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其有效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智杰 张雷 +2 位作者 宋江华 傅敏 张立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6,共9页
为明确安徽舒城和巢湖地区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种类,2021—2022年对该地区的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利用柯赫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以及ITS、LSU和TUB2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引... 为明确安徽舒城和巢湖地区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种类,2021—2022年对该地区的甜瓜和栝楼蔓枯病的病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利用柯赫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对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以及ITS、LSU和TUB2多位点序列分析,确定引起甜瓜及栝楼蔓枯病的病原菌为亚隔孢壳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病原菌代表性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显示,啶酰菌胺、咪鲜胺对其抑制效果较好,其EC_(50)值在0.010 6~0.043 8μg·mL^(-1),可优先选择这两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防治该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栝楼 蔓枯病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贵州正安烟区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彭玉龙 芶剑渝 +5 位作者 彭宇 李彩斌 何轶 李章海 丁婷 齐永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78-81,91,共5页
为了明确复合微生物肥料田间防控烟草土传病害的可行性,设置正安烟区常规施肥、施用不加微生物菌剂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及施用2种不同复合微生物肥料(折合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分别为30 kg/hm^(2)和60 kg/hm^(2))4个处理开展田间试验,... 为了明确复合微生物肥料田间防控烟草土传病害的可行性,设置正安烟区常规施肥、施用不加微生物菌剂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以及施用2种不同复合微生物肥料(折合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量分别为30 kg/hm^(2)和60 kg/hm^(2))4个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在烟草采烤期对各处理进行烟草青枯病及黑胫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剂量复合微生物肥料(折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60 kg/hm^(2))能有效降低正安烟区烟田中烟草青枯病及黑胫病的病株率和病指,减少烟田因土传病害造成的产量和产值损失。该研究结果可为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肥料 烟草青枯病 烟草黑胫病 病株率 病指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及对成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莹莹 邵云飞 +4 位作者 杨浩岚 曹付 刘苏 李茂业 李世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6,202,共6页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 为明确肉桂醛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各发育阶段的杀虫活性及对成虫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肉桂醛对赤拟谷盗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作用及24 h致死中浓度熏蒸后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肉桂醛的熏蒸效果与其浓度和赤拟谷盗发育阶段有关,肉桂醛2.5μL/L熏蒸72 h对赤拟谷盗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好,幼虫次之。在24 h致死中浓度处理下,赤拟谷盗成虫体内SOD、POD、CAT活性分别在48、12 h和36 h达到最高,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70、1.03倍和1.96倍。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成虫POD活性在处理36 h后低于对照,SOD、CAT活性分别在处理36~60 h和24~48 h显著高于对照。综上所述,经肉桂醛熏蒸处理后,赤拟谷盗成虫体内动态平衡受到破坏,进而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肉桂醛对赤拟谷盗的生物防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赤拟谷盗 熏蒸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首次发现肾形肾状线虫危害瓜蒌
4
作者 方圆 朱衎 +5 位作者 吴慧平 彭德良 王行军 严丽 潘月敏 鞠玉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4,103,共9页
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Linford&Oliveira是作物根部半内寄生植物线虫,被列为危害最严重的十大植物线虫之一。本文对安徽省新发生瓜蒌肾形线虫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活史进行初步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将... 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 Linford&Oliveira是作物根部半内寄生植物线虫,被列为危害最严重的十大植物线虫之一。本文对安徽省新发生瓜蒌肾形线虫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生活史进行初步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将病原线虫鉴定为肾形肾状线虫R.reniformi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属于A型。肾形肾状线虫在瓜蒌根部完成生活史需要24 d,每条雌虫平均产卵64粒,繁殖系数R=(11.12±0.62)。本文系首次报道肾形肾状线虫在安徽省发生危害,瓜蒌为肾形肾状线虫的新寄主。本研究为进一步掌握肾形肾状线虫的分布区域及潜在寄主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肾形肾状线虫 形态学特征 系统发育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无花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丹丹 刘灿 +2 位作者 叶磊 乔慧君 檀根甲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14-17,共4页
采集安徽田间典型发病症状的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无花果病叶和病果上分离获得10个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所分离的10个菌株均为胶胞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采集安徽田间典型发病症状的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无花果病叶和病果上分离获得10个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所分离的10个菌株均为胶胞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K7菌株的致病性最强。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多菌灵、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等7种杀菌剂对无花果炭疽病菌K7菌株的抑制作用。其中苯丙甲环唑和咪鲜胺对K7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11 2和0.013 0μg/ml。该研究为无花果炭疽病菌的鉴定和高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病原菌鉴定 胶孢炭疽菌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枯萎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6
作者 唐健林 程亮亮 +1 位作者 叶磊 檀根甲 《核农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416-1423,共8页
为明确黄蜀葵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致病病原菌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范... 为明确黄蜀葵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柯赫氏法则验证,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致病病原菌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致死条件为57℃处理10 min。在碱性和光照条件下,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在pH值为5和光照交替条件下,最适产孢的碳源为山梨醇,氮源为蛋白胨。杀菌剂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咪鲜胺、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对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杀菌剂是咪鲜胺,EC_(50)为0.0712 mg·L^(-1)。本研究结果为黄蜀葵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贼镰孢菌 黄蜀葵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地老虎AiHSP19.3基因鉴定及其对高温和杀虫剂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邵云飞 张今 +5 位作者 王莹莹 江连强 刘苏 仇腾腾 范子明 李茂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是细胞抵御外界胁迫的关键蛋白,本文旨在探索sHSP基因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在高温和杀虫剂胁迫下的响应模式。使用同源检索方法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到了一... 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是细胞抵御外界胁迫的关键蛋白,本文旨在探索sHSP基因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在高温和杀虫剂胁迫下的响应模式。使用同源检索方法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到了一个sHSP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AiHSP 19.3。通过RT-PCR技术克隆该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AiHSP 19.3基因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模式,并分析了该基因在高温和杀虫剂胁迫下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小地老虎AiHSP 19.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516 bp,编码含17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3 kD的蛋白,具有sHSP典型的α-晶状体结构域(ACD)。在供试小地老虎的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组织中均能检测到AiHSP 19.3的转录,其中在6龄幼虫和3龄幼虫脂肪体内转录水平最高。小地老虎幼虫经高温和3种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及辛硫磷)处理后AiHSP 19.3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表明该基因可能在响应高温及杀虫剂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小分子热激蛋白 高温 杀虫剂 转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地老虎硫氧还蛋白基因AiTrx2的分子特性及其对杀虫剂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洪牛 陈诗琪 +5 位作者 鄢敏 杨建 苗治国 刘苏 李茂业 杨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9-2409,共11页
鉴定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硫氧还蛋白基因(AiTrx2),明确其编码蛋白质的催化活性,阐明其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期、不同组织及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同源检索方法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AiTrx... 鉴定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硫氧还蛋白基因(AiTrx2),明确其编码蛋白质的催化活性,阐明其在小地老虎不同发育期、不同组织及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利用同源检索方法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AiTrx2基因,利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蛋白分析其活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从小地老虎转录组中鉴定了AiTrx2的cDNA序列,其编码的蛋白具有硫氧还蛋白的典型特征,且与斜纹夜蛾亲缘关系最近。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AiTrx2重组蛋白,测得该蛋白具有还原酶活性,过表达AiTrx2重组蛋白能够增强大肠杆菌对氧化胁迫的耐受性。在小地老虎不同组织与不同龄期中均检测出AiTrx2表达,分别以幼虫脂肪体和成虫阶段表达水平最高。使用LC_(50)浓度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处理小地老虎幼虫后,AiTrx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明确了小地老虎AiTrx2的分子特性和表达模式,发现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辛硫磷处理能够诱导AiTrx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说明AiTrx2可能在防御杀虫剂诱导的氧化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地老虎 硫氧还蛋白 杀虫剂 抗氧化活性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玉米不同组织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唐庆峰 房敏 +4 位作者 姚领 邱坤 郑兆阳 金涛 李桂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7,33,共5页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花丝、雌穂、心叶和功能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功能叶组在各发育阶段的死亡率显著高于...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一种迁飞性害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花丝、雌穂、心叶和功能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功能叶组在各发育阶段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组,且幼虫期最长(23.29 d±0.49 d);心叶组蛹重最重(270.89 mg±3.87 mg),且成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73粒和97.82%;雌穂组及心叶组的相对取食量较高,分别为(1.680 mg±0.013 mg)和(1.690 mg±0.004 mg);花丝组、雌穂组及心叶组的食物转化率及食物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均高于功能叶组。上述结果表明,与玉米功能叶相比,雌穂及心叶等幼嫩组织更适合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生长发育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蒋兴川 沈怿丹 +4 位作者 孙劲超 李秀霞 黄勇 董永成 操海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1-967,共7页
为了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毒杀作用及解毒机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LC10、LC20与LC50,并研究这2种农药的亚致死剂量(LC20)对幼虫的羧... 为了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毒杀作用及解毒机制,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LC10、LC20与LC50,并研究这2种农药的亚致死剂量(LC20)对幼虫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CYP450)3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维盐对3龄幼虫的毒力更高,48h时LC10、LC20、LC50分别为0.005、0.007、0.013mg/L。2种农药处理72h内,幼虫的3种酶活力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氯虫苯甲酰胺对CarE活力表现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在24h时CarE活力最大(36.75U/mg);甲维盐对CarE活力表现先抑制后诱导的作用,在72h时CarE活力最大(42.44U/mg)。2种农药对GST活性在72h内的变化一致,均呈现“诱导-抑制-诱导”的规律。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CYP450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甲维盐处理36h、48h、72h幼虫体内CYP450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氯虫苯甲酰胺 甲维盐 毒力测定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小花蝽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功能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浩岚 李成军 +4 位作者 曹付 孙与伦 李茂业 刘苏 李世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1龄幼虫的控制潜能,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雄成虫和雌成虫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并采用HollingⅡ模型和Hassell-Varley模型分别拟合计算东... 为明确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对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1龄幼虫的控制潜能,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雄成虫和雌成虫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并采用HollingⅡ模型和Hassell-Varley模型分别拟合计算东亚小花蝽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干扰反应。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雌成虫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其瞬时攻击率与处理单头猎物时间的比值为19.692,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9.231头,且处理单头猎物时间最短,为0.052 d;东亚小花蝽雄成虫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中等,其瞬时攻击率与处理单头猎物时间的比值为16.610,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6.949头,处理单头猎物时间为0.059 d;东亚小花蝽5龄若虫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的捕食能力最弱,其瞬时攻击率与处理单头猎物时间的比值为13.211,理论日最大捕食量为13.103头,处理单头猎物时间也最长,为0.076 d。东亚小花蝽的日捕食量与猎物密度呈正相关,与搜寻效应呈负相关;其对猎物的捕食作用率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分摊竞争强度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强。综上所述,东亚小花蝽对东方黏虫1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潜能,其中雌成虫的控制潜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小花蝽 东方黏虫 捕食作用 干扰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桃蚜高毒力的蜡蚧菌菌株筛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明科 闫芳芳 +4 位作者 齐禹哲 黄岩 闫雪梨 钱逸彬 李茂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近年来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对桃蚜具有高毒力且培养性状优良的蜡蚧菌菌株。【方法】选用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 2个种的7个菌株,即刀孢蜡蚧菌L.psallio... 【目的】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作物害虫,近年来已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对桃蚜具有高毒力且培养性状优良的蜡蚧菌菌株。【方法】选用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 2个种的7个菌株,即刀孢蜡蚧菌L.psalliotae 3个菌株(HFLP006,HFLP021和HFLP025)和渐狭蜡蚧菌L.attenuatum 4个菌株(HFLA032,HFLA041,HFLA064和HFLA066),接种在SDAY平板上培养并观察菌落生长与产孢性状;以2.0×107孢子/mL悬浮液用浸渍法测定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和致死中时(LT 50);进而用系列浓度(1.0×104-1.0×108孢子/mL)HFLP006和HFLA032菌株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中浓度(LC 50);利用体视显微镜逐日观察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侵染后无翅成蚜的染病症状变化。【结果】在SDAY平板上7个蜡蚧菌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相似,其中HFLP006和HFLA032菌株的生长与产孢性状较好,接种后15 d的菌落直径分别为50.75 mm和51.13 mm,产孢量分别为13.90×107和11.50×107孢子/cm 2;各菌株的孢子萌发率均超过了96.00%,其中HFLP006菌株的萌发率达到99.28%。对桃蚜无翅成蚜致病力最高的是HFLP006菌株,处理后7 d引起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3.5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LT 50为3.74 d,小于其他菌株;其次为HFLA032,处理后7 d引起的桃蚜无翅成蚜累计校正死亡率为63.01%,LT 50为5.75 d。毒力测定发现,处理后7 d菌株HFLP006和HFLA032对桃蚜无翅成蚜的LC 50值分别为0.21×106和1.86×106孢子/mL。在接种1.0×108孢子/mL HFLP006菌株孢子悬浮液后,第2天桃蚜成蚜活力减弱,虫体腹部开始出现褐斑,之后胸腹部逐渐变褐,足和触角变白,全身干瘪,体表长出大量白色丝状菌丝。【结论】HFLP006菌株对桃蚜无翅成蚜的致死率远高于其他菌株且致死时间最短,因此具有应用于桃蚜生物防治的潜力。此外,HFLP006菌株在SDAY培养基上表现出良好的培养性状。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进一步规模化发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蜡蚧菌 刀孢蜡蚧菌 渐狭蜡蚧菌 菌落形态 致病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黑腐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和生防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婉媛 李彩斌 +3 位作者 彭宇 李章海 黄衍章 丁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3-883,共11页
为挖掘对烟草根黑腐病菌有较强拮抗效果,且可在烟株根部稳定定殖的生防菌资源,以烟草根黑腐病菌为靶标,利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高效拮抗活性菌株,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粗脂肽抑菌活性检测;并运用PCR技术检测拮抗细菌... 为挖掘对烟草根黑腐病菌有较强拮抗效果,且可在烟株根部稳定定殖的生防菌资源,以烟草根黑腐病菌为靶标,利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高效拮抗活性菌株,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粗脂肽抑菌活性检测;并运用PCR技术检测拮抗细菌的脂肽编码基因,利用趋化性及生物膜成膜等试验研究烟草根系分泌物及其产生的各种有机酸对拮抗菌根部定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Thielaviopsis basicola高效拮抗菌株S2-1和SNSY15-5,分子鉴定表明,S2-1和SNSY15-5均为芽孢杆菌属细菌;拮抗菌S2-1和SNSY15-5脂肽粗提物对T.basicola毒力较强,EC 50值分别为1.93和2.56 mg·mL^(-1),SNSY15-5含有参与脂肽类家族细菌素(bmyB)、生物素操纵子(bioA)和假定蛋白(yngG)合成的基因;S2-1菌株中含有参与脂肽类家族生物素操纵子(bioA)合成的基因;烟草品种K326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苹果酸对S2-1和SNSY15-5有较强的吸引作用,S2-1和SNSY15-5在苹果酸中的数量分别达到63.35×10^(4) CFU·mL^(-1)和42.35×10^(4) CFU·mL^(-1),K326烟草根系分泌物及其草酸可促进S2-1生物膜形成,而K326烟草根系分泌物及其柠檬酸则促进SNSY15-5生物膜形成。该研究结果为开发效果稳定的微生物菌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根黑腐病 根际细菌 脂肽 趋化性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孢蜡蚧菌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云飞 谭家玙 +6 位作者 李成军 刘苏 李世广 朱丞宇 江连强 张鑫 李茂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09,352,共6页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4.0×10^(5)孢子/mL)处理2、3龄和4龄若虫,药后7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7%、92.94%和97.04%。4龄若虫在处理后2 d行动迟缓,处理后3 d,足和头部出现白色菌丝且大量幼虫死亡,最后菌丝布满试虫体表并产出大量孢子。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对苹果黄蚜7 d的田间校正防治效果为86.78%。因此,YJ007油剂在苹果黄蚜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黄蚜 刀孢蜡蚧菌 油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毒力刀孢蜡蚧菌最适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岩 李茂业 +7 位作者 刘苏 刘明科 丁朝阳 齐禹哲 闫雪梨 钱逸彬 徐逸凡 闫芳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 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为明确刀孢蜡蚧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条件,本文对一株刀孢蜡蚧菌HFLP006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种类、初始接菌量、培养温度、供试碳源和氮源对该菌株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AY液体培养基中,以8%接菌量培养8 d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2.83×109个孢子/mL。菌株HFLP006最适产孢温度为26℃。以甘露醇和葡萄糖为碳源能够获得最大产孢量,分别为1.28×109和1.25×109个孢子/mL,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以酵母浸粉为氮源获得的产孢量(9.48×108个孢子/mL)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氮源处理组。使用1×10^(7)个孢子/mL的菌悬液对桃蚜进行毒力测定,处理后第7 d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80.73%。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菌株HFLP006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和生物防治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孢蜡蚧菌 初始接菌量 温度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甲幼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的筛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齐禹哲 闫芳芳 +7 位作者 李成军 刘苏 陈鹏 徐传涛 李茂业 刘明科 闫雪梨 李斌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2,68,共7页
为筛选出对烟草甲2龄幼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病原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5株蜡蚧轮枝菌和5株球孢白僵菌对烟草甲2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2株对烟草甲2龄幼虫具有高毒力的白僵菌菌株Bb05和Bbr81,将2株菌株配置成不同浓度的孢子... 为筛选出对烟草甲2龄幼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病原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5株蜡蚧轮枝菌和5株球孢白僵菌对烟草甲2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2株对烟草甲2龄幼虫具有高毒力的白僵菌菌株Bb05和Bbr81,将2株菌株配置成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测定其毒力并对Bb05菌株的侵染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孢子浓度1.0×10^(8)mL^(-1)条件下,菌株Bb05处理烟草甲的累积死亡率最高,达77.78%,LT_(50)为8.18 d;菌株Bbr81处理烟草甲的累积死亡率为74.44%,LT_(50)为7.60 d。用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烟草甲2龄幼虫后,其累积死亡率随孢子浓度和接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Bb05菌株的LC50为8.3×10^(7)mL^(-1),菌株Bbr81的LC50为1.2×10^(7)mL^(-1)。筛选所得的2个菌株对烟草甲虫2龄幼虫的毒力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烟草甲 生物测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暗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筛选及其模拟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长建 马雨梦 +5 位作者 李斌 梁佳惠 曹付 杨洋 刘苏 李茂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9-1019,共11页
【目的】筛选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具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并评价最高毒力菌株分别与印楝素和辛硫磷联合使用的模拟田间防效。【方法】采用浸虫法,通过试虫校正死亡率和致死中时(medium lethal t... 【目的】筛选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幼虫具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并评价最高毒力菌株分别与印楝素和辛硫磷联合使用的模拟田间防效。【方法】采用浸虫法,通过试虫校正死亡率和致死中时(medium lethal time,LT 50)值评价10株球孢白僵菌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毒力,并测定筛选出的Bb14菌株对暗黑鳃金龟1龄和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 50)值。将Bb14菌株孢子悬浮液(1×10^(8)孢子/mL)分别与印楝素(3 mg/L)和辛硫磷(200 mg/L)联用,通过温室盆栽实验评价其对烟草幼苗上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在1×10^(8)孢子/mL处理下,供试10株球孢白僵菌以Bb14菌株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毒力最高,其导致的1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76.67%,LT 50值为11.14 d。该菌株对暗黑鳃金龟1龄和3龄幼虫的LC 50值分别为0.32×10^(7)和0.68×10^(7)孢子/mL。盆栽实验中药后25 d时,单独使用Bb14菌株、印楝素和辛硫磷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防效分别为42.86%,64.29%和82.14%,而当Bb14分别与印楝素和辛硫磷联用后,对暗黑鳃金龟3龄幼虫的防效分别达到78.57%和92.86%。【结论】供试10株球孢白僵菌中Bb14菌株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最高,该菌株与印楝素或辛硫磷联用能够提高对暗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黑鳃金龟 球孢白僵菌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评价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虫期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房敏 姚领 +1 位作者 李晓萌 唐庆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5,215,共4页
本文研究了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养及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度(25±1)℃,湿度70%±5%,光照L∥D=16 h∥8 h的养虫室,分别以6种不同营养物和蒸馏水对成虫补充营养... 本文研究了补充不同营养对草地贪夜蛾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养及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度(25±1)℃,湿度70%±5%,光照L∥D=16 h∥8 h的养虫室,分别以6种不同营养物和蒸馏水对成虫补充营养,观察记录成虫产卵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结果表明:补充蒸馏水的处理组产卵前期显著短于其他处理组;10%蜂蜜水及10%蔗糖水处理组的产卵期及雌成虫寿命均显著长于其他处理组;且10%蜂蜜水处理组的产卵量及卵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83.20粒和98.07%。综合以上结果:室内饲养草地贪夜蛾时,成虫期营养补充以10%蜂蜜水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营养 草地贪夜蛾 成虫寿命 生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霉素与茚虫威混配对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秀霞 张锦 +1 位作者 高全 操海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6-278,共3页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为害玉米、高粱和小麦等多种作物的世界性重要害虫。于2019年1月从云南入侵我国并迅速扩散到大多数省份。当前我国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是喷施化学杀虫剂。为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混剂,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发...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为害玉米、高粱和小麦等多种作物的世界性重要害虫。于2019年1月从云南入侵我国并迅速扩散到大多数省份。当前我国防控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是喷施化学杀虫剂。为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混剂,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发展,本文研究了多杀霉素与茚虫威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混配对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得多杀霉素与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 50分别为5.41μg/g和17.74μg/g。多杀霉素和茚虫威两种药剂按不同质量比混配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均表现为相加或者增效作用,其中质量比为1∶9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联合毒力 茚虫威 多杀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型烟粉虱对9个烟草品种的趋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雪梨 闫芳芳 +8 位作者 李成军 刘苏 李茂业 刘明科 齐禹哲 黄岩 钱逸彬 朱长建 代安琪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7,65,共6页
Q型烟粉虱是近年来危害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明确我国烟区主栽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抗性水平的差异,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其在9个不同烟草品种上的选择趋性、72 h产卵量、与叶片背面绒毛密度的相关性以及烟草叶片挥发物对其选择趋性的影... Q型烟粉虱是近年来危害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明确我国烟区主栽烟草品种对Q型烟粉虱抗性水平的差异,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其在9个不同烟草品种上的选择趋性、72 h产卵量、与叶片背面绒毛密度的相关性以及烟草叶片挥发物对其选择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成虫对烟草品种的选择性、产卵趋性在9个烟草品种间差异显著,烟草叶片背面绒毛密度与Q型烟粉虱产卵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NC71上的成虫数(8.22头/株)、产卵量(135粒/株)、叶背绒毛密度(164.67个/cm^2)均最低。进一步利用Y嗅觉仪测定Q型烟粉虱对云烟97、中烟104、NC89、NC71烟草品种叶片气味及其提取物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NC71叶片及其提取物对Q型烟粉虱具有明显驱避作用(烟粉虱对其趋性分别为24.67%和13.33%)。NC71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产卵选择性抗性较强,具有在植烟区推广种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型烟粉虱 烟草 叶背绒毛密度 挥发物 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