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试与有限元仿真的海洋井架安全评定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志强 纪苏丹 +2 位作者 张波 邱成松 席御僖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1-728,共8页
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以某塔形井架为原型,根据相似关系确立了缩尺比和钢材型号,建立了实验室模型井架。对模型结构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及相应的静力测试和模态测试,得到了模型井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前10阶固有... 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以某塔形井架为原型,根据相似关系确立了缩尺比和钢材型号,建立了实验室模型井架。对模型结构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及相应的静力测试和模态测试,得到了模型井架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前10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将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模型井架进行了安全评定,并根据相似关系将模型井架的评定结果外推到实际井架,进而判断实际井架的安全性并得出其满足安全性要求的结论。为实际井架的安全评定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方法,为井架的工程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井架 有限元分析 实验测试 安全评定 结果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采装备齿轮箱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汪军 颜世铛 +2 位作者 郝建旭 闫团刚 杨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9-92,共4页
随着油气钻采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齿轮箱作为石油钻采装备的传动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开发。文中综合国内外石油钻采装备的现状及技术发展,对压裂齿轮箱、钻井泵齿轮箱、顶驱齿轮箱、绞车齿轮箱等工况及结构进行简要阐述,并展望未来石... 随着油气钻采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齿轮箱作为石油钻采装备的传动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开发。文中综合国内外石油钻采装备的现状及技术发展,对压裂齿轮箱、钻井泵齿轮箱、顶驱齿轮箱、绞车齿轮箱等工况及结构进行简要阐述,并展望未来石油钻采装备齿轮箱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采 装备 齿轮箱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开发中H_2S/CO_2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3
作者 王成达 严密林 +2 位作者 赵新伟 李平全 王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首先分别探讨了CO2腐蚀和H2S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H2S/CO2共存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H2S/CO2腐蚀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油井管H2S/CO2腐蚀的防护措施,探讨了高酸性油气田腐蚀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油井管 硫化氢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 腐蚀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应变率下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灿 伍开松 +1 位作者 袁晓红 程少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5-802,共8页
深部岩石的破碎与钻探中,岩石主要处在中低应变率的载荷作用下,而目前的研究还沿用中高应变率推导的动态损伤本构关系。从工程背景和试验角度分析了中低应变率下的岩石动力学特性,提出Maxwell体、Bingham体和损伤体的并联模型,借助拉普... 深部岩石的破碎与钻探中,岩石主要处在中低应变率的载荷作用下,而目前的研究还沿用中高应变率推导的动态损伤本构关系。从工程背景和试验角度分析了中低应变率下的岩石动力学特性,提出Maxwell体、Bingham体和损伤体的并联模型,借助拉普拉斯变换,引入基于岩石孔隙、裂隙劣化的损伤变量,导出了中低应变率下的岩石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泥质砂岩和花岗岩在应变率为87 s-1、382 s-1、673 s-1时的应力-应变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与实测数值、原文献拟合曲线对比,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适用性较好。分析拟合参数可知,该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能够主动适应中低应变率两类情况,本构曲线和损伤变量的变化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中低应变率 损伤 动态本构模型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试油管柱力学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延鑫 王旱祥 +2 位作者 侯乃贺 何建 郭建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73,126,共3页
针对深井管柱温度高、注液压力大,管柱受力复杂等特点,综合考虑井身结构、管柱组合、工况、施工顺序等因素,考虑封隔器的约束和温度、压力变化引起的温度效应、螺旋弯曲效应等四种效应对管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给出了试油井下管柱轴向受... 针对深井管柱温度高、注液压力大,管柱受力复杂等特点,综合考虑井身结构、管柱组合、工况、施工顺序等因素,考虑封隔器的约束和温度、压力变化引起的温度效应、螺旋弯曲效应等四种效应对管柱受力、变形的影响,给出了试油井下管柱轴向受力、变形、应力计算方法,并结合油田现场实际对流体摩阻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根据理论分析开发了深井试油井下管柱力学分析软件,在管柱组合设计与强度校核、施工参数计算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已实际运用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试油管柱 力学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含CO_2气田碳钢管线腐蚀-冲刷作用定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悦钦 古丽 +2 位作者 王亚丽 江胜飞 兰晓冬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高温高压环境下含CO2气液混输碳钢管道失效是腐蚀和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和壁厚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高温高压CO2气田中腐蚀冲蚀对碳钢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壁厚减薄率随壁面剪切应力的增大按一定的函数形式... 高温高压环境下含CO2气液混输碳钢管道失效是腐蚀和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和壁厚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高温高压CO2气田中腐蚀冲蚀对碳钢管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壁厚减薄率随壁面剪切应力的增大按一定的函数形式增大,紊流严重程度影响失效形式。无紊流时,壁面剪切应力约为15.85~19.14Pa时,对腐蚀产物膜产生破坏;存在紊流时,气液两相流流动产生的壁面剪切应力低至1.88Pa左右时,对腐蚀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冲刷 高温高压 碳钢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铸钢件浇注系统CAD二次开发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彬 廖敦明 +2 位作者 陈立亮 李继峰 罗乃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13-215,共3页
介绍了铸钢件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利用UG/Open开发铸造工艺CAD铸钢件浇注系统模块的一般流程。借助所开发的铸造工艺CAD铸钢件浇注系统模块,工艺人员可以方便地建立、删除和修改多种常见形式的浇注系统。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浇注系统 UG/OpenAPI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式补偿绞车的液压试验系统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彦廷 黄鲁蒙 +3 位作者 孙选建 王志坤 梁会高 任克忍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了检验半主动式补偿绞车的控制性能与节能效果,根据相似理论研制了补偿绞车原理样机及其液压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升沉模拟液压系统、负载模拟液压系统、1∶5缩尺的补偿绞车原理样机,分别实现了造波、加载、升沉补偿与自动送钻等试验功... 为了检验半主动式补偿绞车的控制性能与节能效果,根据相似理论研制了补偿绞车原理样机及其液压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升沉模拟液压系统、负载模拟液压系统、1∶5缩尺的补偿绞车原理样机,分别实现了造波、加载、升沉补偿与自动送钻等试验功能。开发了电控系统,升沉补偿采用大钩位移闭环,自动送钻采用负载压力闭环,电机采用带速度反馈的矢量控制模式。最后通过试验模拟了补偿绞车原理样机的升沉补偿过程、自动送钻过程以及二者的联动过程,测试了补偿绞车的控制性能及液压蓄能节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补偿绞车的控制效果良好,半主动补偿方式相对于主动补偿方式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车 升沉补偿 试验系统 液压蓄能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泵活塞缸套密封系统密封性能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侯勇俊 都磊 +2 位作者 张芳芳 蒲宗珉 席建秋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3,共7页
现有的关于钻井泵活塞皮碗受力情况的相关研究,大多忽略了钻井泵工作过程中活塞缸套与钻井液的流-固耦合作用,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的受力特性有一定的差别。为研究活塞皮碗的受力情况,通过建立活塞缸套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模... 现有的关于钻井泵活塞皮碗受力情况的相关研究,大多忽略了钻井泵工作过程中活塞缸套与钻井液的流-固耦合作用,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的受力特性有一定的差别。为研究活塞皮碗的受力情况,通过建立活塞缸套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模拟活塞缸套受力特性,同时探讨皮碗过盈量以及唇角尺寸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缸套与皮碗接触面之间受力变化规律与缸套内压力变化规律相似;在最大工作压力作用下,缸套内表面和垫圈表面与皮碗接触部位等效应力都较大,但相较于缸套和垫圈,皮碗是活塞密封中最易失效的部件;皮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活塞皮碗的唇部及根部与垫圈接触处,而这也是皮碗易发生失效的2个部位;当皮碗过盈量大于1.0 mm,唇角大于15°时,皮碗唇部会产生向心效应,进而影响皮碗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活塞缸套 钻井泵 垫圈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系统岩屑取样装置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轲 陈科旭 +1 位作者 郭存勇 张保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4,10,共3页
在含硫地层进行钻井过程中,循环返出的钻井液可能含有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必须采用密闭系统对钻井液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欠平衡钻井作业。在使用密闭系统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现有的常规开放式岩屑录井取样方式和装置将不能满足密闭系统运... 在含硫地层进行钻井过程中,循环返出的钻井液可能含有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必须采用密闭系统对钻井液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欠平衡钻井作业。在使用密闭系统进行钻井作业过程中,现有的常规开放式岩屑录井取样方式和装置将不能满足密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为了在密闭系统中能够安全、方便且及时的获取地层岩屑样品,以满足录井需要,研制了密闭系统取样装置。在完成装置样机的试制和室内试验后,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系统运行安全平稳,采集的岩屑品质较好,能够满足现场岩屑录井要求。该装置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密闭循环系统配套的进一步研制和推广提供了可靠的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地层欠平衡 钻井液密闭循环系统 岩屑取样装置 岩屑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