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物联网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以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智慧农业科研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邢泽农 毋万来 +1 位作者 赵保平 李秋孝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52-5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不仅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进程。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且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不仅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进程。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中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调研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水地小麦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敬昌 陈三乐 +2 位作者 孙军仓 燕鹏 吕金仓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7期49-53,58,共6页
以憨丰3468、职院171、郑研麦182、郑大181、漯麦109、西农926、泛育麦32、西农839、商麦187、安农1928、西农1871、良科6号、新世纪2号、德宏福199、华成916、科大116等16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品种,以周麦18和周麦36为对照品种,于2021-2... 以憨丰3468、职院171、郑研麦182、郑大181、漯麦109、西农926、泛育麦32、西农839、商麦187、安农1928、西农1871、良科6号、新世纪2号、德宏福199、华成916、科大116等16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品种,以周麦18和周麦36为对照品种,于2021-2022年度开展试验,鉴定这些新品种在宝鸡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产量、品质,为这些品种在宝鸡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职院171(条锈病轻、千粒重大)、新世纪2号(有效穗数较多、千粒重大、病害较轻)、泛育麦32(有效穗数多、病害轻、千粒重较大、晚熟)、安农1928、漯麦109、憨丰3468、华成916、西农926、良科6号较对照周麦18增产明显,综合性状好,可在当地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适应性 抗病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宝鸡市农业科技人才现状与对策
3
作者 刘晓婷 程海刚 +2 位作者 李文军 王钊 高文川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3期23-25,共3页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是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特点,顺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产物。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振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产业升级、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近年来,宝鸡市高度重...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是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特点,顺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产物。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振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产业升级、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近年来,宝鸡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本文对宝鸡市农业科技人才现状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 农业科技人才 人才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岐山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李文军 刘晓婷 +1 位作者 亢桂丽 朱发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期190-192,共3页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约束,制约了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约束,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解决了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对...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约束,制约了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约束,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解决了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问题,同时还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率,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岐山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发展瓶颈,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为宝鸡市岐山县农业生产经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社会化服务 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策略
5
作者 张会亚 郭艳萍 +2 位作者 范春燕 牛卫兵 张慧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11-13,共3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宝鸡市是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是宝鸡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主要作物。本文作者分析了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的现状,针对当地优质小麦发展情况,指出了四...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宝鸡市是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小麦是宝鸡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农业结构性调整的主要作物。本文作者分析了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的现状,针对当地优质小麦发展情况,指出了四点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思路措施,对推动陕西省宝鸡市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上新台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优质专用小麦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小麦蚜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1 位作者 郭艳萍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麦蚜是宝鸡市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文章在介绍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宝鸡市麦蚜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统防统治;选用抗蚜耐蚜小麦新品种;科学管理,减... 麦蚜是宝鸡市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文章在介绍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宝鸡市麦蚜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统防统治;选用抗蚜耐蚜小麦新品种;科学管理,减少蚜虫危害;保护利用好麦蚜天敌;加强药剂防治等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蚜虫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海刚 刘晓婷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8-11,共4页
本文作者通过对宝鸡市魔芋主产区种植户、科研推广单位、收购商及精深加工企业等进行走访调查,论述了宝鸡市魔芋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促进宝鸡市魔芋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宝鸡 魔芋 产业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2015-2016年度小麦减产原因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雅琴 吕金仓 +3 位作者 张慧成 杨少伟 郭艳萍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在介绍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减产原因,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完善小麦生产设施;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小麦 减产原因 浅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2018年小麦冬季管理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1 位作者 郭艳萍 范春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256-257,共2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2018年宝鸡市小麦秋播特点,分析了冬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旱灌溉,耙耱保墒;追施肥料,促弱转壮;划锄松土,疏稠控旺;适时化除,防虫保苗;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小麦冻害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对小麦生产有...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2018年宝鸡市小麦秋播特点,分析了冬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旱灌溉,耙耱保墒;追施肥料,促弱转壮;划锄松土,疏稠控旺;适时化除,防虫保苗;应对气候变化,预防小麦冻害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期对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管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虫害防治浅谈——以宝鸡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泽农 辛鑫 +1 位作者 刘亚忠 李秋孝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306-307,共2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近年来年产值超过700亿,成为国内最大的蔬菜产业,对于区域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病虫害严重影响着辣椒的产量,本文作者首先对主要的病虫害从危害、特点、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接...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近年来年产值超过700亿,成为国内最大的蔬菜产业,对于区域农业的发展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病虫害严重影响着辣椒的产量,本文作者首先对主要的病虫害从危害、特点、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栽种技术减少病虫害,并对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浅析,以期为辣椒的正常生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虫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地区秋甘蓝小菜蛾种群动态研究
11
作者 王刚 景炜明 +3 位作者 陈永利 陈尧 赵树阳 王顺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22-23,63,共3页
采用应用性诱剂对宝鸡地区陈仓区、凤翔县、太白县3个监测点的秋甘蓝的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种群动态以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的温度差异导致了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在3个监测点的终见期、高峰期、最高峰的种群... 采用应用性诱剂对宝鸡地区陈仓区、凤翔县、太白县3个监测点的秋甘蓝的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种群动态以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的温度差异导致了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在3个监测点的终见期、高峰期、最高峰的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均有所不同。为宝鸡地区小菜蛾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秋甘蓝 种群动态 宝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探析
12
作者 张华 张海斌 史卫中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48-49,共2页
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文介绍了2008—2016年度宝鸡市小麦高产创建中的主推关键技术及主要做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发挥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高产创建 关键技术 主要做法 问题 建议 陕西宝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5 位作者 王周玉 郭艳萍 范春燕 王宝梅 吕红梅 雷格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7期12-15,共4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宝鸡市共选育了17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万hm2,并在产量、抗性及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方法落后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依据多年的育种和生产实践,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创...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宝鸡市共选育了17个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0万hm2,并在产量、抗性及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方法落后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依据多年的育种和生产实践,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创新育种技术和方法,提高选择效率;提倡多学科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联合攻关;研制绿色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实行产业化开发”等发展对策,以便有效指导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核桃产业发展经验对宝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启示
14
作者 毋万来 王刚 赵保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17-20,共4页
主要从美国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宝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宝鸡 核桃产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苗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15
作者 张钰玉 陈智雄 +4 位作者 陈方 闫晋强 伍俊宇 席卿媛 葛书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29-141,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为定向优化辣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感病品种‘海澜99’(Hailan 99,HL99)和抗病品种‘三峡青’(Sanxiaqing,SSQ)为供试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为定向优化辣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感病品种‘海澜99’(Hailan 99,HL99)和抗病品种‘三峡青’(Sanxiaqing,SSQ)为供试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感病土壤和非感病土壤对不同抗性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物种组成、相关性网络和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土壤细菌样品中共获得66617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约为40.1%和15.3%;从土壤真菌样品中共获得2948个OTUs,其中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约为47.8%。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土壤条件下,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OTUs降低6.5%~7.8%,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OTUs增加8.8%~9.8%;镰刀菌属真菌在感病品种(5.0%)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抗病品种(4.8%),而踝节菌属、被孢菌属真菌和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细菌在感病品种中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抗病品种,整体呈现感病土壤条件下抗病品种根际有益真菌和细菌属丰度高于感病品种的趋势。基于物种丰度表,在属水平分别计算真菌-真菌、真菌-细菌和细菌-细菌物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辣椒根际微生物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真菌-真菌和真菌-细菌间均呈现出较高的共现性(正相关百分比>50%),表明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细菌-细菌间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其正相关百分比约为49.9%。【结论】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不同辣椒抗病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根际微生物互作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抗病品种根际有益菌丰度高于感病品种,可抑制致病菌,形成更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本研究还鉴定出与镰刀菌属、轮枝菌属、木霉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相关的关键类群,将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定向优化提供重要信息,为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土传病害 根际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塬区线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郭晓晨 辛鑫 刘亚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284-285,共2页
本文作者针对宝鸡塬区线辣椒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混杂、连作障害等突出问题,从麦辣间套的带型、品种、健康壮苗、整地、配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技术指标,实施后可显著提高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栽培效益。
关键词 线辣椒 问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2019年麦田蛴螬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17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3 位作者 郭艳萍 范春燕 苏英 张宗卷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232-234,共3页
在介绍蛴螬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9年宝鸡市麦田蛴螬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有的放矢;开展农业防治,减少虫源数量;进行药剂防治,减轻蛴螬危害"等措施,以期今后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控制蛴... 在介绍蛴螬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9年宝鸡市麦田蛴螬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有的放矢;开展农业防治,减少虫源数量;进行药剂防治,减轻蛴螬危害"等措施,以期今后开展综合防治,有效控制蛴螬危害,确保小麦苗全苗齐,实现丰产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旱地小麦品种(系)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18
作者 王周玉 李旦旦 +3 位作者 杜文军 王宝梅 吕金仓 苏英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以6个旱地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从产量、抗逆性、相关性以及聚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宝鸡市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与最高蘖、容重、有效穗、... 以6个旱地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从产量、抗逆性、相关性以及聚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宝鸡市种植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与最高蘖、容重、有效穗、穗粒数呈正相关性;最高蘖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性;容重与千粒重也呈显著正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Ⅰ集群中的普冰017和中麦49的产量分别达6914.29 kg/hm^(2)和6535.71 kg/hm^(2),分别高于中麦36(对照)16.0%和9.6%,增产效果显著。同时,普冰017和中麦49的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适应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屈洋 杨阳 冯佰利 《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4-78,共5页
薏苡具有独特的营养品质、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其生产技术被逐渐重视起来。文章在综述了近10年国内薏苡主产区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对不同产区薏苡的种子形态、生物活性、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和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对... 薏苡具有独特的营养品质、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其生产技术被逐渐重视起来。文章在综述了近10年国内薏苡主产区生产技术文献的基础上,对不同产区薏苡的种子形态、生物活性、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和主要病害防控技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对比不同产区薏苡的种子形态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归纳不同产区薏苡的播种方式和施肥技术,分析不同产区薏苡主要病害黑穗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提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精深产品开发和企业推进是未来薏苡产业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生产技术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肥与基肥配施对夏大豆光合性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屈洋 马雯 +2 位作者 刘晓婷 薛玉莹 王可珍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筛选适宜夏大豆的叶面肥和基肥配施方式,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宝豆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主处理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0%(P1)、1.0%(P2)、1.5%(P3)和2.0%(P4)4个水平,设置副处理复合肥施肥量150 kg/hm^(2)(F1)、... 为筛选适宜夏大豆的叶面肥和基肥配施方式,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宝豆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主处理磷酸二氢钾喷施浓度0%(P1)、1.0%(P2)、1.5%(P3)和2.0%(P4)4个水平,设置副处理复合肥施肥量150 kg/hm^(2)(F1)、225 kg/hm^(2)(F2)、300 kg/hm^(2)(F3)和375 kg/hm^(2)(F4)4个水平,研究叶面肥和基肥配施对夏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光合性能、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和基肥对夏大豆叶片的花期和荚期的SPAD值和Pn均有显著影响;叶面肥、基肥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夏大豆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其中P3F4产量达到4165.70 kg/hm^(2),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P<0.05)。叶面肥、基肥、叶面肥×基肥对夏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异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P1F3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45.51%,P4F3脂肪含量和异黄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9.68%和0.4626%。叶面肥、基肥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夏大豆花期、荚期的光合性能、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存在重要影响。基肥施入量375 kg/hm^(2)时在花期喷施1.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有效改善夏大豆叶片的光合性能、产量构成因素,并可获得较好的产量优势和籽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基肥 光合性能 产量品质 夏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