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共富目标的宁波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豪 沈波 +5 位作者 宋谢清 陆云峰 王程安 徐沁怡 王建军 吴降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4-8,13,共6页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宁波市林下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一些特色发展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宁波市所辖10个区(县、市)农技推广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分... 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之一。宁波市林下经济发展已形成了一些特色发展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宁波市所辖10个区(县、市)农技推广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分析了宁波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乡村共富的目标,提出了加强政策指导、完善产业服务、加强示范引领、促进三产融合、加强科技支撑等发展对策,为推动宁波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共富 林下经济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黄桃中桃金魁在宁波地区引种表现及栽培关键技术
2
作者 李忠元 李楠 +2 位作者 王程安 樊树雷 沈波 《果农之友》 2025年第7期5-7,共3页
对早熟黄肉桃品种中桃金魁进行引种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浙江宁波成熟期早,5月下旬即可以成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适应性与抗性均表现良好,初步认为该品种适合在宁波地区推广种植。根据4年来的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了该... 对早熟黄肉桃品种中桃金魁进行引种评价,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浙江宁波成熟期早,5月下旬即可以成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适应性与抗性均表现良好,初步认为该品种适合在宁波地区推广种植。根据4年来的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了该品种栽培关键技术,为进一步优化宁波市桃品种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黄肉桃 中桃金魁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海曙区茶产业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颖 王程安 +4 位作者 岑利央 厉迪桑 段丽君 史超 杨晋良 《茶叶》 CAS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宁波市海曙区茶产业现状的分析,发现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当下“共同富裕”前提的海曙区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健康茶、文化茶、特色茶、融合茶。
关键词 茶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海曙区单季晚稻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包玉婷 蒋琪 +1 位作者 杨培波 宣裕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25-25,27,共2页
为筛选适合宁波市海曙区种植的常规单季晚稻高产新品种,引进浙粳、武运和春江3个系列共9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系列中的武运4326、武运粳31田间表现较好,产量高、熟期早、日产量高,在小麦一稻、油菜一稻茬口中有推广前景。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比较 产量 浙江宁波 海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水蜜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忠元 王程安 +1 位作者 陈锡浩 樊树雷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0-61,68,共3页
水蜜桃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气候、传统栽培方式等影响,宁波市水蜜桃果实品质下降严重。为提升宁波市水蜜桃果实品质,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水蜜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整形修... 水蜜桃在浙江省宁波市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气候、传统栽培方式等影响,宁波市水蜜桃果实品质下降严重。为提升宁波市水蜜桃果实品质,在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水蜜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整形修剪、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疏果套袋、病虫害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建园 整形 病虫害防治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早籼稻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宣裕吉 包玉婷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029-1030,1034,共3页
2018—2019年在宁波市海曙区对引进的甬籼634、甬籼655等14个早籼稻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目前宁波当家品种甬籼15相比,甬籼634在相同生育期的条件下平均增产15.0%,具生育期短、分蘖强、谷粒大等优良特征特性... 2018—2019年在宁波市海曙区对引进的甬籼634、甬籼655等14个早籼稻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与目前宁波当家品种甬籼15相比,甬籼634在相同生育期的条件下平均增产15.0%,具生育期短、分蘖强、谷粒大等优良特征特性,适合在宁波及相似地区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比较 甬籼634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7
作者 王凯 潘凌洁 +3 位作者 徐志豪 李佳丹 张弦 詹柴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4-97,共4页
为探明水稻和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集士港镇的2块试验田,跟踪分析2块试验田在稻虾共作之前及共作1年、2年、3年的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操作模式下,随着种养年限的增加,1号试验田土壤pH... 为探明水稻和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集士港镇的2块试验田,跟踪分析2块试验田在稻虾共作之前及共作1年、2年、3年的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操作模式下,随着种养年限的增加,1号试验田土壤pH较之前提高了33.01%,有效磷含量提高了330.18%,速效钾含量增加了30.91%,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29.92%;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32.64%,全氮含量降低了33.05%,水解性氮含量降低了39.24%;总体上,pH、有效磷含量、全氮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较为明显,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变化不显著;2号试验田与1号试验田显示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显著性方面差于1号基地。现行的水稻和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土壤pH、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但可能会导致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含量的下降,在后续推广过程中应对操作细则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螯螯虾 综合种养 共作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大豆间作对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王程安 柴华飞 +1 位作者 王婉强 吴颖 《茶叶》 2025年第2期63-65,共3页
为了构建幼龄茶园间作模式,本研究以茶树单作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茶-大豆间作对幼龄茶树存活率、树体生长特征和秋季营养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大豆间作有助于幼龄茶树的存活并增强其树势和生长势,间作茶园中茶叶的秋季营养芽... 为了构建幼龄茶园间作模式,本研究以茶树单作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茶-大豆间作对幼龄茶树存活率、树体生长特征和秋季营养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大豆间作有助于幼龄茶树的存活并增强其树势和生长势,间作茶园中茶叶的秋季营养芽明显优于茶树单作。其中,茶-大豆间作条件下茶树的存活率、株高、冠幅、百芽重、芽叶长度和芽叶宽度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茶树单作,分别增加了64.53%、30.52%、73.97%、98.07%、29.94%和68.36%。本研究证明了茶-大豆间作可促进茶树生长发育并加快幼龄茶树成园开采,较茶树单作具有显著优势。因此,茶-大豆间作有助于提高茶叶产量,提升茶园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茶树 大豆 间作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四明山樱花花期预报模型及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成迪芳 程路 +2 位作者 黄鹤楼 严春风 徐梁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该文基于自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及未来1—30 d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应用积温物候模型提取基本温、起算日和活动积温阈值等参数,研究樱花冬季休眠期与活动积温的关系,并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对2020年宁波四明山樱花始花期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 该文基于自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及未来1—30 d智能网格预报数据,应用积温物候模型提取基本温、起算日和活动积温阈值等参数,研究樱花冬季休眠期与活动积温的关系,并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对2020年宁波四明山樱花始花期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研究的花期预报模型预报樱花始花期提前7 d,中樱预测结果较实际观测值偏差3 d,预报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晚樱预测结果较实际观测值偏差1 d,可用于花期预报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 物候模型 预报 宁波四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超高产栽培肥水定位促控技术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健 陆凯文 秦叶波 《中国稻米》 2020年第4期67-71,共5页
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即肥水定位促控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水稻肥水定位促控技术的涵义及其关键措施。实践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高产栽培 肥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子市场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包玉婷 宣裕吉 《种子科技》 2021年第1期19-21,共3页
种子是农业生产全球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生产资料。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农业种子市场全球化作为推动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主导因素,这一点必须认真对待。种子生产、农民收入与... 种子是农业生产全球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生产资料。特别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农业种子市场全球化作为推动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主导因素,这一点必须认真对待。种子生产、农民收入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目前,种子市场逐步规范和开放,从事高品质种子生产的农业人员越来越多,种子品种也逐渐走向多样化。这一切使得对种子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规范我国种子市场秩序,就要对我国种子生产企业市场质量管理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充分认识我国种子生产企业在市场质量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是种子生产企业市场质量管理全球化发展的战略,也是世界和中国的种业全球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考察了我国种子生产企业市场质量的控制与其管理的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对种子生产企业市场质量的控制与其管理的各种优化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种业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子市场 质量监督管理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玉婷 宣裕吉 《种子科技》 2021年第4期33-34,共2页
2018年是开展“种子质量年”活动的第一年,其核心就在于“质量兴种”。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需要明确种子质量管理发生的变化,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种子的质量管理,确保种子高质,促进种子质量管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种子质量 管理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红螯螯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凯 潘凌洁 +3 位作者 徐志豪 李佳丹 张弦 詹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明确水稻—红螯螯虾种养的经济效益,分析其总效益、净效益、投入产出等,为制定政策以精准支持水稻—红螯螯虾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通过访谈调研、查阅台账、问卷调查等方法,跟踪调研了浙江宁波地区20家经营主体近3年的投入产出情况... 明确水稻—红螯螯虾种养的经济效益,分析其总效益、净效益、投入产出等,为制定政策以精准支持水稻—红螯螯虾种养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通过访谈调研、查阅台账、问卷调查等方法,跟踪调研了浙江宁波地区20家经营主体近3年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比较了水稻—红螯螯虾共作与水稻单作2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开展水稻—红螯螯虾共作近3年的平均总收益为139500元/hm2、净收益50835元/hm2,远远高于水稻单作;开展水稻—红螯螯虾共作近3年的平均总投入为88665元/hm2,是水稻单作的2.83倍;开展水稻—红螯螯虾种养近3年的平均产出投入比为1.65,是水稻单作的1.94倍;在水稻—红螯螯虾共作中,净收益的构成为稻虾米占70.6%、红螯螯虾占29.4%,稻虾米对净收益的贡献率大于红螯螯虾。建议政府加大对水稻—红螯螯虾种养模式的支持力度,强化对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中基础设施的投入改造、虾苗购买、品牌打造、技术推广与培训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螯螯虾 经济效益 种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代谢物差异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婉 吴颖 +4 位作者 黎晓湘 张龙杰 梁月荣 陆建良 郑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9,共15页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 为探究茶树品种‘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风味差异,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2个品种茶树花轻发酵样品中非挥发性代谢物的丰度,并对其进行筛选和鉴定;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评价2个样品茶树花各项审评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检测儿茶素类、黄酮类等滋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紫娟’茶树花滋味甘和较鲜、略苦微涩,‘迎霜’茶树花滋味甘和、微苦略涩。2个品种间有酚酸类(56种)、黄酮类(46种)、脂质(26种)、鞣质(19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7种)等21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对其代谢通路进行注释分析发现,氨基酸类物质相关代谢途径以及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途径是‘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之间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此外,‘紫娟’和‘迎霜’茶树花中黄酮类总量、花青素总量、儿茶素类和部分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初步说明了黄酮类化合物使茶树花的滋味具有一定苦涩度,相较于‘迎霜’,‘紫娟’茶树花中部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上调是其茶汤滋味较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紫娟’ ‘迎霜’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色紫化茶品系分类和鉴定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明 张龙杰 +5 位作者 吴颖 王开荣 陆建良 叶俭慧 郑新强 梁月荣 《茶叶》 2020年第4期213-217,共5页
针对叶色紫化茶树品种选育过程缺乏叶色分类和选择技术及其参数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10个叶色紫化程度不同的茶树品系为实验材料,借助感官分类、“彩通”色卡配色系统(PMS)标准色阶比对和色差参数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二步法聚... 针对叶色紫化茶树品种选育过程缺乏叶色分类和选择技术及其参数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了10个叶色紫化程度不同的茶树品系为实验材料,借助感官分类、“彩通”色卡配色系统(PMS)标准色阶比对和色差参数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二步法聚类对色差参数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用二步法聚类分析对色差参数进行分类结果与PMS标准色阶比对结果高度一致,而且色差参数中的明度(L)和饱和度(c)在不同组之间不存在数据交叉出现,适合作为叶色紫化茶树筛选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色紫化 品种选育 筛选指标 色差技术 主成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快速育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龙杰 李明 +6 位作者 王开荣 吴颖 韩震 黄杨 陆建良 梁月荣 郑新强 《茶叶》 CAS 2021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茶树无性系育苗周期长以致不适应茶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质育苗技术,将育苗周期由传统的14-18个月缩短到2个月,加速茶树育种进程。同时,对40个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发根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浙农121’发根... 针对茶树无性系育苗周期长以致不适应茶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质育苗技术,将育苗周期由传统的14-18个月缩短到2个月,加速茶树育种进程。同时,对40个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发根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证明‘浙农121’发根最快,而‘竹枝春’发根最困难,为品种推广提供有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扦插 发根 品种 基质 育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任海英 王红艳 +2 位作者 王程安 郑锡良 戚行江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50-52,56,共4页
衰弱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杨梅的一种新病害,为了有效防治杨梅衰弱病,以15 a生盛果期东魁杨梅衰弱病树为材料,研究了腐殖酸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腐殖酸的2个处理对杨梅衰弱病都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以... 衰弱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杨梅的一种新病害,为了有效防治杨梅衰弱病,以15 a生盛果期东魁杨梅衰弱病树为材料,研究了腐殖酸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腐殖酸的2个处理对杨梅衰弱病都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以处理B(施腐殖酸1400 g/株)的防效较好;施用腐殖酸处理对衰弱病杨梅的树势复壮和果实品质改良均有明显作用,以施用量为1400 g/株处理的效果最好,该处理的梢长、梢粗、叶长、叶宽、叶厚和叶绿素分别比不施腐殖酸对照(CK)显著增加28.64%、10.88%、12.13%、14.87%、10.82%和17.77%,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36.28%、16.12%、24.68%和173.47%,可滴定酸含量比CK显著降低50.00%。因此,腐殖酸可通过促进衰弱病树的营养生长提升病树的果实品质,从而减轻杨梅衰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衰弱病 腐殖酸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焚烧对白叶枯病稻田中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彬浩 陈彦博 +5 位作者 刘荣杰 王冬群 董作珍 狄蕊 王笑 吴愉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0-852,共13页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秸秆焚烧对稻田土壤中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影响,从浙江省宁波市水稻白叶枯病暴发区分别采集土壤和稻茬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解秸秆焚烧对稻田土壤中病原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影响,从浙江省宁波市水稻白叶枯病暴发区分别采集土壤和稻茬样品,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稻茬内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土壤,秸秆焚烧后土壤中除了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其他理化特性变化不明显。秸秆焚烧前后致病菌群落多样性总体上差异不明显,但是秸秆焚烧导致稻茬内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的相对丰度急剧降低。秸秆焚烧后土壤和稻茬内ARGs相对丰度提高,但与秸秆焚烧前差异不显著(P>0.05),而稻茬内移动基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秸秆焚烧后致病菌和ARGs共存网络中正相关连接数占比有所下降。曼特尔(Mantel)分析表明:含水量(r=0.642,p<0.01)、pH值(r=0.582,p<0.05)、总有机碳含量(r=0.325,p<0.05)、总氮含量(r=0.570,p<0.01)和有效磷含量(r=0.311,p<0.05)与土壤ARGs组成密切相关;而溶解有机碳含量(r=0.275,p<0.05)和速效钾含量(r=0.312,p<0.05)与稻茬内ARGs组成相关,且溶解有机碳含量(r=0.201,p<0.05)显著影响稻茬内致病菌群落结构。综上所述,秸秆焚烧降低了稻茬内水稻黄单胞菌的相对丰度,暗示可以通过秸秆焚烧防控水稻白叶枯病;同时,致病菌和ARGs正相关共存关系的减弱和MGEs相对丰度的降低也表明秸秆焚烧可能遏制潜在耐药致病菌的形成。鉴于对土壤生物复合污染影响的复杂性,秸秆焚烧对稻田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还需要长期定位试验来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焚烧 白叶枯病 致病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稳杆菌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昌旺 林明明 +5 位作者 赵成东 吴海锋 王程安 吴晓燕 周作荣 任海英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2,共4页
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乙基多杀菌素防控,成本较高,急需研究替代药剂。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是一种新型细菌杀虫剂,为了明确其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杨梅转色成熟期设置1.00×10^(7)... 果蝇是为害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乙基多杀菌素防控,成本较高,急需研究替代药剂。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是一种新型细菌杀虫剂,为了明确其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在杨梅转色成熟期设置1.00×10^(7)、1.25×10^(7)和1.67×10^(7)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和40 m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照(清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5个药剂处理后7 d的果蝇防效为91.92%~96.76%,各处理间虫果率差异不显著;药后13 d防效为82.76%~88.27%,1.67×10^(7)短稳杆菌处理虫果率最低。5个药剂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5.41%~7.21%,其中1.67×10^(7)短稳杆菌处理的提高幅度最大;果实硬度显著提高33.21%~46.42%,落果率显著下降37.57%~42.86%,各药剂处理的硬度和落果率差异不显著。综合果蝇防控效果和果实品质等因素,短稳杆菌是防治杨梅果蝇的乙基多杀菌素理想替代药剂,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稳杆菌 乙基多杀菌素 杨梅 果蝇 果实品质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萎病对杨梅树体钾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20
作者 王程安 安笑笑 +2 位作者 任海英 张淑文 孙鹂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4期114-116,共3页
为了明确凋萎病对杨梅(Myrica rubra)树体钾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以杨梅健康株为对照,对发病株有、无病症的当年生新枝的叶片、枝干(树皮和树干)以及2~3年生枝的叶片、枝干(树皮和树干)和根(根皮和根干)的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测定... 为了明确凋萎病对杨梅(Myrica rubra)树体钾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以杨梅健康株为对照,对发病株有、无病症的当年生新枝的叶片、枝干(树皮和树干)以及2~3年生枝的叶片、枝干(树皮和树干)和根(根皮和根干)的钾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测定健康株和发病株的根际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发病株无病症的嫩叶和老叶、嫩枝和老枝的树皮与树干、根干的钾元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27、0.23、0.21、0.17、0.25、0.17、0.10个百分点,均显著高于健康株;而发病株有病症嫩叶减少了0.20个百分点,发病株根际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减少了42.14 mg/kg,均显著低于健康株。凋萎病严重影响杨梅树体钾元素的吸收与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Myrica rubra) 凋萎病 钾元素 吸收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