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新安江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1
作者 赵拴平 金海 +5 位作者 刘峻 李永胜 金磊 李倩 徐磊 贾玉堂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试验旨在分析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新安江水牛群体的分子遗传特性,探究其母系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测定28头新安江水牛的mtDNA D-Loop序列,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24个中国水牛群体的693条D-Loop序列,利用生... 试验旨在分析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新安江水牛群体的分子遗传特性,探究其母系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测定28头新安江水牛的mtDNA D-Loop序列,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24个中国水牛群体的693条D-Loop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发生树和Media-joining网络,探索不同水牛群体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28头新安江水牛的mtDNA D-Loop序列共有117个变异位点,构成25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样性为0.02602±0.00303,单倍型多样性为0.989±0.014。新安江水牛群体的变异性水平与中国其他水牛群体接近。N-J系统进化树显示,新安江水牛25个单倍型分为A、B两个支系,具有A支系和B支系2个母系来源,其中A支系占据主导地位。Media-joining进化网络显示,中国水牛主要为沼泽型水牛,分为沼泽型水牛A支系和B支系,B支系又分为b1亚支系和b2亚支系。综上,新安江水牛群体变异水平与中国其他地方水牛群体接近,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且新安江水牛属于沼泽型水牛,具有2个线粒体母系来源,与我国其他地方水牛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养猪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芬 陈胜 李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养猪场所用饲料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保证养殖场的正常健康生产。[方法]于2017年5—11月对安徽省内不同规模的5家养猪场共采集饲料391组,其中小猪料134组,大猪料257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结果]养... [目的]了解安徽省养猪场所用饲料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保证养殖场的正常健康生产。[方法]于2017年5—11月对安徽省内不同规模的5家养猪场共采集饲料391组,其中小猪料134组,大猪料257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结果]养猪场饲料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较为普遍,污染率高达99.5%,饲料黄曲霉毒素B_1在饲料中的分布与季节也有一定相关,6—7月梅雨季节,黄曲霉毒素B_1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同时用料塔储存的饲料,比单纯用饲料库储存的饲料,其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情况更加严重。[结论]该研究为企业正常健康生产和人类的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养猪场 污染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野生芭茅草的生长性能及营养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海 赵拴平 +1 位作者 徐磊 贾玉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2-27,32,共7页
[目的]为研究安徽省芭茅草野外自然生长的性能及营养价值。[方法]试验2020年4—10月在安庆太湖地区,每隔30 d左右刈割1次,对试验地芭茅草的产量、生长速度和常规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野生芭茅草株高152.80~174.80 c... [目的]为研究安徽省芭茅草野外自然生长的性能及营养价值。[方法]试验2020年4—10月在安庆太湖地区,每隔30 d左右刈割1次,对试验地芭茅草的产量、生长速度和常规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野生芭茅草株高152.80~174.80 cm,1年刈割1次即可,鲜草产量24.68~28.22 t/hm^(2),干草产量6.85~11.10 t/hm^(2),4—7月生长速度快,6—7月最快可达5.15 cm/d,含水率55.20%~80.54%,以干物质为基础的粗蛋白含量(CP)7.50%~10.76%,粗纤维(CF)31.50%~42.90%,中性洗涤纤维(NDF)63.00%~74.40%,酸性洗涤纤维(ADF)35.40%~44.60%,粗灰分(Ash)6.40%~11.20%,粗脂肪(EE)、Ca、P含量低。[结论]芭茅草产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于一般农作物秸秆,说明芭茅草可作为肉牛粗饲料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茅草 产量 株高 生长速度 常规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野生芭茅草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4
作者 金海 李乔仙 +5 位作者 徐磊 赵拴平 高月娥 刘彦培 黄必志 贾玉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3期72-74,共3页
为了研究安徽省野生芭茅草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在安徽太湖地区开展试验,测定了芭茅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了芭茅草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6、12、24... 为了研究安徽省野生芭茅草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在安徽太湖地区开展试验,测定了芭茅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并采用尼龙袋法测定了芭茅草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6、12、24、36、48、72 h的动态降解率。结果表明,芭茅草DM、OM、CP、NDF和ADF的含量(干基)分别为98.15%、93.62%、6.51%、68.07%和38.93%,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6.26%、35.37%、43.34%、29.19%和25.93%,芭茅草可作为肉牛优良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茅草 营养成分 肉牛 瘤胃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部分地区鸡场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与垂直传播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学怀 侯宏艳 +8 位作者 赵瑞宏 尹磊 张丹俊 戴银 殷冬冬 王洁茹 胡晓苗 潘孝成 王红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析种鸡及其后代雏鸡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MG和MS的鸡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90.48%,鸡群平均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5.08%和77.01%;商品蛋鸡和种鸡的MG和MS血清阳性率高于育雏育成鸡;鸡群日龄越大,MG和MS的血清阳性率越高,其中300日龄以上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均为100%。病原检测发现,种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MG和MS感染,其中MS感染率高于MG;种鸡感染率与其后代雏鸡的垂直感染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垂直感染的雏鸡关节组织检测出MS病原。结果表明,MG和MS在安徽鸡场中的感染较为严重,垂直传播是雏鸡早期感染的重要途径,并且MS在雏鸡垂直感染的早期即可侵入关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规模鸡场 鸡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新品种皖南黄兔的选育研究
6
作者 王源朗 丁海生 +2 位作者 赵辉玲 汪勇 黄冬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试验旨在全面了解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育肥性能和选育进展。在皖南黄兔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采用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评估遗传力和育种值,并对皖南黄兔每一世代4周龄的体重,12周龄体重,10月龄体重、体尺,4~12周龄日增重、料重比和... 试验旨在全面了解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育肥性能和选育进展。在皖南黄兔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采用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评估遗传力和育种值,并对皖南黄兔每一世代4周龄的体重,12周龄体重,10月龄体重、体尺,4~12周龄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皖南黄兔12周龄的体重和4~12周龄的日增重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五世代皖南黄兔4周龄、12周龄和10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39.57、2464.84和3660.36 g,比一世代分别提高了17.54%、15.54%和13.69%(P<0.01);五世代皖南黄兔10月龄的体长和胸围分别为52.37 cm和31.55 cm,较一世代分别提高了15.63%和12.64%(P<0.01);五世代皖南黄兔4~12周龄的日增重、料重比和育肥成活率分别为34.31 g/d、3.61∶1和96.43%;五世代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和育肥性能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1%以内,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可见,经过系统选育,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和育肥性能均获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且皖南黄兔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育肥产肉性能强、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黄兔 新品种 选育 生长性能 育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徽地区大别山牛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拴平 金海 +2 位作者 金磊 徐磊 贾玉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5期90-92,共3页
大别山牛是安徽省优良地方种质资源之一,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具有适应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型小和易管理的优点。本文就大别山牛犊牛、育成母牛、妊娠母牛、哺乳母牛和育肥牛的日常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大别山牛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地区 大别山牛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及其副产物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俊营 邱勤勤 +6 位作者 詹凯 邵千策 刘伟 方翔 李岩 马瑞钰 万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 在饲料禁抗和畜禽绿色健康养殖的趋势下,研究和开发新型植物源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备受关注。绿茶及其副产物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和咖啡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脂和改善肉蛋品质等生理功能以及作为一种植物源饲料或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潜在价值。文章综述了绿茶及其副产物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绿茶 茶多酚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交笼鸡舍种鸡产蛋曲线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岩 詹凯 +6 位作者 李俊营 刘伟 马瑞钰 崔海军 张新 柳哲杰 郑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4,共5页
【目的】筛选适合四层层叠本交笼鸡舍种鸡的最佳产蛋曲线数学模型。【方法】所有试验鸡均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采集19~61周龄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产蛋记录,运用伍德模型、McMillan模型和杨宁模型拟合种鸡产蛋率,并比对... 【目的】筛选适合四层层叠本交笼鸡舍种鸡的最佳产蛋曲线数学模型。【方法】所有试验鸡均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采集19~61周龄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产蛋记录,运用伍德模型、McMillan模型和杨宁模型拟合种鸡产蛋率,并比对分析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3种模型均可用于产蛋率拟合,杨宁模型、McMillan模型和伍德模型R值分别为0.997 87、0.964 63和0.764 57,说明杨宁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McMillan模型次之,伍德模型最差。杨宁模型更适合实际观测数据,适合程度约为McMillan模型的1.160 37×1026倍,为伍德模型的1.599 31×1042倍。不同生产阶段的产蛋率呈不同特征,与海兰褐标准产蛋率相比,种鸡在产蛋率上升阶段的实际观测值低于相同周龄的标准值。【结论】杨宁模型最适合四层层叠本交笼鸡舍种鸡产蛋率拟合,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模型和产蛋曲线特征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以达到生产效益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 本交笼 产蛋曲线 数学模型 拟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层层叠本交笼种鸡生长曲线拟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岩 詹凯 +8 位作者 马瑞钰 李俊营 刘伟 万意 崔海军 张新 柳哲杰 郑钟 胡晓枫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2-36,共5页
为筛选四层层叠本交笼种鸡最佳生长曲线模型,运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别对海兰褐父母代种鸡育雏育成期(1~12周龄)和产蛋期(18~57周龄)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显示:1~12周龄雏鸡(公雏和母雏)的... 为筛选四层层叠本交笼种鸡最佳生长曲线模型,运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别对海兰褐父母代种鸡育雏育成期(1~12周龄)和产蛋期(18~57周龄)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显示:1~12周龄雏鸡(公雏和母雏)的体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公雏的体重生长速度快于母鸡。产蛋期母鸡体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51周龄后出现波动。Logistic模型是最适合于拟合公雏体重的模型,Gompertz模型是最适合于拟合母雏体重的模型,而三种模型均可用于产蛋期母鸡体重的拟合。产蛋期母鸡的实际观测值以及拟合值均高于该时期母鸡标准体重上限,建议应在满足母鸡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减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层层叠本交笼 种鸡 生长曲线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速离心和酸沉淀制备牛乳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云霞 赵小伟 +4 位作者 黄冬维 蔡东东 杨永新 程广龙 赵辉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03-2210,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超速离心法和酸沉淀法鉴定的乳清蛋白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乳清蛋白组鉴定结果的影响。采集牛奶样品去除脂肪,利用超速离心和酸沉淀法制备乳清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比较两种方法制备... 本研究旨在对超速离心法和酸沉淀法鉴定的乳清蛋白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对乳清蛋白组鉴定结果的影响。采集牛奶样品去除脂肪,利用超速离心和酸沉淀法制备乳清蛋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结合数据库搜索鉴定,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乳清蛋白的差异,分析了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等。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展示了两种样品制备方法的差异蛋白,超速离心方法鉴定的表达量增加的蛋白有53个,包括β-酪蛋白、糖基化依赖细胞黏附分子1和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等;酸沉淀方法鉴定的表达量增加的蛋白有21个,包括CD9抗原、β2-微球蛋白和β-乳球蛋白等。将两种方法获得的差异蛋白根据蛋白注释分类发现,超速离心法中高表达的蛋白主要位于胞外区域、囊泡、内膜系统、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涉及蛋白结合、酶调节活性、受体结合和抗氧化活性等;酸沉淀法中高表达的蛋白主要位于胞外区域和囊泡等,涉及结合、核酸酶活性和离子结合等。结果提示,两种方法鉴定的蛋白质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乳清蛋白样品制备方法的结合可以获得更多的鉴定蛋白,为乳清蛋白组学研究中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乳清蛋白 超速离心 酸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蛋鸡笼养工艺和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俊营 詹凯 +3 位作者 刘伟 马瑞钰 李岩 万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我国蛋鸡生产主要采取笼养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蛋鸡笼养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鸡舍环境控制技术也变得愈发重要。文章介绍了我国蛋鸡养殖笼具系统和鸡舍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蛋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蛋鸡 笼具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散养福利鸡舍蛋鸡产蛋后期日产蛋和窝外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岩 詹凯 +8 位作者 马瑞钰 赵涛 李俊营 刘伟 万意 姚俊峰 杨长锁 徐鸿飞 庞方中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0-44,共5页
为研究立体散养福利化蛋鸡舍蛋鸡产蛋后期日产蛋和窝外蛋分布规律,对52周龄新杨黑羽蛋鸡每日不同时间段产蛋量和全天窝外蛋进行测定,计算产蛋比例,对其进行拟合,并统计窝外蛋比例。结果显示:5∶00~11∶00产蛋比例逐渐增加,并在11∶00达... 为研究立体散养福利化蛋鸡舍蛋鸡产蛋后期日产蛋和窝外蛋分布规律,对52周龄新杨黑羽蛋鸡每日不同时间段产蛋量和全天窝外蛋进行测定,计算产蛋比例,对其进行拟合,并统计窝外蛋比例。结果显示:5∶00~11∶00产蛋比例逐渐增加,并在11∶00达到产蛋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且上午累积产蛋量显著高于下午。夜光区侧区域每天每箱产蛋量显著高于阳光区侧区域,特别是夜光区侧区域在9∶00~11∶00、11∶00~13∶00、15∶00~17∶00和19∶00~21∶00显著高于阳光区侧区域。拟合结果显示:产蛋比例曲线为类似于正态分布峰度左偏的偏态分布曲线,且符合多项式(yP)函数yP=238.59756-579.11051x+532.98715x^2-234.87362x^3+55.77107x^4-7.33219x^5+0.50265x^6-0.01402x^7,R^2=0.99872,x∈(1,9)。此外,研究发现窝外蛋分布具有区域特异性。由此建议:应根据鸡群的产蛋规律和窝外蛋分布规律,合理安排饲养管理时间,加强饲养管理及日常工作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 新杨黑羽蛋鸡 产蛋分布 窝外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小伟 张养东 +1 位作者 郑楠 王加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146-6153,共8页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多种代谢性和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进行综述,旨在揭示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潜在规律,以期为改善我国围产期奶牛... 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多种代谢性和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本文从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进行综述,旨在揭示围产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变化的潜在规律,以期为改善我国围产期奶牛的健康,尤其是改善围产期奶牛的瘤胃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奶牛 瘤胃微生物 瘤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毛兔早期剪毛量评估成年剪毛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冬维 丁海生 +4 位作者 赵辉玲 杨林 程广龙 王小飞 冷太山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8-22,共5页
长毛兔剪毛量评估是毛兔生产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评估方法久未修改的问题,选用皖系长毛兔作为试验动物,对其生长兔第1~5个养毛期和成年兔第1~5个养毛期(全年),总共10次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进行全期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生长兔第... 长毛兔剪毛量评估是毛兔生产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评估方法久未修改的问题,选用皖系长毛兔作为试验动物,对其生长兔第1~5个养毛期和成年兔第1~5个养毛期(全年),总共10次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进行全期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生长兔第1~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和剪毛量逐渐显著升高(P<0.05),第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4 226.9 g)和剪毛量(330.1 g)分别与成年兔平均体重(4 229.6 g)及平均单次剪毛量(324.5 g)相近(P>0.05);成年兔剪毛后体重以第3次最高,显著高于第1、第2和第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P<0.05),也高于第4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P>0.05),成年兔5个养毛期剪毛后体重随养毛期呈近似“∧”型变化。成年兔剪毛量第1个养毛期剪毛量最高(P<0.05),第3个养毛期剪毛量最小(P<0.05),5个养毛期剪毛量随养毛期呈近似“∨”型变化。生长兔第1~3个养毛期剪毛量与剪毛后体重呈中高度正相关(P<0.05),第4次和第5次剪毛量及成年兔5次剪毛后体重与剪毛量均相关较弱;生长兔5次剪毛后体重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和全期剪毛量只有弱相关关系,而生长兔5次剪毛量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和全期剪毛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生长兔第4次和第5次剪毛量与成年兔年剪毛量呈中度正相关(r=0.473和r=0.525,P<0.01),换算系数分别为1.14和0.99;第2次至第5次剪毛量与全期剪毛总量呈中度正相关(r均大于0.500,P<0.01),换算系数分别为1.18、1.05、0.99和0.85。该研究为成年剪毛量的早期评估和选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毛兔 剪毛量 剪毛后体重 相关分析 估计方法 换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格斯牛×大别山牛杂交牛生长发育特性和屠宰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拴平 徐磊 +1 位作者 金海 贾玉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安格斯牛对大别山牛的杂交效果。[方法]对安格斯牛×大别山牛杂交F1代(安—大F1)和大别山牛各24头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随机选择3头持续育肥至24月龄后进行了屠宰测定。... [目的]研究安格斯牛对大别山牛的杂交效果。[方法]对安格斯牛×大别山牛杂交F1代(安—大F1)和大别山牛各24头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各随机选择3头持续育肥至24月龄后进行了屠宰测定。[结果]安—大杂交F1代牛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安—大杂交F1代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大别山牛;24月龄时安—大杂交F1代的宰前体重极显著高于大别山牛(P<0.01),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大别山牛(P<0.05)。[结论]用安格斯牛与大别山牛杂交,杂交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牛 杂交 体尺性状 屠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ptin/TRPC离子通道调控动物初情期启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惠文巧 汤继顺 +3 位作者 朱德建 章薇 班谦 陈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46-48,共3页
动物初情期的启动是其从幼年发育到获得繁殖能力的标志,初情期出现的迟早直接关系到性成熟和以后的繁殖性能。研究发现,很多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动物初情期启动的调控。目前,关于Leptin信号通路调控动物初情期的报道居多,而TRPC离子... 动物初情期的启动是其从幼年发育到获得繁殖能力的标志,初情期出现的迟早直接关系到性成熟和以后的繁殖性能。研究发现,很多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动物初情期启动的调控。目前,关于Leptin信号通路调控动物初情期的报道居多,而TRPC离子通道调控动物初情期的相关综述鲜见报道。因此,文章对Leptin/TRPC离子通道调控动物初情期启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解析Leptin基因介导的TRPC通路依赖神经元通道电流变化,进而调节神经信号传导,最终调控动物初情期启动的机制研究提供文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信号通路 TRPC离子通道 初情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及繁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朝霞 杨林 +4 位作者 丁海生 黄冬维 汪勇 程广龙 赵辉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07-3315,共9页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 该文主要针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其中传统育种方面主要研究了选择效应及性状评定、遗传与环境互作和种质性能测定;分子育种方面主要涉及生长、肉质、皮毛、繁殖等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而家兔繁殖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精液冷冻研究及添加物和环境对家兔繁殖的影响。2018年国内在家兔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方面研究较多,传统育种主要对一些地方品种种质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子育种主要集中于肉质、皮毛和繁殖性状的研究,并获得了新的相关分子标记和基因;但家兔繁殖技术方面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外传统育种主要研究了选择与性状评定和遗传与环境互作;分子育种主要集中在筛选生长与肉质及繁殖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方面,但在皮毛性状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国外分子育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筛选分子标记或研究性状相关基因的功能,而国内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对研究性状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基因及调控网络。作者对2018年国内外家兔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家兔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遗传育种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L2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拴平 贾玉堂 +1 位作者 徐磊 金海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46-48,74,共4页
CFL2基因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研究发现,CFL2基因主要在哺乳动物的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在肌肉组织肌原纤维发生和解聚过程中调节肌动蛋白的转换,对维持肌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CFL2基因结... CFL2基因是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研究发现,CFL2基因主要在哺乳动物的骨骼肌和心肌中表达,在肌肉组织肌原纤维发生和解聚过程中调节肌动蛋白的转换,对维持肌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了CFL2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及其在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以及家畜经济性状(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家畜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育种改良寻求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2 生长性状 肉质性状 家畜养殖 育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8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拴平 金海 +1 位作者 徐磊 贾玉堂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52-55,共4页
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又名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GDF8基因在哺乳动物的胚胎期和成年期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对骨骼肌的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总结了GDF8基因的分子结构、组织... 生长分化因子8(GDF8),又名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GDF8基因在哺乳动物的胚胎期和成年期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对骨骼肌的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文章总结了GDF8基因的分子结构、组织表达特性以及在家畜经济性状(生长性状和肉质性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细胞增殖分化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家畜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育种改良寻求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8 MSTN TGF-Β 肉质性状 育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