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以及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立斌 张盛敏 +3 位作者 许幼峰 姜月茗茗 郭旻华 张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511-2515,2520,共6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术(FNA)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探讨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因甲状腺结节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按照Bethesda报...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术(FNA)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探讨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6年因甲状腺结节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按照Bethesda报告系统分类的细胞病理学结果。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判断甲状腺FNA在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作用,并分析结节大小对Bethesda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共纳入743例患者755个结节,结节直径为(10.4±7.1)mm。755个甲状腺结节FNA细胞病理学参考Bethesda报告系统分类:标本不满意81个(10.7%),良性结节342个(45.3%),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AUS)病变80个(10.6%),滤泡性肿瘤3个(0.4%),可疑恶性结节91个(12.1%),恶性结节158个(20.9%),标本满意率为89.3%(674/755)。≤10 mm与>10 mm甲状腺结节标本不满意率、AUS病变率、恶性结节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与>5 mm甲状腺结节标本不满意率、AUS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甲状腺结节恶性结节率低于>5 mm甲状腺结节(P<0.001)。在202个获得手术病理结果的结节中,FNA能确定诊断的结节为173个,FNA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150/159)、85.7%(12/14)、93.6%(162/173)、98.7%(150/152)和57.1%(12/21)。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具有非常高的阳性预测值;结节大小对Bethesda细胞病理学分类无明显影响,标本满意率受熟练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Bethesda病理分级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细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祁奇 陈文华 +3 位作者 余波 王惠芳 宣青青 王予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对青年女性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 20名健康女大学生,用等速测试仪,以60°/s角速度,测量无贴扎、肌内效贴扎、安慰贴扎3种状态下的膝关节屈伸向心性收缩及离心性收缩相对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股内侧肌、股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扎对青年女性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 20名健康女大学生,用等速测试仪,以60°/s角速度,测量无贴扎、肌内效贴扎、安慰贴扎3种状态下的膝关节屈伸向心性收缩及离心性收缩相对峰力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股内侧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的肌电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向心性收缩时,肌内效贴扎时伸肌相对峰力矩明显高于无贴扎、安慰贴扎时(P<0.01),屈肌相对峰力矩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内侧肌在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明显低于未贴扎时(P<0.01);股外侧肌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明显低于未贴扎时、安慰贴扎时(P<0.01);股直肌RMS标化值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离心性收缩时,肌内效贴扎时伸肌、屈肌相对峰力矩均明显高于无贴扎、安慰贴扎时(P<0.01);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在肌内效贴扎时RMS标化值低于未贴扎时(P<0.01);股直肌RMS标化值3种状态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肌内效贴扎可以提高股四头肌向心性、离心性收缩肌力,增加腘绳肌离心性收缩肌力,提高股内侧肌及股外侧肌的肌纤维募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表面肌电 等速运动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站立位躯干屈伸运动时腰背肌的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冯能 李跃红 +1 位作者 缪芸 吴德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腰痛(CLBP)患者在站立位矢状面屈伸运动时腰背肌功能状况的变化,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25例和健康人25例,在站立位进行躯干的屈曲伸展运动,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仪和摄像系统同步采... 目的:研究慢性腰痛(CLBP)患者在站立位矢状面屈伸运动时腰背肌功能状况的变化,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25例和健康人25例,在站立位进行躯干的屈曲伸展运动,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仪和摄像系统同步采集记录双侧L2/3、L4/5水平最长肌、多裂肌在站立位、前屈运动、完全屈曲及回到直立位不同运动时相的sEMG值。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站立位时,最长肌及多裂肌均方根(RM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屈运动时,最长肌及多裂肌RMS值增大,完全屈曲时,最长肌及多裂肌RMS值减小,腰痛组在前屈运动和完全屈曲时,最长肌和多裂肌RMS值较健康对照组增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屈曲位回至直立位时,腰痛组最长肌和多裂肌的RMS值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组最长肌和多裂肌的屈曲-放松比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时相对两组受试对象的最长肌和多裂肌RMS值影响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躯干屈伸运动中,健康人腰背肌存在屈曲-放松现象(FRP),腰痛患者腰背肌功能发生疼痛适应性改变,表现为屈曲-放松反应缺如和主动活动机能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腰背肌 表面肌电图 屈曲-放松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在特殊人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婷婷 刘箴 +3 位作者 钱平安 宣荣荣 王瑾 柴艳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29-3237,共9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呈现加剧上升趋势,需要进行身体和心理康复的人群不断增多,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康复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人群康复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该技术在脑卒中、心理问题和...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呈现加剧上升趋势,需要进行身体和心理康复的人群不断增多,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康复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特殊人群康复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该技术在脑卒中、心理问题和自闭症儿童三类人群中的应用做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将虚拟智能体引入到康复治疗当中,结合体感和语音技术建立情景化虚拟康复环境的构想。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智能体的康复技术方案,并结合已完成的自闭症康复游戏原型系统和老年人上肢锻炼系统进行了讨论,为智慧康复研发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智能体 脑卒中 心理问题 自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钦富华 蔡雁 俞佳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测定大黄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大黄酸新剂型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在水、不同p H值缓冲液、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大黄酸在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 目的测定大黄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大黄酸新剂型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在水、不同p H值缓冲液、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大黄酸在正辛醇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37℃时大黄酸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89μg·m L^(-1),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P)为2.79;大黄酸的溶解度在随着p H值的升高呈现增加的趋势,在p H值6.8和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达362.20和431.65μg·m L^(-1)。大黄酸在半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相对较好,特别是在聚乙二醇400中的溶解度可达2 971.74μg·m L^(-1)。大黄酸的油水分配系数随p H值的升高而下降,在p H值6.8和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分别为0.83和0.54。结论大黄酸水溶性差,增大p H值可增加其溶解度,但油水分配系数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训练负荷太极拳运动对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疗效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美华 干敏 +9 位作者 吴海琴 余丹霞 陈志华 钱平安 徐凯 宓洪挺 沈凯杰 丁美娜 吴洪 翁秋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87-2495,共9页
目的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太极拳运动组,评价太极拳运动在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作用。方法 45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不接受干预;太极拳1组(n=15)采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40 min/次,3次/周;太极拳2组(n=15)采用24式简化太... 目的 通过对比对照组和太极拳运动组,评价太极拳运动在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作用。方法 45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不接受干预;太极拳1组(n=15)采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40 min/次,3次/周;太极拳2组(n=15)采用24式简化太极拳练习,60 min/次,3次/周。在基线、12周、24周运动后采用患者跌倒功效量表(FE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 Ⅲ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HAMD、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进行评估。结果 太极拳1组,24周对比基线在TUGT、BBS评分的改善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2组,24周对比基线在TUGT、 BBS评分的改善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对比12周在TUGT的改善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障碍,可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运动 帕金森病 平衡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21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严玉金 陈高 +1 位作者 王林 严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8-380,共3页
丘脑肿瘤由于其位置深、手术视野狭窄、暴露困难,且与下丘脑、内囊、中脑等脑内重要神经结构相邻,深部血管网复杂,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其外科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学界难题之一。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丘脑肿瘤由于其位置深、手术视野狭窄、暴露困难,且与下丘脑、内囊、中脑等脑内重要神经结构相邻,深部血管网复杂,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较高,其外科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学界难题之一。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根据丘脑肿瘤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使丘脑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我院2008年9月到2011年9月收治的21例丘脑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特点,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肿瘤 手术入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肾脏尤文氏肉瘤蛐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舒仁义 邵法明 +1 位作者 叶孟 周浩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病例男,36岁。因间隙性肉眼血尿10天入院。无外伤史,否认长期放射线接触史。该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解全程肉眼血尿,伴长条状血块,呈间隙性。无尿频、尿急,无腰酸、腰疼。体检:腹软,无压痛,未扪及明显肿块,双侧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
关键词 肾肿瘤 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流产对未婚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胡敏 贺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717-2718,共2页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但由于手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未婚女性,不仅受到来自自身躯体、社会的心理压力,还担心因人工流产可能造成的对以后生育的影响。随着当代...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但由于手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未婚女性,不仅受到来自自身躯体、社会的心理压力,还担心因人工流产可能造成的对以后生育的影响。随着当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受到更多的重视。本研究对未婚妇女采用SCL-90量表进行健康评估,为不同人群的干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未婚女性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体积描计指数联合熵指数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世锋 黄长顺 陈啸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2-817,共6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联合熵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患者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关节镜肩袖修补手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5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手术体积描计指数(SPI)联合熵指数麻醉深度监测对关节镜肩袖修补患者术中循环及早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关节镜肩袖修补手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8~65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标准组(S组)和多模式组(M组),每组30例。S组术中采用常规监测;M组在S组的基础上联合SPI和熵指数监测[以状态熵(SE)为主要监测参数]。记录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和调控次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前10 s(T_(2))、插管完成时(T_(3))、切皮时(T_(4))、缝皮时(T_(5))和拔管时(T_(6))M组SPI、SE值和两组HR、MAP。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术后6 h(T_(7))、12 h(T_(8))、24 h(T_(9))、48 h(T_(10))、1周(T_(11))及1个月(T_(12))的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和NRS评分。记录术中知晓、苏醒延迟、术后躁动、术后喉痉挛、术后寒颤、术后恶心呕吐和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M组SPI和SE值明显降低(P<0.01);T_(2)、T_(5)时两组HR明显减慢(P<0.05),T_(3)时两组HR明显增快(P<0.05),T_(6)时S组HR明显增快(P<0.05);T_(2)、T_(4)、T_(5)时两组MAP明显降低(P<0.05),T_(3)时S组MAP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M组T_(2)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_(3)、T_(6)时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T_(5)时MAP明显升高(P<0.05);M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调控次数明显增加(P<0.01),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T_(9)—T_(10)时M组UCLA评分明显升高(P<0.01),T_(9)—T_(11)时M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I联合熵指数能有效监测全麻镇痛和镇静深度,利于指导术中用药,促进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体积描计指数 熵指数 麻醉监测 早期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后脾切除3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国庆 梁金荣 +2 位作者 张玉柱 何晓军 夏洪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97-3498,共2页
由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能够减少脾脏血液量,降低门脉压力,缓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压力,减少发生大出血危险,减弱脾的阻留和吞噬作用,改善脾功能亢进,增加外周血细胞,部分脾功能保留,具有正常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机会[1]... 由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能够减少脾脏血液量,降低门脉压力,缓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压力,减少发生大出血危险,减弱脾的阻留和吞噬作用,改善脾功能亢进,增加外周血细胞,部分脾功能保留,具有正常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机会[1]。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主要手段之一,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栓塞后 脾动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动脉栓塞治疗 门脉压力 外周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珂 陈启旺 毛海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距骨后突骨折病例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8~57岁,平均37.7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11例,扭伤3例;单纯距骨后突骨折11...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距骨后突骨折病例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8~57岁,平均37.7岁;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11例,扭伤3例;单纯距骨后突骨折11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4例,合并踝关节骨折2例,合并跟骨骨折2例。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微创手术。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足功能。结果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2月,平均14.2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骨折移位、血管神经损伤、骨不愈等并发症出现。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38.8±12.4)分,术后(87.0±6.4)分,17例优,2例良;VAS评分:术前(4.8±1.2)分,术后(1.0±0.7)分。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微创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距骨后突骨折可提高手术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个体化 微创 距骨后突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 被引量:14
13
作者 洪梦琪 李新科 胡文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卒中导致我国人群的残疾率高达75%^([1])。卒中后患者遗留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卒中后有70%以上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即卒中后认...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卒中导致我国人群的残疾率高达75%^([1])。卒中后患者遗留的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卒中后有70%以上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即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发病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残疾率 经颅磁刺激 卒中后 音乐疗法 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曹寅 胡亦玮 +3 位作者 李世锋 黄自生 杨杰 余秀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老年患者46例,均为男性,年龄65~82岁,BMI 20~27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联合RSB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直疝修补术老年患者46例,均为男性,年龄65~82岁,BMI 20~27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联合RSB组(TR组)和TAPB组(T组),每组23例。TR组患者接受TAPB联合RSB,T组患者接受单纯TAPB,所有神经阻滞采取的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0.7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2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两组HR、SBP、DBP,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T1-T3时静息时VAS评分,T4-T5时活动时VAS评分。记录围术期补救镇痛情况和神经阻滞失败、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降低幅度>基础值30%、心脑血管意外、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HR均明显增快(P<0.05),SBP、DBP、RPP均明显升高(P<0.05)。T1-T3时TR组HR明显慢于T组,SBP、DBP、RPP明显低于T组(P<0.05)。T1-T3时TR组静息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T4-T5时TR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TR组术中补救镇痛和围术期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术后均不需要补救镇痛,围术期均未发生血压升高或降低幅度>基础值30%、心脑血管意外、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直疝修补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完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腹股沟直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谢达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单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单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8.95%、94.7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LVEF%、LVESD、LVEDD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治疗出院后6个月、1年间再次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疗效显著;患者LVEF%、LVESD、LVEDD等值明显改善;修复患者心脏大血管系统缺损与狭窄粥样硬化程度,降低患者心脏梗死几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促进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恢复心脏供血可显著改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病情及治疗后情况变化。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选择优势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丹参酮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丹参酮 阿托伐他汀钙片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联合止血方式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媛媛 汪玲 刘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149-2150,共2页
前置胎盘中胎盘粘连和植入是引起产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出血发生率高,出血凶险,常导致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处理困难,子宫切除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寻求新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降... 前置胎盘中胎盘粘连和植入是引起产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出血发生率高,出血凶险,常导致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处理困难,子宫切除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寻求新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及孕产妇死亡率成为产科领域的重要课题。我们近年来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发生粘连出血患者采用联合止血。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子宫下段出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一期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同侧肾输尿管结石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志军 赖学佳 +1 位作者 冯思客 方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一期双镜联合(输尿管硬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3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行一期双镜联合手术,斜仰卧截石位,同时置入F6/7.5输尿管镜和F...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一期双镜联合(输尿管硬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32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行一期双镜联合手术,斜仰卧截石位,同时置入F6/7.5输尿管镜和F8/9.8经皮肾镜行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大出血、气胸、结肠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时间(58.5±12.8)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7.5±10.3)g/L,术后住院时间(4.0±0.8)d。术后2个月输尿管结石清石率100%(32/32),肾结石清石率93.8%(30/32)。结论斜仰卧截石位使用输尿管镜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一期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同侧肾结石安全有效,术中无需变换体位,适合缺少输尿管软镜的医疗单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卧截石位 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例宫颈LEEP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敏 洪威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LEEP术后的妊娠结局,探讨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病变行LEEP术后分娩的57例患者为LEEP组,包括CINⅡ级32例,CINⅢ级18例,原位癌7例;以及同期分娩且孕前未行LEEP的产妇5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妊娠时...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LEEP术后的妊娠结局,探讨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病变行LEEP术后分娩的57例患者为LEEP组,包括CINⅡ级32例,CINⅢ级18例,原位癌7例;以及同期分娩且孕前未行LEEP的产妇57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妊娠时限、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结果:两组足月分娩率(91.23%,92.98%)、胎膜早破发生率(5.26%,3.51%)、平均新生儿体重(3154.39±246.81g,3204.26±220.33g)和剖宫产率(38.60%,36.8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2例在产后12月、18月复发。结论:LEEP可能对宫颈病变患者的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但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宫颈电圈环切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丁莹 缪芸 +4 位作者 余波 杨荣 魏珂 何结实 李跃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1-723,共3页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因肩峰下关节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既往针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多采用口服非甾体药物、肩峰下注射皮质激素、物理因子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因肩峰下关节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既往针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多采用口服非甾体药物、肩峰下注射皮质激素、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方式的改变及局部适当制动等方法,但存在副作用大、日常生活受限、治疗次数频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物理因子治疗 疗效观察 康复方案 临床 肌内 运动方式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疼痛评定标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方镇洙 舒帆 +3 位作者 袁绍忠 杨荣 张浩 武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疼痛虽然是一种主观感觉,但其相对应的组织或器官一般都会出现炎症(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局部会产生热态(热场)的变化,只是由于以往缺少相应的疼痛检测技术,临床医师难以了解与掌控疼痛及其疗效判断。目前先进的红外设备... 疼痛虽然是一种主观感觉,但其相对应的组织或器官一般都会出现炎症(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局部会产生热态(热场)的变化,只是由于以往缺少相应的疼痛检测技术,临床医师难以了解与掌控疼痛及其疗效判断。目前先进的红外设备温度分辨率已二达到0.05~0.08℃,对组织器官的热态变化检测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谱学 近红外线 评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