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苗青松 赵开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669-4670,4675,共3页
结合安徽省生产绿色食品的实际,从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优势、发展重点以及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徽省绿色食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发展现状 对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育成大豆品种性状演变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路路 姜磊 +2 位作者 林艺 赵开兵 沈维良 《中国种业》 2016年第2期22-24,共3页
根据大豆品种审定报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审定的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农艺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株高、生育日数、产量、花色、百粒重、叶形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大豆的育种方法以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为主... 根据大豆品种审定报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审定的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农艺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株高、生育日数、产量、花色、百粒重、叶形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大豆的育种方法以有性杂交后系谱法选育为主,多种选育方法并存。大豆品种产量呈持续增加,大豆生育日数变化不大,在102d左右。脂肪和蛋白含量无变化,株高减少;百粒重在19.4g上下浮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明显增多,叶形以椭圆和卵圆为主,少数品种为披针形;花色以紫花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育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经验总结
3
作者 张玉坤 马庆 王勖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14期94-94,共1页
文章对近10年小麦试验工作以及在安徽省小麦区域试验汇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小麦品种试验过程中的环节,从试验方案的精释、试验地的选择、田间管理观察记载到最后收获考种,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期为小麦试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冬小麦品种大田条件下穗发芽抗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利广 张玉坤 +2 位作者 马庆 王勖 晁漫宁 《中国种业》 2023年第9期66-69,共4页
为了解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情况,筛选适合在皖北地区推广使用的抗穗发芽品种。小麦成熟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后,在大田条件下对92份小麦品种的穗发芽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极大,丰星麦8号、宿... 为了解安徽省冬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情况,筛选适合在皖北地区推广使用的抗穗发芽品种。小麦成熟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后,在大田条件下对92份小麦品种的穗发芽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穗发芽抗性差异极大,丰星麦8号、宿7034、徽研66、皖垦麦1702、柳紫黑麦1号、瑞麦618、烟农1212、万丰269、新世纪999共9个品种的整穗发芽率为0,可作为抗穗发芽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小麦穗发芽 抗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黄13在宿州市的种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付广辉 沈维良 +2 位作者 赵开兵 赵振邦 林艺 《大豆科技》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宿州市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中黄13是宿州市大豆种植主导品种,占总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近几年国家大豆区试,总结出中黄13在宿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宿州市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中黄13是宿州市大豆种植主导品种,占总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近几年国家大豆区试,总结出中黄13在宿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宿州市大豆生产提出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州市 大豆 中黄13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宿州市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广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0期15-16,共2页
该文阐述了宿州市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政府重视,积极引导、选择大豆新品种、合理轮作以及提高种植技术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石河子 道路绿化 植物配置大豆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药频次和间隔期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病菌消长动态的影响
7
作者 黄慧 张曼玉 +1 位作者 张承启 陈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318,共8页
为提高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及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的控制效果,采用2种杀菌剂研究了施药频次和施药间隔期对赤霉病防效、籽粒DON含量、病菌消长和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防治对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的控制... 为提高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及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毒素的控制效果,采用2种杀菌剂研究了施药频次和施药间隔期对赤霉病防效、籽粒DON含量、病菌消长和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防治对小麦赤霉病和DON毒素的控制效果显著高于1次防治,且与3次防治间无显著差异;扬花初期第1次防治后第5~7天进行第2次施药,防治效果显著高于间隔更长时间的处理;第3次防治的实施时间对防效无显著影响。第1次防治后10 d内麦穗中菌量的增长受到显著抑制,10 d后抑制作用减弱;氰烯菌酯和氟唑菌酰羟胺第1次防治后的第5天进行第2次防治,第2次防治后30 d时麦穗中赤霉病菌的含量分别为16.61μg/100 mg和15.56μg/100 mg,显著低于1次防治处理;随着第2次防治时间的后移,小麦穗部菌量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次防治后第5、10、15、20天进行第3次防治,麦穗最终带菌量无显著差异。氰烯菌酯和氟唑菌酰羟胺不同频次及间隔期施药处理下,麦穗中农药含量变化动态基本一致,以施药当天最高,随后快速降低;各处理收获时小麦籽粒中农药残留均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施药频次 间隔期 防效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州地区大豆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姜磊 沈维良 +2 位作者 王路路 赵开兵 葛雅琼 《中国种业》 2019年第4期58-60,共3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宿州地区18个大豆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菏豆32号、皖宿1208、淮15-09、冀1612、阜郓10174、圣豆24比中黄13(CK)均增产5%以上,株高为68.73~104.00cm、底荚高度为19.67~25.40cm,均高于中黄13(CK),适宜机...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宿州地区18个大豆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菏豆32号、皖宿1208、淮15-09、冀1612、阜郓10174、圣豆24比中黄13(CK)均增产5%以上,株高为68.73~104.00cm、底荚高度为19.67~25.40cm,均高于中黄13(CK),适宜机收;主茎节数为11.87~17.47个、有效分枝数为0.33~1.73个,与中黄13(CK)相比均较适中;单株荚数为30.20~51.80个、单株粒数为51.53~91.60个、单株粒重为8.96~13.70g、百粒重为15.46~21.28g,与中黄13(CK)相比表现较好;生育日数在97~102d之间,均没有超过中黄13(CK)1周;这6个品种(系)适宜参加后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标准化与旅游景区外围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洪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在简述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内涵及旅游景区外围地区实施农业标准化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指出了旅游景区外围地区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 建设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路路 林艺 +2 位作者 姜磊 赵开兵 沈维良 《大豆科技》 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
通过12个主栽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区的救灾补种品种。结果表明: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为:阜9765、中黄13、濉科2000-8、皖宿2156、中黄37和早熟1号。
关键词 大豆 播种期 成熟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果萝卜新品种“宿州青”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芳 李成江 吴媛媛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8期37-38,共2页
“宿州青”是以皖北地区及周边地区比较有名的水果萝卜“弯腰青”、“包庄萝卜”、“帽山萝卜”等为育种材料,经过34年的提纯复壮选育而成。宿州青萝卜外形美观、表面光滑,肉质细密为绿色,微甜脆嫩、营养成分高、不康心;耐热抗寒、... “宿州青”是以皖北地区及周边地区比较有名的水果萝卜“弯腰青”、“包庄萝卜”、“帽山萝卜”等为育种材料,经过34年的提纯复壮选育而成。宿州青萝卜外形美观、表面光滑,肉质细密为绿色,微甜脆嫩、营养成分高、不康心;耐热抗寒、抗病能力强,生熟兼用。现已成为皖北地区的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萝卜 宿州青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皖宿0891的选育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曼玉 孙梦 +3 位作者 吕新强 徐茂林 窦乐 吴兰云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117-119,共3页
皖宿0891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以淮麦30与皖麦50号杂交的F1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83。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高矮适中,产量三要素协... 皖宿0891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以淮麦30与皖麦50号杂交的F1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083。该品种属于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高矮适中,产量三要素协调,具有高产、稳产、抗逆、广适等特点,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中水肥早中茬地种植。2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14.2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5.1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8.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小麦 皖宿0891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宿1232的选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曼玉 孙梦 +3 位作者 曹阿莉 侯祥辉 窦乐 吴兰云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皖宿1232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丰德存麦1号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杂交组配,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30076,具有高产、广适、抗寒、抗倒、中抗赤霉... 皖宿1232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丰德存麦1号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杂交组配,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30076,具有高产、广适、抗寒、抗倒、中抗赤霉病等优点,适宜在黄淮南片冬麦区中肥水地块早中茬种植。详细介绍了皖宿123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审 小麦 皖宿123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皖玉18高产优质栽培及产业化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猛 周广成 +1 位作者 陈现平 张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49-9450,9566,共3页
介绍了糯玉米皖玉18特征特性,论述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阐述了其产业化技术。
关键词 糯王米 皖王18 栽培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耐旱性与叶片水势简报 被引量:17
15
作者 沈维良 柳建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00-101,共2页
用SPAC理论分析大豆、花生、玉米、甘薯4种作物水势分布特点及耐旱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水势是植物水分状况的较好生理指标,玉米根、叶间水势差为0.293MPa,叶位间水势差为0.067MPa。不同作物叶片水势差异显著,作物叶片水势越高,其耐旱性... 用SPAC理论分析大豆、花生、玉米、甘薯4种作物水势分布特点及耐旱性结果表明,植物叶片水势是植物水分状况的较好生理指标,玉米根、叶间水势差为0.293MPa,叶位间水势差为0.067MPa。不同作物叶片水势差异显著,作物叶片水势越高,其耐旱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叶片水势 耐旱性 禾谷类作物 甘薯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安文 高贵珍 +2 位作者 闫启云 张瑞芳 李成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7-5158,5203,共3页
回顾了近年来有关非洲菊在遗传育种、组培繁殖及无土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有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洲菊的科研生产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 非洲菊 育种 组培 无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淮北区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兰云 徐茂林 +1 位作者 周得宝 夏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2-1183,共2页
氮肥基施能显著促进强筋小麦分蘖生长,增大群体结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总小穗数;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增加可育小穗数,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氮肥基施:拔节期追施=73∶的处理产量最高;基施氮肥少于总... 氮肥基施能显著促进强筋小麦分蘖生长,增大群体结构;返青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总小穗数;孕穗期追施氮肥可增加可育小穗数,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氮肥基施:拔节期追施=73∶的处理产量最高;基施氮肥少于总氮量的1/2时,小麦产量就会下降,且与70%以上氮肥基施的处理达到显著性差异。氮肥对强筋小麦品质有明显影响,氮基肥∶孕穗肥=73∶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比氮全部基施高34.37%;其次是氮素基肥∶越冬肥∶拔节肥=43∶3∶和基肥∶拔节肥=46∶的处理,这2个处理在2002~2004年平均蛋白质含量都比全基肥高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小麦新品种宿553的选育·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卫生 张玉坤 蔡世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271-3273,共3页
[目的]解决现阶段黄淮南片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缺乏、强筋小麦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现象。[方法]介绍宿55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一室以烟361为母本、该院... [目的]解决现阶段黄淮南片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缺乏、强筋小麦品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现象。[方法]介绍宿55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其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一室以烟361为母本、该院自育小麦品系宿126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法于2006年育成强筋小麦新品种宿553。安徽省区试连续3年共23点次试验,21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点率91.3%;品质达到国家强筋麦标准,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有机结合。[结论]宿553适宜我国黄淮冬麦区大面积推广。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宿553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沈维良 周广成 刘朝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0-273,共4页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 ,同等数量的氮素 ,不同的运筹方式 ,对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和产量影响很大。“氮量的 30 %后移”呈增产效应 ;“氮量的 70 %后移”呈减产效应。“70 %的氮素基施 ,30 %的氮素拔节—孕穗追肥”的运筹方式 ,小麦的群体结构...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 ,同等数量的氮素 ,不同的运筹方式 ,对冬小麦的群体结构和产量影响很大。“氮量的 30 %后移”呈增产效应 ;“氮量的 70 %后移”呈减产效应。“70 %的氮素基施 ,30 %的氮素拔节—孕穗追肥”的运筹方式 ,小麦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 ,增产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运筹方式 小麦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锌溶液对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茂林 吴兰云 张文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86-2287,共2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有机锌溶液对玉米、西瓜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5∶000、16∶000、17∶000、18∶000的有机锌溶液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对幼苗生长势和简化活力指数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以17∶000的浓度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有机锌 种子萌发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