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与消化系统肿瘤铂类耐药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笑秋 胡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消化系统肿瘤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危害日益突出,故对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意义。铂类药物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是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的传统药物之一,但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疗效,目前认为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 消化系统肿瘤由于其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危害日益突出,故对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意义。铂类药物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化疗,是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的传统药物之一,但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其疗效,目前认为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是铂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因其导致耐药的主要机理为清除大规模铂类化合物所致DNA螺旋扭曲。其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在NER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CC1在消化系统肿瘤外周血及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ERCC1的研究进展与消化系统肿瘤顺铂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铂类药物 耐药 核苷酸切除修复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褪黑素及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殷实 胡世莲 +5 位作者 王卫东 徐维平 王华 张琦 唐海沁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褪黑素(MLT)及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6-OH-ML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0例NSCLC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中MLT和尿液中6-OH-MLT的浓度以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MLT和尿液... 目的探讨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褪黑素(MLT)及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6-OH-MLT)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0例NSCLC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清中MLT和尿液中6-OH-MLT的浓度以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MLT和尿液6-OH-MLT水平。结果NSCLC患者血清MLT和尿液6-OH-MLT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5),30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夜间(C0:00)血清MLT及尿液中6-OH-MLT水平与中午(C12:00)时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C0:00血清MLT和尿液中6-OH-MLT浓度在化疗后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结论NSCLC患者化疗后体内MLT及其主要代谢产物6-OH-MLT明显降低,提示化疗可能影响NSCLC患者体内MLT合成,使其内源性MLT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化疗 褪黑激素/血液 褪黑激素/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通过AT1R/ERK/MAPK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能力
3
作者 钟小红 吴晓安 胡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52-6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Ang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理。方...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RAS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Ang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AngⅡ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氯沙坦(AT1R抑制剂)及PD98059(MAPK抑制剂)对AngⅡ介导MCF-7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处理MCF-7细胞后ERK及p-ERK1/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AngⅡ具有明显的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分别在24 h时和10-7 mol/L浓度处理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P<0.000 1);氯沙坦能显著降低AngⅡ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P=0.02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ngⅡ能激活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MAPK抑制剂PD98059处理能够部分逆转AngⅡ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结论:AngⅡ通过激活AT1R/ERK信号通路增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能力,使用AT1R抑制剂或MAPK抑制剂均能抑制AngⅡ的作用。因此,靶向AngⅡ/AT1R/MAPK可能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紧张素Ⅱ ERK1/2 细胞增殖 AT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凡龙 荚卫东 +3 位作者 许戈良 李建生 王伟 孙其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肝癌患者、31例正常人、22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其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并比较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与临...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肝癌患者、31例正常人、22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其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并比较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06b用于肝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肝癌患者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肝病组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miR-106b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06b区分肝癌与正常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7.2%、74.2%,区别肝癌与肝硬化患者时AUC为0.791,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2.3%、77.3%。结论 miR-106b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上调,是潜在的肝癌诊断及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清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世莲 黄大兵 +5 位作者 孙玉蓓 徐维平 徐修才 沈干 陈炯 姜晓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8-212,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间42例胃癌患者(男:女=34:8)的手术切除标本分为两组:一组是肿瘤组织...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间42例胃癌患者(男:女=34:8)的手术切除标本分为两组:一组是肿瘤组织,另一组是相应癌旁组织。胃癌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癌旁组织取自肿瘤组织5cm以外。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组织DNA,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各42例)中RuNX3和CHFR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用1.5%的琼脂糖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54.7%和40.4%的胃癌组织中分别存在RUNX3和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这两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均是7.1%,癌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RUNX<0.05,PCHER<0.05)。胃癌组织中该两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RUNX3<0.05,RCHFR<0.05),但与患者年龄(PRUNX3=0.711,RCHER=0.845)、性别(PRUNX3=0.764,PCHER=0.849)、肿瘤浸润深度(PRUNX3=0.276,RCHER=0.542)、组织分化程度(PRCNX3=0.491,RCHFR=0.695)、病理分期(PRUNX3=0.555,RCHER=0.237)以及淋巴结受累(PRUNX3=0.155,RCHER=0.124)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频繁事件,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肿瘤特异性。通过检测胃黏膜中RUNX3和CHFR的甲基化状态,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UNX3基因 CHFR基因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嘌呤代谢通路差异基因筛选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思浛 向丽娟 +3 位作者 包楚阳 汪圣毅 王亚雷 刘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探讨嘌呤代谢相关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标本91例和癌旁组织标本30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胃癌嘌呤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基因(KGS),转录组测序筛选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 目的探讨嘌呤代谢相关基因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组织标本91例和癌旁组织标本30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胃癌嘌呤代谢相关通路中的关键基因(KGS),转录组测序筛选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运用一系列数据库,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GEPIA)和Kaplan-Meier绘图器,研究DEGs在胃癌患者中的独特表达和预后价值。结果在嘌呤代谢通路上富集85个基因,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25个,上调基因15个,下调基因10个。进一步发现5个差异基因与胃癌的肿瘤分期明显相关(P<0.05)。检测到有20个基因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P<0.05)。其中磷酸二酯酶8B(PDE8B)和磷酸二酯酶9A(PDE9A)对胃癌患者的生存预测显著,风险率(HR)分别为1.87和1.58。[HTH]结论[HTSS]嘌呤代谢通路上的差异基因可能是胃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这为寻找胃癌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嘌呤代谢 差异基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PKM2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欢 芦东徽 +3 位作者 徐滨 徐明静 胡勇 潘跃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M2型丙酮酸激酶(M2 pyruvate kinase,PKM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肝脏穿刺活检,且均符合三维适形放疗指征。检测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对比不同P... 目的检测肝癌组织中M2型丙酮酸激酶(M2 pyruvate kinase,PKM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肝脏穿刺活检,且均符合三维适形放疗指征。检测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的表达,对比不同PKM2蛋白表达患者放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对比不同PKM2蛋白表达患者的放疗效果和敏感性。探讨肝癌组织中PKM2表达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率为87.50%;放疗前后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者血清AFP水平均高于阴性者(P<0.05),且放疗后肝癌组织中PKM2蛋白阳性和阴性者血清AFP水平均低于放疗前(P<0.05);PKM2蛋白阳性者缓解率(放疗敏感率)低于阴性者(P<0.05);临床分期Ⅲ期、Ⅳ期,低分化,PKM2蛋白阳性均是放疗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74、5.328、5.942、7.135,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PKM2阳性率高,且与血清AFP水平、放疗敏感性均密切相关,PKM2蛋白阳性等均是放疗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M2型丙酮酸激酶 三维适形放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何义富 季楚舒 +4 位作者 胡冰 胡长路 徐腾云 范平生 陈曼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79-1381,1389,共4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集39例病理确诊为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食管鳞癌患者纳入该项研究给药方案为紫杉醇135~150mg/m^2,d1...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集39例病理确诊为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食管鳞癌患者纳入该项研究给药方案为紫杉醇135~150mg/m^2,d1,3 h静脉滴入;奈达铂80mg/m^2,d2,2 h静脉滴入;每21天为1个周期。近期疗效评估用RECIST疗效评价标准,远期疗效评估采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不良反应评估用NCI CTC 3.0标准结果:中位治疗周期为4(1~6)个。其中36例患者可以进行疗效评估,有效率RR为46.2%(18/39),稳定率SD为38.5%(15/39),进展率PD为7.7%(3/39);全组患者中位PFS以及OS分别为7.1个月(95%CI:4.6~9.7个月)和12.4个月(95%CI:9.5~15.3个月);3/4级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下降15.4%,贫血7.7%,血小板下降5.1%,恶心10.3%,呕吐5.1%,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紫杉醇 奈达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KM2、COX2及IAPs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明静 芦东徽 +3 位作者 高世乐 马欢 方向 钱立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环氧合酶2(COX2)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s)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经肝脏穿刺活检采集肝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环氧合酶2(COX2)及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APs)的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经肝脏穿刺活检采集肝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中PKM2、COX2及IAPs家族[X关联凋亡抑制因子(XIAP)、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1(cIAP-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放疗效果和敏感性患者癌组织中PKM2、COX2、XIAP及cIAP-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05例患者肝癌组织中PKM2、COX2、XIAP及cIAP-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90%、74.28%、85.71%及82.86%;COX2、XIAP蛋白阳性表达者治疗有效率与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敏感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肝癌组织中PKM2、COX2、XIAP及cIAP-1蛋白表达情况与放疗不敏感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COX2、XIAP阳性表达是患者放疗不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XIAP阳性表达者复发率和转移率与阴性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PKM2、COX2、XIAP及cIAP-1阳性率高,其中COX2、XIAP蛋白表达与患者放疗效果、敏感性密切相关,XIAP蛋白表达还与患者复发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2型丙酮酸激酶 环氧和酶2 凋亡抑制因子 放疗敏感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S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宇 单本杰 +3 位作者 沈国栋 沈夏波 胡世莲 潘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35-1541,共7页
目的探究衔接因子相关蛋白复合体1,σ1亚基(AP1S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PIA和UALCAN在线数据库中公开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对照)中AP1S1表达水平的数据,分析AP1S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之... 目的探究衔接因子相关蛋白复合体1,σ1亚基(AP1S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GEPIA和UALCAN在线数据库中公开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对照)中AP1S1表达水平的数据,分析AP1S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收集在甲乳外科行乳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且其临床资料完整的蜡块标本11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P1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体外实验采用平板克隆、CCK-8与细胞划痕实验分析AP1S1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结果通过GEPIA与UALCAN数据分析显示乳腺癌组AP1S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P1S1的表达水平与总体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存在关联(P<0.05),并且与乳腺癌患者组织肿瘤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临床病例分析验证了AP1S1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无相关性(P>0.05)。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AP1S1基因表达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结论AP1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而且AP1S1基因表达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P1S1 肿瘤分期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L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11
作者 袁勇刚 李文娟 +3 位作者 周杭城 彭燕 王伟 胡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1-804,808,共5页
目的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 目的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最后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探索STIL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预测STIL基因mRNA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TCGA数据显示STIL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P=0.003)。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了上述预测结果,肝癌中STIL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STIL的肝癌患者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STIL高表达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均<0.001)。结论 STIL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TIL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未来STIL基因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TIL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