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通过迷走神经调控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
1
作者 刘娜 王林凤 +5 位作者 李一帆 徐淑文 张新芳 项水英 高鹤仁 刘自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的抗炎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离断组、离断+电针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经香烟烟雾暴露12周建立小鼠COPD模型。造模后,离断组、离... 目的探究电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的抗炎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离断组、离断+电针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经香烟烟雾暴露12周建立小鼠COPD模型。造模后,离断组、离断+电针组在电针前行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切断术。电针组、离断+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选取肺俞和足三里穴,每日电针1次、每次20 min,共14 d。电针结束后,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小鼠肺通气功能;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D86、CD206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F4/80+CD86+(M1型)和F4/80+CD206+(M2型)细胞的比例分布;免疫荧光技术观察CD86和CD20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下降(P<0.01),肺病理呈明显损伤;M1占比,IL-6、TNF-α、CD86含量及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M2占比,IL-10、TGF-β、CD206含量及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肺功能及病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M1占比,IL-6、TNF-α、CD86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M2占比,IL-10、TGF-β、CD20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离断组肺功能及病理均有降低或加重,IL-6、TNF-α、CD86含量及表达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IL-10、TGF-β、CD206含量及表达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离断+电针组M1占比,IL-6、TNF-α、CD86含量及表达升高(P<0.01),M2占比,IL-10、TGF-β、CD206含量及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肺俞、足三里穴可以改善COPD小鼠肺功能和肺部炎症,促进肺泡巨噬细胞由M1向M2极化,其作用与迷走神经介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迷走神经 肺泡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CUMS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差异与抑郁症发病关系
2
作者 朱抗洪 高雨萌 +6 位作者 黄梦雪 杨柳 高子瞻 储浩 邓楠 胡玲 吴子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4-1152,共9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抑郁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为探讨抑郁症发病的性别差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根据不同性别随机分组,分别为雄性空白组、雌性空...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抑郁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为探讨抑郁症发病的性别差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根据不同性别随机分组,分别为雄性空白组、雌性空白组、雄性模型组及雌性模型组,共4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采取任何刺激方法进行普通饲养,模型组采用28 d CUMS致郁方法进行模型复制,模型制备成功后采集所有大鼠的新鲜粪便,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制备模型前后均采用行为学观察。结果在蔗糖偏嗜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各空白组与各模型组存在统计学意义;蔗糖偏嗜实验显示,模型大鼠存在性别差异,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未呈现性别差异。肠道菌群类属分析表明,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α与β多样性均呈现上升趋势;雄性模型组大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罗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丰富度下降,而雌性模型组呈上升趋势。结论肠道菌群中不同性别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关键因素,罗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可能成为纠正肠道菌群改善抑郁症症状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CUMS 肠道菌群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调控SOCS3/JAK1/STAT3信号通路改善COPD肺部炎症
3
作者 吴慧慧 潘祝 +4 位作者 刘海燕 徐淑文 刘文美 张玉洁 刘自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59-186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EA)是否通过增加SOCS3表达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激活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炎症。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COPD)组、COPD+EA组、COPD+si-SOCS3组、COPD+si-SOCS3 NC组、COPD+si-SOCS3+EA组,每组1... 目的:观察电针(EA)是否通过增加SOCS3表达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激活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炎症。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COPD)组、COPD+EA组、COPD+si-SOCS3组、COPD+si-SOCS3 NC组、COPD+si-SOCS3+EA组,每组10只。香烟烟熏3个月复制小鼠COPD模型,造模结束后,COPD+si-SOCS3组、COPD+si-SOCS3+EA组小鼠经滴鼻给予肺部SOCS3 siRNA,COPD+si-SOCS3 NC组小鼠滴鼻给予SOCS3 siRNA NC,第一次给药SOCS3 siRNA 24 h后,COPD+EA组、COPD+si-SOCS3+EA组给予“肺俞”“足三里”EA治疗,隔日1次,30 min/次,共14 d。检测各组小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IL-1β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OCS3、JAK1、STAT3、p-JAK1、p-STAT3蛋白表达;RT-PCR检测SOCS3、JAK1、STAT3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OPD组小鼠肺功能下降,肺泡壁增厚,组织间有充血和水肿,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显著增多,SOCS3蛋白表达减少,p-JAK1/JAK1、p-STAT3/STAT3显著升高,JAK1、STAT3 mRNA增多,SOCS3 mRNA减少(P<0.05);与COPD组比较,COPD+EA组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COPD+si-SOCS3组以上指标均更严重(P<0.05),COPD+si-SOCS3+EA组较COPD+si-SOCS3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EA可通过上调SOCS3表达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过度激活,进而改善COPD小鼠肺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OCS3 JAK1/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ssue-Bone Homeostasis Manipulation Restores Quadriceps-Patellar Ligament Biomechanical Homeostasis 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4
作者 CHENG Lulu HU Sheng +2 位作者 CHEN Zhaohui LI Dongjing CHEN Zeng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65-1372,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issue-bone homeostasis manipulation(TBHM)on peripatellar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knee joint funct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KOA)patients.METHODS Sixty patien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issue-bone homeostasis manipulation(TBHM)on peripatellar bio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knee joint funct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KOA)patient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KOA(Kellgren-Lawrence gradeⅡ-Ⅲ)were recruited from th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October 2024 and May 2025.Participa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BHM group(n=30)or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TENS)group(n=30).Using 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biomechanical indicators,including rectus femoris tension,vastus medialis tension,vastus lateralis tension,patellar ligament tension,lateral patellar displacement(LPD),medial patellar displacement(MPD),normalized patellar mobility(LPD/patellar width[PW],MPD/PW),knee flexion range of motion,and functional indicators,including KOOS subscales,time up and go test(TUGT),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at baseline and after 6 weeks of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all biomechanical and knee joint function indicators in the TBH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P<0.01),while only the vastus medialis tension,TUGT and KOOS Pain,ADL and QoL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1).The improvement amplitudes of biomechanical indicators in the TBHM group,including rectus femoris tension,vastus lateralis tension,patellar ligament tension,MPD/PW,LPD/PW and knee flexion range of mo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P<0.01).In the functional evaluation,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he TBHM group in all dimensions of the KOOS score and TUG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0.01).Post-hoc simple effect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P<0.05),and all indicators showed a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f time(P<0.01),suggesting that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had continuous and cumulative curative effects.CONCLUSION TBHM effectively improves join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KOA patients by restoring dynamic equilibrium in soft tissue tension and patellar mobility,ultimately achieving the therapeutic goal of concurrent tissue-bon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osteoarthritis MANIPULATION muscle tension BIOMECHANICAL patellar mobility HOMEOSTASIS func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康复疗法干预膝骨关节炎的脑网络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俊 李星捷 +2 位作者 万义文 陈尚杰 谢红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骨关节性疾病,传统运动、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疗法是缓解KOA的临床方法。MRI显示KOA与脑皮质变薄、脑区功能连接异常等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变化相关,而中医康复疗法通过恢复KO...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骨关节性疾病,传统运动、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疗法是缓解KOA的临床方法。MRI显示KOA与脑皮质变薄、脑区功能连接异常等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变化相关,而中医康复疗法通过恢复KOA患者脑功能、结构的异常变化来发挥作用。因此,本综述基于MRI技术在以下方面进行回顾总结:(1)KOA疼痛会导致皮质变薄、灰质体积、密度缩小等大脑结构网络异常改变;(2)KOA会出现特定脑区异常激活、不同脑区功能连接异常改变等功能网络变化;(3)规范的运动训练可以调节大脑网络;(4)针灸、推拿可以改善多个脑区的功能结构。以期通过本综述为促进中医康复与影像学技术结合,及为通过中医康复缓解KOA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康复疗法 针灸 运动疗法 脑网络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腧穴运用规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意 王茎 +3 位作者 夏冉 马强 王炜 高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黄帝内经》《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等73本古籍中有效处方共394例。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心痛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中脘、上脘、巨阙、大陵、内关;任脉、心包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五输穴、募穴、原穴;高频穴对为中脘、上脘,巨阙、中脘,内关、大陵。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心痛的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上脘-巨阙;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组。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一般选用心系经脉或相表里经脉腧穴,而对于因其他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的心痛,一般选择针灸其原发脏腑或与其相表里脏腑经脉之腧穴;兼见其他脏腑症状者,取相关脏腑之经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针灸 古代文献 选穴规律 经脉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医家徐春甫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童艳 瞿巧钰 +3 位作者 朱超 王言玲 白良川 吴生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明代御医、著名新安医家徐春甫的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内经》为宗,“诸贤”羽翼,徐氏以《内经》为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发展;②经络养生,未病先防。徐氏首先提出“经络养生”的观点,主张通过... 对明代御医、著名新安医家徐春甫的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内经》为宗,“诸贤”羽翼,徐氏以《内经》为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发展;②经络养生,未病先防。徐氏首先提出“经络养生”的观点,主张通过调理经络与穴位来调理脏腑的功能;③治神为要,补泻为辅。徐春甫在针灸临床应用中,特别注重治神。正所谓:“补虚泄实,神归其室”;④针药并重,灸焫为先。徐氏推崇针药并用,尤其推崇灸法,针灸药因病而施治者,医之良也。他的针灸学术思想丰富了新安医家的内容,也对针灸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春甫 新安医家 针灸 古今医统大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先刚 陈业农 刘竹青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9-476,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动脉管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TUNEL法检测姜黄素对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SOCS-3/JAK2/STA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对照组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大指数(RVM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姜黄素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RVSP、RVMI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肺动脉管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肺动脉管变薄、平滑肌细胞固缩、变形;模型对照组PCNA、Bcl-2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C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Bax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SOCS-3蛋白减少、而磷酸化JAK2、STAT1、STA13增多,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纽SOCS.3蛋白增多,磷酸化JAK2、RVMISTAT3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促进COPD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改善平均肺动脉压以及RVMI,这一作用可能与刺激SOCS-3/JAK2/STAT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投药和剂量 姜黄素/药理学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药物疗法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病理生理学 肺动脉/细胞学 平滑 血管/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雅楠 赵继梦 +8 位作者 朱美玲 吴焕淦 纪军 常小荣 胡玲 赵百孝 郑寒丹 景华 吴璐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3-158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分别在CNKI、VIP、万方、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以艾灸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结束后,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数据整合,并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个RCTs,共537名患者,艾灸治疗方法主要为隔药饼灸。分析结果显示,隔药饼灸在改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和抗甲状腺微粒抗体(Microsomal antibody,MCA)水平上优于西药治疗(P<0.01)。在总有效率上,隔药饼灸加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善上,隔药饼灸结合西药对FT3、FT4的改善也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对于TSH水平的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1)。结论隔药饼灸在改善桥本甲状腺炎自身抗体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隔药饼灸结合西药还可明显改善TSH水平,但在总有效率及FT3、FT4的改善上与单纯西药比无优势。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现有的研究还不足以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隔药饼灸的疗效,可能还需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桥本甲状腺炎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颈椎病中枢重塑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娣 陈朝晖 +5 位作者 王婷婷 方杰 林永艳 余洋洋 梁颖 朱妍青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171,共6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在颈部退变基础上引起颈椎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常受到严重影响,既往研究多关注CS躯体功能障碍,忽视了中枢可塑性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功...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在颈部退变基础上引起颈椎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常受到严重影响,既往研究多关注CS躯体功能障碍,忽视了中枢可塑性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推广应用则为CS中枢重塑和临床疗效提供了可视化的证据。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S中枢功能改变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CS慢性脊髓压迫、CS慢性颈痛和颈性眩晕等方向,患者多表现出脑区的异常神经元活动、功能连接改变和脑网络的改变;同时,本文提出了当前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CS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更多的神经影像学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枢机制 磁共振成像 研究进展 颈髓压迫 慢性颈痛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制备及不同时段肺损伤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毅 程晨 +7 位作者 苏景超 张新芳 刘心月 项水英 王彩云 李尹 林先刚 刘自兵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
目的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段肺损伤变化规律。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8只大鼠,模型组24只大鼠。模型组依据LPS滴注时长不同分为三个亚组:3 h组、6 h... 目的通过气管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段肺损伤变化规律。方法3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8只大鼠,模型组24只大鼠。模型组依据LPS滴注时长不同分为三个亚组:3 h组、6 h组和12 h组,每组8只。以LPS(2 mg/kg)暴露式气管滴注法复制ALI大鼠模型。通过大鼠一般状况、肺大体观察、肺功能检测、计算肺湿干重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评估不同时段急性肺损伤伤情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存活率为100%。大鼠一般状况显示,3 h组与正常组相比,精神处于淡漠状态、摄食减少、活动明显减少、鼻腔处粘液分泌物增多、大鼠的呼吸频率加快、可闻及哮鸣音。肺大体观察显示,3 h组左右肺门处可见肺组织肝样变,左右肺叶上散布出血点,出血部位颜色鲜红。肺功能显示3 h组大鼠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 0.3)以及各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0.1/FVC;FEV0.3/FVC)均显著下降(P<0.05,P<0.01);肺湿干重比值明显升高(P<0.01);BALF中IL-1β、IL-8、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HE染色可见明显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水肿、红细胞渗出。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LPS法,可以引起大鼠肺功能显著下降、剧烈的肺部炎症、氧化-抗氧化失衡及严重肺水肿和肺出血,导致急性肺损伤,在3 h时段更有利于ALI大鼠模型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模型 气管滴注法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任务驱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梦醒 陈朝晖 +5 位作者 张阳 刘芳 张慧 程露露 张文娣 唐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对康复治疗的结局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1]。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学科[2],康复治疗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动手操作能力[3]。由...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不仅对康复治疗的结局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1]。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学科[2],康复治疗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动手操作能力[3]。由于学制较短,同时要兼顾枯燥的理论知识及复杂的操作技能等,学生容易存在学习倦怠、消极、依赖心理[4—5],导致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欠佳。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康复评定与训练的技能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学专业 任务驱动 实践技能培养 学习倦怠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依赖心理 康复评定 学习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 NEK7- 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玉洁 徐淑文 +5 位作者 刘文美 张新芳 项水英 江传玮 王媛 刘自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足三里”穴和“尺泽”穴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在脓毒症ALI中发挥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预处理+对照组、模型组、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足三里”穴和“尺泽”穴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在脓毒症ALI中发挥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预处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模型组,每组10只。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各电针预处理组于LPS造模前1周进行连续7 d电针预处理,疏密波,频率4 Hz/20 Hz,强度1~2 mA,持续30 min。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18含量;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肺组织中ASC蛋白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_(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_(0.3))、FEV_(0.1)/FVC、FEV_(0.3)/FVC均显著降低(P<0.001);肺泡结构紊乱,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组织充血水肿;W/D比值显著升高(P<0.001);血浆及肺组织内IL-1β、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01);ASC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0.001);肺组织中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EK7、NLRP3、Caspase-1及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处理+模型组大鼠FVC、FEV_(0.1)、FEV_(0.3)、FEV_(0.1)/FVC、FEV_(0.3)/FVC均明显升高(P<0.05,P<0.001);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有明显改善;W/D比值显著降低(P<0.01);血浆及肺组织内IL-1β、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01);ASC蛋白阳性表达降低(P<0.001);肺组织中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EK7、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肺部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其机制与电针抑制脓毒症ALI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NEK7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人体“四海” 被引量:9
14
作者 童艳 瞿巧钰 +4 位作者 王笑笑 白良川 周美启 周雅 吴生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88-191,共4页
四海首见于《灵枢·海论》篇,其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四海是水谷、气、血、髓的汇聚之处,其以水谷之海为源,以气海为原动力、以血海为通路,滋养血脉、以髓海作为主宰,共同参与... 四海首见于《灵枢·海论》篇,其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四海是水谷、气、血、髓的汇聚之处,其以水谷之海为源,以气海为原动力、以血海为通路,滋养血脉、以髓海作为主宰,共同参与十二经水气血之运行,同时四者相互为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胃为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大杼,下出巨虚之上下廉;膻中为气之海,其输上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四海为之病,主要表现为有余和不足。有余者,当邪气盛实也,不足者,乃精气夺、元气虚衰也,治疗上应遵循"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的治疗原则。针灸治病必不离四海,故文章以《灵枢》为基础,从四海的定义、内在联系、生理功能、输注部位、病理表现、治疗原则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四海学说"能更好地应用于针灸理论和临床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海学说 根结标本 针灸临床 经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KOA模型大鼠血清、膝关节肌肉和滑膜组织的SERS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璐璐 刘磊 +5 位作者 李盼 王洁 何璐 吴子建 杨良保 胡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51-2755,共5页
通过比较分析正常大鼠与膝骨关节炎模型(KOA)大鼠血清、膝关节肌肉和滑膜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为KOA生物学改变提供实验基础。同条件下饲养普通级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和KOA模型组(... 通过比较分析正常大鼠与膝骨关节炎模型(KOA)大鼠血清、膝关节肌肉和滑膜组织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为KOA生物学改变提供实验基础。同条件下饲养普通级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和KOA模型组(简称"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0.03 mol·L^-1的L-半胱氨酸与4%木瓜蛋白酶混合物方法制备KOA模型,并于复制成功4周后取材。采用银纳米基底液检测大鼠血清和膝关节肌肉、滑膜组织中的表面增强拉曼谱峰,应用NGLabSpec软件比较两组拉曼频移和特征峰的差异,应用OriginPro 8.5软件分析拉曼光谱图。结果:在血清中,拉曼频移400~2 000 cm^-1区间内,正常组特征峰有12个,模型组有14个,且模型组大部分特征峰强度低于正常组,两组在495, 883和1 447 cm^-1等处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峰;在膝关节肌肉组织中,正常组特征峰有12个,模型组有13个,二者的同质性特征峰的拉曼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模型组以950和1 237 cm^-1为代表的多处同质性特征峰的峰强显著升高;在滑膜组织中,正常组特征峰有10个,模型组有15个,两组共性特征峰的峰强变化多不明显,但在655, 950, 1 335和1 447 cm^-1处的同质性特征峰表现出峰强的明显差异,在655和950 cm^-1峰为模型组显著升高,而1 335和1 447 cm^-1两峰相对强度为模型组显著降低。结果表明:KOA模型导致血清、膝关节肌肉和滑膜组织的同质性特征峰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性物质增多,物质代谢平衡被严重打破, SERS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KOA模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膝骨性关节炎 血清 肌肉组织 关节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治疗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寒 陈朝晖 +3 位作者 姚梦莉 张文娣 王婷婷 胡荣庭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0-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桡尺远侧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DRUJ)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 i EMG)以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得分进行评估、比较,并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下降、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增加、i EMG值增加、PRWE量表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训练可有效减轻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的疼痛,提高前臂旋转活动度,增加旋前方肌的募集程度,改善患者腕部功能,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前臂支具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尺远侧关节损伤 理筋正骨手法 运动训练 中频电疗法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金晗 陈朝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6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 disease,DQ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DQ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 disease,DQ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DQ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肌内效贴。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程度、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腕部尺偏活动度以及Cooney腕关节评分,并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过程采用盲法)。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均下降,疼痛及压痛程度减低,iEMG值增高,腕关节尺偏活动度增加,Cooney腕关节评分上升(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可有效减轻DQT患者的疼痛、压痛程度,增加患者腕关节尺偏活动度,改善患者腕关节关节功能,其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联合肌内效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理筋正骨手法 肌内效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对小鼠大脑血流灌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明慧 王静雅 +1 位作者 吴军尚 崔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 心脏功能指标迅速恶化所引起的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可能对脑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文章观察心肌缺血小鼠心脏功能、脑血流灌注量和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AMI)所致脑血流低灌注状态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 目的 心脏功能指标迅速恶化所引起的脑血流灌注量的改变可能对脑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文章观察心肌缺血小鼠心脏功能、脑血流灌注量和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AMI)所致脑血流低灌注状态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小鼠模型。小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正常组、AMI组,每组各10只。心超检测观察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变化;激光散斑血流成像观察脑血流灌注曲线和单位时间内的血流灌注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心肌与脑组织中的内皮素1(ET-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并采用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比较相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MI组小鼠LVEF、LVFS、SV和CO显著下降(P<0.001),单位时间内脑血流灌注量显著下降(P<0.001),心肌与脑组织中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CGR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相关分析提示,LVEF、LVFS、SV和CO均与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520 7,P<0.01;R^(2)=0.479 7,P<0.01;R^(2)=0.603 8,P<0.01;R^(2)=0.655 1,P<0.01);心肌组织的CGRP与脑组织的CGRP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499 8,P<0.01),心肌组织的ET-1与脑组织的ET-1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2)=0.603 9,P<0.01);脑组织ET-1含量与脑血流灌注量呈负相关,CGRP含量与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2)=0.231 9,P<0.05;R^(2)=0.265 8,P<0.05)。结论 AMI小鼠心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心肌组织和脑组织的血管舒缩物质ET-1和CGRP含量产生变化,引起脑血管低灌注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脑血流灌注量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脏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晓迪 肖洪波 +1 位作者 王安琴 张庆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方法入选SIVD患者15例为SIVD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序列和DTI序列的...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患者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方法入选SIVD患者15例为SIVD组,同期选择年龄匹配的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序列和DTI序列的MRI检查,应用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值,比较2组DTI上FA和MD值有差异的脑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18.07±2.12)分vs(29.10±0.85)分、(10.00±1.24)分vs(30.78±0.72)分和(9.33±1.68)分vs(26.75±1.12)分,P<0.01]。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存在广泛的白质纤维束改变,且左侧白质纤维束改变多于右侧,FA值明显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胼胝体(膝部和体部为主)、双侧扣带束、左侧上纵束、双侧下额枕束、丘脑后辐射、钩束、双侧额叶前部皮质下白质等;MD值明显增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胼胝体、穹窿联合、左侧下额枕束、左侧上纵束(P<0.05)。结论DTI技术可作为检测SIVD早期脑白质改变的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脑白质病 胼胝体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痛患者手法治疗:最佳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思雅 刘晓龙 +7 位作者 胡滟琦 何蕾 徐晓静 金子开 尹逊路 王星宇 张建华 梁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5-1309,共5页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颈椎 手法治疗 指南解读 诊断 治疗 实践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