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γ-GGT与高血压分级及颈动脉IMT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璇 严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7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1、2、3级3个...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分级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n=17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1、2、3级3个亚组,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检测GGT、尿酸(UA)、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BG),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IMT,按IMT分成内膜正常组(IMT<0.85 mm)、IMT增厚组(0.85 mm≤IMT<1.30 mm)、IMT斑块组(≥1.30 mm),分析血清GGT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及IMT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UA、LDL-C、FBG、GGT、IM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GT随着高血压分级水平的增加而上升(P<0.05),高血压3级组血清GGT明显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IMT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厚(P<0.01)。高血压2级组IMT明显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IMT显著高于高血压2级组(P<0.05);高血压分级与血清GGT、IMT呈正相关性(P<0.01),血清GGT与IMT呈正相关性(P<0.05);不同IMT分组中,血清GGT水平逐渐升高(P<0.01)。IMT斑块组血清GGT水平明显高于IMT增厚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UA、LDL-C、GGT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GGT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Γ-谷氨酰转肽酶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尹长森 李美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水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以及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口服辛伐他...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水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以及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口服辛伐他汀20、40 mg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以及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20mg及40 mg组均能显著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mg组:IMT治疗后(1.21mm±0.17mm)比治疗前(1.49mm±0.26mm)减少(P<0.05)。40mg组:IMT治疗后(1.19mm±0.24mm)比治疗前(1.45mm±0.22mm)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仍有调节血脂作用,同时也可进一步减轻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并能明显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伐他汀/治疗应用 冠状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琳 谈敏 常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CG)公式,简化MDRD方程及在中国人群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126例老年DM患者,用CG公式、简化MDRD公式、瑞金方程、中国MDRD方程分别预测GFR值,与体表面积... 目的评估Cockcroft-Gault(CG)公式,简化MDRD方程及在中国人群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老年糖尿病(DM)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126例老年DM患者,用CG公式、简化MDRD公式、瑞金方程、中国MDRD方程分别预测GFR值,与体表面积标准化99mTc DTPA测的GFR(s GFR)进行比较。结果 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瑞金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最好,但所有方程估计的GFR和sGFR的一致性限度均超过事先规定的专业界限值。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瑞金方程估测的GFR与X轴的斜率较其他方程更小。在所有方程中,瑞金方程估测GFR 15%符合率、30%符合率、50%符合率均最高,CG公式、简化MDRD方程、中国MDRD方程估测GFR30%符合率依然<70%,仅瑞金方程估测GFR 30%符合率为70.6%。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不同分期中,瑞金方程估测GFR 15%符合率、30%符合率、50%符合率均较高。结论与参考标准比较,4个估算公式对于DM患者肾功能的估算结果均不是非常理想,相比之下,瑞金方程的适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F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林青 胡世莲 +6 位作者 沈干 沈国栋 王峰 徐维平 程民 唐杨琛 徐婷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PCF)化疗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FOLFOX4)化疗方案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收集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其中64例行PCF化疗方案,58例行FOLFOX4化疗方案。PCF方...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PCF)化疗方案和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FOLFOX4)化疗方案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生存率。方法收集12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其中64例行PCF化疗方案,58例行FOLFOX4化疗方案。PCF方案:紫杉醇5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第1、8、15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750 mg/m2,静脉滴注1 d。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1d;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1 d;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1 d;5-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泵入维持46 h,2周期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CF方案治疗64例,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9例,病情稳定(SD)24例,病情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48.43%;FOL-FOX4方案治疗58例,其中CR 2例,PR 25例,SD 19例,PD12例,总有效率为46.55%。PCF方案治疗的64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60.6%,2年生存率为28.9%,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FOLFOX4方案治疗的58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3.4%,2年生存率为25.1%,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结论 PCF方案和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疗效相当,生存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F方案 FOLFOX4方案 胃癌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DAPK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胃癌病情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建军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徐维平 黄大兵 姜晓东 靳松 方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DAPK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化SP...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RUNX3、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DAPK的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UNX3、D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un3、DAPK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7.8%(42/54)、90.7%(49/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8.9%(21/54)、40.7%(22/54)(P<0.01)。胃癌组织中RUNX3、DAPK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42.6%(23/54)、31.5%(17/54)比癌旁组织96.3%(52/54)、98.1%(53/54)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P<0.01)。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DAPK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和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RUNX3、DAPK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甲基化影响其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基化 蛋白表达 RUNX3 D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及曲古抑菌素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CHFR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林青 胡世莲 +8 位作者 沈干 徐维平 沈建军 姜晓东 黄大兵 黄毕林 方中良 王海 唐杨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73-577,5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甲基化具有可逆性,相关药物可逆转甲基化使失活的基因重新表达。本研究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及CHFR基因mRNA... 背景与目的:抑癌基因甲基化具有可逆性,相关药物可逆转甲基化使失活的基因重新表达。本研究观察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及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5-Aza-dC和(或)TSA处理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TSA组(250 nmol/L)、5-Aza-dC组(5μmol/L)及TSA(250 nmol/L)联合5-Aza-dC(5μmol/L)组等4个组,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利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5-Aza-dC和TSA作用24、48、60和72 h后SGC-7901细胞活性均被抑制,且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更明显;SGC-7901细胞经5-Aza-dC单独或与TSA联合干预后,能提高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Aza-dC和(或)TSA均能抑制细胞活性,提高CH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两药联合的效果比单药明显增加,为临床胃癌患者的化疗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胃癌 SGC-7901细胞 CHF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dC联合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 胡世莲 +5 位作者 沈干 孙玉蓓 沈国栋 徐维平 黄毕林 方中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联合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5-Aza-dC、TSA、5-AzadC+TSA组,MTS法测定各组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联合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Reprim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5-Aza-dC、TSA、5-AzadC+TSA组,MTS法测定各组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SGC-7901细胞Rep-rimo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AzadC和(或)TSA分别作用24、48、60、72 h后均抑制细胞生长,两药联合组比单药组抑制率显著增强,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增强更加显著;5-AzadC和(或)TSA干预胃癌细胞72 h后,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比较,Reprimo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5-AzadC联合TSA干预可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抑癌基因Reprimo再表达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5-AzadC SGC-7901细胞 Reprimo基因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F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转移相关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佳慧 胡世莲 +3 位作者 沈国栋 翁海燕 徐婷娟 沈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转录因子2(ITF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胃腺癌和20例良性胃黏膜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临床标本中ITF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另以胃腺癌细胞HS...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转录因子2(ITF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2例胃腺癌和20例良性胃黏膜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临床标本中ITF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另以胃腺癌细胞HSC44-PE与44As3以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为研究对象,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ITF2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方法检测HSC44-PE与44As3细胞的转移能力。结果恶性组织中ITF2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组织,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1,P<0.05);伴随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ITF2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且随着肿瘤浸润深度、TMN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但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F2表达量高的胃癌细胞44As3转移潜能明显高于转移潜能较低的胃癌细胞HSC44-PE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P<0.05)。结论ITF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尤其与肿瘤转移潜能相关,提示该蛋白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并可能成为胃癌进展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TF2 表达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胡世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8-431,共4页
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生理节奏、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MT具有抗肿瘤和化学预防作用,MT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其中包括对乳腺癌、黑色素瘤、... 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调节生理节奏、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大量文献表明MT具有抗肿瘤和化学预防作用,MT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其中包括对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研究。证据表明多种机制参与了MT的抗肿瘤作用,例如干扰雌激素的信号转导和影响端粒酶活性等。MT不仅具有单独的抑瘤作用,而且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具有增效、降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肿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世莲 黄大兵 +5 位作者 孙玉蓓 徐维平 徐修才 沈干 陈炯 姜晓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8-212,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间42例胃癌患者(男:女=34:8)的手术切除标本分为两组:一组是肿瘤组织...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间42例胃癌患者(男:女=34:8)的手术切除标本分为两组:一组是肿瘤组织,另一组是相应癌旁组织。胃癌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癌旁组织取自肿瘤组织5cm以外。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组织DNA,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各42例)中RuNX3和CHFR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并用1.5%的琼脂糖凝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54.7%和40.4%的胃癌组织中分别存在RUNX3和CHFR基因异常甲基化,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这两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均是7.1%,癌组织中RUNX3和CHFR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RUNX<0.05,PCHER<0.05)。胃癌组织中该两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RUNX3<0.05,RCHFR<0.05),但与患者年龄(PRUNX3=0.711,RCHER=0.845)、性别(PRUNX3=0.764,PCHER=0.849)、肿瘤浸润深度(PRUNX3=0.276,RCHER=0.542)、组织分化程度(PRCNX3=0.491,RCHFR=0.695)、病理分期(PRUNX3=0.555,RCHER=0.237)以及淋巴结受累(PRUNX3=0.155,RCHER=0.124)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UNX3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频繁事件,在胃癌的发生中具有肿瘤特异性。通过检测胃黏膜中RUNX3和CHFR的甲基化状态,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UNX3基因 CHFR基因 甲基化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朦 沈国栋 +4 位作者 程民 徐婷娟 翁海燕 胡世莲 沈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94-1798,1803,共6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Wnt3a和TCF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10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和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Wnt3a浓度,Western blot、qRT-PCR法检测卵巢癌患者与卵巢良性病变者的卵巢组织Wnt3a、TCF4...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Wnt3a和TCF4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10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和1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Wnt3a浓度,Western blot、qRT-PCR法检测卵巢癌患者与卵巢良性病变者的卵巢组织Wnt3a、TCF4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与HO8910中TCF4的表达,采用dn TCF4质粒转染技术获得TCF4表达下降的SKOV3/dn TCF4细胞,使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卵巢癌细胞转移能力。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Wnt3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且术后血浆Wnt3a水平低于术前(P<0.05);卵巢癌组织中Wnt3a、TCF4水平高于卵巢良性病变者(P<0.05);SKOV3的TCF4表达量高于HO8910且转移潜能也明显高于后者(P<0.05);将SKOV3的TCF4敲低,其转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Wnt3a和TCF4有可能成为监测卵巢癌进展的临床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NT3A TCF4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1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峰 丁西平 殷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1(IL-11)在胃炎组织和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炎组织(20例浅表性胃炎和20例萎缩性胃炎)和50例早期胃癌组织中IL-11蛋白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组织中IL-11阳性率... 目的探讨白介素-11(IL-11)在胃炎组织和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炎组织(20例浅表性胃炎和20例萎缩性胃炎)和50例早期胃癌组织中IL-11蛋白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组织中IL-11阳性率较胃炎组织显著增加,其阳性率分别为80%(40/50)和2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织较浅表性胃炎组织中IL-11阳性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阳性率分别为25%(5/20)和15%(3/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1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早期胃癌组织中,IL-11的表达显著升高,IL-11可能成为预测胃癌发生的新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1 早期胃癌 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胃癌SGC-7901/TCF7L2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翠群 沈国栋 +1 位作者 沈干 胡世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建立人胃癌SGC-7901/TCF7L2细胞株,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质粒稳定转染技术,获得高表达TCF7L2蛋白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TCF7L2及其空转对照组SGC-7901细胞株(SGC-7901/CON)。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GC-7901/TCF... 目的建立人胃癌SGC-7901/TCF7L2细胞株,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使用质粒稳定转染技术,获得高表达TCF7L2蛋白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TCF7L2及其空转对照组SGC-7901细胞株(SGC-7901/CON)。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GC-7901/TCF7L2和SGC-7901/CON两细胞株中的TCF7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两种细胞株的细胞形态;划痕实验比较两者的迁移能力;用细胞计数法分别检测两者对顺铂和卡铂的耐药情况;裸鼠体内荷瘤实验比较两者在体内成瘤的能力。结果经稳定转染技术成功建立稳定的SGC-7901/TCF7L2细胞株,其TCF7L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SGC-7901/CON细胞株明显升高;光镜下SGC-7901/TCF7L2细胞形态较对照细胞形态多样,伪足增多,体积增大,胞质内颗粒物质增多;迁移能力和对铂类的耐受性较对照细胞明显增强;SGC-7901/TCF7L2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成瘤能力也明显增强。结论 TCF7L2可以增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恶性生物学特性,SGC-7901/TCF7L2细胞株的建立为胃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及其靶向药物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GC-7901/CON细胞株 SGC-7901/TCF7L2细胞株 TCF7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HER2的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卉卉 胡思怡 +4 位作者 沈国栋 张志辉 费保珍 刘兢 胡世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建立高表达HER2的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用于抗HER2抗体等靶向药物的药效学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重组HER2全长基因转染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用G418加压筛选,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方法... 目的:建立高表达HER2的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用于抗HER2抗体等靶向药物的药效学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重组HER2全长基因转染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用G418加压筛选,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方法鉴定4T1-Luc稳转细胞株中HER2表达。将细胞注射BALB/c小鼠或裸鼠皮下乳房垫,待肿瘤生长稳定后随机分为4组给药,即 PBS 对照、chA21、Trastuzumab 和抗体联合组。每周2次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实验结束时用活体动物成像仪监测体内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经过 G418筛选获得了多个4T1-Luc/HER2稳转细胞株克隆,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均证实HER2高表达。这些克隆均具有良好的成瘤性,细胞注射1周后可见肿瘤稳定生长,2~3周后可观察到肿瘤转移到肺、面部、腹股沟等部位。在BALB/c小鼠中,抗体联合组抑瘤率达43.3%,与 PBS 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并且明显优于抗体单用组抑瘤率( chA21组为11.1%,Trastuzumab 组为23%)。而且,抗体联合组在小鼠肺部的肿瘤转移灶的数目和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高表达HER2的4T1-Luc乳腺癌细胞系并建立自发转移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HER2抗体chA21与Trastuzumab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4 T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动物模型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倩倩 谈敏 常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以及GFR与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9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行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检查,比较ACR正常但出现肾脏损害的人群的情...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以及GFR与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94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行99mTC-DTPA肾小球滤过率检查,比较ACR正常但出现肾脏损害的人群的情况,比较ACR和GFR联合诊断的能力。结果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患者中分别有9.6%(15/157)、25.3%(23/91)、45.7%(21/46),GFR下降(GFR<60m/(min·1.73 m2);单独以ACR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9%、59.3%,单独以GFR为标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88.8%,而联合ACR与GFR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54.3%,提高了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能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年龄是影响GFR的主要因素(P<0.001),BMI、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亦与GFR的下降有关(P<0.05);而年龄(OR=1.159)是ACR正常且GFR下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已有部分出现肾功能损害,单独用ACR评价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情况会造成漏诊,ACR与GFR联合诊断可以更好地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对ACR正常且GFR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实验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肽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发挥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梦雯 胡世莲 +1 位作者 殷实 严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研究脑肠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周5%酒精饲料喂饲加5 g·kg-1的高剂量酒精灌胃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ALT、AST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中炎症细胞因子... 目的研究脑肠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周5%酒精饲料喂饲加5 g·kg-1的高剂量酒精灌胃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ALT、AST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IL-6和MCP-1的表达。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这种慢性酒精喂饲+单剂量大剂量酒精灌胃模式可明显诱导酒精性肝损伤,可导致明显的转氨酶升高、脂肪肝和炎症浸润。给予脑肠肽(5、10、20μg·kg-1)ip后可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增高的血清ALT、AST活性,改善酒精肝病理改变和炎症浸润;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使降低的肝匀浆SOD活性升高;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IL-6和MCP-1的mRNA表达。结论脑肠肽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和抑制炎症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肽 酒精性肝损伤 氧自由基 TNF-Α IL-1Β 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因子4在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明政 沈国栋 +4 位作者 沈干 徐佳慧 程民 徐婷娟 胡世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研究T细胞因子4(TCF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衰老、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HSC44-PE、44As3、MKN45、NCI-N87以及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使用Western blot法比较TCF4在各细... 目的研究T细胞因子4(TCF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及衰老、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HSC44-PE、44As3、MKN45、NCI-N87以及人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使用Western blot法比较TCF4在各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选择其中TCF4表达高与低的细胞株,分别通过稳定转染TCF4表达质粒及dominant negative TCF4(dn TCF4)的方法上调与下调细胞TCF4表达,采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及实时无标记细胞检测分析(RTCA)等技术检测TCF4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建立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TCF4蛋白对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TCF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对照GES-1细胞。胃癌细胞株按TCF4的表达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NCI-N87、44As3、HSC44-PE、MGC803、MKN45、SGC7901。TCF4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呈正相关性,而与胃癌细胞的衰老、凋亡呈负相关性。结论 TCF4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胃癌细胞的衰老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CF4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除颤器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琰 严光 +1 位作者 孙梦雯 顾辨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植入式除颤器(ICD)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阅读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植入式除颤器(ICD)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阅读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0.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Pub Med数据库检索到基于19个ICD治疗HCM患者队列的30个研究报告;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重庆维普均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对ICD干预、死亡率进行提取、合并和分析。2 621例患者经过随访,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6%,非心血管年死亡率为0.8%,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不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9%/年。结论:植入ICD治疗HCM患者的心脏死亡率和非心脏死亡率低,恰当的ICD干预率为4.1%/年,可以有效预防猝死,不恰当的ICD干预率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植入式除颤器 心源性猝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