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理学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小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范一菲 赵乐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医学知识 医务工作者 生理学 基层医务人员 疾病 新知识 成人教育 迅速发展 医学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通过抑制足细胞的Ca^(2+)内流促进细胞自噬
2
作者 赵韦 徐德苹 +3 位作者 廖开楠 蔡春林 臧丹丹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9-1186,共8页
目的探究降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对足细胞内Ca^(2+)内流及其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永生化的人足细胞(HPC),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L型Ca^(2+)阻断剂氨氯地平单独或者联合处理HPC细胞,Ca^(2+)成像系统实时检测药物处理后HPC细胞... 目的探究降血压药物氨氯地平对足细胞内Ca^(2+)内流及其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永生化的人足细胞(HPC),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L型Ca^(2+)阻断剂氨氯地平单独或者联合处理HPC细胞,Ca^(2+)成像系统实时检测药物处理后HPC细胞内Ca^(2+)通量的瞬时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LC3B-Ⅰ比值变化、Beclin-1、P6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488 nm处Fluo-4AM的阳性细胞数以分析HPC细胞内Ca^(2+)内流水平;Lyso-Tracker Green活细胞染色分析溶酶体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HPC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Ca^(2+)瞬时通量和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01)、自噬标志蛋白LC3B-Ⅱ/LC3B-Ⅰ比值(P<0.001)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P<0.01)均降低、P62的表达升高(P<0.01)、溶酶体荧光强度减弱(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01)、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氨氯地平组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01)、LC3B-Ⅱ/LC3B-Ⅰ比值(P<0.001)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P<0.001)均升高、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溶酶体荧光强度增强(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01)、Bax蛋白降低(P<0.001)。与AngⅡ组比较,AngⅡ+氨氯地平组Fluo-4AM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0.001)、LC3B-Ⅱ/LC3B-Ⅰ比值(P<0.01)以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降低(P<0.01)、溶酶体荧光强度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0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01)。结论氨氯地平抑制足细胞内Ca^(2+)内流,促进足细胞自噬、抑制凋亡,对于预防高血压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氨氯地平 血管紧张素Ⅱ 自噬 CA^(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离体腹腔神经节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3
作者 胡金兰 马嵘 +6 位作者 宋洁 李忠稳 周华 黄九龙 柯道平 祝延 孔德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系统地研究豚鼠离体腹腔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方法离体神经节灌流,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结果豚鼠CG细胞静息电位(RP)为(-62.26±11.27)mV(n=110),膜电阻(Rm)为(79.17±27.16)MΩ,膜电导(G)... 目的应用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系统地研究豚鼠离体腹腔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方法离体神经节灌流,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结果豚鼠CG细胞静息电位(RP)为(-62.26±11.27)mV(n=110),膜电阻(Rm)为(79.17±27.16)MΩ,膜电导(G)为(14.40±5.60)nS(n=63),膜电容(Cm)为(231.53±105.24)pF,膜时间常数(τ)为(2.01±1.07)ms(n=36);直接胞内刺激引起的锋电位幅度(APA)和时程(APD)分别为(63.41±12.18)mV和(2.12±0.46)ms,锋电位后超极化电位幅度(AHPA)和时程(AHPD)分别为(16.37±3.72)mV和(16.1±5.24)ms(n=75);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幅度和时程分别为(13.26±6.74)mV和(45.20±10.6)ms(n=34),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的APA和APD分别为(69.71±15.38)mV和(2.13±0.55)ms(n=54),AHPA和AHPD分别为(8.58±2.77)mV和(12.8±0.85)ms(n=48)。结论计算机信号采集和处理技术在细胞电生理研究方面的应用,为全面地分析细胞生物电的变化及其形成机制,亦为深入研究递质、调质以及某些药物对细胞生物电的影响提供真实客观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神经节/生理学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和环磷酸腺苷对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朱国庆 钟明奎 +4 位作者 张景行 越乐章 柯道平 王敏 施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5羟色胺(5HT)和环磷酸腺苷(cAMP)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引起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入睡潜伏期缩短;5...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5羟色胺(5HT)和环磷酸腺苷(cAMP)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5HT前体5羟色氨酸(5HTP)引起慢波睡眠、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增多,入睡潜伏期缩短;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二甲麦角新碱(MS)对睡眠无直接影响,但可完全阻断5HTP的促睡眠效应;cAMP可引起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结论杏仁核参与睡眠觉醒调节,杏仁核中5HT和cAMP有明显的促睡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环磷酸腺苷 睡眠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背核投射到基底外侧杏仁核的5-羟色胺能纤维对睡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乐章 高隽 +3 位作者 张景行 章功良 钟明奎 张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中缝背核 (DRN)到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 5 HT能纤维投射在睡眠 -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 ,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 (PSG)方法。结果 DRN内微量注射L Glu ,可使觉醒 (W )增加 ,慢波睡眠 (SWS)和异... 目的 观察大鼠中缝背核 (DRN)到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 5 HT能纤维投射在睡眠 -觉醒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 ,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 (PSG)方法。结果 DRN内微量注射L Glu ,可使觉醒 (W )增加 ,慢波睡眠 (SWS)和异相睡眠 (PS)明显减少。在双侧BLA微量注射非选择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 (MS)可以逆转DRN内微量注射L Glu的效应 ,SWS增加 ,W减少 ,但PS没有变化 ;DRN内微量注射PCPA ,导致SWS增加 ,W减少 ,但当在DRN内微量注射PCPA后 ,双侧BLA内微量注射 5 HTP可以逆转PCPA所引起的睡眠增加效应 ,使SWS减少 ,W增加 ,但PS没有变化。结论 DRN对睡眠 -觉醒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DRN到BLA的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基底外侧杏仁核 5-羟色胺 多导睡眠描记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容性Ca^(2+)内流介导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 被引量:24
6
作者 柯道平 周华 +2 位作者 李忠稳 孔德虎 马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库容性Ca2+内流(capac itative Ca2+entry,CCE)是否参与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方法利用器官离体装置、张力换能器、Powerlab 4/25T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远端结肠平滑肌的张力。结果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 目的探讨库容性Ca2+内流(capac itative Ca2+entry,CCE)是否参与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方法利用器官离体装置、张力换能器、Powerlab 4/25T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测定远端结肠平滑肌的张力。结果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10 nmol.L-1~1μmol.L-1)诱导结肠平滑肌条产生持续的张力性收缩,不同浓度TG所致的同步收缩反应张力不同。在无钙Krebs液(包含1 mmol.L-1EDTA)中使用TG将肌条培养35 m in后,再加入Ca2+2.5mmol.L-1,比未使用TG处理的肌条产生的收缩张力明显提高(99%±28%vs70%±8%)。且TG耗竭胞内钙库后再复钙所致的收缩效应,不受L型钙通道阻断剂verapam il影响,但可被SOC通道阻断剂La3+减弱。结论TG耗竭胞内钙库后再复钙诱导的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反应由CCE介导,提示CCE是提供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收缩的激活信号Ca2+的来源之一,参与完成结肠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容性Ca^2+内流 远端结肠平滑肌 大鼠 毒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通过嗅觉通路改善昆明鼠学习记忆的机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天鹏 唐敏 +1 位作者 刘巧琼 李光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7-489,50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丁香酚吸入组的小鼠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示丁香酚吸入小鼠的皮质、海马的ChAT、Glu等神经递质有明显增加,而GABA无明显改变。结论:丁香酚能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嗅觉通路 神经递质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滑肌细胞上的钙库操纵性通道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华 宋洁 +2 位作者 胡金兰 马嵘 孔德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1,共3页
钙库操纵性通道(SOC)是目前研究较热门的一种离子通道,其开放与关闭受内质网中Ca2+贮量调控。SOC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尤其在平滑肌紧张性变化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果蝇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蛋白... 钙库操纵性通道(SOC)是目前研究较热门的一种离子通道,其开放与关闭受内质网中Ca2+贮量调控。SOC参与机体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尤其在平滑肌紧张性变化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果蝇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蛋白在光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中,发现TRP蛋白的同系物TRPC1蛋白是SOC的组成成分。研究并深入了解SOC的特性对于开发一类新的钙通道拮抗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库操纵性通道 TRPCI蛋白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冷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柯道平 杜鹃 +5 位作者 唐影 高莉 李忠稳 胡金兰 王刚 孔德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肠功能紊乱模型,应用葡聚糖蓝2000(DB2000)作为染料观察EGb和冷束缚应激状态对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并利用比色法观察大...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肠功能紊乱模型,应用葡聚糖蓝2000(DB2000)作为染料观察EGb和冷束缚应激状态对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并利用比色法观察大鼠胃肠组织、血浆中NO含量的变化。结果冷束缚应激可抑制大鼠胃排空速度(P<0.05)及小肠推进率(P<0.01),EGb干预可明显拮抗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排空速度及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EGb可以降低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血浆中NO含量的升高(P<0.01)。结论EGb对冷束缚应激所诱发的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正向调解作用,NO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冷束缚应激 胃肠动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珍 王斌生 +1 位作者 孔德虎 王烈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Res+I/R),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阻...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Res+I/R),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阻断前脑血90min,拔出栓线实现再灌注。Res+I/R组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白藜芦醇(30mg·kg-1)。再灌注后24h,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梗死范围;再灌注72h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脑缺血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电生理学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预处理可以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并改善大鼠的行为学障碍(P<0.05),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Res+I/R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I/R灌注组(p<0.05),高频刺激后,I/R组海马CA1区NMDA受体依赖性的长时程增强(LTP)诱导障碍(n=5),Res+I/R组海马CA1区可诱导稳定的LTP(n=5)。结论缺血前30min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缩小脑梗死体积,并对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血/再灌注损伤 学习记忆 海马 长时程增强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范一菲 孔德虎 +2 位作者 陈志武 赵维中 高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杜鹃花总黄酮(TFR))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心肌缺血采用sc异丙肾上腺素(Iso)法,观察心电图ST段的变化,测定小鼠血清和心肌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Langendorff法离体大鼠心脏缺... 目的观察杜鹃花总黄酮(TFR))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心肌缺血采用sc异丙肾上腺素(Iso)法,观察心电图ST段的变化,测定小鼠血清和心肌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Langendorff法离体大鼠心脏缺血30min后再灌30min,测定心脏的冠脉流量、心肌中的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等的变化。结果TFR25、50mg/kg可以抑制Iso引起的小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和抑制心肌中MDA的含量的升高,TFR50mg/kg降低血清中LDH和MDA的增高;TFR20、40、80mg/L抑制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减少和心肌中SOD活性的下降。TFR80mg/L能抑制心肌中MDA含量的增高和NOS活性的降低,TFR40mg/L抑制心肌中的NO含量下降。结论TFR对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及增加NO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防控制 心肌再灌注损伤/预防和控制 杜鹃花属 黄酮类/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通道病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刚 祝延 +1 位作者 孔德虎 陈生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离子通道 (ionchannels)在细胞分子水平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离子通道由于某些先天性的或后天获得性的原因导致其结构和 (或 )功能发生改变时 ,其所承载的功能必将发生异常 ,从而可能导致离子通道病 (channelopathy)的... 离子通道 (ionchannels)在细胞分子水平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离子通道由于某些先天性的或后天获得性的原因导致其结构和 (或 )功能发生改变时 ,其所承载的功能必将发生异常 ,从而可能导致离子通道病 (channelopathy)的发生。作为近年新兴的一门交叉型前沿学科 ,目前离子通道病的研究模型和方法日渐完善 ,对于离子通道病的研究不仅为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细胞 生理功能 离子通道病 突变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癫痫大鼠不同时期海马和皮层氨基酸类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敏 孔德虎 +1 位作者 许奇 王烈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大鼠不同时期海马和皮层内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变化与颞叶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视频监控癫痫发作行为学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大鼠不同时期海马和皮层内氨基酸类递质水平的变化与颞叶癫痫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视频监控癫痫发作行为学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癫痫发作急性期,模型组海马Glu/GABA比值显著升高(P<0.05),Glu/Gly比值无显著变化,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亦无显著变化,在癫痫发作静止期,模型组海马和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均无显著变化;在癫痫发作慢性期,模型组海马和皮层Glu/GABA和Glu/Gly比值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海马脑区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水平比例的失衡可能是导致癫痫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癫痫 颞叶 海马 大脑皮质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孝海 李艳 +5 位作者 丁扬 唐志强 汪金丽 范一菲 程文慧 钟明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发高血压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Sham)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C...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发高血压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Sham)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CIH)组(每日8 h,连续15d)。用无创套尾法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和动脉插管法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用立体定位仪进行PVN核团定位并微量注射药物,用Western blot测定PVN中AngⅡ水平及AngⅡ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IH组大鼠PVN内AngⅡ水平及AT1R表达明显增加。双侧PVN内微量注射AngⅡ(0.03、0.3、3 nmol),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升高Sham组和CIH组大鼠MAP,且CIH大鼠MAP升高更明显;双侧PVN内微量注射AT1R阻断剂氯沙坦(50 nmol),对Sham大鼠血压没有影响,但可使CIH大鼠血压降低,并抑制AngⅡ升压作用。结论室旁核中AngⅡ及AT1R功能上调在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血管紧张素II 慢性间歇性低氧 尾动脉收缩压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protein A及protein L Ig结合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及Ig亲和筛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容 沈毅臖 +6 位作者 邓松华 蔡春晓 陈秋莉 贾建安 王锦红 潘欣 潘卫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543,共9页
ProteinA和proteinL是细菌产生的两种结构和功能均不同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结合分子,在细菌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用含SacⅠ位点的特定引物PCR分别扩增制备proteinA的A、B、C、D抗体结合结构域和proteinL的B3抗体结合结构域,... ProteinA和proteinL是细菌产生的两种结构和功能均不同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结合分子,在细菌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用含SacⅠ位点的特定引物PCR分别扩增制备proteinA的A、B、C、D抗体结合结构域和proteinL的B3抗体结合结构域,各结构域DNA片段经SacⅠ酶切后,再随机连接形成各种不同长度的分子组合文库,将该文库呈现在噬菌体表面构建了噬菌体展示Ig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所建组合文库容量为2.3×106个菌落形成单位,滴度为4.1×1011TU/ml,包含各种单结构域片段,并以随机方式连接.用人Ig对该文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随机挑选36个代表性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亲和筛选获得了多种非天然形式存在的新的Ig结合分子结构,其中32个克隆具有由proteinL的单结构域和proteinA的单结构域间隔重复排列而成的特征性(MDPL-MDPA)n结构.对噬菌体展示Ig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的体外分子进化研究的尝试,为Ig结合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新的途径,也为Ig结合分子的定向改造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分子进化 结构域 组合文库 PROTEIN A PROTEIN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芳 李珍 +4 位作者 王烈成 祝延 周艺 柯道平 朱洁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I/R),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I/R),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90 min,拔出栓线造成局部脑区缺血/再灌注损伤。Res+I/R组缺血前1 h腹腔注射白藜芦醇(30 mg·kg-1)。缺血/再灌注后第5天,TUNEL法原位标记海马CA1区凋亡的神经元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PI3K、p-Akt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较,白藜芦醇预处理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引起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白藜芦醇预处理使海马CA1区PI3K、p-Akt表达明显增多(P<0.05),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缺血前1 h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 PI3K-Akt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侧视前区5-羟色胺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章功良 何延龙 +4 位作者 王烈成 赵乐章 张瑾 钟明奎 张景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的 通过腹外侧视前区 (VLPO)微量注射 5 羟色胺酸 (5 HTP)、非特异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 (MS)和5 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观察 5 HT在VLPO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 目的 通过腹外侧视前区 (VLPO)微量注射 5 羟色胺酸 (5 HTP)、非特异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 (MS)和5 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观察 5 HT在VLPO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小剂量 5 HTP(0 5μg ,0 1 μl)对大鼠睡眠 -觉醒周期无明显影响 ;而双侧注射大剂量 5 HTP(1 0 μg ,0 1 μl)使大鼠睡眠减少 ,觉醒增加 ;VLPO双侧注射 5 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6 0 μg ,0 1 μl)可产生与大剂量 5 HTP类似的作用 ;而VLPO双侧微量注射非特异性 5 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MS ,1 0 μg ,0 1 μl)使大鼠睡眠增加 ,觉醒减少。大剂量 5 HTP和MS对觉醒 ,睡眠成分改变具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结论  5 HT在VLPO参与睡眠 -觉醒周期调节且有促觉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侧视前区 血清素 睡眠 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莱特注射液对肿瘤恶病质实验模型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邓松华 徐振山 +1 位作者 刘爱国 张宝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癌症恶病质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康莱特(kanglaite,KLT)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T739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KLT对模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KLT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可... 目的探讨癌症恶病质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康莱特(kanglaite,KLT)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T739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KLT对模型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KLT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可提高NK细胞活性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康莱特对小鼠癌症恶病质时受损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药物疗法 康莱特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中一氧化氮对睡眠-觉醒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国庆 钟明奎 +4 位作者 张景行 赵乐章 王敏 柯道平 施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一氧化氮(NO)对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可增加慢波睡眠(SWS)和减少觉醒(W),而一氧化氮(NO... 目的研究杏仁核中一氧化氮(NO)对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多导睡眠描记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可增加慢波睡眠(SWS)和减少觉醒(W),而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可增加W、减少SWS,并可对抗LNNA的促睡眠效应;NO前体L精氨酸(LArg)对睡眠觉醒无直接影响,但可对抗LNNA的促睡眠效应。环磷酸鸟苷(cGMP)具有明显的增加W和减少SWS效应,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MB)增加睡眠、减少觉醒,并可阻断SNP的促睡眠效应。结论杏仁核参与睡眠觉醒调节,杏仁核中NO具有促进W、抑制SWS效应,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多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睡眠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抗癫痫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许奇 吴政 +3 位作者 张磊 孔德虎 王烈成 马嵘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Res)的抗癫痫效果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后,以Res干预10d,丙戊酸钠(VPA)作为阳性对照,观察Res对颞叶癫痫大鼠的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 目的评价白藜芦醇(Res)的抗癫痫效果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癫痫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后,以Res干预10d,丙戊酸钠(VPA)作为阳性对照,观察Res对颞叶癫痫大鼠的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病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自发性发作率增加,海马内神经元大量死亡,苔藓纤维出芽(MFS)至颗粒细胞层和内分子层;Res能抑制癫痫大鼠自发性发作,对并海马CA1和CA3a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和抑制MFS(P<0.05)。结论Res具有较强的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碱/药理学 癫痫/药物疗法 神经再生/药物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