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阳市特教学校重度感音性聋分子病因学分析——GJB2 235delC突变和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筛查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红艳 刘新 +6 位作者 戴朴 于飞 杨淑芝 孙勍 朱庆文 袁永一 刘丽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调查河南省安阳地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聋病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安阳市聋哑学校160 名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54名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检测和GJB2基因突变... 目的调查河南省安阳地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聋病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安阳市聋哑学校160 名学生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对其中154名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检测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8例(5.19%)存在线粒体DNA 12SrDNA A1555G点突变;11例(7.14%)存在GJB2 235delc纯合突变;13例(8.44%)存在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77%。结论安阳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特别是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聋病分子诊断,可达到防聋、指导聋儿康复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病因 线粒体DNA GJ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联合正颌治疗骨性Ⅱ类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袁佳敏 王宋庆 +3 位作者 吴聿淼 崔宇琛 张琦 朱宪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14,共8页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 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常并发特发性髁突吸收(ICR),导致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本文报道1例骨性Ⅱ类高角并发ICR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女性,24岁,主诉前牙开牙合及颞下颌关节疼痛,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确诊为ICR。采用牙合板治疗稳定髁突吸收后,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治疗后4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散在间隙完全关闭,前突面型明显改善(ANB角减少4.2°),颞下颌关节疼痛和弹响症状消失,建立稳定的Ⅰ类咬合关系。三维CT复查显示髁突骨质重建良好,关节间隙恢复正常。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患者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均获得明显改善。对于ICR患者应在髁突吸收稳定后实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牙合板治疗可作为有效的术前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髁突吸收 骨性Ⅱ类错牙合 高角病例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牙合板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前充填树脂对附件脱落率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孙留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讨提前充填树脂对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选取60名隐形矫治患者,共计1002个附件。上颌两侧用于评估提前72 h充填树脂与常规椅旁充填树脂在6个月内的附件脱落率差异,下颌两侧则用于比较提... 目的:探讨提前充填树脂对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选取60名隐形矫治患者,共计1002个附件。上颌两侧用于评估提前72 h充填树脂与常规椅旁充填树脂在6个月内的附件脱落率差异,下颌两侧则用于比较提前24 h充填与常规椅旁充填的差异。结果: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提前充填组与常规椅旁充填组的附件脱落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提前充填树脂不影响附件的粘接效果,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以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附件脱落率 提前充填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集性头痛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莎莎 王晓辉 +1 位作者 王晓琳 吴士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应用抗体芯片分析丛集性头痛患者在头痛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探索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丛集性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全血标本离心取血清藏于-80℃冰箱。... 目的应用抗体芯片分析丛集性头痛患者在头痛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探索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丛集性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全血标本离心取血清藏于-80℃冰箱。将生物素做标记的上述12份血清标本,与预先备好的40个主要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特异抗体芯片行膜反应,目标蛋白与红外荧光剂标记的抗链霉生物素抗体结合并曝光,采用红外荧光扫描仪扫描为图像文件后进行分析。结果与发作间期相比,丛集性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中炎性因子IL-1β(44.18 vs.68.46)、IL-6(23.08 vs.36.40)、IL-8(151.87vs.328.12)、IL-13(23.93 vs.38.87)、MCP-1(454.80 vs.725.75)及MIP-1β(265.08 vs.515.74)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在丛集性头痛的发病过程中有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参与丛集性头痛的发病,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芯片 丛集性头痛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通窍汤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珂 刘帅军 李红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通窍汤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mg/kg构建庆大霉素耳中毒模型,...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通窍汤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00mg/kg构建庆大霉素耳中毒模型,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kg,同时高/中/低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补肾活血通窍汤(含生药量2.40、0.50、0.10mg/mL)0.8mL/只,模型组和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0d。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豚鼠ABR阈值;蛋白免疫印迹法(WB)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耳蜗组织自噬相关蛋白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ABR阈值、耳蜗组织LC3、Beclin1蛋白表达量及螺旋神经节细胞、毛细胞及血管纹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补肾活血通窍汤干预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实验组ABR阈值及耳蜗组织LC3、Beclin1蛋白表达量及螺旋神经节细胞、毛细胞及血管纹中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低剂量实验组上述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窍汤可对庆大霉素耳中毒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耳蜗细胞自噬及凋亡程序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通窍汤 耳蜗 庆大霉素 听性脑干反应 细胞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诊断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枫 贾爱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3-625,共3页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H反射评估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在腰骶神经根痛的治疗价值
7
作者 白伟利 谢卫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1-682,684,共3页
腰骶神经根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为腰间盘突出或者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所致。然而,很多患者手术解除神经根压迫后疼痛症状并不缓解甚至进一步加重。多位作者报道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对椎间盘突出症等... 腰骶神经根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数为腰间盘突出或者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所致。然而,很多患者手术解除神经根压迫后疼痛症状并不缓解甚至进一步加重。多位作者报道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对椎间盘突出症等腰腿痛治疗有效[1,2]。为探讨对于腰骶神经根痛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结合H反射测定,评定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效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反射 腰骶神经根 神经根压迫 腰椎管狭窄 神经妥乐平 腰间盘突出 压迫神经根 椎间盘突出症 潜伏期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曲方丝弓在精细调整矫治后期咬合不良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静 彭秀芹 李九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0-991,共2页
关键词 MEAW矫治技术 错殆畸形 咬合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者肾组织中HBsAg、HBcAg和HBV-DNA的检测
9
作者 崔世昌 苏纯信 +2 位作者 阎惠平 郑佳 郭天翔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73-274,共2页
在肾组织中检出HBV及其抗原已屡有报道,但大部分研究对象为HBV相关肾炎(HBVGN)患者。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对54例无明显肾炎症状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肾组织HBsAg、HBcAg和HBVDNA的检测... 在肾组织中检出HBV及其抗原已屡有报道,但大部分研究对象为HBV相关肾炎(HBVGN)患者。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对54例无明显肾炎症状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肾组织HBsAg、HBcAg和HBVDNA的检测,并与肾脏病理和临床表现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肾组织 HBSAG HB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丝旋转法矫治下颌第二磨牙舌倾的临床病例研究
10
作者 孙留振 张凌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介绍方丝旋转法在矫治下颌第二磨牙舌倾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矫治效果。方法: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选取21例下颌第二磨牙舌倾的患者,使用方丝旋转法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下颌... 目的:介绍方丝旋转法在矫治下颌第二磨牙舌倾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矫治效果。方法: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选取21例下颌第二磨牙舌倾的患者,使用方丝旋转法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和全景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下颌第二磨牙舌倾均得到矫治,与对颌牙建立了良好的咬合关系。矫治后牙根无明显吸收。矫治后下颌平面角略有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丝旋转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下颌第二磨牙舌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舌倾 方丝旋转法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牙弓形态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静 高辉 +2 位作者 刘颖 孙留振 肖丹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6-159,1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前段牙弓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52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人63例为对照组,利用锥形束CT扫描颌面部,将扫描后图像导入Mimics 10.01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与前段牙弓形态特征有关的9个测量项目。结果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组上颌前段牙弓宽度和深度均有小于个别正常人组的趋势、角度也小于正常人;下颌前段牙弓的宽度、深度及角度测量值与正常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宽度差值和深度差值小于正常人,上下颌牙弓前段角度差值小于正常人。结论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弓前段弓形不协调,上颌前段弓形丰满度相对不足,上颌前段牙弓宽、深度发育不足,下颌前段牙弓宽、深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牙弓形态 牙弓宽度 牙弓深度 骨性Ⅲ类错噁畸形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林桐梅 赵慧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NPAF)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80例复律成功的NP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40例单独口服胺碘酮;联合组40例在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前和治疗...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NPAF)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80例复律成功的NP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40例单独口服胺碘酮;联合组40例在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前和治疗1、6、12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1、3、6、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并窦性心律患者40例为非心房颤动组,于入院时检测其hs-CRP。结果:胺碘酮组37例患者和联合组35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前两组心房颤动患者(胺碘酮组及联合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心房颤动组[胺碘酮组(12.75±5.33)mg/L;联合组(13.06±5.28)mg/L;非心房颤动组(4.27±1.59)mg/L。t=9.6149,10.052,P均<0.01],胺碘酮组与联合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78,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胺碘酮组[联合组(7.92±4.05)mg/L,(5.44±2.80)mg/L,(3.27±1.35)mg/L;胺碘酮组(11.58±5.16)mg/L,(9.17±4.24)mg/L,(7.29±3.61)mg/L。t=3.3351,4.3783,6.1893,P均<0.01]。治疗3、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3个月:94.29%vs 75.68%,6个月:88.57%vs 67.57%,12个月:77.14%vs 51.35%,P均<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持续性 非瓣膜性 瑞舒伐他汀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纤维蛋白胶凝素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林桐梅 高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纤维蛋白胶凝素3(ficolin-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EH患者386例分为EH1级组100例,EH2级组146例,EH3级组1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12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纤维蛋白胶凝素3(ficolin-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EH患者386例分为EH1级组100例,EH2级组146例,EH3级组1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1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颈动脉彩色超声,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采用ELISA检测血清ficolin-3水平。结果 4组血清ficolin-3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EH 1级组、EH 2级组、EH 3级组血清ficolin-3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0级、1级、2级、3级、4级患者血清ficolin-3水平分别为(26.89±5.22)μg/L、(26.33±4.89)μg/L、(24.06±5.17)μg/L、(20.11±5.32)μg/L、(18.38±4.98)μg/L,血清ficolin-3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血清ficolin-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r=-0.398,P=0.003),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ficolin-3水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最佳切点为20.31μg/L,ROC曲线下面积为0.614(95%CI:0.553~0.675)。结论血清ficolin-3水平是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蛋白胶凝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舒新成 高萍 左新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辅助术后化疗的78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进行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单纯化疗组进行FOLFOX方案化疗,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血管新生分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CSA-2、CCSA-3、CCSA-4、PTN、NGAL、sMICA以及血管新生分子VEGF、FGF10、sICAM-1、sVCAM-1、Musashi1、Dkk1的含量低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R1、CR3、CD58、CD59比例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率、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联合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治疗有助于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血管新生,同时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结肠癌根治术的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根治术 自体级联诱发免疫细胞 肿瘤标志物 血管新生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隐黄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冬雪 王国芳 +3 位作者 崔晓宇 李小红 轩亚茹 王守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β-隐黄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牙周炎组(P组)、β-隐黄素干预组(E组),每组10只。采取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颈部联合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 目的:研究β-隐黄素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牙周炎组(P组)、β-隐黄素干预组(E组),每组10只。采取结扎双侧上颌第二磨牙颈部联合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牙周炎模型。E组同时于相同位点注射β-隐黄素(每只12μL),每48 h注射1次,共3次。实验第7天采血并立即分离双侧上颌骨,右侧颌骨行组织学分析,血清及左侧分离的牙龈组织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_2)含量。结果:E组和P组大鼠IL-1β、TNF-α、PGE_2水平明显高于N组,且炎症细胞浸润较多,牙槽骨吸收明显。与P组比较,E组中IL-1β、TNF-α、PGE_2水平明显降低(P<0.05),炎症细胞浸润较少,牙槽骨吸收减轻。结论:β-隐黄素可能通过降低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牙槽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隐黄素 牙周炎 炎症因子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玲阁 李洁 +2 位作者 李继宏 汤宏超 刘玉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评价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郑州市口腔医院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 目的评价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郑州市口腔医院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为研究组(n=25),以3D打印模板单纯辅助射频热凝术为对照组(n=25),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疼痛情况,即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Brisman三叉神经疼痛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即刻VAS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sman三叉神经痛疗效评定标准,2组患者在术后1和3个月时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和12个月时,研究组的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复发1例,术后6个月时复发2例,术后12个月时复发4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可增强治疗的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模板 射频热凝术 阿霉素 三叉神经痛 下颌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