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园林工程的招投标的管理工作 被引量:1
1
作者 丁翠翠 张同辉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6期213-213,共1页
主要分析城市园林工程的招投标的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客观阐述招投标的机制和方法,明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改善措施,规范城市原理工程招投标工作。
关键词 城市园林工程 招投标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滑坡灾害链式反应阶段性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保成 王亮 牟顺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对公路滑坡的发育阶段做出准确判别,研究了公路滑坡灾害发育的链式反应机理,将滑坡的发育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采用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从发育阶段的表现特征中选定了滑坡识别的相关因素集和评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 为了对公路滑坡的发育阶段做出准确判别,研究了公路滑坡灾害发育的链式反应机理,将滑坡的发育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采用广泛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技术手段,从发育阶段的表现特征中选定了滑坡识别的相关因素集和评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公路滑坡灾害的发育阶段进行了识别,并在陕南公路滑坡调查中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链式反应 阶段划分 识别因素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分配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锋 刘玮轩 +3 位作者 赵菲 苏文恒 张倩 曹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9,共8页
设置分离式公交站台能够有效缓解单站台由于负荷过重造成的拥堵,而车辆停靠组织方案是其功效发挥的关键.本文将分离式两站台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上下游站台停靠车辆运行特征及相互作用,使用排队论和间隙接受理论分别构建了公交站台内... 设置分离式公交站台能够有效缓解单站台由于负荷过重造成的拥堵,而车辆停靠组织方案是其功效发挥的关键.本文将分离式两站台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分析上下游站台停靠车辆运行特征及相互作用,使用排队论和间隙接受理论分别构建了公交站台内服务延误和上游站台公交车辆驶出延误的测算模型,然后以分离式公交站台系统内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公交车辆在上下游站台的停靠分配模型.最后,以杭州市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路段的公交站点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于平均分配,车均延误下降16. 53%和10. 29%,这对于提高城市干线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停靠分配模型 间隙接受理论 驶出延误 排队论 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的隧道坍塌风险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亓晓贵 陈一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隧道工程实施阶段,开展定量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预防和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有重要作用。以某工程施工隧道不良地质条件区域(古滑坡K9+600~K10+000和浅埋段K10+430~K10+490)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通过建立... 在隧道工程实施阶段,开展定量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预防和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有重要作用。以某工程施工隧道不良地质条件区域(古滑坡K9+600~K10+000和浅埋段K10+430~K10+490)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通过建立因素集(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情况,施工方式及支护结构,地质环境因素,监控测量与地质预报和施工管理5个一阶因素)、评价集、权重集对隧道施工坍塌风险进行模糊判定,经矩阵计算,隧道滑坡区域和浅埋段区域坍塌事故可能性均为Ⅳ级。依据指标体系法及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所得结果分别为Ⅲ级和Ⅳ级,鉴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较指标体系法涉及评判指标更全面、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施工场地客观条件,坍塌事故可能性最终评判结果为Ⅳ级。研究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在不良地质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使估测指标更精确、更有效;评估的技术创新使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更具针对性,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隧道 坍塌 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调温低温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白捷 李帅 +1 位作者 刘昕烨 肖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752-7761,共10页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研究了不同芯壁比、合成温度以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形貌、粒径、热稳定性的潜热的影响。通过DSC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研究了相变沥青性能。结果表明芯壁比为1∶1,搅拌温度75℃,乳化搅拌速率为3000 r/min时,微胶囊性能最佳,相变潜热达119 J/g。相变微胶囊在相变沥青中能够保持结构完整,不会对沥青的路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烷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相变材料 微胶囊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强风化富水砂岩及含水砂层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葛取平 刘传文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结合新建双线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线SJS-V标兴旺峁隧道1、2#斜井及正洞隧道全—强风化富水砂岩及含水砂层地段施工实践,通过对具体地质条件下传统施工工艺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全、强风化富水砂岩及含水砂层特殊地质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技术... 结合新建双线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线SJS-V标兴旺峁隧道1、2#斜井及正洞隧道全—强风化富水砂岩及含水砂层地段施工实践,通过对具体地质条件下传统施工工艺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全、强风化富水砂岩及含水砂层特殊地质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技术经验,提出了重视细节管理、增加劳动力投入、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开创多工作面平行作业、最大限度容纳资源、缩短循环时间快速施工理念,阐述快速、安全、高效施工管理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地质 隧道 快速施工 施工管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