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T法监测含水层重金属污染及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研究
1
作者 张勇 骆乾坤 +4 位作者 刘鑫 李迎春 邓亚平 马雷 钱家忠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3,共17页
含水层重金属污染修复需要经济高效的动态监测手段作为支撑。然而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数据滞后以及对现场扰动较大等问题。该文以铜离子为例,采用电阻率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这种方法具有快... 含水层重金属污染修复需要经济高效的动态监测手段作为支撑。然而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数据滞后以及对现场扰动较大等问题。该文以铜离子为例,采用电阻率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这种方法具有快速、低成本、实时动态监测和原位无损的优势,并通过一维和二维砂箱实验验证ERT方法监测含水层重金属污染及原位化学修复过程的可行性,同时探讨监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维砂柱实验,污染阶段ERT监测数据与取样数据的相关性系数(R^(2))超过0.96,相对误差(δ)低于4.04%;修复阶段R^(2)超过0.94,δ低于6.43%。二维砂箱实验,使用污染羽空间矩评估方法结合取样数据对ERT监测结果进行量化分析,铜离子运移过程中的一阶矩误差低于9%,二阶矩误差低于14%;修复过程中的一阶矩误差低于11%,二阶矩误差低于19%。此外,ERT装置的信息捕捉精度受铜离子运移速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铜离子运移速率和反应速率越慢,ERT装置的信息捕捉精度越高。该研究验证了ERT方法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监测和修复过程监测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像法(ERT) 地下水污染 铜离子 污染修复 含水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以安徽省青阳县为例 被引量:25
2
作者 韩慧杰 夏学齐 +2 位作者 吴海东 汤明 姜明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1-600,共10页
为加快安徽省青阳县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开展更加精准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本文根据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当地水稻对生长环境的需求,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把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作为目标层,把影响目标层的立地条件、理化性质... 为加快安徽省青阳县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开展更加精准的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本文根据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当地水稻对生长环境的需求,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把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作为目标层,把影响目标层的立地条件、理化性质、土壤质量、土地管理作为准则层,再把影响准则层中各因素的项目作为指标层,确定研究区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的层次模型,构建了包括土壤养分、土壤环境、土壤质地、有机质、排水和灌溉能力等在内共计12项指标的评价体系。以研究区二调图斑为评价单元,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精准的田面坡度数据,同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利用特尔菲法(Delphi)获取各指标隶属度并构建判断矩阵,使用MATLAB数学软件求出各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取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指数(RSI),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高度适宜"面积为36.89 km2,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19.80%,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及南部地区;"适宜"和"勉强适宜"面积分别为61.95 km2和60.89 km2,分别占33.25%和32.68%,分散分布;"不适宜"面积约26.60 km2,占比14.27%,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及北部地区。利用实测水稻籽实Cd含量与该评价方法得到的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指数(RSI)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随着RSI的增长,水稻籽实中Cd含量逐渐降低,意味着水稻品质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可能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该结果从生态安全方面证明此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本文探讨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所反映的水稻生产问题,改善了以往农业种植适宜性评价工作中大量使用描述性指标和指标分级模糊不清所导致的主观性较大和评价方法不易推广等问题,不仅为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为生态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适宜性 土地质量 土壤重金属 GIS 青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董旭 姜明亮 汤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金寨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079件,采用酸熔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析土壤样品硒含量,运用ArcMap 10.2软件中Kring泛克里格法网格化模型绘制土壤硒含量等级评价图,同时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硒含量水平... 为了研究金寨县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共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079件,采用酸熔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分析土壤样品硒含量,运用ArcMap 10.2软件中Kring泛克里格法网格化模型绘制土壤硒含量等级评价图,同时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硒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及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为0.040~1.254 mg·kg^(-1),平均值为0.233 mg·kg^(-1),土壤硒含量对数属于正态分布。富硒土壤面积为421.29 km2,占金寨县总面积的10.75%,硒适量土壤2536.94 km^(2),占金寨县总面积的64.82%。研究区土壤硒含量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土壤全氮、Fe_(2)O_(3)、有机质含量和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富硒 有机质 相关性 金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石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汤明 吴海东 +1 位作者 姜明亮 韩慧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38-345,共8页
为了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加强调查评价成果应用,开展了石台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系统采集分析了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及农作物等多介质样品,并进行土地质量等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球化学数据、地质资料和遥感数据,... 为了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加强调查评价成果应用,开展了石台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系统采集分析了土壤、大气干湿沉降物、灌溉水及农作物等多介质样品,并进行土地质量等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球化学数据、地质资料和遥感数据,开展水稻种植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石台县土地质量总体良好,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及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要优于西南部。“不适宜”区面积为17.01 km^(2),占耕地面积的31.08%,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主要受土壤环境质量条件限制。对于“不适宜”区建议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广种植适宜性较好的水稻改良品种,而对于部分严重“不适宜”区可改种茶叶、药材等当地适宜的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水稻种植适宜性 石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台县富锌土壤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汤明 董旭 姜明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97-99,117,共4页
为了查明石台县富锌土壤分布特征,采集并分析7736份土壤样品,结果表明,石台土壤锌元素的平均含量为99.0mg/kg,变化范围在21.3~2443.5mg/kg,其中>84mg/kg富锌土壤面积达到983.30km2,占整个评价区的80.15%。除矶滩乡和小河镇部分地区以... 为了查明石台县富锌土壤分布特征,采集并分析7736份土壤样品,结果表明,石台土壤锌元素的平均含量为99.0mg/kg,变化范围在21.3~2443.5mg/kg,其中>84mg/kg富锌土壤面积达到983.30km2,占整个评价区的80.15%。除矶滩乡和小河镇部分地区以外,其他乡镇都分布有大面积的富锌土壤,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区内地质背景、土壤母质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明显。通过研究富锌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其成因,为区内农业经济区划、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锌土壤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石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柳海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124-125,共2页
金属矿的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环严重,矿石矿物、固体废弃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导致周边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重金属超标,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该文以铜陵市郊区黎明铁矿为例,通过实施滑坡治理、重金属污染源隔离和生态恢复,建立新的林草... 金属矿的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环严重,矿石矿物、固体废弃物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导致周边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重金属超标,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该文以铜陵市郊区黎明铁矿为例,通过实施滑坡治理、重金属污染源隔离和生态恢复,建立新的林草土地利用体系,以其尽可能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重金属污染 治理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沉积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查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6期162-164,共3页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 在霍邱县城东湖中采取湖底沉积物样品30件,选取As、Cd、Cr、Ni、Cu、Hg、Pb、Zn等8种大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As、Cr、Ni、Cu、Pb、Zn、Hg和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邱县城东湖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及开发建议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旭 姜明亮 +1 位作者 汤明 昂正娇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了解和县土地质量现状,明确有益元素、有害元素等指标含量水平其及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开展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161件,测定土壤样品中25项元素指标,综合评价得到土地质量综合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了解和县土地质量现状,明确有益元素、有害元素等指标含量水平其及对土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开展1∶5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采集表层土壤样品5161件,测定土壤样品中25项元素指标,综合评价得到土地质量综合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质量总体良好,一等(优质级)土地143.50km2;二等(良好级)土地576.04km2;三等(中等级)土地为150.55km2;四等(差等级)土地10.79km2;五等(劣等级)土地为1.43km2。富硒土壤资源分布面积为11979hm2;其中有2个绿色无公害富硒土壤区,面积为2683hm2;有2个富硒土壤潜力区,面积为9296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县 土地质量 富硒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区土地质量专项调查评价工作方法研究——以霍邱县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协龙 查吕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131-132,169,共3页
重点区专项调查评价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重要阶段。该文以霍邱县为例,阐述了重点区调查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划定了霍邱县土地质量重点调查评价区,并对各类重点调查评价区调查评价内容、工作部署和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 重点区专项调查评价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重要阶段。该文以霍邱县为例,阐述了重点区调查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划定了霍邱县土地质量重点调查评价区,并对各类重点调查评价区调查评价内容、工作部署和主要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调查 重点区调查 霍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市中湖地区采煤塌陷地治理复垦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协龙 毕勇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119-120,共2页
两淮地区采煤塌陷地分布广泛,大量土地受损,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该文分析了淮北市中湖采煤塌陷地的现状,指出了中湖采煤塌陷地存在的问题,对残余塌陷量进行了分区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复垦对策。
关键词 采煤塌陷地 治理 复垦 中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采场土地复垦措施及效果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李惠子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期59-60,共2页
露天采场的开采对土地资源损毁严重,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该文以马鞍山姑山铁矿露天采场为例,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建立新的林草土地利用生态体系,尽可能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遏制生... 露天采场的开采对土地资源损毁严重,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和固体废弃物影响周边生态环境。该文以马鞍山姑山铁矿露天采场为例,通过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建立新的林草土地利用生态体系,尽可能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矿区周边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场 土地复垦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新桥硫铁矿排土场污染分析与治理措施
12
作者 毕勇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7期78-79,135,共3页
新桥硫铁矿是铜陵市一座较大规模的硫铁矿山,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该文通过对新桥硫铁矿排土场进行实地调查,从固废和淋溶水两方面污染物入手,通过取样进行特性鉴别,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 新桥硫铁矿是铜陵市一座较大规模的硫铁矿山,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该文通过对新桥硫铁矿排土场进行实地调查,从固废和淋溶水两方面污染物入手,通过取样进行特性鉴别,分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措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铜陵市同类型矿山的治理和复垦措施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桥硫铁矿排土场 污染分析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阴市罗敷镇水毁耕地地质环境治理研究
13
作者 查凯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08-210,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事件频发,水毁耕地现象日益严重。以陕西省华阴市罗敷镇为例,阐述了研究区概况,分析了研究区治理条件,探讨了研究区水毁地质环境治理设计方案,总结了研究区治理效益,以期为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促...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象灾害事件频发,水毁耕地现象日益严重。以陕西省华阴市罗敷镇为例,阐述了研究区概况,分析了研究区治理条件,探讨了研究区水毁地质环境治理设计方案,总结了研究区治理效益,以期为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毁耕地 地质环境 耕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沙河某治理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践
14
作者 韩旭渊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65-267,共3页
聚焦于大沙河某治理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依托野外调查成果,依据国标规范,确定评估灾种为软土变形与基坑边坡稳定性。现状评估显示:软土变形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小;预测评估表明基坑崩塌可能性大但发育程度弱、危害小,软土变形... 聚焦于大沙河某治理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依托野外调查成果,依据国标规范,确定评估灾种为软土变形与基坑边坡稳定性。现状评估显示:软土变形灾害发育程度弱、危害小;预测评估表明基坑崩塌可能性大但发育程度弱、危害小,软土变形危害性“中等—小”。基于评估结果,判断建设用地适宜性总体适宜,建议施工时严格按设计放坡、避开雨季,并加强基坑边坡稳定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河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