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异化”和“归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文本为例 |
江慧
唐尔龙
钱秀娟
李婷芳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1
|
|
2
|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闫如武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3
|
基于“i+1”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 |
操凤玲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1
|
|
4
|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多模态教学 |
操凤玲
|
《海外英语》
|
2018 |
3
|
|
5
|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反思与策略导向研究 |
李伟
|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6
|
语言使用观与大学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 |
胡靓
|
《海外英语》
|
2023 |
0 |
|
7
|
体育品牌传播新思路:基于球星篮球鞋文化“符号化”的视角 |
胡正然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8
|
认知互动观下推测由概念向表征迁移的转置和衍生 |
方昊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
2024 |
0 |
|
9
|
陈独秀《甲戌随笔》整理本外语词辨正七则 |
汪曼卿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多模态视角下黄梅戏舞台剧本的英译探究 |
金玲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混合式教学路径探索 |
陈卓
吴同萱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2
|
高校ESP师资转型发展中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
李明
王先荣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7 |
6
|
|
13
|
认同与异变:深度翻译在我国的接受研究 |
吴冰
朱健平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18 |
22
|
|
14
|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前沿——《翻译与副文本》述评 |
余小梅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5
|
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
姚秀丽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7 |
14
|
|
16
|
中国商标英文翻译策略研究 |
徐晓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5
|
|
17
|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
吴祚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5
|
|
18
|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渗透研究 |
孙景美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4
|
|
19
|
碎片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
操凤玲
计睿涵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9 |
4
|
|
20
|
“十七年”时期英国文学翻译副文本特征与功能 |
余小梅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