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茶叶不同气象产量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鞠英芹 陈正洪 +6 位作者 马德栗 黄治勇 陈笑笑 姚瑶 汪应琼 罗蒋梅 孟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5-61,共7页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 基于2010—2021年湖北省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茶叶产量数据,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三年滑动平均法提取趋势产量,探究气象产量最佳提取方法,分析气候要素对茶叶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夷陵区、英山县、咸安区3个茶叶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产量、单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多项式变化趋势,2013年之前英山县最高,2015年之后夷陵区最高;采用3种方法拟合的产量变化趋势相同,夷陵区的茶叶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长趋势,而英山县和咸安区则呈减少趋势;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HP滤波法测算出的趋势产量均与实际产量达到显著及以上相关性,对产量剧烈波动部分有较好的捕获能力,均优于三年滑动平均法;HP滤波法得到的气象产量能较好地反映气象条件的变化,适用于湖北省3个茶叶主产区气象产量的分离,可为后续气象产量分离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产量 HP滤波法 二次指数平滑法 三年滑动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成勤 王清龙 +2 位作者 刘俊 张翠 饶少林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4期82-85,131,共5页
为探讨宜昌市主要大气污染变化的气象成因,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环境监测资料,对宜昌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关键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宜昌市主要污染物为PM_(2.5)、PM_(10)和O_(3),除2019年受频繁弱冷空气和伏秋连旱影响、污染加... 为探讨宜昌市主要大气污染变化的气象成因,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环境监测资料,对宜昌污染物变化特征及关键气象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宜昌市主要污染物为PM_(2.5)、PM_(10)和O_(3),除2019年受频繁弱冷空气和伏秋连旱影响、污染加重外,空气质量整体变好。②颗粒物浓度与平均气温整体负相关,O_(3)浓度与平均气温正相关,15~17℃时,易出现PM_(2.5)-O_(3)复合污染。③相对湿度50%~80%时,与PM_(10)和O_(3)浓度负相关,与PM_(2.5)浓度正相关;80%以上时,受西南暖湿气流增湿减压及冷空气水平输入影响,颗粒物浓度波动上升,接近饱和时陡增。④降水对PM_(2.5)的正清除率占比与降水量相关性最好,PM_(10)浓度与降水量相关性最强。⑤风速增加有利于颗粒物浓度下降,但平均风速3.3~3.7 m/s时,粉尘被风带起,颗粒物浓度增大;平均风速大于2.1 m/s时,风对O_(3)扩散稀释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平均气温 相对湿度 降水量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柑桔落花落果气象指标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桂林 李芳 +1 位作者 陈亮 孟芳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2期14-15,共2页
采用宜昌市夷陵区温州蜜柑2个品种和秭归县脐橙品种的落花落果率观测资料以及相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宜昌市温州蜜柑和脐橙的落花落果关键期均与气温关系密切,通过典型年资料普查,发现落花落果关键期气温偏高、... 采用宜昌市夷陵区温州蜜柑2个品种和秭归县脐橙品种的落花落果率观测资料以及相对应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宜昌市温州蜜柑和脐橙的落花落果关键期均与气温关系密切,通过典型年资料普查,发现落花落果关键期气温偏高、湿度偏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低温连阴雨也是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当地气温资料普查,得出了宜昌市柑橘落花落果高峰期不同时间段的气象主控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脐橙 气象因子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宜昌市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 夏羽 +3 位作者 雷东洋 叶丹 枚雪彬 彭福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7,共9页
为深入认识宜昌市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2~2021年宜昌市358站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1,3,24 h这3类强降水时空分布和降水极值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宜昌市7个暴雨中心出现在平原向丘陵、山区过渡的迎风坡... 为深入认识宜昌市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2~2021年宜昌市358站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地区1,3,24 h这3类强降水时空分布和降水极值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宜昌市7个暴雨中心出现在平原向丘陵、山区过渡的迎风坡地带和沿江/河一带,24 h长时累计暴雨南多北少,集中在长江以南,而长江以北地区3 h短时暴雨特征明显。②20 mm/h和30 mm/h以上小时强降水频次分别为3.8次/a和1.3次/a,3 h短时暴雨、24 h长时累计暴雨频次分别为1.0次/a和4.9次/a。小时强降水和3 h短时暴雨以2016、2018年和2020年最多,24 h长时累计暴雨以2020年和2016年发生最为频繁。③3类强降水频次月变化呈单峰型,主汛期6~8月为强降水高发期;小时强降水频次日变化呈双峰型,高频次小时强降水集中在13:00至凌晨04:00,峰值时段为17:00~19:00和23:00~24:00。④宜昌市3类降水极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1 h降水量极值和3 h降水量极值中东部高于西部,24 h降水量极值中南部高于北部,其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和乐天溪镇、远安县旧县镇、当阳市河溶镇、宜都市高坝洲镇和聂家河镇、五峰县湾潭镇等地;宜昌市1,3,24 h最大降水量分别为158.8,211.9,363.6 mm。研究成果可为宜昌市强降水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时空分布 峰值时段 降水极值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一次倒槽锋生气旋混合型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孟芳 张丽 +1 位作者 叶丹 李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34,共6页
2023年4月2~3日宜昌市出现一次由暖倒槽锋生气旋引起的混合型对流天气,过程以冰雹、短时强降水、大风等对流天气为主,且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时段及对流特征差异较大,有必要对其开展精细分析。利用高空地面观测、天气雷达、GNSS/ME... 2023年4月2~3日宜昌市出现一次由暖倒槽锋生气旋引起的混合型对流天气,过程以冰雹、短时强降水、大风等对流天气为主,且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时段及对流特征差异较大,有必要对其开展精细分析。利用高空地面观测、天气雷达、GNSS/MET和微波辐射计等资料,分析了此次混合型对流天气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数值模式预报的偏差。结果表明:①此次对流天气分为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暖锋锋生阶段和以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为主的冷锋锋生阶段,局部累计雨量超过100 mm,极大风速达9级。②随着高空槽和冷空气逼近,700 hPa以下西南急流和前侧底层暖倒槽强烈发展,随着冷空气侵入暖倒槽,强斜压性气旋形成并发展。③天气雷达、GNSS/MET和微波辐射计等资料能够捕捉到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时空特征。④大尺度模式对环流背景场、中尺度模式对强降水落区预报均具有一定指示意义,但在地形对降水增幅作用上估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槽锋生 气旋混合型对流天气 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 湿度廓线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8·26”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静 李芳 祁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12,共7页
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发生越发频繁,尤其是夏季经常有暴雨发生,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湖北省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0.25°×0.25°的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8月26~27日发生在宜昌... 由于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发生越发频繁,尤其是夏季经常有暴雨发生,对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湖北省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0.25°×0.25°的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8月26~27日发生在宜昌市秭归县至夷陵区等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暴雨过程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为背景,在低空切变线和地面锢囚锋的配合下产生的,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水汽辐合中心右侧,此处有利于暖湿气流持续输送形成大暴雨;强降水发生前,宜昌市上空即存在水汽辐合中心,并且不稳定能量逐渐累积,强降水发生时,水汽供应充足、上升运动强烈从而造成本次大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极端天气 水汽输送 诊断分析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年来宜昌市倒春寒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小彬 安宁 +2 位作者 成勤 李芳 彭福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5,42,共6页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倒春寒标准,且现有相关研究中使用的倒春寒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宜昌本地的区域气候特点。利用1994~2023年宜昌市10个县(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逐年2~5月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定义宜昌地区倒春寒气候监测指标,并统计、...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倒春寒标准,且现有相关研究中使用的倒春寒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宜昌本地的区域气候特点。利用1994~2023年宜昌市10个县(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逐年2~5月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定义宜昌地区倒春寒气候监测指标,并统计、分析宜昌市倒春寒天气发生总日数和总次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等级发生频率及出现的主要时段。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宜昌市30 a来发生倒春寒天气的总日数和总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轻级和中级倒春寒天气为主,两者的发生频率接近,且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倒春寒持续时间、累计次数及倒春寒强度在空间分布上整体表现为中部低两边高的特征。研究成果可为宜昌市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气温 全球变暖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致洪中尺度极端降水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成勤 王清龙 +3 位作者 孟芳 李芳 彭福强 雷东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极端降水对河流防洪调控、水库蓄水泄洪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降水成因成为强化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的必要环节。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锋生强度诊断等方法,对2023年8月26日夜间宜昌市致洪中尺... 极端降水对河流防洪调控、水库蓄水泄洪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降水成因成为强化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的必要环节。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锋生强度诊断等方法,对2023年8月26日夜间宜昌市致洪中尺度极端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极端降水过程关键影响系统为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边界层冷空气和中尺度低涡。强降水可以分为中尺度低涡新生、低空急流发展,冷暖对峙、冷锋南下,低涡中心东移3个阶段。②此次过程中低层主要有4条暖湿输送通道,强降水区水汽通量超800 kg/(m·s),可降水量超70mm。③强降水时段低层相对涡度正值中心与垂直速度负值中心基本重合,加之锋生作用增强,强降水中心低层垂直速度达-7.1 Pa/s。④强降水时段,地形过渡带附近形成θ_(se)(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垂直方向上出现高能舌,800 hPa附近中心强度达360 K以上。⑤中尺度地形形成了“西北冷干、东南暖湿”中尺度温湿锋区,并起到了阻挡抬升和触发作用,使强降水出现在山前喇叭口内。研究成果可为汛期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超低空急流 边界层冷空气 中尺度锋区 地形作用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首区主要气象要素及对当地水资源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满 唐巧珍 +3 位作者 黄东杰 闻巍 周杰 向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63-69,共7页
气象要素对三峡库首区水资源的影响甚大,为理清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利用秭归国家基准气候站1958~2020年近60 a的气象资料,近10 a水资源监测资料,兴山、宜昌站1960~2020年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分... 气象要素对三峡库首区水资源的影响甚大,为理清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利用秭归国家基准气候站1958~2020年近60 a的气象资料,近10 a水资源监测资料,兴山、宜昌站1960~2020年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气候倾向率、数据对比分析、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团体标准(T/CMSA 0003-2017)方法、比值法,重点分析了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及主要气象要素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1)秭归县四季分明,夏季较长,冬季偏短,年平均气温16.7℃,四季气温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春季自1998年以来增温十分明显,冬季略有增温趋势,秋季气温无明显变幅,而夏季气温呈下降趋势。(2)三峡库区降水量季节分布明显,年季变化大,整体来看除宜昌站外,秭归站和兴山站均呈下降趋势;而从蓄水前后的对比来看,蓄水前三站的变化趋势均不及蓄水后明显,蓄水后有明显的上升趋势。(3)地表水资源量对极端气候变化最为敏感,波动幅度大;地下水资源对极端气候变化的敏感度远弱于地表水资源,资源量总体波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水资源 气温 降水 三峡库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温州蜜柑果实膨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0
作者 杨晓玲 杨艳丽 +2 位作者 刘云鹏 黎浩然 陈世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为提高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Unshiu’)果实膨大期间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利用宜昌市夷陵区气象局1995—2016年柑橘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膨大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运用Logistic函数模拟并一阶求导,得... 为提高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Unshiu’)果实膨大期间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利用宜昌市夷陵区气象局1995—2016年柑橘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膨大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运用Logistic函数模拟并一阶求导,得到了历年果实体积增长量峰值及出现时间。筛选气象因子,研究建立了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增长量峰值回归方程,分析了可采成熟期果实大小与采前主要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梳理了典型年份果实膨大期主要气象灾害,研究表明,盛夏前低温阴雨天气及盛夏至秋季高温干旱是宜昌温州蜜柑果实膨大的主要气象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Unshiu’) 果实膨大 气象条件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的柑橘产量预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芳 彭福强 +1 位作者 叶丹 张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预测对于农业管理和市场运营至关重要。而气象因素作为柑橘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境因素,对产量变化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基于气象条件的柑橘产量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预测对于农业管理和市场运营至关重要。而气象因素作为柑橘生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境因素,对产量变化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基于气象条件的柑橘产量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气象因素与宜昌市柑橘生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柑橘产量预测模型,旨在提高柑橘生产的效益和决策的科学性,为柑橘生产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柑橘 产量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宜昌气象辐射观测资料信息化
12
作者 李成飞 肖刚 《绿色科技》 2014年第3期204-205,共2页
介绍了气象辐射观测资料处理软件的开发,分析了辐射记录处理程序的功能,并对气象辐射观测资料信息化的优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辐射自动化 开发软件 资料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温州蜜柑果实着色成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13
作者 陆相霖 杨晓玲 +2 位作者 刘云鹏 黎浩然 孟芳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26-29,共4页
基于宜昌市夷陵区气象局1995—2016年柑橘、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宜昌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着色成熟年际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果实着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宜昌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 基于宜昌市夷陵区气象局1995—2016年柑橘、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气象因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宜昌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着色成熟年际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果实着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宜昌尾张、龟井温州蜜柑果实着色成熟预测研判模型。结果表明,气温是影响本地区温州蜜柑果实着色的主导气象因子;尾张和龟井温州蜜柑进入果实着色阶段的起点温度分别是23.5、26.5℃;根据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5、26.5℃终日,采取定量计算、定性研判方法,10月初可以做出宜昌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可采成熟预测的研判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着色成熟 气象条件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远安县一次下击暴流中尺度分析
14
作者 祁宏 武林 +2 位作者 黄静 汤淼 枚雪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2,共8页
为进一步探究宜昌市复杂地形下下击暴流的形成机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站观测资料、FY-4B卫星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3年8月22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一次下击暴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下击暴流伴随着气压陡升... 为进一步探究宜昌市复杂地形下下击暴流的形成机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站观测资料、FY-4B卫星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3年8月22日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一次下击暴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下击暴流伴随着气压陡升、气温骤降、风向突变、风速骤增的现象,发生在高空冷槽后部偏北气流控制下,垂直方向呈现“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午后的加热、冷空气的侵入共同触发了当日的对流;②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合并造成了远安县此次强对流天气,下击暴流的产生同时伴随云体结构快速坍塌及云顶温度骤降的特征;③此次下击暴流显示以传播方式触发新生对流的多单体强风暴特征,且出现深厚的中层径向辐合、回波悬垂及有界弱回波特质。差分反射率因子柱(Zdr柱)、差分相位常数(Kdp)缺值区等双偏振参数特征对当日对流天气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击暴流 双偏振参数 中尺度分析 气象观测 宜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通径分析方法建立水稻纹枯病气象等级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素琴 徐荣钦 +1 位作者 刘志雄 陈晨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6-289,294,共5页
基于大量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水稻纹枯病综合气象等级预报模型γn=sum (Ci×Pi) from 1 to k;在分析不同气象因子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最优分析法,给出每个气象因子分级标准,得出每个因子在不同量值上对应的气象等级值Pi;... 基于大量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水稻纹枯病综合气象等级预报模型γn=sum (Ci×Pi) from 1 to k;在分析不同气象因子对水稻纹枯病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最优分析法,给出每个气象因子分级标准,得出每个因子在不同量值上对应的气象等级值Pi;利用荆州市往年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及对应年份5~8月逐日气象资料,采用通径分析法,确定每个气象因子对纹枯病影响权重,从而建立基于逐日气象要素的水稻纹枯病气象等级模型,可以用于过去3~5 d(或周、旬)纹枯病气象条件监测和未来3~5 d(或周、旬)气象条件对纹枯病发生发展适宜程度预报。经检验,预报气象等级与病虫害实际发生等级吻合率为65%,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 水稻纹枯病 气象等级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滑坡风险的三峡近坝区暴雨规律研究
16
作者 范元月 刘俊 +3 位作者 叶丹 雷东洋 李琳琳 易香妤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188,共15页
为提高三峡近坝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基于研究区30 a小时雨量数据,分析了2类与滑坡相关的降水气候特征,并利用三峡近坝区的10 a探空资料、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研究了形成突发型滑坡的短历时暴雨和形成... 为提高三峡近坝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基于研究区30 a小时雨量数据,分析了2类与滑坡相关的降水气候特征,并利用三峡近坝区的10 a探空资料、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研究了形成突发型滑坡的短历时暴雨和形成持续型滑坡的长历时暴雨的环境场规律。结果表明:①短历时暴雨发生前,低层绝对水汽含量更高,但水汽饱和程度较低;②短历时暴雨发生前,热力类参数值更大;③长历时暴雨发生前,动力抬升和维持机制更明显,短历时暴雨发生前,中尺度上升运动更强,随着暴雨临近,本地低层风速减小、上升速度增大到0.5 m/s以上。研究得出了三峡近坝区2类暴雨环境场的阈值,为滑坡风险预警提供了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近坝区 滑坡风险预警 暴雨 气候特征 环境场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燕 毛成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差;2001年以前,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变化周期;2001年以后,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差异均减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年变化 季变化 特征分析 湖北宜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湿位涡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田珍富 滕俏彬 王作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利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15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较成功的控制试验基础上,利用该模式输出结果研究了本次暴雨过程湿相对位涡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 利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15日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较成功的控制试验基础上,利用该模式输出结果研究了本次暴雨过程湿相对位涡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暴雨发生发展阶段,有强的湿相对位涡负值中心相伴随。对湿绝对位涡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在暴雨发展阶段,湿位涡变率为正,说明此时对流不稳定已有较强释放,这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铅直通量辐合和次网格尺度的扭转效应;在暴雨消亡阶段,湿位涡变率为负,这主要是由气旋性涡度加强较快所致,对其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格尺度的水平通量辐散和次网格尺度的铅直通量辐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湿相对位涡 暴雨 位涡 中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新一代水电气象服务体系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新强 王丽 +4 位作者 金琪 洪国平 成驰 陈良华 付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79,244,共4页
从分析长江三峡水电气象服务需求入手,依托新成立的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及其各成员单位相关气象业务机构,整合长江流域气象服务技术资源,提出了开放、合作、共赢的长江三峡水电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从长江全流域视角出发,规划设... 从分析长江三峡水电气象服务需求入手,依托新成立的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及其各成员单位相关气象业务机构,整合长江流域气象服务技术资源,提出了开放、合作、共赢的长江三峡水电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从长江全流域视角出发,规划设计了由长江三峡水电气象预测预报系统、水电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水电气象服务基础支撑系统、水电气象服务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等四大功能模块构成的长江三峡新一代水电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为长江流域防汛抗旱与科学补水、水电工程综合开发、三峡工程高效运行、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新一代 水电气象 组织体系 业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夷陵区柑桔冻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世林 胡春根 +2 位作者 刘云鹏 熊莉 唐子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了解宜昌柑桔冻害发生规律,对宜昌市夷陵区历次柑桔冻害的气象条件和冻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最近几年冻害发生过程中不同柑桔种类和品种的表现及冻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宜昌柑桔冻害程度与低温强度及低温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为了解宜昌柑桔冻害发生规律,对宜昌市夷陵区历次柑桔冻害的气象条件和冻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最近几年冻害发生过程中不同柑桔种类和品种的表现及冻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宜昌柑桔冻害程度与低温强度及低温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还与冬季干旱等其他天气有关。不同柑桔种类(品种)在冻害中的受冻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为杂柑>柚类>橙类>椪柑>温州蜜柑;冻后恢复能力,温州蜜柑冻后恢复最快,甜橙和柚冻后恢复较快,椪柑冻后恢复较慢。离大水体远的果园受冻严重,坡向、坡位对冻害程度有影响。在柑桔栽培北缘地区,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和合理进行规划布局对柑桔产业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夷陵区乃至夷陵区以东的宜昌其他县市柑桔生产应以温州蜜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 冻害 抗寒性 灾害性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