技术(SET)对运动引起的腰痛的疗效,并与传统推拿治疗比较,为推广新的物理疗法提供依据。方法:将29例因运动引起腰痛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SET组15例,推拿组14例,分别进行SET治疗和推拿治疗,疗程共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VAS评分和血清CK、LDH测试。结果:①VAS评分在治疗后分别为SET治疗组1.76±1.58,推拿治疗组3.08±2.35,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SET组低于推拿组(P<0.01);②血清测试中,CK治疗后分别为SET治疗组41.32±6.88,推拿组48.75±7.12,LDH治疗后分别为SET组866±100.02,推拿组955±102.6,CK与LDH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LDH变化SET组更加明显(P<0.05),但CK变化与推拿组相比不明显。结论:悬吊运动技术对运动性腰痛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SET技术具有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治疗作用和降低血清LDH指标的效果,作为较新的无创理疗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技术 运动 腰痛 推拿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下肢量化运动控制训练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吕尤焱 王永春 张黎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3-605,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1],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能力及正常步行功能,其中平衡及步行...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有1/2的生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1],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站立能力及正常步行功能,其中平衡及步行能力障碍是最常见的症状。减重训练虽然效果确切[2],但费时、费力且因治疗师的能力而有所不同,无法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运动控制 下肢功能障碍 步行能力 躯体功能障碍 治疗师 现代医疗技术 康复训练方法 临床观察 患侧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呼吸肌功能影响因素及预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西花 伊长松 +3 位作者 周铂 王青 于子夫 毕鸿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01-1603,共3页
脊柱侧凸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期,据调查在8—14岁青少年儿童中患病率高达1.06%[1]。胸廓畸形通常会使胸壁扩张受限,同时胸肺功能的顺应性也会受到影响,由于肋骨的变形使附着其上的呼吸肌群也发生了功能性的改变,影响着膈肌和肋间肌的正... 脊柱侧凸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期,据调查在8—14岁青少年儿童中患病率高达1.06%[1]。胸廓畸形通常会使胸壁扩张受限,同时胸肺功能的顺应性也会受到影响,由于肋骨的变形使附着其上的呼吸肌群也发生了功能性的改变,影响着膈肌和肋间肌的正常收缩[2—3],尤其是对于Cobb角<45°的保守治疗患者来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功能 青少年儿童 胸廓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角 肋间肌 顺应性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彬彬 杨苓 +3 位作者 秦玉婷 韩娜 王雪霞 吕利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6-109,共4页
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评估内容、预测效能及临床应用情况,并提出国内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为制定针对性强的跌倒风险量表、降低脑卒中患者跌倒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碍和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宁 李丽 +2 位作者 丁懿 许强强 张家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0-631,634,共3页
腰痛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除头痛外最常见的疼痛疾病,世界上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腰痛[1]。临床上急性腰痛通常是指症状持续小于12 周,慢性腰痛是指症状持续大于12 周。慢性腰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近... 腰痛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除头痛外最常见的疼痛疾病,世界上大约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腰痛[1]。临床上急性腰痛通常是指症状持续小于12 周,慢性腰痛是指症状持续大于12 周。慢性腰痛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近年来,慢性腰痛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人们投入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费用逐年增加,给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2]。即使是在患病率最低的非洲,也是极大的社会负担[3]。研究提示抑郁症状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慢性腰痛有药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疗方式,疗效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慢性腰痛 抑郁症状 疼痛疾病 腰痛病 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扭转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便秘、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席晓明 毕鸿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观察腹部扭转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便秘、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试验组... 目的观察腹部扭转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便秘、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扭转运动治疗,共8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量表(CSS)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时间、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30 s内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和运动椭圆面积、39项帕金森病测量问卷(PDQ-39)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CSS评分、TUGT时间、BB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运动轨迹长和椭圆面积、PDQ-39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t>9.674,P<0.001),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120,P<0.01)。结论腹部扭转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便秘、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导引 脑-肠轴 抑郁 便秘 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生活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思鈺 冷军 +4 位作者 孟祥志 魏衍旭 李映彩 陈怡婷 任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微课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后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 目的探讨微课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后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课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居家康复指导,共6个月。于出院前及出院后1、3、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35例、干预组34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课健康教育能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居家康复 微课 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能力 自我护理能力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技术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5
17
作者 迟晓君 吴凡 +2 位作者 卫晨 傅茂润 秦洋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期48-51,58,共5页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逐渐成为食品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对营养缺乏或特殊患病人群的作用日益凸显。提高特医食品生物利用率及加工适应性是特医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超微粉碎技术能改善食品粉体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逐渐成为食品发展的朝阳产业,其对营养缺乏或特殊患病人群的作用日益凸显。提高特医食品生物利用率及加工适应性是特医食品发展的重要方向。超微粉碎技术能改善食品粉体的分散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活性及生物活性等,适用于特医食品的开发。本文针对特医食品的分类组成及产业的发展、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特医食品中的应用前景等展开了综述,为特医食品的开发提供信息资源及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医食品 超微粉碎技术 临床应用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