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组织P系统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家昌 江琳 苏树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3,共15页
针对原始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易受自身影响,导致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不平衡,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组织膜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adaptive t-distribution DBO with tissue-like membrane,MC-TDBO)。设计... 针对原始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易受自身影响,导致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不平衡,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组织膜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adaptive t-distribution DBO with tissue-like membrane,MC-TDBO)。设计自适应惯性因子改变繁育蜣螂和小偷蜣螂的步长,动态调节蜣螂个体的探索幅度,协调并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鲸鱼算法改进觅食行为,促使种群向最优位置靠近,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结合成功率和自适应t分布,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引入组织P系统与改进后的DBO算法结合,增强算法收敛效率。采用14个基准函数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MC-TDBO算法和原始DBO算法等四种算法相比,寻优速度、求解精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将MC-TDBO算法在阈值分割中进行应用测试,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P系统 蜣螂算法 自适应t分布 动态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缓冲式H型共振光声池设计与优化
2
作者 靳华伟 汤宇昊 +2 位作者 施家胜 方磊 刘文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1526,共6页
在光声光谱检测技术中,光声池是发生“光-热-声”耦合的场所,光声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检测系统的精度与灵敏度。为了提高光声池的性能,在传统圆柱形光声池的基础上,对H型共振光声池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圆柱圆台复合缓冲式的H型共... 在光声光谱检测技术中,光声池是发生“光-热-声”耦合的场所,光声池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检测系统的精度与灵敏度。为了提高光声池的性能,在传统圆柱形光声池的基础上,对H型共振光声池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了一种圆柱圆台复合缓冲式的H型共振光声池。通过comsol软件中热粘性声学物理场接口,仿真分析了圆台高度和底圆半径对光声池内声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光声信号声压值随圆台高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此同时,改变圆台高度使光声池腔体共振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共振频率随圆台高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理,当其他参数不变时,光声信号声压值随圆台底圆半径的增加而减小。改变圆台底圆半径也使光声池腔体共振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共振频率随圆台底圆半径的增加而增大。优化后和优化前的光声池品质因数分别为58.84、43.87,优化后的光声池品质因数相比于优化前提升了34.12%,且优化后的光声信号相比于优化前也提升了43.15%。可见,将单一的圆柱形缓冲腔优化为圆柱与圆台相结合的复合式缓冲腔,可有效地提高光声池品质因数和光声信号。同时,优化后的光声池体积进一步减小,有助于光声池的小型化。该研究内容为传统圆柱形光声池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光声池 复合式缓冲腔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发热膜热疗改善小鼠冻伤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张金水 李硕 +3 位作者 魏栋栋 成昕 邓云 张有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目的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 目的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露动物模型建立实验:7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分组,每个实验组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10)、石墨烯-远红外(FIR)组(n=10)、碳纤维-FIR组(n=10)。FIR热疗干预7 d,4 h/d。采用急性寒冷暴露(4℃,4 h)和间歇性寒冷暴露(4℃,4 h/d,3 d),制备急性冷暴露和间歇性冷暴露小鼠模型,并进行肛温检测。液氮法制备冻伤模型及评价: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8)。采用液氮冷冻法直接冻伤皮肤,制备冻伤模型。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后第3、6天对冻伤区域表观指标进行评分。角叉菜胶诱发小鼠尾部血栓模型建立及评价: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哌唑嗪阳性药组(n=8)。腹腔注射角叉菜胶(2.5 mg/kg)进行尾部血栓模型的制备。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24 h后测量尾部血栓长度,通过HE检测病理变化,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栓因子:6-keto-PGF1α、TXB2、t-PA,以及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冷暴露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石墨烯-FIR组小鼠肛温升高。液氮冻伤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FIR热疗能够降低小鼠冻伤区域表观评分(P<0.01),改善冻伤程度,且效果优于碳纤维-FIR组。角叉菜胶诱导血栓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石墨烯-FIR组黑尾长度缩短(P<0.05),血栓面积减少,尾部血栓处血流灌注量升高(P<0.01);血栓因子TXB2和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下降(P<0.01),6-keto-PGF1α和t-PA水平升高(P<0.05)。结论石墨烯发热膜热疗通过促进血液微循环,降低炎症发生,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来改善不同程度冻伤引起的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发热膜 远红外 冻伤 微循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代小探 刘士学 +1 位作者 张庚鑫 解明然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46-305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和胸壁普通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差异,探讨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24年2月至2025... 目的对比分析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和胸壁普通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差异,探讨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24年2月至2025年5月收治的215例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方式分为胸壁肌肉保护切口组和胸壁普通切口组,比较两组的短期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胸壁肌肉保护切口组80例,BMI(23.86±3.70)kg/m^(2),胸壁普通切口组100例,BMI(23.45±3.20)kg/m^(2),两组一般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围术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胸及延长切口。但胸壁普通切口组患者不仅有4例背阔肌损伤,而且还有5例在出院后第30天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抬举上肢时存在胸壁肌肉紧绷感并伴有胸痛和活动受限,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胸壁普通切口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值均小于前者,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没有患者出院后第30天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两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应用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不仅避免损伤背阔肌和前锯肌,而且相较于胸壁普通切口,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胸壁肌肉和肩关节功能伤害更小,有显著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肌肉保护切口 单孔胸腔镜 微创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接矩阵优化和负采样的图卷积推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慧 梁兴柱 +1 位作者 张绪 夏晨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28-3633,共6页
为了缓解推荐系统中随机初始化用户和物品的嵌入、忽视不同卷积层的重要程度以及负样本数量太少且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接矩阵优化和负采样的图卷积推荐方法(graph convolu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based on adjacency ma... 为了缓解推荐系统中随机初始化用户和物品的嵌入、忽视不同卷积层的重要程度以及负样本数量太少且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接矩阵优化和负采样的图卷积推荐方法(graph convolu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optimization and negative sampling,AMONS)。具体来说,模型利用邻接矩阵对用户和物品进行嵌入优化,并在卷积层聚合时引入层衰减系数,区分不同层的重要程度。接着,为每对用户-正样本生成一组经过筛选的负样本,让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用户-物品的历史交互数据,更好地学习用户偏好。在Gowalla和Amazon-Books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充分的实验,与相关方法相比,AMONS取得了最佳的性能表现,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图卷积网络 协同过滤 嵌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卒中后抑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亚强 张梅 +3 位作者 薛敏 李静 刘培培 陈光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第2天晨起检测血清Hcy、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以住院或门诊方式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诊断为抑郁,分为PSD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PSD相关的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Hcy联合PLR对PS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08例患者,平均年龄65.86±8.61岁,发生PSD共162例(39.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1.422,95%CI 1.291~1.565,P=0.023)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OR 1.120,95%CI 1.014~1.236,P=0.046),以及Hcy≥12.36μmol/L(OR 3.841,95%CI 2.270~6.500,P<0.001)、PLR≥127.92(OR 5.197,95%CI 3.040~8.886,P<0.001)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cy联合PLR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96~0.874,P<0.001),敏感度64.5%,特异度88.27%。结论血清Hcy水平和PLR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卒中 卒中后抑郁 抑郁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佩雷 张乐 +4 位作者 彭成 陶奇昌 代建昊 常彬 李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联合关节镜监视下复位术式与关节镜下监视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联合关节镜监视下复位术式与关节镜下监视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关节镜下监视复位植骨内固定,观察组在3D打印技术引导下经皮夹持、开小骨窗顶撬、关节镜监视复位微创的术式精准恢复胫骨平台的高度、宽度及关节面的平整、复位植骨内固定,两组植骨材料及内固定均一致,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完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和临床指标(包括术后康复时间、疼痛和肿胀程度、并发症),随访6个月比较膝关节功能(HSS)和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对照组共28例和观察组29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骨折复位时间比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肿胀程度减轻(P<0.05);两组术后康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HSS和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3D打印技术联合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手术和骨折复位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和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5水平与糖脂代谢、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晓蕾 齐晓玲 +1 位作者 徐礼五 许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水平与糖脂代谢、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50例(T2DM组),另选取同期OGTT试验证实为正常糖耐量(NGT)者108例(NGT组)。检测两组血清sFRP5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空...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水平与糖脂代谢、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50例(T2DM组),另选取同期OGTT试验证实为正常糖耐量(NGT)者108例(NGT组)。检测两组血清sFRP5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骨代谢指标[N端骨钙素(N-MI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双能X吸收法检测腰椎骨密度(BMD)。结果:T2DM组HbA1c、FPG、2hPG、FINS、HOMA-IR、TG、LDL-C、BMD均高于NGT组,HDL-C、sFRP5、N-MID、PINP、β-CTX水平均低于NGT组(P<0.05)。在剔除年龄影响后,T2DM患者血清sFRP5与HbA1c、FPG、2hPG、FINS、HOMA-IR、TG及BMD负相关(r=-0.439、-0.436、-0.448、-0.288、-0.456、-0.160、-0.423,P<0.05),与TC、HDL-C、LDL-C、N-MID、PINP及β-CTX正相关(r=0.170、0.366、0.135、0.625、0.583、0.601,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后,T2DM患者血清sFRP5可负向影响HbA1c、FPG、2hPG、FINS、HOMA-IR、TG、BMD(β分别为-0.115、-0.170、-0.402、-0.224、-0.139、-0.029、-0.039,P<0.05),正向影响TC、HDL-C、LDL-C、N-MID、PINP、β-CTX(β分别为0.038、0.041、0.019、0.408、1.065、0.021,P<0.05)。结论:血清sFRP5水平与T2DM患者糖脂代谢、骨代谢关系密切,可能参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分泌型卷曲蛋白5 糖脂代谢 骨代谢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病变OCT图像的轻量化识别算法
9
作者 侯小虎 贾晓芬 赵佰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8-2455,2466,共9页
为了准确、方便地识别多类型眼底病变,提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的轻量化分类模型MB-CNN.降低卷积核的使用个数,调节每个阶段卷积块的使用比例,设计轻量化主干网络L-Resnet,通过加深网络深度增强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使用深... 为了准确、方便地识别多类型眼底病变,提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的轻量化分类模型MB-CNN.降低卷积核的使用个数,调节每个阶段卷积块的使用比例,设计轻量化主干网络L-Resnet,通过加深网络深度增强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设计多尺度卷积块MultiBlock,利用MultiBloc深度挖掘病灶区域的特征,使用不同的卷积核提取不同尺寸病变的特征,提高网络对病变OCT图像的识别能力.构建特征融合模块FFM,融合浅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充分提取病变特征的纹理和语义信息,提高对小目标病变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显示,MB-CNN在UCSD、 Duke和NEH3个数据集上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7.2%、 99.92%和94.37%,模型参数量明显降低,所提模型能够针对眼底的多种病变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 智能识别 轻量化分类模型 语义信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消毒模式在某院血液科应用与效果研究
10
作者 程龙霞 胡晓武 +3 位作者 刘璐 许家宣 邵群 杨蕾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消毒模式对于降低某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多元化消毒模式实施前后血液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多元化消毒模式后,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2019年调查住院患者共... 目的:探讨多元化消毒模式对于降低某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比较多元化消毒模式实施前后血液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多元化消毒模式后,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2019年调查住院患者共86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15%(10例);2020年调查住院患者共64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3%(6例);2021年调查住院患者共58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51%(3例)。结论:多元化消毒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住院环境的安全性;同时对于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的记录与检测等措施能够及时监测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感染部位分布、病原株分布等重要数据,为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制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消毒模式 医院感染 血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