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升农业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德传 刘广金 马中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67-68,70,共3页
为提高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业高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创特一体化的城郊型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蕙宁 蒋开放 +2 位作者 李淼 张运海 管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183-186,共4页
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是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的科研基地。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例,探究产学研创特一体化的城郊型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 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是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的科研基地。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例,探究产学研创特一体化的城郊型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发现,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在设计中秉持“产学研创特一体化”的理念,坚持科研与生产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高校与企业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积极推动城郊型农业园的产业化经营,为其他城郊型农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农业园 产学研创特一体化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善莲 郑梦蕾 +2 位作者 刘纯宇 马友华 王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3期8-13,共6页
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面源污染模型概念与适用范围,明确“3S”技术与SWAT、AGNPS等模型有机结合是当今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热点。提出我国面源污染模型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围绕水质改善目标,建立面向全流域尺... 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面源污染模型概念与适用范围,明确“3S”技术与SWAT、AGNPS等模型有机结合是当今面源污染模型的研究热点。提出我国面源污染模型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围绕水质改善目标,建立面向全流域尺度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构建完整的基础监测数据网络,为建立符合我国流域特性的面源污染模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模型 “3S”技术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反刍动物健康生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唐俊 贺荔 +7 位作者 王彭辉 何小龙 易唤明 程箫 任春环 陈家宏 王强军 张子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6-1479,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 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微生物功能的关注,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反刍动物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功能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受反刍动物的饲粮组成、年龄、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而饲粮组成是影响肠道微生物最主要的因素,若饲粮改变,其中的粗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均发生改变,肠道微生物也随之发生改变。反刍动物体内存在的有益微生物(如瘤胃球菌、藤黄微球菌、牛肠球菌等)对动物机体有积极的作用,而一些有害菌(如梭菌、苏黎世杆菌等)会破坏反刍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使机体免疫力、抗病力下降,容易产生疾病,严重影响反刍动物的健康。此外,除了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反刍动物机体健康外,益生菌和营养素也对反刍动物机体健康起到调控作用,而一般的措施都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添加有益益生菌或营养素饲粮,这样既能补充日常的营养水平,也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增生,从而保障反刍动物机体的健康。作者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因素,以及益生菌和营养素对反刍动物健康生产的作用,旨在为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及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反刍动物 益生菌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的优化——以合肥市庐江县南圩新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关文义 白恩硕 +4 位作者 张瑾 王华斌 汤婕 李学德 樊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83-187,共5页
以合肥市庐江县台创园南圩新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测的方法对当地人口情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方法对分类指标权重进行分... 以合肥市庐江县台创园南圩新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测的方法对当地人口情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方法对分类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并利用组合赋权方法给出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评价指标的权重,从经济性因素、管理与社会评价、运行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最终判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适用性。AHP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方案2(三分法)>方案1(四分法)>方案3(不分类集中收集法)。FCE评价定量解集结果表明,方案2(81.90)>方案1(77.68)>方案3(74.87)。基于AHP-FCE结果分析,确定了三分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适用性,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就地堆肥化方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方案优化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茶产业链大数据协同服务平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迎春 黄姗 +3 位作者 王华斌 辜丽川 欧阳晓宇 王华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212-218,234,共8页
安徽省茶叶种植历史悠久,2022年茶产业成为安徽省打造的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之一,是皖西等山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增长迅速,如何优化配置茶全产业链成为当前重要的... 安徽省茶叶种植历史悠久,2022年茶产业成为安徽省打造的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之一,是皖西等山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优势主导产业。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增长迅速,如何优化配置茶全产业链成为当前重要的现实问题。针对皖西地区茶产业链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供应链组织衔接程度低、产品质量安全不确定、全供应链协同难度高等问题,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设计基于智能合约的茶产业大数据协同模型和存证技术的茶产业防篡改模型,开发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茶产业链大数据协同服务平台,有效保障茶产业链各环节的智能管理,促进皖西徽茶产业集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链 区块链 信息服务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反刍动物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王茹 王家豪 +6 位作者 欧靖渝 汤文慧 程箫 王强军 陈家宏 张子军 任春环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2-3255,共14页
人工授精技术对于家畜遗传改良和繁殖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而精液冷冻保存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畜的繁殖力,降低养殖产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对反刍动物精液冷冻保存质量和时间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精液在冷冻-解... 人工授精技术对于家畜遗传改良和繁殖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而精液冷冻保存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畜的繁殖力,降低养殖产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对反刍动物精液冷冻保存质量和时间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精液在冷冻-解冻过程中精子易受冰晶损害和氧化应激损伤,影响精子活力和受精能力。外源性抗氧化剂作为减少氧化损伤、提高精液品质的重要物质,在家畜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外源性抗氧化剂在反刍动物精液冷冻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在提高精液冷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此,作者系统综述了超低温对精子氧化损伤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如何通过清除活性氧(ROS)来保护精子免受氧化应激损伤,阐述了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剂在反刍动物精液冷冻中的应用,包括具体的抗氧化剂种类、最适浓度以及对精子活力的具体影响。此外,还探讨了新型抗氧化剂(如山奈酚、芦丁、虾青素)在反刍动物精液冷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尽管如此,关于抗氧化剂的最佳添加浓度、应用方式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通过对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抗氧化剂在反刍动物精液冷冻中的效果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反刍动物冷冻精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 氧化应激 精子 精液冷冻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桠锋 程箫 +3 位作者 王强军 任春环 陈家宏 张子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277-279,共3页
动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化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完善该领域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对于满足产业人才需求和本科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今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过程存在思政教育模式模糊、青年教师教学能... 动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化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完善该领域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对于满足产业人才需求和本科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今的动物科学专业本科培养过程存在思政教育模式模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从提升学生的知农爱农兴农情怀、构建高素质青年教师培育体系、打造一体化培养模式等方面探索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新动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动物科学专业 一体化培养模式 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LSN-YOLOv8模型和无人机遥感图像的水稻稻曲病检测方法
9
作者 杨玉青 朱德泉 +4 位作者 刘凯旋 严从宽 孟凡凯 唐七星 廖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5-915,共11页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 本研究针对无人机采集的水稻稻曲病图像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病斑目标小且与背景表征相似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水稻稻曲病检测模型LSN-YOLOv8。该模型以YOLOv8模型为基本框架,在骨干网络中融入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通过动态调整感受野范围增强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在骨干网络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模块,将病斑空间位置信息与通道注意力相结合,增强模型对关键区域的关注度同时减少背景干扰;利用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实现检测过程的可视化分析,为模型决策提供直观解释。为验证模型性能,利用无人机拍摄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水稻稻曲病图像,构建水稻稻曲病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精准度、召回率和交并比阈值为0.50时的平均精度值均值(mAP_(50))分别为94.8%、87.3%和92.3%,均高于YOLOv5、YOLOv7、YOLOv8、Faster R-CNN模型等经典目标检测模型。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技术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LSN-YOLOv8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聚焦于图像中的病害区域。本研究提出的LSN-YOLOv8模型可为稻曲病监测、病害防治和水稻抗病性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病害识别 无人机 YOLOv8模型 大选择性核网络(LSKNet) 坐标注意力机制(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泉县烟粉虱成灾因素及综合防控策略
10
作者 郭具成 李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20期78-81,共4页
本文基于安徽临泉烟粉虱发生现状,分析其在该地区大面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自2019年起,在研究区蔬菜及西瓜、大豆等作物上监测到烟粉虱的大量发生,每年发生10~13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7—9月是虫口暴发... 本文基于安徽临泉烟粉虱发生现状,分析其在该地区大面积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自2019年起,在研究区蔬菜及西瓜、大豆等作物上监测到烟粉虱的大量发生,每年发生10~13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3月中下旬开始产卵,7—9月是虫口暴发高峰期。研究区适宜的气候条件、较高的绿化苗木花卉和蔬菜种植面积以及烟粉虱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迁飞能力为该害虫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生产中,烟粉虱防治宜在每年4—5月集中开展。农业防治方面,通过环境清理、秸秆青贮改善虫源滋生环境;物理防治方面,放置诱虫板(450~600块/hm^(2)),搭配LED塑料杯诱杀成虫,并安装40~60目防虫网阻断其迁入;生物防治方面,投放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等天敌生物,同时施用苦参碱、白僵菌等生物药剂防治害虫;化学防治方面,可选用溴氰虫酰胺、烯啶虫胺等药剂精准施用,通过上述措施实现高效防治。本文为相关地区的烟粉虱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发生流行 农业防治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资源整合措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莉莉 张承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336-336,339,共2页
阐述了农业信息资源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对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信息资源 建设现状 整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昆虫生理生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黄勇 李一玉 +2 位作者 蒋兴川 唐庆峰 操海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4期276-277,共2页
昆虫生理生化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基于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要求,近年来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特别是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任... 昆虫生理生化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基于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要求,近年来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特别是融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任感,确保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生理生化 植物保护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视阈下畜牧草地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黄桠锋 任春环 +5 位作者 程箫 王强军 张思欢 陈家宏 凌英会 张子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270-272,共3页
新农科和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了切实提高畜牧草地学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视角分析了畜牧草地学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农科和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为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为了切实提高畜牧草地学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视角分析了畜牧草地学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为专业水准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创新型畜牧专业人才培养及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专业 畜牧草地学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服务地方园艺产业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翔 王润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76-79,共4页
发展园艺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涉农高校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布局基地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技术攻关、推广“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为涉农高校服务地... 发展园艺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涉农高校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布局基地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技术攻关、推广“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为涉农高校服务地方园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有效服务地方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脱贫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而园艺产业作为重要一环,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产业 地方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安徽农业大学 乡村特色 创新服务模式 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ran′s I的菜地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强 郑梦蕾 +2 位作者 叶治山 杨善莲 马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97-2306,共10页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露天菜地种植时间越短,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平均值越高,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越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 5种土壤属性平均值越高。除速效钾外,露天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H指标值均低于设施菜地。距离城镇越近,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越高。两种菜地分布密度与有机质、全氮空间分布呈高高空间正相关,与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低高空间负相关,与pH在土壤中呈高低空间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菜地土壤属性指标值因受到种植时间与城镇距离因素的影响而差异明显。因经济利益驱动,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较短但土壤养分累积较快。菜地分布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明显,菜地种植与土壤酸化、养分累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Moran′s I空间分析,可实现对蔬菜生产区域的管理,为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扩散演化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n′s I指数 露天菜地 设施菜地 面源污染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面源流失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与生态拦截沟渠工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匿春 马友华 张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234-236,241,共4页
综合生态拦截沟渠内土壤、水体、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高等植物中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行分析,阐明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对改变农田排水的化学计量学属性、消减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控制藻类水华... 综合生态拦截沟渠内土壤、水体、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高等植物中C、N、P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进行分析,阐明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对改变农田排水的化学计量学属性、消减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以及控制藻类水华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生态拦截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拦截沟渠C、N、P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 富营养化 藻类水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静态好氧堆制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王强 郑梦蕾 +2 位作者 杨善莲 李国亮 马友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超氧化静态好氧堆肥处理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比例污泥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小白菜的出苗和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减少小白菜重金属富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只要保持合理...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超氧化静态好氧堆肥处理的城市污泥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比例污泥的使用有利于促进小白菜的出苗和生长,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及品质,减少小白菜重金属富集,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只要保持合理的污泥施用量,不超过1500 kg/hm^2,可以满足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要求,但应重点监控Cd元素可能带来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泥超氧化静态好氧堆制 重金属小白菜富集系数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GRMZM2G 455909基因的克隆及其抗病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莉 王其 +1 位作者 丁婷 江腾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76-1984,共9页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玉米GRMZM2G 455909基因,该研究拟对GRMZM2G 455909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分子特征;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a-GRMZM2G 455909,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GRMZM2G 455909基因拟南芥植株,分析转GRMZM2G 45590...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获得玉米GRMZM2G 455909基因,该研究拟对GRMZM2G 455909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其分子特征;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1301a-GRMZM2G 455909,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GRMZM2G 455909基因拟南芥植株,分析转GRMZM2G 455909基因拟南芥植株抗病能力及其抗病信号通路。研究表明,GRMZM2G 455909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序列属于NBS-LRR类蛋白家族;Pst DC3000处理转GRMZM2G 455909基因拟南芥植株,发现转基因植株体内菌体数量明显下降,其抗病性显著增强,推测Pst DC3000可能诱导转GRMZM2G 45590基因拟南芥体内形成水杨酸抗病信号通路。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遗传育种抗病性的改良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MZM2G 455909基因 载体构建 转基因拟南芥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害对玉米授粉结实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具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30-33,共4页
皖西北地区是小麦—玉米轮作的传统农业区,玉米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合机械化作业、宜食、宜饲、宜青储、宜销售等优势,多年来一直占据皖西北地区夏秋作物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高温干旱、涝灾等极端异常天气天数呈逐年递加趋势,给... 皖西北地区是小麦—玉米轮作的传统农业区,玉米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合机械化作业、宜食、宜饲、宜青储、宜销售等优势,多年来一直占据皖西北地区夏秋作物的主导地位。近年来,高温干旱、涝灾等极端异常天气天数呈逐年递加趋势,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温热害天气对玉米授粉结实的不利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以期为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热害 授粉结实 原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短体线虫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具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6期117-120,共4页
安徽临泉是红薯传统产区,近年来该地红薯产业复苏势头强劲,但由于短体线虫等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给红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通过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选择、耕地质量修复、生物药剂肥料改良、物理调... 安徽临泉是红薯传统产区,近年来该地红薯产业复苏势头强劲,但由于短体线虫等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给红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通过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选择、耕地质量修复、生物药剂肥料改良、物理调控地温、抗性品种选用等试验研究,集成了红薯短体线虫绿色防控技术,为临泉县红薯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薯 短体线虫 筛查鉴定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