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市湾沚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芸皎 李鸾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8期158-160,共3页
根据芜湖市湾沚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国家站的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2016—2020年湾沚的空气质量特征,分析了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湾沚空气质量中度及重度污染的天气占全年的4%;近5年湾沚空气质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颗... 根据芜湖市湾沚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国家站的气象观测数据,研究了2016—2020年湾沚的空气质量特征,分析了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湾沚空气质量中度及重度污染的天气占全年的4%;近5年湾沚空气质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颗粒污染物逐年下降,而气态污染物呈上升趋势;湾沚春季污染天气频发,冬季容易发生重污染天气,秋季的空气质量最佳;湾沚空气质量变化与风速、降水、相对湿度和气温都呈现负相关性。综合考虑降水与相对湿度对空气质量的共同影响,当相对湿度为80%~89%、降水量5 mm时最容易出现污染天气。因此可以为公众生活出行提供参考,也进一步拓宽了基层气象的服务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气象条件 生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森林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效率
2
作者 丁一 张宇 +4 位作者 范德民 苏有琦 张茜 王严琪 王彦淇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9,共15页
利用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川南森林60 m微气象塔测量的3层(20 m、38 m和56 m)湍流数据来研究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特征。相干结构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由上升气流(喷射)和下沉气流(扫掠)两部分组成。本文利用象限分析法分... 利用2021年5月1日至6月30日在川南森林60 m微气象塔测量的3层(20 m、38 m和56 m)湍流数据来研究冠层上方动量和标量的湍流输送特征。相干结构是湍流运动的主要形式,由上升气流(喷射)和下沉气流(扫掠)两部分组成。本文利用象限分析法分析了森林冠层上方粗糙副层、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的边界及常通量层的喷射-扫掠运动特征,包含喷射和扫掠对通量贡献的差异、动量和标量传输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标量(T、q、CO_(2))传输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和稳定条件下,喷射在所有三层高度上主导标量传输,而扫掠是在中性条件下粗糙副层之上传输标量的主要涡流运动。对于动量通量,在不稳定条件下,所有三层高度处,喷射都占主导作用,在稳定条件下,在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处,喷射占主导作用,而在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的边界,扫掠的作用大于喷射,在中性条件下,除了粗糙副层以外,扫掠的通量贡献都大于喷射。三阶累积量展开法(CEM)可以更准确地表现喷射和扫掠产生的通量贡献,截断累积量展开法(ICEM)对粗糙副层和常通量层边界处的温度模拟较差。通过传输效率的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动量和标量传输之间的差异。动量的湍流传输效率随不稳定性的增加而降低,而热量传输效率则相反。大气稳定性是控制动量和标量传输的重要因素,水汽的传输效率受大气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强不稳定条件下,热量传输效率比其他标量传输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限分析 喷射扫掠 传输效率 森林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