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和“归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文本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慧 唐尔龙 +1 位作者 钱秀娟 李婷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32-35,共4页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期在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
作者 闫如武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2期4-6,共3页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实验的实证研究表...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实验的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明显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随后的调查问卷显示,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1”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操凤玲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本文基于这一理论,提出教学中要根据学习者的现有知识水平,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语言知识两方面出发,采用例证法、对比法等具体分析说明教学中进行可理解... "i+1"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本文基于这一理论,提出教学中要根据学习者的现有知识水平,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语言知识两方面出发,采用例证法、对比法等具体分析说明教学中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1”理论 输入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的多模态教学 被引量:3
4
作者 操凤玲 《海外英语》 2018年第23期72-73,共2页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多模态方法组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该文根据多模态教学法,具体...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运用多模态方法组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该文根据多模态教学法,具体探讨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多模态组合教学,以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 多模态教学大学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反思与策略导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73-76,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学英语课堂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逐渐显现出内在的缺陷与不足。新时代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使命,因此在跨文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双向互动、开展翻...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学英语课堂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逐渐显现出内在的缺陷与不足。新时代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使命,因此在跨文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构建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双向互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建构性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等实践策略,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提升外语课堂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 本土文化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使用观与大学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
6
作者 胡靓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8期50-52,共3页
文章从语言使用观角度,以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作文作为语料,统计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不同成分时和先行词在主句中充当不同成分时关系从句分布频率,分析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行为。研究发现英语关系从句的二语习得是在符合关... 文章从语言使用观角度,以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作文作为语料,统计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不同成分时和先行词在主句中充当不同成分时关系从句分布频率,分析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行为。研究发现英语关系从句的二语习得是在符合关系从句习得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在使用中不断涌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使用观 英语关系从句 非英语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品牌传播新思路:基于球星篮球鞋文化“符号化”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正然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传媒背景下,篮球球迷与受众对球星篮球鞋文化的喜爱与欣赏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之一,球星篮球鞋文化更是成为一种带有运动意义的符号。文章基于球星篮球鞋文化“符号化”视角,分析篮球鞋文化的符号学属性,探讨... “新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传媒背景下,篮球球迷与受众对球星篮球鞋文化的喜爱与欣赏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之一,球星篮球鞋文化更是成为一种带有运动意义的符号。文章基于球星篮球鞋文化“符号化”视角,分析篮球鞋文化的符号学属性,探讨球星篮球鞋文化传播的“内卷”方式与现状,发现球星篮球鞋:(1)系列层出不穷,品牌赋能改变原有属性;(2)配色匠心独运,球鞋产品分级明显;(3)配置与众不同,科技感吸引受众群体。由此提出,通过体育品牌球星的媒介作用让球迷与受众对球星个人标识符号进行编码与解码,探索出球星篮球鞋文化符号助力体育品牌推广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篮球鞋文化的标识创建与精神内涵解读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体育品牌传播的符号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品牌 篮球鞋文化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互动观下推测由概念向表征迁移的转置和衍生
8
作者 方昊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38-146,共9页
推测是学习者和语言质料进行虚拟意义协商从而引发的交互式建构体验,在词汇学习中表现为从形态模拟到功能演练中主位词和述位话题凸显成分间互动式意义发生过程。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性认识并结合材料中语言线索提示或暗示对表层结构进... 推测是学习者和语言质料进行虚拟意义协商从而引发的交互式建构体验,在词汇学习中表现为从形态模拟到功能演练中主位词和述位话题凸显成分间互动式意义发生过程。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性认识并结合材料中语言线索提示或暗示对表层结构进行系统性功用分层,通过概念意义泛化使层级产生功能类聚效应并由此在结构依存性条件下产生范畴化意义组,同时根据语法标识条件调整语域适用度来定义经验的范畴化;学习者凭借参照性的理性认识亦可结合语言线索或其他类型的语法提示对深层结构进行类别性意义划分,通过意合形式泛指使语言类属产生就近吸引效应并在结构独立性条件下产生经验化形态群,同时根据功能标识条件调整定义的推广度来区分范畴的经验化。当推测策略发生使用方式迁移时,经验化范畴发生功能较差,借此促使概念产生意合转移从而为范畴化经验获得形式参照;当推测策略发生作用形式迁移时,范畴化经验发生功能欠缺,借此促使典型发生功用转接从而为经验化范畴获得意义比对。在意义服从形式变化原则下,两者透过可理解性输出实现最大功能投射致使形态向功能转换,同理在基于形式服从意义变化原则下,两者透过线性最大拟合度实现IP光杆短语内由NP至VP管约中拒绝吸引效应后受就近规则偏向一致协调使得功能泛化式获得形态结构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功用 功能泛化 推测 嵌入补差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甲戌随笔》整理本外语词辨正七则
9
作者 汪曼卿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5-128,共4页
陈独秀在《甲戌随笔》中旁征博引各类外语词,阐释其内涵并与传统音韵学、文字学、史书资料相衔接,创造了一种对本国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再审视、再发现的国际性视角,为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提供了大量文化史实依据。其手稿整理本... 陈独秀在《甲戌随笔》中旁征博引各类外语词,阐释其内涵并与传统音韵学、文字学、史书资料相衔接,创造了一种对本国悠久深远的历史文化再审视、再发现的国际性视角,为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提供了大量文化史实依据。其手稿整理本中的部分外语词讹误无法体现其与汉字译音的关系,或与前后文记录的含义不相吻合,需要我们使用对音法、同文类比法以及异文佐证法对这一类失校的外语词进行考辨更正,还原陈独秀著作的真实面貌,为后续更深入的文本内容研究扫除文字理解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甲戌随笔》 外语词 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角下黄梅戏舞台剧本的英译探究
10
作者 金玲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国剧海外传播工程项目的推动下,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各地方戏曲作品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以及是否有能够科学指导和评价戏曲作品翻译质量的理论是讨论的中心。作为视听结合的表演艺术,黄梅戏的舞台...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国剧海外传播工程项目的推动下,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各地方戏曲作品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以及是否有能够科学指导和评价戏曲作品翻译质量的理论是讨论的中心。作为视听结合的表演艺术,黄梅戏的舞台剧本翻译与强调听觉、视觉等多种意义构建符号的多模态分析框架非常契合。利用多模态理论指导黄梅戏舞台剧本的翻译实践,可以使翻译内容更加全面,并且更符合舞台剧本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多模态 舞台剧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混合式教学路径探索
11
作者 陈卓 吴同萱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巨大挑战,亟需改变单一的面授教学方式或单纯的网络教学方式,探索混合式教学新路径:合理设置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学时;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库;...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巨大挑战,亟需改变单一的面授教学方式或单纯的网络教学方式,探索混合式教学新路径:合理设置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学时;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文化育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行模块化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使用智慧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创新混合式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实施混合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个性化学习,能有效提升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混合式教学 信息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ESP师资转型发展中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明 王先荣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近年来,ESP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推进ESP教学进程中,大学英语ESP教师存在思想认识缺位、专业知识缺失、实践经验缺乏及教学能力缺欠等现实之困,严重制... 近年来,ESP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大学英语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推进ESP教学进程中,大学英语ESP教师存在思想认识缺位、专业知识缺失、实践经验缺乏及教学能力缺欠等现实之困,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因此,高校应强化思想引领,激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专业培训,重构ESP教师的知识体系;增强实战经验,提高ESP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强固教学根本,提升ESP教师的执教能力;多措并举,积极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走出职业困境,实现向ESP教师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 师资 转型 困境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与异变:深度翻译在我国的接受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冰 朱健平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8年第3期73-79,共7页
深度翻译起源于哲学和人类学研究,已成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资源。深度翻译思想与方法与当今我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奠定了其接受基础。在具体接受中,深度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得到认同和发展,但其本质及社会政... 深度翻译起源于哲学和人类学研究,已成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资源。深度翻译思想与方法与当今我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翻译实践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奠定了其接受基础。在具体接受中,深度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得到认同和发展,但其本质及社会政治意义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出现了接受中的异变和认识上的混乱。明确深度翻译的本质,廓清其操作方法和本质之间的区别,可以排除理论接受中的混乱,促使这一新理论资源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翻译 接受 认同 异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的前沿——《翻译与副文本》述评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小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9-111,共3页
0.引言翻译副文本研究近几年成为国内“副文本研究的新兴热点和研究前沿”(殷燕,刘军平2017)。副文本理论的奠基者杰拉德·热奈特(Gerard Genette)于2018年5月11日辞世;2018年6月29-30日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副文本架构:理论与方法... 0.引言翻译副文本研究近几年成为国内“副文本研究的新兴热点和研究前沿”(殷燕,刘军平2017)。副文本理论的奠基者杰拉德·热奈特(Gerard Genette)于2018年5月11日辞世;2018年6月29-30日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副文本架构:理论与方法论”研修班,由著名翻译研究学者莫娜·贝克(Mona Baker)领衔主讲,贝克当时鼎力推荐研修学员阅读的专著就是凯瑟琳·巴彻勒(Kathryn Batchelor)的《翻译与副文本》(Translation and Para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翻译 述评 上海交通大学 文本研究 文本理论 研修班 热奈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秀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师会注重语法形式、语法规则的教学,而忽视语法的应用和交际功能层面,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情景教学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思想的影响,大部分老师会注重语法形式、语法规则的教学,而忽视语法的应用和交际功能层面,因而,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情景教学在语法课堂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语法课的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教学 交际功能 情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标英文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晓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117-119,共3页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开始进入海外市场。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就要创立自己的品牌,而商标的英译,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好的译名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探讨品牌翻译的几种...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开始进入海外市场。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就要创立自己的品牌,而商标的英译,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步,一个好的译名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探讨品牌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即音译、直译、意译以及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翻译 翻译方法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祚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93-95,共3页
小说《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最经典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郝思嘉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魅力。因此,本文主要就小说《飘》的简介、小说《飘》中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魅力、对后世文学人物塑造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形象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渗透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景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一般较为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及欧美文化传输,而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景区景点所承载的地方本土文化关注甚少,中国文化和地方本土文化在教学中有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涉外旅游的发展。结合安庆市的旅游资源,尝试在... 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一般较为注重英语语言教学及欧美文化传输,而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景区景点所承载的地方本土文化关注甚少,中国文化和地方本土文化在教学中有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涉外旅游的发展。结合安庆市的旅游资源,尝试在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安庆市本土文化。精选教学内容,蕴含安庆本土文化;改革教学模式,融入安庆本土文化;强化实践教学,渗透安庆本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英语 本土文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片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操凤玲 计睿涵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10期72-74,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带来了“知识网络”的海量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获取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知识不能替代系统知识,要使之成为...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带来了“知识网络”的海量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获取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知识不能替代系统知识,要使之成为系统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构建碎片化知识为系统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知识 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英国文学翻译副文本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小梅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8-95,共8页
本文依照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大陆英国文学译本内文本进行考察,发现其整体性特征如下:1)相当普遍和广泛地运用了包括脚注、章节/卷尾注和尾注在内的注释;2)图像副文本较多,包括作者像、情节插画等;3)序/跋和译后记... 本文依照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大陆英国文学译本内文本进行考察,发现其整体性特征如下:1)相当普遍和广泛地运用了包括脚注、章节/卷尾注和尾注在内的注释;2)图像副文本较多,包括作者像、情节插画等;3)序/跋和译后记内容翔实;4)印刷版式由繁体竖排逐渐转向简体横排。这些特征表明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一种深度译介行为,副文本主要发挥了以下四大功能:1)体现该时期译者的诗学观、翻译观和读者观;2)普及世界知识,提升民众文化水平;3)进行意识形态教化和引导;4)助推翻译批评和译介学研究。显然这些副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该时期翻译话语的多样性和直观性,当同正文本一道纳入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建构的考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1949-1966) 英国文学译本副文本 整体性特征与功能 中国翻译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