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胜 熊玲玲 +4 位作者 邓雪 周群 李春颖 任薇 朱春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防治作用并从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阻肺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阻肺组、氨茶碱...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防治作用并从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阻肺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阻肺组、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和慢阻肺组用生理盐水1 m L/100 g灌胃,1次/d;氨茶碱组用氨茶碱溶液(5 g/L)1 m L/100 g灌胃,1次/d;辛伐他汀组用辛伐他汀溶液(0.5 g/L)1 m L/100 g灌胃,1次/d。用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和TLR4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 m RNA和TLR4 m RNA的表达。结果:慢阻肺组支气管、肺组织改变及肺功能变化符合慢阻肺病理生理特点。与对照组相比,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支气管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损伤程度轻于慢阻肺组。慢阻肺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高于慢阻肺组(均P<0.01),辛伐他汀组呼气峰值流量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1)。慢阻肺组BALF中IL-8,IL-17及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慢阻肺组(均P<0.01),氨茶碱组BALF中IL-8,IL-17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均P<0.05)。慢阻肺组支气管肺组织黏蛋白5AC m RNA和TLR4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慢阻肺组(均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可降低慢阻肺模型大鼠BALF中IL-8,IL-17及TNF-α水平,抑制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和TLR4蛋白的表达,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来达到防治慢阻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氨茶碱 辛伐他汀 气道炎症 气道黏液高分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薇 孙耕耘 +4 位作者 王胜 熊玲玲 朱春冬 李春颖 周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从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阻肺模型组、阿奇霉素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烟熏及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从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阻肺模型组、阿奇霉素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烟熏及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通气功能。ELISA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支气管肺组织中MUC5ac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HE染色结果符合慢阻肺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损伤程度显著减轻。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明显下降,大鼠BALF中IL-8、IL-17、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肺组织中MUC5ac和TLR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肺功能的下降减轻,大鼠BALF中IL-8、IL-17、TNF-α含量的升高受到明显抑制(P<0.05),肺组织中MUC5ac和TLR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降低慢阻肺模型大鼠BALF中IL-8、IL-17和TNF-α水平,抑制肺组织内MUC5ac和TLR4蛋白表达,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来达到防治慢阻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阿奇霉素 气道炎症 气道黏液高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部疾病与COPD的因果关联: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焕章 王卉 +5 位作者 吴迪 马啸 张璐 高雅婷 郑莉莉 李泽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70-1476,共7页
目的:探讨鼻部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深化对中医理论“鼻为肺之官”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 目的:探讨鼻部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深化对中医理论“鼻为肺之官”的认识。方法: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将遗传因素作为工具变量,分析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多效性和异质性因素后,遗传因素决定的慢性鼻窦炎与COPD的风险增加有关(IVW:P=0.0086);遗传因素决定的鼻息肉与COPD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IVW:P=0.0032)。未发现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与COPD的关联。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与COPD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但仍需要进行高级别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鼻窦炎 鼻息肉 鼻为肺之官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白平肺胶囊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免疫细胞群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乐 高雅婷 +6 位作者 朱洁 张星星 吴凡 杨勤军 吴迪 童佳兵 李泽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96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数据,并联合芪白平肺胶囊网络药理学,探讨芪白平肺胶囊调控COPD相关免疫细胞群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EO)中COPD患者肺组织scRNA-seq数据...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数据,并联合芪白平肺胶囊网络药理学,探讨芪白平肺胶囊调控COPD相关免疫细胞群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EO)中COPD患者肺组织scRNA-seq数据用于挖掘COPD免疫细胞群及其差异表达RNA;并基于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芪白平肺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通过COPD免疫细胞群的差异表达RNA与芪白平肺胶囊的靶基因映射,构建芪白平肺胶囊的“活性成分-免疫细胞群-靶基因”网络,并经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靶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芪白平肺胶囊中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等主要的12个活性成分靶向COPD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T细胞等多个免疫细胞群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UN)、血红素加氧酶1(HMOX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A)等基因,且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芪白平肺胶囊可能靶向多种免疫细胞,干预炎症免疫相关通路,调控COPD的炎症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白平肺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免疫细胞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正寅 朱慧志 +1 位作者 朱舜之 刘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2-1524,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平喘颗粒低...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平喘颗粒低剂量组,阳和平喘颗粒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取卵清蛋白致敏法,长期制敏并激发制备哮喘模型。正常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取代阳和平喘颗粒或地塞米松灌胃,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制备标本,观察哮喘大鼠在肺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再选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通过光镜观察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和平喘颗粒低、高剂量组以及地塞米松组的哮喘大鼠气道管壁黏膜与其周围血管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所减轻,气道上皮细胞的增生情况显著减少,阳和平喘颗粒低、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3组间两两比较,IL-6有差异(P<0.05)、TNF-α无差异(P>0.05)。结论:阳和平喘颗粒能够下调哮喘大鼠血清TNF-α,IL-6的表达,可能为其抑制哮喘慢性炎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数据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戴广川 高雅婷 +2 位作者 吴迪 韩磊玲 朱慧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19-4224,共6页
目的探讨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方法收集胡国俊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方药,将数据统计整理后,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到有... 目的探讨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传承名医经验。方法收集胡国俊教授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方药,将数据统计整理后,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到有效方剂205首,涉及中药107味。胡国俊教授治疗慢性咳嗽使用的高频药物包括僵蚕、蝉蜕、麻黄、黄芩、甘草、苦杏仁、枇杷叶等,共计38味,出现频次占86.46%。按功效大致可归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等10类。聚类分析得出僵蚕-蝉蜕-甘草-赤芍-旋覆花,麻黄-苦杏仁-桔梗等6个聚类方。因子分析得出葶苈子-薏苡仁-冬瓜子-芦根,麻黄-苦杏仁-桔梗-半夏等10个公因子。结论胡国俊教授辨治慢性咳嗽重视肺脾不足、风痰内扰的病机,治疗多从风、痰、热入手,多以祛风解痉、清肺化痰、疏风宣肺为大法,兼以补肺、健脾、化瘀、敛肺等;用药重视补肺气肺阴,健脾气与补胃阴相结合,攻补兼施,苦辛并进,寒温并用,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慢性咳嗽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慢性哮喘大鼠肺部组织学干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冯春 徐晴雯 +2 位作者 韩磊玲 吴炎 朱慧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81-86,9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慢性哮喘大鼠一般情况及肺部组织学的干预作用,探索地塞米松(地米)在慢性哮喘大鼠模型中适合的灌胃剂量。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地米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卵清蛋白...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慢性哮喘大鼠一般情况及肺部组织学的干预作用,探索地塞米松(地米)在慢性哮喘大鼠模型中适合的灌胃剂量。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地米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法构建慢性哮喘大鼠模型。从实验第20天,地塞米松各组分别按0.0625、0.125、0.5 mg·kg^-1·d^-1灌胃给药。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HE染色法、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肺部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炎性浸润程度较正常组增加,气道壁和平滑肌的厚度以及气道胶原的沉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地米高剂量组干预一周后大鼠日均进食量及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地米中、低剂量组干预后各周体质量增加较模型组明显减缓(P<0.01);地米中、低剂量组大鼠日均进食量在干预2周后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地米中剂量组大鼠日均进食量在干预4周后明显少于低剂量组(P<0.01);大鼠肺组织炎性浸润情况地米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气道壁和平滑肌厚度以及气道胶原沉积亦明显降低(P<0.01),二组间无差异(P>0.05);地米高剂量组大鼠在干预5次后大量死亡。地米中剂量组干预第5周死亡3只,余组均无死亡。结论地塞米松中、低剂量均可用作慢性哮喘大鼠实验中的阳性对照剂量,但低剂量后期副作用更少,故地塞米松低剂量在慢性哮喘大鼠实验中可能是更安全、合适的灌胃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哮喘 大鼠模型 地塞米松 组织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