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屏南县高山蔬菜常见病虫害发生及绿色防控
1
作者 高代守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1期5-8,共4页
屏南县高山蔬菜产业依托冷凉气候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1.02万hm2,但病虫害严重制约了产业效益。分析当地高山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的关联性,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与物理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屏南县高山蔬菜产业依托冷凉气候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达1.02万hm2,但病虫害严重制约了产业效益。分析当地高山蔬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土壤条件的关联性,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与物理防治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构建“监测预警-技术干预-能力建设”闭环体系的综合防控策略。该技术可减少农药用量35%以上,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0%~50%,商品率提升15%~20%。未来需强化不同海拔区域的技术组合、智能监测装备研发及“专家指导+示范户带动”推广模式等,应对气候变化与抗药性挑战,推动高山蔬菜产业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蔬菜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
作者 吴伦果 《农技服务》 2020年第8期100-101,共2页
为促进屏南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分析了该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运作不规范、土地流转难、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等问题,提出加大主体培训、规范土地流转、加强品牌培育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 问题 屏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南县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对花椰菜种植的危害及对策
3
作者 马丽莉 畅达 +1 位作者 陈孝腔 郑书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97-99,共3页
屏南县为花椰菜生产大县,当地花椰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屏南县花椰菜在种植期间经常受干旱、暴雨、低温冷冻、冰雹等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威胁。主要根据花椰菜生产情况和屏南县气候实际,重点探究了... 屏南县为花椰菜生产大县,当地花椰菜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屏南县花椰菜在种植期间经常受干旱、暴雨、低温冷冻、冰雹等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的威胁。主要根据花椰菜生产情况和屏南县气候实际,重点探究了屏南县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对花椰菜种植的危害,并提出了合理的防御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病虫害 花椰菜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南县茶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及优质高产措施
4
作者 马丽莉 畅达 +1 位作者 郑书文 王金妹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3期54-56,共3页
茶叶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特色作物之一,其生产发育中对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反应极为敏感,气象灾害对其有较大影响。本文结合茶叶生物学特性和屏南县气候特征,得出当地温度、降水量和光照条件适宜茶叶种植的结论,接着探讨了气象... 茶叶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特色作物之一,其生产发育中对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反应极为敏感,气象灾害对其有较大影响。本文结合茶叶生物学特性和屏南县气候特征,得出当地温度、降水量和光照条件适宜茶叶种植的结论,接着探讨了气象灾害对茶叶种植的危害,最后提出了几点茶叶优质高产措施,以期为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种植 气候适宜性 优质高产 屏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高山芹菜一年多茬设施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关发 《长江蔬菜》 2025年第5期8-10,共3页
充分利用南方高山地区气候优势,采用设施大棚推广芹菜高效栽培,并注重品质提升和效益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从设施大棚搭建、品种选择、种植茬口、培育壮苗、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南方高山地区芹菜设施栽培技术... 充分利用南方高山地区气候优势,采用设施大棚推广芹菜高效栽培,并注重品质提升和效益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收益。从设施大棚搭建、品种选择、种植茬口、培育壮苗、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南方高山地区芹菜设施栽培技术,为相似区域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高山地区 芹菜 设施大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预防及治疗
6
作者 甘津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4期42-43,共2页
1农村养猪常见疾病种类及原因1.1萎缩性鼻炎猪萎缩性鼻炎是由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的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常见于40d左右的保育猪,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子歪,打喷嚏,呼吸困难等。因为猪得了萎缩性鼻炎后,鼻子会不舒服,所以就常常... 1农村养猪常见疾病种类及原因1.1萎缩性鼻炎猪萎缩性鼻炎是由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的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常见于40d左右的保育猪,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子歪,打喷嚏,呼吸困难等。因为猪得了萎缩性鼻炎后,鼻子会不舒服,所以就常常会出现摇头拱地,摩擦鼻部等表现,体温上不会出现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农村养猪 呼吸困难 保育猪 流鼻涕 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7
作者 张慧 林戎斌 +3 位作者 林陈强 贾宪波 苏光秋 陈济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为通过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提高鸡粪堆肥效率及产品质量,本研究以鸡粪和菌渣进行好氧堆肥35 d,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鸡粪堆肥过程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鸡粪堆肥过程中主要有厚壁菌... 为通过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应用,提高鸡粪堆肥效率及产品质量,本研究以鸡粪和菌渣进行好氧堆肥35 d,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鸡粪堆肥过程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鸡粪堆肥过程中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盐厌氧菌门,其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鸡粪堆肥各时期均占主导地位,腐熟期相对丰度最高,拟杆菌门在腐熟期相对丰度最低,盐厌氧菌门在降温期相对丰度最高;在细菌纲分类水平上,鸡粪堆肥过程中主要有梭菌纲、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纲;α多样性相关分析表明,高温期堆肥中细菌菌群丰富度最高,群落多样性最大。综上,在鸡粪堆肥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菌渣 好氧堆肥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喂养模式对斑鳜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风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3-90,共8页
为研究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两种投喂模式对斑鳜生长和肌肉营养组分的影响,试验通过设置2个组别,对斑鳜幼鱼分别投喂配合饲料(FG)和鲜活饵料(LG),开展9个月的养殖对比试验,对比生长表型和肌肉营养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表型方面,LG组... 为研究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两种投喂模式对斑鳜生长和肌肉营养组分的影响,试验通过设置2个组别,对斑鳜幼鱼分别投喂配合饲料(FG)和鲜活饵料(LG),开展9个月的养殖对比试验,对比生长表型和肌肉营养组分差异。结果表明:在生长表型方面,LG组的斑鳜在存活率、增重率、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等指标方面均显著高于FG组(P<0.05)。在肌肉组分方面,LG组的斑鳜肌肉粗蛋白质含量(20.45%)低于FG组(21.35%,P<0.05),与之相反的是粗脂肪含量(1.45%)高于FG组(0.65%,P<0.05),而在水分和灰分含量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两种投喂模式下的斑鳜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LG组斑鳜的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FG组(P<0.05),甘氨酸、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FG组(P<0.05),其他14种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DAA)无显著差异;在AAS和CS的评分方面,LG组在除赖氨酸外的必需氨基酸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FG组(P<0.05)。在水解脂肪酸方面,LG组斑鳜共检测到17种脂肪酸,比FG组多1种(花生酸),两组间肌肉组分中有13种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LG组饱和脂肪酸含量(25.36%)显著低于FG组(29.83%)(P<0.05),在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均高于FG组(P<0.05)。鲜活饵料养殖的斑鳜在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均略优于饲料养殖的斑鳜,同时两种饵料投喂模式下养殖的斑鳜肌肉均呈现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均为人类可食用的优质蛋白源,研究结果为斑鳜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饲料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与鲜活饵料养殖斑鳜对比试验
9
作者 张风光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7期51-52,共2页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俗称黑鳜、花桂等,是我国3大养殖鳜类之一,素有“淡水石斑鱼”之美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鳜属(Siniperca),福建地方名称为花鲈、乌桂、黑鳜等,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为东...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俗称黑鳜、花桂等,是我国3大养殖鳜类之一,素有“淡水石斑鱼”之美誉。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鳜属(Siniperca),福建地方名称为花鲈、乌桂、黑鳜等,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为东亚特有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因其肉质细嫩润滑、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较高,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市面上还未见斑鳜养殖专用人工配合饲料从事斑鳜养殖,主要还是以投喂鲜活或者冰鲜饵料鱼为主。现开展饲料与鲜活饵料养殖斑鳜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活饵料 凶猛鱼类 内陆水域 淡水石斑鱼 特有种类 饵料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寿菊干花粉对海兰灰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辛清武 朱志明 +7 位作者 缪中纬 郝晓娜 李丽 章琳俐 吴胡强 甘津 韦友坡 郑嫩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896-2906,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蛋黄粗脂肪、胆固醇和叶黄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产蛋高峰期且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35周龄海兰灰蛋鸡4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蛋黄粗脂肪、胆固醇和叶黄素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产蛋高峰期且健康状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35周龄海兰灰蛋鸡4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10、20和40 g/kg的万寿菊干花粉。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日产蛋重(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料蛋比(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g/kg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第4周蛋黄色泽和蛋壳重以及第8周蛋重、蛋壳重、蛋黄重、蛋黄色泽和蛋壳强度(P<0.05或P<0.01),显著降低第4周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对蛋黄粗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10和20 g/kg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显著提高第4周蛋黄叶黄素含量(P<0.05),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万寿菊干花粉可极显著提高第8周蛋黄叶黄素含量(P<0.01),且第8周蛋黄叶黄素含量随着万寿菊干花粉添加水平的提高呈极显著提高(P<0.01)。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万寿菊干花粉可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鸡蛋品质,提高蛋黄中的叶黄素含量,且以添加水平为40 g/kg、添加8周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万寿菊干花粉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胆固醇 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月龄斑鳜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田 张风光 +6 位作者 王茂元 黄洪贵 秦志清 赖铭勇 刘银华 黄柳婷 吴妹英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134,共9页
为探析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早期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同一批次2月龄斑鳜100尾,精确测量体质量(Y)及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体高(X5)、体宽(X6)、眼径(X7)、眼间距(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0... 为探析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早期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同一批次2月龄斑鳜100尾,精确测量体质量(Y)及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体高(X5)、体宽(X6)、眼径(X7)、眼间距(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构建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探讨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月龄斑鳜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具有最大选育潜力;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长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应用逐步引入-剔除法构建全长、体高、吻长和眼径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1.578+0.093X1+0.550X5+0.263X4+0.490X(7 R2=0.968);通径分析显示,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417),体高次之(0.307),吻长和眼径较小(0.168和0.146),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67。综上,以体质量作为2月龄斑鳜的选育目标时,全长、体高、吻长和眼径可作为重要的形态测量指标,其中全长和体高可作为首选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鳜 形态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土壤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秸秆还田和调理剂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慧 苏光秋 +2 位作者 林陈强 陈龙军 陈济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79,共7页
【目的】以福建省黄泥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施化肥(CK)、单一施化肥(T1)、化肥配施秸秆还田(T2)、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T3)等4组处理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4组处理土... 【目的】以福建省黄泥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施化肥(CK)、单一施化肥(T1)、化肥配施秸秆还田(T2)、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T3)等4组处理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4组处理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技术分析4种处理(CK、T1、T2、T3)的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的16S rRNA基因在V3~V4区域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以及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4个处理的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1处理细菌的丰富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较CK均有所降低,分别降低17.65%和17.88%;T3处理的细菌丰富度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CK处理,分别提高14.52%和14.00%。分层聚类图显示细菌属水平上,CK、T1和T2处理的土壤样品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T3与其他3个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结论】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大于单一施化肥和化肥配施秸秆还田处理,单一施化肥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化肥配施土壤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酸性土壤pH对玉米根际细菌群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秸秆还田 土壤调理剂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休耕-春花椰菜-夏秋辣椒玉米间套种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关发 郑秀琴 +5 位作者 陈晟 林楠 蓝晓玲 高杨 李祖亮 吴宇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高山区春季种植花椰菜,夏秋季进行辣椒、玉米间作,冬季休耕晒垡、冻垡恢复地力,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每667m^2纯收益约2万元,该模式已在福建屏南地区推广逾533.3 hm^2(8000亩)。
关键词 玉米间作 花椰菜 福建屏南 休耕 间套模式 综合利用率 夏秋辣椒 春季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蔬菜中铅、镉和铬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祖琛 曾龙海 王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4-472,共9页
【目的】选取市场上常见的8种钝化修复产品,对比它们在大田环境下对菜叶类蔬菜的产量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福建省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方法】选取福建屏南县某Pb、Cd和Cr污染农田为试验地块,比较不同钝化剂对上海青... 【目的】选取市场上常见的8种钝化修复产品,对比它们在大田环境下对菜叶类蔬菜的产量及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福建省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方法】选取福建屏南县某Pb、Cd和Cr污染农田为试验地块,比较不同钝化剂对上海青(第一季)、夏阳白(第二季)的产量、重金属含量、土壤pH值和有效态的影响。【结果】(1)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和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分别显著增加上海青和夏阳白产量,增产84.2%和65.4%,增幅最大。(2)Yonker土壤调理剂和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分别显著升高上海青和夏阳白土壤的pH值,达到5.25和4.76,提升效果最好。(3)海状元土壤调理剂显著降低了上海青和夏阳白中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较对照降低31.0%和25.4%,效果最好。Yonker土壤调理剂和海状元土壤调理剂分别对上海青、夏阳白土壤中DTPA的Pb含量降低幅度最大。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和康源土壤调理剂分别对上海青、夏阳白土壤中DTPA的Cr含量降低幅度最大。(4)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显著降低了上海青和夏阳白的Pb含量,降低了41.5%和46.0%,效果最好。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和Yonker土壤调理剂分别显著降低上海青和夏阳白中Cd含量,降低46.0%和34.6%,效果最好。万亩田有机肥和Yonker土壤调理剂分别显著降低上海青和夏阳白中Cr含量,降低73.2%和60.6%,效果最好。其中,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和Yonker土壤调理剂处理后上海青中的Cd含量从超标降低至国家安全标准以内。(5)相关性分析得,上海青和夏阳白中Pb、Cd和Cr的含量与土壤DTPA提取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说明钝化剂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含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向上运移,降低上海青和夏阳白的重金属含量。【结论】综合分析,OSA土壤重金属钝化剂和Yonker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Pb、Cd和Cr复合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钝化剂 二乙基三胺五乙酸 蔬菜 铅、镉和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高山地区藠头两高一优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裕华 陈晟 +3 位作者 陆陈后 薛珠政 郑秀琴 李关发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9期4-6,共3页
导读:通过多年不断探索与实践,从良种选择、整地作畦、适时种植、精准施肥、及时培土、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南方高山地区藠头栽培技术,每667 m2藠头产量1000 kg以上、产值1万元以上,不仅有效缓解连作障碍、改良土壤环境、... 导读:通过多年不断探索与实践,从良种选择、整地作畦、适时种植、精准施肥、及时培土、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南方高山地区藠头栽培技术,每667 m2藠头产量1000 kg以上、产值1万元以上,不仅有效缓解连作障碍、改良土壤环境、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的高产高效,还为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等提供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整地作畦 改良土壤 病虫害防治 连作障碍 精准施肥 藠头 蔬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黄酒糟比例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养殖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秀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7期40-43,共4页
为了解黄酒糟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72头体重(59.72±1.21)kg的外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黄酒糟比例为6%(B组)、12%(C组)和18%(D... 为了解黄酒糟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72头体重(59.72±1.21)kg的外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黄酒糟比例为6%(B组)、12%(C组)和18%(D组)的试验饲粮进行为期67 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1)新鲜黄酒糟的含水量高达81.74%,其干物质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34.27%、4.78%、7.21%、4.35%和49.39%。(2)B组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为最高,但均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D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各组料重比为B组>A组>C组>D组。(3)相比于A组,B组、C组和D组的增重成本分别下降了3.90%、16.75%和23.79%。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黄酒糟比例为6%的饲料有利于提高猪的采食和增重,饲喂黄酒糟比例为12%和18%的饲料能有效提高育肥猪的饲粮利用效率、降低料重比,可见利用适当比例的黄酒糟进行育肥猪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糟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断乳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茂旦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78-79,共2页
2021年4月,笔者接诊了一起断乳仔猪圆环病毒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断乳仔猪 圆环病毒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量对西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光秋 《长江蔬菜》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为了探明屏南西瓜主产区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特开展西瓜有机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对提高西瓜产量、改善西瓜品质和改良土壤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综合考虑肥料成本等因素,在施用化肥基... 为了探明屏南西瓜主产区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特开展西瓜有机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对提高西瓜产量、改善西瓜品质和改良土壤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综合考虑肥料成本等因素,在施用化肥基础上,以667 m^(2)施有机肥300 kg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西瓜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裕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3期50-51,共2页
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物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促进植物保护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在保护植物中的实践运用,有效提升植物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主要对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植物保护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防治
20
作者 甘津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第8期143-144,共2页
该文对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牛病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牛病普遍具有种类多、危害大;会传染、较复杂的特点。并提出了常见牛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监测宣传、养殖管理和疫苗接种。最后对几种常见牛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牛场养殖、... 该文对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牛病特点进行阐述和分析,牛病普遍具有种类多、危害大;会传染、较复杂的特点。并提出了常见牛病的预防措施,包括监测宣传、养殖管理和疫苗接种。最后对几种常见牛病的治疗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牛场养殖、牛病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特点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