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制作修复科义齿的精准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崔雅楠 张亨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713,共6页
修复科义齿用于治疗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可恢复患者口腔的美观及功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3D打印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逐渐广泛。在口腔修复领域,3D打印可加工树脂、蜡、金属及陶瓷等材料,从而制作出固定、活动、种植... 修复科义齿用于治疗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可恢复患者口腔的美观及功能。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3D打印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应用逐渐广泛。在口腔修复领域,3D打印可加工树脂、蜡、金属及陶瓷等材料,从而制作出固定、活动、种植义齿及义齿所需的牙模型,其能打印出结构复杂的物体,且材料利用率较高,简化了义齿制作的程序,其制作义齿的精准度直接关系着义齿的舒适度及长久性,本文从国内外3D打印制作义齿的精准度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为更好地运用3D打印技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3D打印 口腔修复 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桩在磨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熔 汪运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根管疗法 龋齿/治疗 磨牙 牙冠(假体) 牙修复 永久 桩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修复时制作稍紧的邻接关系以预防食物嵌塞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梦琪 唐旭炎 +2 位作者 袁萍 王薇 柴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2,共3页
以固定修复的磨牙近中接触面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制作比健侧稍紧的邻面松紧度,对照组常规制作试戴修复体。分别于粘固后1、6、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食物嵌塞的发病率。1个月的随访资料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食物嵌塞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以固定修复的磨牙近中接触面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制作比健侧稍紧的邻面松紧度,对照组常规制作试戴修复体。分别于粘固后1、6、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食物嵌塞的发病率。1个月的随访资料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食物嵌塞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资料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食物嵌塞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固定修复时制作稍紧的邻面松紧度能降低食物嵌塞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修复 邻面松紧度 紧密 食物嵌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凝胶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姹 徐燕 +1 位作者 李全利 孙晓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评价并比较米诺环素凝胶和派丽奥的缓释性能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1位患者的2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①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米诺环素凝胶(实验组);②SRP+派丽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 目的评价并比较米诺环素凝胶和派丽奥的缓释性能和临床疗效。方法将11位患者的2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①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米诺环素凝胶(实验组);②SRP+派丽奥(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检查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松动度(MOB)和龈沟液量4项临床指标;在牙周袋内用药后收集患牙龈沟液,测量牙周袋内的药物浓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牙周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凝胶后,第1天药物浓度为3.334 mg/L,以后释放速度逐渐下降,到第7天浓度为1.857 mg/L,使用派丽奥后,第1天的浓度为3.341 mg/L,到第7天降至0.714 mg/L,两种药物均可维持1周的有效药物浓度。结论米诺环素凝胶局部使用后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在辅助治疗牙周炎方面与派丽奥有相同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龈沟液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苇 曹颖 李全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1-863,共3页
选取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的38例牙列缺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同时期来口腔科进行常规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34例;比较粘固后4周的固位力、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粘固后即刻固位力与咀嚼率显著高于粘固前(P<... 选取行磁性附着体口腔修复治疗的38例牙列缺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同时期来口腔科进行常规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34例;比较粘固后4周的固位力、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粘固后即刻固位力与咀嚼率显著高于粘固前(P<0.01);粘固后4周与粘固后即刻比较,固位力及咀嚼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粘固后4周语言功能影响、舒适程度、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粘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固后4周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咀嚼率、语言功能影响、舒适程度和外观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修复(P<0.05)。磁性附着体有美观舒适、佩戴方便、效果良好的优势,固位力、咀嚼效率和应用满意度均优于常规修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附着体 牙列缺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胞外基质涂层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范利梅 唐旭炎 +2 位作者 李全利 薛绍礼 陈首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在体外研究成骨细胞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作为修饰的钛表面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为进一步指导钛种植体表面的仿生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纯钛表面(CpTi)培养成骨细胞,经过反复冻融脱去细胞留下基质,在基质化钛表面(Ti/ECM)和... 目的在体外研究成骨细胞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作为修饰的钛表面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为进一步指导钛种植体表面的仿生构建提供依据。方法在纯钛表面(CpTi)培养成骨细胞,经过反复冻融脱去细胞留下基质,在基质化钛表面(Ti/ECM)和CpTi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噻唑蓝(MTT)比色试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比评价两组钛片上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情况。结果去细胞后,钛表面存有胞外基质的生物活性成分;接种1、3、5、7 d后,Ti/ECM组的细胞增殖与CpTi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5 d后,Ti/ECM表面的细胞分化与CpTi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表面的基质涂层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外基质 生物相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促进牙再矿化的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罗菁菁 唐旭炎 李全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62-664,669,共4页
牙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处于脱矿和再矿化的动力平衡之中,当环境改变后,平衡被打破,脱矿和再矿化会向某一方向持续进行。脱矿不仅导致牙体形态学发生改变,也是龋病的开端,所以应该采取有力措施阻断这一过程,使其平衡向再矿化方向发展。以... 牙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处于脱矿和再矿化的动力平衡之中,当环境改变后,平衡被打破,脱矿和再矿化会向某一方向持续进行。脱矿不仅导致牙体形态学发生改变,也是龋病的开端,所以应该采取有力措施阻断这一过程,使其平衡向再矿化方向发展。以往以氟化物防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却因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研究显示,牛奶和奶酪等奶制品也可发挥防龋效应,且此种效应主要与牛奶中所含的酪蛋白有关。酪蛋白经过酶消化后所得到的酪蛋白磷酸肽(CPP)结合无定形磷酸钙(ACP),应用于牙体表面可持续提供钙和磷酸根离子,促进牙体再矿化并抑制牙体脱矿。本文就CPP的来源和结构、CPP与ACP结合、CPP-ACP的抑制脱矿和促进再矿化作用、CPP-ACP作用的试验支撑、CPP-ACP与氟化物的相互作用、CPP-ACP对树脂粘接力的影响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 无定形磷酸钙 无定形钙氟磷 再矿化 防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脱敏剂对活髓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力心 唐旭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3-545,共3页
因牙列缺损而行固定桥修复的50例110颗基牙进行牙体预备,随机地将缺失区两侧预备后的基牙分为两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组和Gluma脱敏剂组,在备牙后(隔日)和戴牙前(7 d后),对两组基牙试验区行冷气刺激和探划刺激,记录牙齿敏感程度,并评定... 因牙列缺损而行固定桥修复的50例110颗基牙进行牙体预备,随机地将缺失区两侧预备后的基牙分为两组:劲润牙本质保护膜组和Gluma脱敏剂组,在备牙后(隔日)和戴牙前(7 d后),对两组基牙试验区行冷气刺激和探划刺激,记录牙齿敏感程度,并评定对比其疗效,最后统计学分析戴牙前评定的疗效。两组药物均显示出良好的脱敏效果,但经前后对比劲润牙本质保护膜较Gluma脱敏剂处理过的基牙牙本质敏感症状改善明显,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劲润牙本质保护膜对全冠预备后的活髓牙牙本质敏感症状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润牙本质保护膜 GLUMA脱敏剂 牙体预备 牙本 质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釉原蛋白寡肽仿生修饰钛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允芝 唐旭炎 +1 位作者 宁天云 李全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钛表面固定具有诱导仿生矿化作用的活性寡肽,及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制备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修饰的纯钛片,使用扫描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修饰前后的钛片进行分析。全骨髓培养法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 目的探讨钛表面固定具有诱导仿生矿化作用的活性寡肽,及其细胞相容性。方法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制备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修饰的纯钛片,使用扫描电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修饰前后的钛片进行分析。全骨髓培养法培养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将第3代BM-SCs与不同修饰的钛片共培养,采用荧光染色、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评价此种修饰对BMSCs生长、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共聚物已成功接枝到碱热处理后的钛片上,聚多巴胺预修饰及其与类釉原蛋白寡肽共同修饰的钛片对BMSCs生长、增殖及分化无明显影响,修饰后的钛片与BMSCs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类釉原蛋白寡肽/聚多巴胺共价接枝有望成为一种合适的钛表面仿生修饰方法,这为研究钛及其合金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实现仿生矿化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釉原蛋白寡肽 多巴胺 表面修饰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Ca^(2+)温度敏感性脂质体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菁菁 唐旭炎 李全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合成包裹Ca2+的温度敏感性脂质体,仿生生物矿化过程中的基质小泡分泌钙磷离子,为仿生矿化的研究提供一种矿化离子供给的研究手段。方法采用相交融合(IF)法,以相变温度较低(24℃)的二肉豆蔻卵磷脂(DMPC)和相变温度较高的(41℃)二棕... 目的合成包裹Ca2+的温度敏感性脂质体,仿生生物矿化过程中的基质小泡分泌钙磷离子,为仿生矿化的研究提供一种矿化离子供给的研究手段。方法采用相交融合(IF)法,以相变温度较低(24℃)的二肉豆蔻卵磷脂(DMPC)和相变温度较高的(41℃)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为原料,调节两者的质量比为9∶1,使合成的脂质体膜在37℃左右发生相变,致通透性增加,包裹物释放。通过与CaCl2溶液的水合,合成包裹Ca2+的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并对脂质体的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所获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61.3 nm,Ca2+的包裹率为60%~85%。室温条件下脂质体稳定,在37℃条件下,Ca2+可以持续释放。结论以DPPC和DMPC为原料,合成的包裹Ca2+温度敏感性脂质体,在生理条件下可以实现Ca2+释放,为仿生矿化的研究模型提供了一种仿生基质小泡分泌钙磷离子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矿化 基质小泡 温度敏感性 脂质体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莹 刘昕 唐旭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观察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将第4代BMSCs接种于纤维膜,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MTT检测BMSC... 目的:观察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将第4代BMSCs接种于纤维膜,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MTT检测BMSCs粘附、分化及增殖能力。结果: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表面,BMSCs的黏附和增殖增强,呈现明显升高的ALP活性,并形成矿化结节,提示具有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倾向。结论: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BMSCs的细胞相容性较好,适合BMSCs的黏附生长,具有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组织工程 壳聚糖 聚己内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制作探讨
12
作者 何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铸造支架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牙对全口义齿稳定的影响
13
作者 何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义齿 全口 义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釉质表面抑制黏蛋白吸附和细菌黏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佳莉 唐旭炎 +1 位作者 李全利 曹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探讨涂有超疏水材料釉质片表面对于黏蛋白吸附和变形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制备牛牙釉质块若干,随机分为两组:用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釉质片作为实验组,用去离子水处理牙釉质片作为空白对照组。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样品分别... 目的探讨涂有超疏水材料釉质片表面对于黏蛋白吸附和变形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制备牛牙釉质块若干,随机分为两组:用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釉质片作为实验组,用去离子水处理牙釉质片作为空白对照组。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样品分别面进行检测。对两组样品分别进行接触角和唾液黏蛋白的吸附的测定。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生物膜形态特征以及计数菌落形成单位评估样品表面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场发射扫描电镜检测样品表面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形貌不同。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接触角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接触角(P<0.05)。实验组样品的唾液黏蛋白的吸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2 h和24 h的实验组样品表面均只有极少量的菌落,而对照组样品表面有大量的菌斑生物膜。48 h后,两组样品表面均被大量细菌生物膜完全覆盖。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结果与扫描电镜结果一致。结论涂有超疏水材料釉质片表面对于黏蛋白吸附和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生物膜 超疏水 釉质表面 唾液黏蛋白 变形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质细胞趋化特性构建新型钛种植体表面的研究
15
作者 陈国庆 李全利 颜雨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3-865,共3页
用NaOH处理钛基材,获得多孔、负电荷的钛表面。然后吸附一层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再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实现肝素-壳聚糖自组装涂层的制备,在钛表面构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趋化诱导界面。界面制备后的钛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壳聚... 用NaOH处理钛基材,获得多孔、负电荷的钛表面。然后吸附一层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再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实现肝素-壳聚糖自组装涂层的制备,在钛表面构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趋化诱导界面。界面制备后的钛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壳聚糖、肝素成功整合到钛表面,用ELISA检测SDF-1在不同的时间点释放量,4组样本在4个缓释时间点释放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可成功的将SDF-1构建在钛表面,而且SDF-1能够实现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性界面 SDF-1 肝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