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微囊长期毒性的实验病理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乔尔 汪发贵 +1 位作者 陈志武 戴俐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微囊(TWH)的长期毒性。方法采用大鼠和犬,经连续3个月口服给药,动物尸解作大体观察,并取动物脏器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剂量TWH对大鼠和犬无明显毒性;中剂量使用对肺、肾、肝、脾可产生一定的毒性损害;... 目的研究雷公藤微囊(TWH)的长期毒性。方法采用大鼠和犬,经连续3个月口服给药,动物尸解作大体观察,并取动物脏器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剂量TWH对大鼠和犬无明显毒性;中剂量使用对肺、肾、肝、脾可产生一定的毒性损害;大剂量可使鼠和犬多个脏器,尤其是肝、肾、脾、胸腺、肺、胃肠道等产生严重病理损害,上述毒性损害于停药后基本可以恢复,也无新的毒性作用出现。结论TWH长期低剂量使用对肝、肾无明显毒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毒性 微型胶囊 病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L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程煦 陈心严 +3 位作者 陈婷婷 程筱雯 朱华庆 葛圣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94例AS确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94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PARCL...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94例AS确诊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94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PARCL1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评估SPARCL1蛋白在AS斑块区的表达水平及定位,同时检测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SPARCL1蛋白表达情况;构建SPARCL1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小鼠巨噬细胞(J774A.1)为靶细胞,进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SPARCL1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AS患者组的血清SPARCL1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在AS斑块中检测到SPARCL1高表达,且主要表达在泡沫细胞胞浆;AS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SPARCL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P<0.05);SPARCL1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抑制SPARCL1表达的J774A.1细胞中的细胞迁移率降低,过表达SPARCL1的J774A.1细胞中的细胞迁移率增加(P<0.05)。结论SPARCL1在AS病变部位泡沫细胞高表达,这可能来自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代偿性募集,SPARCL1可能作为血管保护因子参与抑制AS斑块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L1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SPARCL1重组腺病毒 细胞划痕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1
3
作者 许建明 徐叔云 +2 位作者 张运芳 梅俏 吴继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 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用体积分数为 2 0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 3mon ,诱导昆明种小鼠肝纤维化形成。在造模 30d、6 0d、90d时 ,检测肝纤维化程度、肝脏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血清氨基转换酶和血清白... 目的 建立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用体积分数为 2 0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 3mon ,诱导昆明种小鼠肝纤维化形成。在造模 30d、6 0d、90d时 ,检测肝纤维化程度、肝脏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血清氨基转换酶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小鼠肝脏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羟脯氨酸含量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P <0 0 5~0 0 1) ,肝匀浆丙二醛含量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换酶明显升高 (P <0 0 1) ,造模后期血清白蛋白比例下降 (P <0 0 1)。结论 长期给予四氯化碳可导致小鼠肝纤维化形成 ,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MCF-7凋亡与bcl-2及bax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刚 李庆林 +1 位作者 陈志武 马传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及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用紫杉醇及顺铂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 7凋亡 ,采用TUNEL、电镜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凋亡及与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顺铂仅导致乳腺癌细胞系MC...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及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用紫杉醇及顺铂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 7凋亡 ,采用TUNEL、电镜及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凋亡及与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顺铂仅导致乳腺癌细胞系MCF 7坏死 ,不能诱导其凋亡 ;②紫杉醇可诱导MCF 7细胞凋亡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③bcl 2降低、bax增加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 紫杉醇诱导MCF 7细胞凋亡与bcl 2降低及bax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MCF-7 BAX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与VEGF及其受体FL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丁丽红 吴文清 +2 位作者 曹立宇 潘美华 张洪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8例癌旁黏膜组织中Survivin与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状况。结果结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8例癌旁黏膜组织中Survivin与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的状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率为67.1%(55/82),VEGF及其受体FLT-1表达率分别为69.5%(57/82)和82.9%(68/82),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组(P<0.05)。Survivin表达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而受体FLT-1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在结直肠癌中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58,P<0.05)。VEGF和FLT-1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受体 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香苷对小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孟刚 陈志武 马传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5-307,共3页
目的 研究芸香苷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脑缺血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 ;神经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 ;组织学检查用来测定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 ;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分别用TBA法和Green法测定。结果  5 0... 目的 研究芸香苷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脑缺血模型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 ;神经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 ;组织学检查用来测定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 ;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分别用TBA法和Green法测定。结果  5 0、10 0mg·kg-1的Ru则可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的存活率 ,改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也可显著抑制缺血脑组织中NO及MDA含量的增高及减少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数目。结论 Ru对小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自由基、抗凋亡及减少NO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苷 一氧化氮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兰素衍生物对辐射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红 汪思应 +4 位作者 严雨倩 王林 徐勤枝 丛建波 周平坤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6-231,共6页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方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Colorimetric Assay.ATT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初步探讨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MTT方法进行香兰素衍生物VND3202-VND3209...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方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Colorimetric Assay.ATT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法(ESR)初步探讨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MTT方法进行香兰素衍生物VND3202-VND3209对人成纤维母细胞(HFS)的毒性检测,然后再通过MTT方法检测各衍生物对2Gy照射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VND3207对4Gy照射的正常T淋巴母细胞系AHH-1细胞的影响;并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检测香兰素和VND3207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8种衍生物单独作用HFS细胞72h,VND3206和VND3207在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正常细胞未见明显毒性;单独作用HeLa细胞72h后,VND3206在30μmol/L时对HeLa细胞有增殖作用(P〈0.05),而VND3207、VND3209对其没有明显的增殖效果,相反VND3208对HeLa细胞具有增敏作用;VND3207对照射后AHH-1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ESR进一步检测表明VND3207能够清除自由基,且清除能力大于香兰素(P〈0.05或P〈0.01)。本实验初步筛选出香兰素衍生物VND3207对辐射损伤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为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兰素 香兰素衍生物 ^60CO γ射线细胞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在DNA损伤性放化疗引发的小鼠骨髓毒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梅 李菲菲 +3 位作者 郑红 倪芳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 目的研究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放、化疗引发的骨髓毒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从野生型(Wild-type,WT)、SHP-2杂合突变型(SHP-2+/-)及SHP-2纯合突变型(SHP-2-/-)胚胎鼠(9.0~9.5d)的卵黄囊中获取造血祖细胞,用细胞因子IL-3(Interleukin-3,0.5ng/ml)、SCF(stem cell factor,0.5ng/ml)将造血祖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粒-巨噬造血细胞系(granulocyte-macrophage,GM)。60Coγ射线及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CDDP)处理后,台盼蓝染色法观察比较三种GM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集落形成实验(Colony-forming Units,CFU)分析比较卵黄囊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差异;血细胞计数法检测比较WT小鼠和SHP-2+/-小鼠在照射或化疗后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rk在WT及SHP-2-/-造血细胞中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结果在CDDP或60Coγ射线导致的细胞损伤反应中,SHP-2-/-造血细胞的生存能力较SHP-2+/-和WT造血细胞增强;相比WT小鼠,SHP-2+/-组小鼠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量降低程度减轻;SHP-2-/-造血祖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较SHP-2+/-组及WT组增强;提示SHP-2-/-突变可以减轻CDDP或60Coγ导致的骨髓毒性。Western Blot显示在CDDP损伤反应中,SHP-2-/-抑制Erk的磷酸化。结论SHP-2参与调控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毒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对Erk活化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骨髓/药物作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血清中早孕因子的纯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松华 苏宝田 +2 位作者 徐振山 罗畅民 谭福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本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技术,分离纯化妊娠3~6周正常早孕妇女静脉血混合血清中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以花结抑制实验检测各阶段层析物中EPF活性,以放射免... 本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ConA—Sepharose亲和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技术,分离纯化妊娠3~6周正常早孕妇女静脉血混合血清中早孕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EPF).以花结抑制实验检测各阶段层析物中EPF活性,以放射免疫法测定hCG含量.结果表明,经凝胶过滤后,提取物中hCG均为阴性(<3.1ng/ml),高EPF活性部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分子量分别为24KD.和41KD_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因子 孕血清 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腹膜管替代血管后内膜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弋 宋海屏 +3 位作者 王光升 张洪福 孟翔凌 万圣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腹膜管替代血管后内膜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自体腹膜管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血管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4只狗的自体带腹直肌后鞘的腹膜,制成腹膜管并间置于切断的腹主动脉间。通过移植后不同时期连续扫描电镜观察腹膜管移... 目的观察自体腹膜管替代血管后内膜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自体腹膜管作为一种新型替代血管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4只狗的自体带腹直肌后鞘的腹膜,制成腹膜管并间置于切断的腹主动脉间。通过移植后不同时期连续扫描电镜观察腹膜管移植后的内膜变化。结果在移植后的中期,腹膜管内膜开始修复;在移植的后期,膜腹管内膜有血管内皮样细胞长入管腔并覆盖于内膜上。结论自体腹膜管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腹膜管 血管外科 血管替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类固醇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细胞原位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强 郑国豪 +1 位作者 王保太 饶慧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75例女性乳癌类固醇激素受体(S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SR阳性的光密度值与染色强度呈正相关;SR的阳性率及含量与乳癌的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明显相关,提示SR含量高的乳癌恶性程度低...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75例女性乳癌类固醇激素受体(S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SR阳性的光密度值与染色强度呈正相关;SR的阳性率及含量与乳癌的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明显相关,提示SR含量高的乳癌恶性程度低,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图像分析技术克服了半定量法的主观误差,结果精确可靠,它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性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因子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松华 苏宝田 徐振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早孕因子(EPF)活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胎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提纯3~6周孕妇血清中EPF;用淋巴细胞转化法观察EP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EPF... 目的:探讨早孕因子(EPF)活性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胎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技术提纯3~6周孕妇血清中EPF;用淋巴细胞转化法观察EP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EPF活性物G4、G3及孕血清均能抑制淋巴细胞DNA合成,尤以G4作用更为明显,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EPF可能在介导、调控妊娠早期诱导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免疫抑制 生殖 早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文娣 吴继锋 +2 位作者 张红 秦蓉 王道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t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结果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P<0·05)...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t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结果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P<0·05);Ets-1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Ets-1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率,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异显示杂交技术筛选与造血相关的新基因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思应 卢海妹 +5 位作者 郑红 王丹 胡兆平 许望翔 魏汉东 杨晓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 ,并分离未知功能基因以寻找造血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表达性差异显示技术 (RDA)、核苷酸序列分析、竞争PCR及Northern杂交。结果 建立了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该文库富集... 目的 建立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 ,并分离未知功能基因以寻找造血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表达性差异显示技术 (RDA)、核苷酸序列分析、竞争PCR及Northern杂交。结果 建立了 4月龄人胎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EST库。该文库富集了造血及肝生长调控相关基因 ,部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该库含有重要的未知功能新基因 ,具有一株新基因可能与红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结论 RDA技术为寻找新的基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 RNA 差异显示杂交技术 EST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建立人肾透明细胞癌裸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及其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玉侠 曹广文 +6 位作者 温宗梅 张明霞 蔡春晓 潭晓洁 贺松琴 于德新 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 目的建立人肾癌裸小鼠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结果。方法将肾癌完整组织块和肿瘤细胞悬液种植于裸小鼠肾包膜形成原位移植瘤,并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建立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肾癌完整组织块接种的原位成瘤率达75·0%,肾、肺门淋巴结转移率均73·3%,肺转移发生率53·3%;细胞悬液种植的原位成瘤时间较组织块法延迟10d,成瘤率为40·0%,肺、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均12·5%,肺脏无转移。结论两种原位移植转移模型均具有人肾细胞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肾癌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模型优于细胞悬液原位接种模型,为研究人肾细胞癌转移机制和抗转移实验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DNA TOPOⅡα、p53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正梅 王保太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p5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1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和 1 8例术后经化疗复治的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TOP... 目的 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p5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1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和 1 8例术后经化疗复治的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TOPOⅡα在原发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2 % ,阳性率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其中组织分级P <0 0 1 ) ;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中阳性率为 1 7% ,与原发癌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突变型p53在原发乳腺癌与化疗复治乳腺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p53蛋白表达与TOPOⅡα无相关性 (P >0 0 5)。结论 TOPOⅡα表达可作为反映肿瘤增殖和恶性度的指标。TOPOⅡα参与化疗耐药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TOP0Ⅱα P53 表达 化疗 耐药 DNA拓扑异构酶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肺外结核病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 吴强 魏艳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9-210,共2页
应用细针穿刺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0例细胞学诊断为肺外结核病的穿刺样本,进行结核病杆菌病原学诊断。结果90%的病例结核杆菌PCR呈阳性。其中7例进行了手术活检,23例抗痨治疗随访,证实均为肺外结核病.本... 应用细针穿刺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0例细胞学诊断为肺外结核病的穿刺样本,进行结核病杆菌病原学诊断。结果90%的病例结核杆菌PCR呈阳性。其中7例进行了手术活检,23例抗痨治疗随访,证实均为肺外结核病.本文对穿刺细胞学结合PCR技术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肺外 结核病 细胞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控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术成 苏宝田 史敏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72-274,共3页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SRBC)经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作为免疫反应模型,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中脾脏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自SRBC致敏后第五天始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SRBC)经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作为免疫反应模型,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中脾脏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自SRBC致敏后第五天始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常水平。地塞米松对致敏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由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抑制程度的明显差异可能与脾脏细胞GCR数变化有关。本文还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妊娠小鼠,发现妊娠小鼠脾脏细胞GCR数明显高于未妊娠小鼠(P<0.05),这在调节母胎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 GCR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及良性疾病细胞形态计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强 王保太 +2 位作者 饶慧蓉 蒋勇 刘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对75例乳腺癌,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1例乳腺结构不良进行了细胞形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平均细胞面积、核面积、核浆比例、核直径及周长均大于各良性疾病。无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乳腺癌,... 利用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对75例乳腺癌,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1例乳腺结构不良进行了细胞形态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平均细胞面积、核面积、核浆比例、核直径及周长均大于各良性疾病。无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乳腺癌,上述各参数值较小,核形状因子较大。但癌细胞核大小与组织学分级呈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学 细胞形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iNOS、COX-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盛霞 吴继锋 +2 位作者 秦蓉 王道斌 张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 探讨iNOS、COX 2、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7例胃癌组织中iNOS、COX 2、VEGF的表达 ,根据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g)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 目的 探讨iNOS、COX 2、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7例胃癌组织中iNOS、COX 2、VEGF的表达 ,根据第八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g)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①iNOS、VEGF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胞质 ;COX 2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质 ,部分胞膜见阳性表达 ;胃癌组织iNOS、COX 2和VEGF高表达率分别为 6 8 7% ,76 1%和 76 1% ;②iNOS、COX 2和VEGF的高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③癌组织MVD均数为 30 84± 9 13个 /2 0 0倍视野 ,iNOS、COX 2及VEGF高表达组MVD显著高于低表达、无表达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5 )。④iNOS、COX 2和VEGF高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 ,iNOS、VEGF的高表达还与五年生存率呈负相关 (P <0 0 1)。⑤iNOS、COX 2的表达均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 (r分别 =0 5 2 7,0 4 2 5 ;P值分别 =0 0 15 ,<0 0 0 1)。结论 胃癌组织iNOS、COX 2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二者可能与VEGF协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有望成为判断肿瘤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学 一氧化氮合酶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