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海燕 徐芸 +3 位作者 张帆 王芳 王天霞 张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在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日间病房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分别实施常规肿瘤营养管理和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结果干预后,出院时、出院3个月两组PG-SG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组住院时间和营养干预依从性显著短于和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全程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营养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医院、社区、家庭 营养管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源皮距验证头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可行性的研究
2
作者 崔恩萍 汪志 唐虹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验证源皮距法保证头部肿瘤患者精确摆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Varian Acuity8.6模拟机对21例头部肿瘤病人拍片,并从治疗计划系统中得到相应位置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DRR)图像,应用Acuity的二维匹配功能,得出摆位误差;观察其与射野角度为... 目的验证源皮距法保证头部肿瘤患者精确摆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Varian Acuity8.6模拟机对21例头部肿瘤病人拍片,并从治疗计划系统中得到相应位置的标准射野数字重建(DRR)图像,应用Acuity的二维匹配功能,得出摆位误差;观察其与射野角度为0°.45°.315°时源皮距误差的对应关系。结果21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分别为(1.1±1.6)mm、(0.7±1.2)mm、(0.9±1.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51±3.1)mm、(1.05±3.3)mm、(1.60±2.3)mm。各角度源皮距系统误差为(1.25±1.3)mm、(1.04±1.3)mm、(1.10±2.3)mm,随机误差为(2.03±1.7)mm、(2.81±2.3)mm、(2.33±3.0)mm。结论源皮距法简易可行,可以作为其他位置验证手段的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源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祯祯 权循凤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1期1621-1624,共4页
放射治疗作为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多肯定的成就,而其治疗成功与否重点在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应用基因药物提升肿瘤放射敏感性代表了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策略[1]。... 放射治疗作为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多肯定的成就,而其治疗成功与否重点在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近年来,随着肿瘤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应用基因药物提升肿瘤放射敏感性代表了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新策略[1]。P53基因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最为密切的基因之一[2]。各项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通过阻断细胞于G2/M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序列成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4
作者 吴留丹 安兴隆 +2 位作者 孙辉辉 张帆 王丽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成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CC)诊断及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和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CC患者为CC组,另取同期134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成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CC)诊断及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和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CC患者为CC组,另取同期134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并测量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MRI定量参数、CEA、AFP及HE4水平;分析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CC的价值;比较不同分期CC患者MRI定量参数、CEA、AFP及HE4水平。结果CC组Ktrans、Ve、Kep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CC组CEA、AFP及HE4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诊断CC的曲线下面积(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814、0.25 min,Ve诊断CC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647、0.59%,Kep诊断CC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567、0.037 min,CEA诊断CC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808、0.028μg/L,AFP诊断CC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40、0.031μg/L,HE4诊断CC的AUC和截点值分别为0.774、0.029 U/mL,联合诊断CC的AUC为0.957,高于单项诊断(P<0.05);随着分期升高,Ktrans、Ve、Kep、CEA、AFP及HE4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MRI多序列成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以用于ⅠB~ⅡB期CC患者术前分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多序列 肿瘤标志物 人附睾蛋白4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3D剂量分布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放疗疗效预测中的可行性分析
5
作者 潘淑豪 童铸廷 杨玉敏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854-858,共5页
目的比较CT和3D剂量分布的影像组学特点,构建前列腺癌放疗预后模型,助力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分别在计划CT和3D剂量分布中对计划靶区进行特征... 目的比较CT和3D剂量分布的影像组学特点,构建前列腺癌放疗预后模型,助力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分别在计划CT和3D剂量分布中对计划靶区进行特征分析。根据放疗50 Gy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以t检验和聚类分析筛选特征建立疗效预测模型,以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结果每例患者提取了837个影像特征,包含一阶特征和纹理特征。CT和3D剂量分布分别筛选出24和29个差异特征,二者存在区别,其中有相同特征Interquartile Range/Robust Mean Absolute Deviation、Inverse Variance、Large Dependence Emphasis和RunVariance。分别以临床因素、DVH参数、CT原始/小波特征、3D剂量分布原始/小波特征构建模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4、0.650、0.957、0.886、0.829和0.900。其中,CT原始影像特征预测性能最佳;影像特征预测性能高于临床/DVH参数;CT平均预测性能略高于3D剂量分布。结论基于CT或3D剂量分布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患者放疗疗效预测有一定价值,能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3D剂量分布 前列腺癌 放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康梅 权循凤 +1 位作者 李兵兵 吴莉莉 《安徽医学》 2016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固定7野(7-IMRT)及9野动态调强技术(9-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1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二弧VMAT、7野IMRT及9野IMRT计划设计,比较3种放疗计划...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固定7野(7-IMRT)及9野动态调强技术(9-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1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二弧VMAT、7野IMRT及9野IMRT计划设计,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以及加速器跳数。结果 VMAT、7-IMRT和9-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上,VMAT计划更优,7野计划最差。危及器官保护方面,VMAT计划中膀胱V30、直肠V30、V50和股骨头V20的体积均低于7野和9野计划(P<0.05)。相较于9野计划,7野计划的膀胱V30和股骨头V20均略低(P<0.05)。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MU(757.69±137.04)低于7野计划(802.65±183.85)和9野计划(1 102.31±190.07)。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采用VMAT、7-IMRT及9-IMR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危及器官的保护。VMAT计划在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上优于7-IMRT和9-IMRT,9-IMRT优于7-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危及器官剂量的优势,机器跳数明显降低,提高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旋转容积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放射治疗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5野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童铸廷 任孟先 +3 位作者 陈香存 肖亮 仲飞 王凡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胸段食管癌5野调强放疗计划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食管癌的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别设计... 目的比较胸段食管癌5野调强放疗计划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食管癌的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别设计5野和7野调强计划,比较2个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P<0.05);5野调强计划的左右肺V_5低于7野调强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野计划的左肺V_(20)、V_(30)及右肺的V_(20)高于7野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放疗计划的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野调强计划虽然没有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高,但是在减少肺部低剂量照射体积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临床上大多数情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适形放疗 剂量学 布野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适形调强技术与调强适形放疗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丽 汪志 +2 位作者 崔珍珍 刘自强 童铸廷 《安徽医学》 2018年第9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 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 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 目的探讨简化调强适形放疗计划(s IMRT)与调强适形放疗计划(IMRT)在胸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每例患者设计s IMRT、IMRT计划,并给予计划靶区剂量60 Gy/30次。通过剂量、体积等参数比较2种放疗计划方式在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和照射野参数上的差异。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及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均优s IM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脊髓最大受照剂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肺及心脏受量两者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 IMRT计划单次治疗机器跳数(MU值)及子野数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MRT计划及s IMRT计划均可满足胸段食管癌放疗计划要求。IMRT计划虽然在靶区剂量分布方面优于s IMRT计划,且能更好保护脊髓,但是s IMRT计划子野数和MU值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机器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适行调强放疗 简化适行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俨 孔令玲 《安徽医学》 2015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不同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OAR)的影响,根据靶区位移的大小初步推断内靶区的大致范围。方法选择7例无严重合并症的局部晚期初治宫颈癌患者,CT定位时分别在膀胱充盈和排空状态下行2次全盆腔CT扫描,将获得的C...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不同状态对靶区及危及器官(OAR)的影响,根据靶区位移的大小初步推断内靶区的大致范围。方法选择7例无严重合并症的局部晚期初治宫颈癌患者,CT定位时分别在膀胱充盈和排空状态下行2次全盆腔CT扫描,将获得的CT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后,为每位患者勾画临床靶区(CTV)及OAR,在规定C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的前提下,由物理师设计治疗计划。测量2个计划的靶区及OAR剂量学参数和选定径线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膀胱不同状态的2个计划中,CTV最大剂量、平均剂量和适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本身的体积和剂量学参数差异颇大,直肠部分剂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充盈状态下剂量学参数更优。膀胱状态不同可使靶区产生明显位移,宫底位移在头脚、前后和左右方向上分别为1.33、0.67和0.60 cm,在宫颈为1.18、0.63和0.49 cm,在靶区质心为0.61、0.46和0.28 cm。膀胱体积变化和靶区质心前后位移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43,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时采用膀胱充盈状态对OAR的保护性更好,应尽量保持分次外照射过程中膀胱状态的一致性。CTV的外放采用头脚方向稍大、宫底范围大于宫颈的锥形外放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膀胱状态 剂量学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照射野数对正常组织受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薇薇 杨林 +2 位作者 陈香存 陈象逊 李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3种不同调强放疗照射野数对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方法10例患者分别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均设计3野、5野、7野3种调强放疗计划,比较3个计划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3种调强适形计划中脊髓受照射的最大剂量和心... 目的比较中段食管癌3种不同调强放疗照射野数对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方法10例患者分别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均设计3野、5野、7野3种调强放疗计划,比较3个计划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3种调强适形计划中脊髓受照射的最大剂量和心脏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V50和V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肺V5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野与7野在左、右肺V3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者在右肺V10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段食管癌3野、5野、7野3种计划均能保证脊髓和心脏受量在最大耐受剂量以内,3野可明显减少低剂量受照体积,而7野可减少高剂量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照射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米娜 王凡 刘玉荣 《安徽医学》 2021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骨疼控制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83.33%vs 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4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唑来膦酸姑息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唑来膦酸 肺癌骨转移 放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放疗增敏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俊 权循凤 《安徽医学》 2012年第8期1093-1095,共3页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恶性肿瘤自身对放射线的抗拒及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性限制从而影响了放射治疗的疗效。近年来由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研究不断深入。反义核酸、RNA干扰等技术...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恶性肿瘤自身对放射线的抗拒及周围正常组织的耐受性限制从而影响了放射治疗的疗效。近年来由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对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研究不断深入。反义核酸、RNA干扰等技术的引入,放射增敏剂从传统的乏氧细胞增敏剂发展为融合基因治疗在内的复杂领域,本文主要综述基因用于放疗增敏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放疗 增敏机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胶质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艳 杨林 《安徽医学》 2016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尼莫司汀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三种治疗方法对胶质瘤的疗效。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97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I组)的患者66例,接受尼... 目的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尼莫司汀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三种治疗方法对胶质瘤的疗效。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97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I组)的患者66例,接受尼莫司汀联合放疗(II组)的患者64例,接受单纯放疗(III组)的患者67例。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2年、3年生存率、总体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6.7%,35.9%和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和III组相比,I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延长,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胶质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尼莫司汀联合放疗及单纯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尼莫司汀 放疗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肿瘤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齐兵 王凡 孔令玲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81-1182,共2页
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65%~75%的肿瘤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机、因不同的治疗目的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如何提高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使临床医师充分运用肿瘤治疗的三个主要手段之一的放射治疗来治疗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放射肿瘤学 循证医学 多媒体 规范化治疗 心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术后RapidArc与IMR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铸廷 周骏 +3 位作者 潘淑豪 李锐 夏叶叶 朱倩倩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RapidArc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术辅助放疗或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分别设计7野IMRT和Rap... 目的比较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RapidArc与适形调强放疗(IMRT)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术辅助放疗或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分别设计7野IMRT和RapidArc计划,对2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RapidArc计划的D_(2%)为(6645.28±242.48)cGy,低于IMRT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_(2%)的下降导致RapidArc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优于IMRT计划(P<0.05);RapidArc计划的膀胱V_(40)和V_(50),直肠V_(50)以及左右侧股骨头D_(5%)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的执行效率高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pidArc计划在在靶区剂量均匀度,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限制,以及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方面优于IMRT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RAPIDARC 适形调强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鼻咽癌临床放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3
16
作者 童铸廷 吴怡 《安徽医学》 2019年第6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肿瘤学专业研究生90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肿瘤学专业研究生90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而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LBL)。比较两组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靶区勾画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PBL组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5.64±4.34)分、靶区勾画考试成绩为(34.71±4.23)分、教学满意度为62.22%,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教学中,PBL教学模式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能提高规培生的理论考试成绩、靶区勾画考试成绩及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p53基因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祯祯 权循凤 +1 位作者 蒋俊 夏明林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确诊的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结合p53基因治疗)10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10例,治疗组每周五给予重组人p53... 目的评价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例确诊的中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强放疗结合p53基因治疗)10例和对照组(单纯调强放疗)10例,治疗组每周五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瘤内注射1次,共4~5次,两组患者放疗剂量和放疗方法相同,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盆腔CT或MRI以观察肿瘤变化。结果治疗组10例,CR 6例(60.0%)、PR 3例(30.0%),有效率90.0%;对照组10例,CR 2例(20.0%)、PR 1例(10.0%),有效率30.0%,其中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vs 30.0%,双侧P=0.020,单侧P=0.010)。毒副作用治疗组除9例一过性低热、10例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外,余毒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而且相较于单纯调强放疗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下段食管癌适形调强放疗对心脏的早期损害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兆娇 杨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7期159-16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心脏的近期损害。方法选择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根治性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放疗前1周和放疗后1周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放疗前后血清乳酸... 目的探讨中下段食管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心脏的近期损害。方法选择20例经病理证实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根治性适形调强放疗,分别于放疗前1周和放疗后1周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放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c Tn I)变化不明显(P>0.05);放疗后心电图异常率大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LA、LVD、LVEF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中下段食管癌放疗引起或诱发的早期心肌损伤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心电图的改变,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指标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下段食管癌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心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野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比较
19
作者 潘淑豪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7野固定野调强(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剂量差异,并检查±5%的验算差异作为IMRT/VMAT计划执行阈值的合理性。方法使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商业验证软件VERIQA对22例前列腺癌的... 目的比较7野固定野调强(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剂量差异,并检查±5%的验算差异作为IMRT/VMAT计划执行阈值的合理性。方法使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商业验证软件VERIQA对22例前列腺癌的IMRT/VMAT计划进行验算分析。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常规要求,靶区接受标准为100%处方剂量要包饶95%计划靶区(PTV)体积。使用均值±标准差比较计划系统和验证软件间的剂量差异。结果在前列腺癌靶区的剂量验算比较中,7IMRT与VMAT计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的比较中,7IMRT计划中膀胱的平均、中位、最大剂量以及直肠的最小、平均、中位剂量的验算差异较VMAT计划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计划中7IMRT与VMAT关于靶区的剂量验算差异具有一致性,局部剂量差异在±1%以内。对于前列腺IMRT/VMAT计划,±1%的验算差异或可作为调强计划执行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固定野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独立验算 剂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苏斯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放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循证组(n=43)与常规组(n=43)。在... 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放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循证组(n=43)与常规组(n=43)。在放疗期间,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循证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的评分。结果:护理后,循证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其GQOL-74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宫颈癌 放疗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