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进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2期15-16,共2页
本文从我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发展性和制度性问题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两方面分析了造成不如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提出了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原因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利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1期5-6,39,共3页
该文分析了安徽省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乡镇 农业技术推广 队伍 建设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
3
作者 潘广元 杨森 +3 位作者 李雪 张军 翟鹏飞 孔令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10-916,共7页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研究解决种植中技术、政策、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笔者在全省主产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形式调研了... 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研究解决种植中技术、政策、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笔者在全省主产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形式调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系统阐述了种植背景和意义,深度剖析了种植发展现状,提炼了工作做法启示,总结了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示范推广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1996年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成效与经验
4
作者 杨惠成 李冰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S1期1-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1996年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总结了推广工作的主要经验及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适应新形势 大力推广水稻增效种植技术——安徽省稻作技术推广对策浅析
5
作者 杨惠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分析了我省水稻生产面临新形势,提出了抓稻作增效技术推广的技术对策,论述了增效4条技术途径及近期拟重点推广的5类水稻增效技术。
关键词 增效技术 推广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欢 汪永武 +11 位作者 马斐 曹承富 吴子峰 乔玉强 李玮 张向前 赵竹 丁永刚 侯君佑 储艳梅 韩佩杰 杜世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46-251,共6页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阶段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方面的正向作用,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系统、托管组织等主体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联动协作机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基于生产托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农业新技术推广到位、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生产托管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7
7
作者 周红英 孔令娟 +1 位作者 吴晓亮 张二鹏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7期91-92,105,共3页
为加快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发展,该文在试验、示范技术基础上,从再生稻适宜区域、品种选择、壮秧培育、头季稻栽培管理和再生季稻栽培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安徽省再生稻的推广应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为加快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发展,该文在试验、示范技术基础上,从再生稻适宜区域、品种选择、壮秧培育、头季稻栽培管理和再生季稻栽培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安徽省再生稻的推广应用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全程机械化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米品质现状与发展技术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孔令娟 汪新国 杨惠成 《中国稻米》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本文对照优质米国家标准,分析了安徽省稻米的品质现状,认为安徽省水稻生产以中籼,特别是杂交中籼为主,近年稻米品质虽有改善,但总体上看,稻米品质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进一步优化品种及布局,重点是压籼扩粳,同时大力示范推广保优栽培和清... 本文对照优质米国家标准,分析了安徽省稻米的品质现状,认为安徽省水稻生产以中籼,特别是杂交中籼为主,近年稻米品质虽有改善,但总体上看,稻米品质现状仍不容乐观,需进一步优化品种及布局,重点是压籼扩粳,同时大力示范推广保优栽培和清洁生产。并阐述了在栽培上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播栽期、健身栽培、肥水运筹、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保持优质稻的优质特性,提出了安徽发展优质稻米技术途径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优质 高产 栽培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油菜主要气象灾害与防御技术对策 被引量:19
9
作者 邢君 费俊杰 +1 位作者 杨建群 刘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4期28-28,46,共2页
综合有关资料,分析了油菜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影响与发生规律,提出了防御技术对策。
关键词 油菜 气象灾害 防御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探索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211-212,225,共3页
在对安徽省11个县(市、区)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的新模式,主要有示范基地展示引领式、农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式、科研企业农户合作共赢式、全程农事保姆服务式、专家农户现场互动培训式、包村联户结对帮扶式、&... 在对安徽省11个县(市、区)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创新的新模式,主要有示范基地展示引领式、农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式、科研企业农户合作共赢式、全程农事保姆服务式、专家农户现场互动培训式、包村联户结对帮扶式、"互联网+"农技推广式等7种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新模式行之有效,在当地发挥了示范带动力强、推广效率高的作用,但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宣传引导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方式方法 创新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振辉 黄超 +7 位作者 赵宁 毕亚玲 潘月敏 廖敏 张勇 吴向辉 周凤艳 姚卫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共9页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 安徽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地处南北过渡带,滨江临淮,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气候环境多样,不同水稻种植区逐渐形成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杂草稻Oryza sativa等一种或多种恶性杂草为主的差异性分布群落,且伴随耕作及生产活动不断发生演替,对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安徽省稻田杂草防除仍以化学防控为主,单一化学除草剂常年高频超量使用现象突出,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使水稻稳产增收、杂草可持续防控等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前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稻田杂草发生、为害及防控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安徽省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部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稻田杂草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水稻 安徽省 发生现状 化学防控 突出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俊业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3-34,共2页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小麦 配套技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进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期8-9,共2页
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因素和机遇,以及2009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走势。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改进配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惠成 《安徽农业》 1996年第2期3-4,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稀植 选用 苗床 肥水管理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猕猴桃建园规划建议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费俊杰 吕亚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38-39,共2页
近年来,猕猴桃产业在安徽省发展迅速,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品种选择不当、建园质量不高、技术贮备不足、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安徽省猕猴桃建园规划建议与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安徽省 猕猴桃 建园 建议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2007年春季小麦倒伏情况调查及防倒伏技术对策
16
作者 邢君 田灵芝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9期75-76,共2页
本文通过调查,阐述了2007-2008年度安徽省小麦倒伏发生情况、倒伏特点及其对千粒重的影响,提出了小麦防倒伏技术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小麦倒伏 防倒伏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广元 孔令娟 汪新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6期41-42,共2页
该文在深入调查安徽省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稻虾综合种养 技术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旱作覆膜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世新 杨惠成 《安徽农学通报》 1998年第2期57-58,共2页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与淮河分水岭两侧,为典型的丘陵与浅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4.8-16.0℃,年降雨量900-1100mm,但年际间、地区间、季节间分配不均,差异较大。该区以小麦(油菜)—稻一年两熟为主... 安徽省江淮地区,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与淮河分水岭两侧,为典型的丘陵与浅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4.8-16.0℃,年降雨量900-1100mm,但年际间、地区间、季节间分配不均,差异较大。该区以小麦(油菜)—稻一年两熟为主要种植方式,是全省中稻(或单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覆膜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广元 孔令娟 +1 位作者 吴子峰 李雪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6期24-27,共4页
该文从粮食生产、种植规模、土地租金等方面深入调查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粮食种植效益不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保险金融政策不完善、产业链... 该文从粮食生产、种植规模、土地租金等方面深入调查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粮食种植效益不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保险金融政策不完善、产业链条融合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建设、着力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培训力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经营现状 对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亚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0期19-21,共3页
该文介绍了安徽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建设现状 对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