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4表面织构化DLC薄膜摩擦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崔坤杰 孙耀 +3 位作者 陈祖亮 王涛 时礼平 李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目的研究TC4钛合金基体表面织构设计对类金刚石薄膜(DLC)的摩擦学性能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加工和物理气相沉积组合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凹坑织构阵列与DLC薄膜的复合结构,研究其在甘油溶液下的协同摩擦学性能。通过微观划痕和纳米压... 目的研究TC4钛合金基体表面织构设计对类金刚石薄膜(DLC)的摩擦学性能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加工和物理气相沉积组合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凹坑织构阵列与DLC薄膜的复合结构,研究其在甘油溶液下的协同摩擦学性能。通过微观划痕和纳米压痕试验对织构化DLC薄膜进行力学性能表征,利用ABAQUS对有无织构下DLC薄膜的失效过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面织构可以有效地增加TC4表面DLC薄膜“低摩擦”效应的作用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不同织构参数设计对DLC薄膜耐磨时间有显著影响,其中直径200μm、面积率20%的织构化DLC薄膜的性能最佳,对比光滑DLC薄膜,其耐磨寿命提升了7.52倍。力学表征及仿真分析表明,表面织构增强了DLC薄膜与TC4基体之间的“机械锁合”程度,并存在“应力扩散”现象,能够有效提升DLC薄膜与TC4基体间的力学性能。对比光滑DLC薄膜,织构化DLC薄膜试样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最大可提升1.9倍。结论表面织构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DLC薄膜与基体的力学性能,在摩擦过程中调节接触界面的应力分布,增强DLC薄膜耐磨性能,延长DLC薄膜使用寿命。研究结果将为新型人工关节表面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类金刚石薄膜 表面织构 复合处理 力学行为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聚效应的沟槽形织构化端面密封摩擦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小亚 张磊 +1 位作者 李蒙 时礼平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8,共8页
表面织构设计是实现非接触式机械端面密封低泄漏、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为考察导向槽织构的界面膜特性,通过设计制备半圆形、人字形与E形等导向槽织构,开展高速运行条件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探究不同导向槽织构对端面密封摩擦... 表面织构设计是实现非接触式机械端面密封低泄漏、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为考察导向槽织构的界面膜特性,通过设计制备半圆形、人字形与E形等导向槽织构,开展高速运行条件下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探究不同导向槽织构对端面密封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向槽的存在可以有效提升界面膜承载力,改善摩擦学性能。其中,E形导向槽织构性能表现最佳,在深度h1=10μm时,液膜承载力最高可达P_(av)=0.5275 MPa,相比普通沟槽形织构提高了104.6%,摩擦转矩数值降低了53.5%。分析认为沟槽形织构中导向槽的存在能够有效引导润滑介质在织构顶部产生有效聚集并形成压力收敛,进而提高润滑液膜承载力、减少摩擦(“引-聚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应用中非接触式端面密封材料表面织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聚效应 机械密封 动压润滑 表面织构 减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弹流状态下“脊-膜”织构化PDMS表面增摩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肖汉 孙勇健 +2 位作者 王涛 时礼平 李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4-1091,共8页
润滑条件下,增加软质材料(如橡胶、凝胶等)表面摩擦效应是柔性电子、皮肤传感器和智能抓取等功能器件设计制造的1个重大需求.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与多次覆膜相结合工艺,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出不同间距... 润滑条件下,增加软质材料(如橡胶、凝胶等)表面摩擦效应是柔性电子、皮肤传感器和智能抓取等功能器件设计制造的1个重大需求.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与多次覆膜相结合工艺,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出不同间距的“脊-膜”织构,研究其在流体润滑状态下接触界面的摩擦学特性,并原位考察了接触界面内润滑介质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脊-膜”织构在滑动界面内产生周期性弹性迟滞,引起润滑界面的能量耗散,从而显著提高了PDMS表面在软弹流状态下的滑动摩擦效应;当“脊”间距为3 mm时,织构化表面的平均摩擦力可达100.23 mN,与光滑表面相比,其摩擦效应提高了49.6倍.此外,PDMS表面摩擦效应随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不同滑动速度下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软材料 “脊-膜”织构 应变能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40Cr13环件径-轴向轧制进给曲线设计方法研究
4
作者 史志起 丁浩 +4 位作者 时礼平 魏伟 李蒙 王涛 成思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59,共6页
为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保障环件在实际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统一,根据大型40Cr13环件塑性变形特点,在传统轧制曲线的基础上规划了五段式轧制曲线,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各阶段的芯辊进给量Δb_i,再结合环件咬入条件、锻透条件... 为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保障环件在实际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统一,根据大型40Cr13环件塑性变形特点,在传统轧制曲线的基础上规划了五段式轧制曲线,并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各阶段的芯辊进给量Δb_i,再结合环件咬入条件、锻透条件及环件直径增大速度等公式提出了各阶段芯辊进给速度V_i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了五段式轧制曲线设计方法。选择实际订单要求尺寸设计了五段式轧制曲线,通过有限元模拟方式分析了轧制后环件精度、温度和应变分布,均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从而验证了五段式轧制曲线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40Cr13环件 轧制曲线 设计方法 环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沟槽织构设计对PDMS表面黏-滑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施文斌 肖汉 +4 位作者 崔坤杰 王涛 时礼平 吴玉国 李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黏-滑”现象是软材料表面摩擦学行为典型的特征,易诱发机械系统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了沟槽状织构阵列,研究不同参数织构设计对软材料表面“黏-滑”摩擦行... “黏-滑”现象是软材料表面摩擦学行为典型的特征,易诱发机械系统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了沟槽状织构阵列,研究不同参数织构设计对软材料表面“黏-滑”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织构可以有效抑制软材料表面“黏-滑”行为,降低界面摩擦阻力,但沟槽的作用效能依赖于其倾斜角设计.此外,界面滑动速度和沟槽织构宽度也是影响表面摩擦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行为 软材料 摩擦学 黏弹性 表面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