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宝鸡市小麦蚜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麦蚜是宝鸡市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文章在介绍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宝鸡市麦蚜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做到统防统治;选用抗蚜耐蚜小麦新品种;科学管理,减少蚜虫危害;保护利用好麦蚜天敌;加强药剂防治等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小麦生产有指导作用。
作者
任雅琴
张慧成
郭艳萍
范春燕
机构地区
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小麦蚜虫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分类号
S435.12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任雅琴(1963-),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和示范推广。E-mail:ryq0908@126.com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乔旭,王金召,别海,赵建中.
小麦蚜虫的发生及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0):138-138.
被引量:7
2
刘芳菊.
杨凌地区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及大发生原因与控制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159-161.
被引量:8
3
李东明,徐东祥,王玉国,黄曙光,姜中海.
2014年阜宁县小麦蚜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5(4):152-152.
被引量:4
4
梅望玲,朱涵珍,梅四卫.
豫西丘陵山地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J]
.河南农业,2013(10):54-55.
被引量:2
5
王萍.
小麦蚜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5):12-1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郭瑞林,侯军红,韩勇.
小麦育种实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小麦研究,2004,25(3):28-32.
被引量:3
2
李学军,王淑贤,郑国.
辽宁省朝阳地区小麦蚜虫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适期[J]
.昆虫知识,2005,42(2):155-157.
被引量:3
3
董庆周,李效禹,孟庆祥,张广学,魏凯.
宁夏地区麦二叉蚜远距离迁飞的研究[J]
.昆虫学报,1995,38(4):414-420.
被引量:9
4
刘爱芝,李素娟,韩松.
吡虫啉拌种对小麦蚜虫的控制效果及增产作用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11):63-64.
被引量:48
5
刘友森,王成超.
郯城县麦蚜天敌消长动态及保护利用探讨[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4):59-61.
被引量:2
6
曹雅忠,尹姣,李克斌,张克诚,李贤庆.
小麦蚜虫不断猖獗原因及控制对策的探讨[J]
.植物保护,2006,32(5):72-75.
被引量:88
7
孙红炜,尚佑芬,赵玖华,路兴波,王升吉,杨崇良.
不同药剂对麦蚜的防治作用及对麦田天敌昆虫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3):543-547.
被引量:31
8
雷虹,张淑莲,陈志杰,张锋,谢飞舟.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及抗性治理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07,27(6):20-22.
被引量:11
9
华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上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203-211.
10
仵均祥.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2-63.
共引文献
17
1
张强,吴兵兵,王硕,杜磊,李二虎,李立斌,谢蕴琳.
几种高毒替代农药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评价[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84-86.
被引量:11
2
王占娣,杨会营,马嵩岳,蔡朝阳,吴勇,张浩,刘晓娇.
烯啶·吡蚜酮80%水分散粒剂拌种对小麦种子的安全性及蚜虫的防治效果[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4):63-66.
3
韩春雨,王丽艳.
小麦麦蚜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3):157-159.
被引量:3
4
冯文涛,王太泉,王忠娣,何艳维.
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对中后期蚜虫的控制效果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3):63-64.
被引量:1
5
敖国富,陈田,肖模忠,许广人.
冬青叶鼠刺卷叶病的发生与防治[J]
.绿色科技,2014,16(12):47-48.
被引量:3
6
姚丽.
成都地区冬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75-75.
7
赵飞,张苗,李霞,王蕊辉,李红丽.
不同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研究[J]
.种子科技,2016,34(11):116-117.
被引量:3
8
丁张霞.
小麦蚜虫的危害和防治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4):65-65.
被引量:2
9
刘勇,沈田辉,王风良,朱展飞,卞康亚,车晋英,吴明昊,管国军,练加标,吉净,王春华.
大丰地区小麦穗期“二病一虫”重发原因分析及绿色统防技术集成[J]
.上海农业科技,2018(2):96-97.
10
马瑞,邸利,刘媛,吴平,杨旭峰,黄继兵.
永宁县春小麦蚜虫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浅析[J]
.南方农业,2018,12(18):47-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卢轶,高菊芳.
拟除虫菊酯:哺乳动物的代谢和毒性[J]
.世界农药,2012,34(5):22-25.
被引量:7
2
邹先伟,蒋志胜.
棉蚜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对策的研究[J]
.农药,2004,43(7):294-297.
被引量:27
3
陈赛德,张忠民,刘贵东,刘汉书.
啶虫脒、阿维菌素防治桃蚜药效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2005,35(4):44-44.
被引量:1
4
曹鹏翔,张益先,费显伟.
苦参素对菜青虫等3种害虫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J]
.植物保护,1995,21(3):43-44.
被引量:13
5
杜顺堂,朱明军,梁世中.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研究进展[J]
.农药,2005,44(10):441-444.
被引量:46
6
韩红.
许昌市蛴螬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河南农业,2005(10):31-31.
被引量:2
7
周敬,杨继余,张晓翔,李建洪.
防治小菜蛾混配剂的筛选与联合毒力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6):54-56.
被引量:3
8
胡敏,张强,吴兵兵,李二虎,刘然.
噻虫啉对蚜虫杀虫活性及田间药效评价[J]
.现代农药,2006,5(3):52-53.
被引量:10
9
全炳武,刘海峰,李翔国,金玉兰.
不同苦参碱混剂对蚜虫的杀虫活性[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6,28(2):88-92.
被引量:11
10
董万谟.
花生田蛴螬盛发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7S):68-6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胤,关山,张欣颖,李云龙,孙海,胡彬,曹金娟,张民照.
6种药剂对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264-2267.
被引量:7
2
任雅琴,张慧成,郭艳萍,范春燕,苏英,张宗卷.
宝鸡市2019年麦田蛴螬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20(7):232-234.
3
胡贵磊,苏栩,胡帅飞,汪耿,张百重,陈锡岭.
除虫菊素与多杀菌素复配对麦二叉蚜的联合毒力及田间药效[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1):41-4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麦麦提艾则孜·穆合塔尔,王东.
棉蚜的寄主专化型与化学防控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技,2020(3):41-44.
被引量:1
2
朱坤,吴学平,刘艳.
蓖麻田美洲斑潜蝇防治药剂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7):140-141.
3
陈琪祥,孙星星.
除虫菊素对甘蓝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1):103-104.
被引量:5
4
游秀峰,李为争.
瓜类病虫害防治用药选择与复配的大数据挖掘[J]
.中国瓜菜,2022,35(3):26-30.
被引量:3
5
吴建挺,徐龙祥,赵恭文,狄春香,路洪宝.
氟啶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比例筛选及对蚜虫田间防效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8):120-122.
6
谷清义,耿晓桐,马清海,申君.
除虫菊素与苦参碱混配对小菜蛾的减量增效作用[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23,36(2):37-41.
被引量:1
7
范巧兰,刘珍,张丽萍,张贵云,吕贝贝,姚众,魏明峰,常芳娟.
0.5%苦参碱水剂对韭菜蚜虫的防治效果[J]
.河北农业科学,2023,27(4):66-68.
被引量:3
8
穆常青,王然.
瓜蚜的识别与防治[J]
.蔬菜,2023(11):82-83.
9
杨春梅.
设施黄瓜蚜虫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J]
.农村科技,2024(4):32-34.
10
赵霞,吴春先,李婷,何颖,李彬.
除虫菊素对高粱蚜虫的毒力、田间防效及对高粱的安全性评价[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25,46(5):43-48.
1
黄光同,韩永洪,刘勇,刘华玉,徐玲.
油菜蚜虫发生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J]
.湖北植保,2018(5):35-36.
被引量:6
2
张艺.
芜湖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9):51-51.
3
李辉利,于广军,朱伟旗,徐哲莉,史峰,于立强,马亮,韦志英,高燕,王丽娜,王立涛,陈新峰,赵章武,赵聚莹.
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8,22(3):28-31.
4
刘佳,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张彦威,戴海英.
大豆蚜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种子科技,2018,36(11):86-87.
被引量:2
5
本刊编辑部.
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麦全生育期赤霉病防控指导意见》[J]
.乡村科技,2018,9(28):8-8.
6
袁久胜.
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J]
.农民致富之友,2018(23):147-147.
被引量:1
7
宋忠献.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2018,0(23):67-67.
8
刘月英,郭建国,袁伟宁,张新瑞,贺春贵,赵桂琴,张宗文.
MN品系皮燕麦对E型麦二叉蚜的抗性评价[J]
.麦类作物学报,2018,38(10):1199-1206.
被引量:3
9
冯露之,李媛,李祯,赵惠燕.
基于天敌和植物生长状况的麦蚜数量动态的突变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4):839-844.
被引量:3
10
杨振.
小麦病虫害识别与防治[J]
.农家致富顾问,2018,0(18):7-7.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