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2 位作者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19-26,共8页
采用丰富度(R1、R2)、多样性(D、H)和均匀度(J1、J2)各2种指数研究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植物资源丰富,灌木种数最多,草本植物最少,共计有维管束植物54科91属140种(含变种);群落层次分明,从上到下,... 采用丰富度(R1、R2)、多样性(D、H)和均匀度(J1、J2)各2种指数研究龙王山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植物资源丰富,灌木种数最多,草本植物最少,共计有维管束植物54科91属140种(含变种);群落层次分明,从上到下,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少量层间植物。乔木层和草本层中优势种比较明显,灌木层中各优势种的差异不明显;丰富度指数(R1、R2),多样性指数(D、H),均匀度指数(J1、J2)的变化趋势均一致,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t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层次之间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性均显著,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J1、J2)与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而乔木层与草本层均匀度差异却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群落 物种多样性 差异性 龙王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2 位作者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6,共9页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四照花Cornus kousa,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茅栗Castanea seguinii,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玉铃花Styrax obassia,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锥栗Castanea henryi,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等。各优势树种种内竞争强度不同。其中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的种内竞争比其他优势种要强烈,属于中、强度竞争。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呈现出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生态位与小叶白辛树、四照花较接近,故其受到较强的种间竞争压力,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种内竞争小于或接近种间竞争。同时,小叶白辛树和四照花也是其他优势树种最大的竞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落叶阔叶林 优势树种 Hegyi竞争指数 龙王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银缕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贺鹏 岳春雷 +3 位作者 郁庆君 杨在娟 邵顺流 俞立鹏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从银缕梅的系统分类、植物名称、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特点、珍稀濒危原因、繁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和研究进展总结,从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等角度探讨了植物的濒危机理,提出有关银缕梅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关键词 银缕梅 系统分类 生物学特性 濒危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捕集剂与脲醛树脂相容性研究
4
作者 张建 李琴 +4 位作者 杨小军 李翠翠 谈阳 俞立鹏 姬枫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进行不同条件下甲醛捕集剂和脲醛树脂系统的相容性试验,并对其进行压制纤维板的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捕集剂不能与脲醛树脂长期共存,可以在调胶时加入,脲醛树脂中甲醛捕集剂加量越大,pH值变化越小,粘度和游离甲醛含量越低,固化时间... 进行不同条件下甲醛捕集剂和脲醛树脂系统的相容性试验,并对其进行压制纤维板的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捕集剂不能与脲醛树脂长期共存,可以在调胶时加入,脲醛树脂中甲醛捕集剂加量越大,pH值变化越小,粘度和游离甲醛含量越低,固化时间越长;甲醛捕集剂降醛效果明显,降醛率达50%左右,可用于生产环保型纤维板,使用时需调整固化剂用量或选用其他固化剂,适当选用添加比例和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捕集剂 脲醛树脂 相容性 混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杉杉 徐秋芳 +9 位作者 范博 郑旭理 王中乾 梁辰飞 陈俊辉 秦华 王懿祥 李甄 王利芝 邵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02-1912,共11页
亚热带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以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带(包括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毛竹林)的凋落物(O层)和不同发生层土壤(A层、B层和BC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凋落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氨基糖含量... 亚热带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以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带(包括杉木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毛竹林)的凋落物(O层)和不同发生层土壤(A层、B层和BC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凋落物和土壤样品中的氨基糖含量来表征微生物残体碳累积效应,并进一步评价微生物在土壤有机碳(SOC)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毛竹扩张使杉木林凋落物数量和碳含量显著降低,但是凋落物中真菌残体碳(MRC-f)、细菌残体碳(MRC-b)和微生物残体碳(MRC)含量均显著增加;毛竹扩张显著提高了杉木林SOC、MRC-f、MRC-b和MRC含量,而且在毛竹扩张初期(杉木林演替为杉木-毛竹混交林)MRC-f、MRC-b和MRC在SOC中的比例也显著增加,说明毛竹扩张增强杉木林土壤MRC累积效应的同时,也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碳的贡献。而毛竹扩张后期MRC-f、MRC-b和MRC占SOC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意味着毛竹扩张后期MRC和植物源残体碳对SOC含量的提升均有贡献,且两者贡献的相对比例保持不变。土壤MRC含量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逐渐下降,而MRC占SOC比值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说明深层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碳贡献高于表层土壤。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微生物在亚热带森林SOC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科学评估毛竹扩张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提升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杉木林 微生物残体碳 氨基糖 毛竹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树种银缕梅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国伟 卢毅军 +2 位作者 李贺鹏 俞立鹏 金水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1,共4页
在测定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子形态和千粒重的同时,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温度、赤霉素处理、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缕梅种子呈长纺锤形,平均长径8.08mm,平均短径3.79mm,千粒重46.35g;储藏方式对... 在测定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种子形态和千粒重的同时,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温度、赤霉素处理、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缕梅种子呈长纺锤形,平均长径8.08mm,平均短径3.79mm,千粒重46.35g;储藏方式对银缕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大,其次为温度,赤霉素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小,种子荫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常温沙藏、赤霉素浓度600mg/L、温度20~25℃,发芽率达73.73%;适度光照可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发芽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缕梅 种子 发芽势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T生根粉在金缕梅扦插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易国文 董敦义 +1 位作者 黄绍辉 余立鹏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2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ABT生根粉 金缕梅 扦插繁殖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