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专访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阮成武 |
石亚兵
阮成武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
查月红
龙文祥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5 |
16
|
|
|
3
|
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
刘和海
王清
|
《教育与现代化》
|
2006 |
53
|
|
|
4
|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向度与实践方略 |
刘和海
谭闵
高幸
王贝贝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5
|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应用的检视与思考——基于安徽省66所中职学校的抽样调查 |
段红
杜黎丽
卢卫青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论美好教育生活的概念生成与内涵特质 |
张丽
阮成武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陈巴特尔
刘延翠
路宝利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论现代家庭教育的三重形态 |
辛治洋
戴红宇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9
|
新中国成立初国立安徽大学教育学科发展钩玄 |
孙德玉
许露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0
|
教育家精神融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进路 |
周元宽
杨春萌
邹方方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数字化资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陶佳
费先凡
范晨晨
林雨莉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初等教育学:小学教师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学科支撑 |
阮成武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必要、可行与限度 |
马生松
辛治洋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4
|
助力新质人才培养:数智化时代教育何以作为 |
龙庆
崔莉萍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1
|
|
|
15
|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逻辑与进路 |
雷前虎
龙庆
崔莉萍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6
|
面向新质人才培养的现场工程师学院建设研究:质的规定性及其超越 |
邱亮晶
崔莉萍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7
|
职业教育教材职业性的主要内涵、价值意蕴与彰显策略 |
龙庆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8
|
学科·学术·学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教育学进路 |
邹方方
周元宽
杨春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区域一体化对“教育-人口”动态协同效应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的实证 |
张荣馨
朱家存
孙司宇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学评融合:教育评价的理念转向与落地 |
辛涛
聂竹明
施文静
张生
|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